冯恩鹤:为了儿子潜伏

来源 :北京广播电视报人物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xlt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9年,一部红色谍战片《潜伏》火爆荧屏,由冯恩鹤饰演的军统天津情报站站长吴敬中,老谋深算、敛财无数最后却全身而退。这样一个反派人物,受到了观众的热捧,网友称其为“史上最抢戏的男配角”。老戏骨冯恩鹤的婚姻家庭和一般人不太一样,却充满爱意。
  用带兵的方法带儿子
  冯恩鹤和妻子季颖是相亲认识的。1978年,两人在大礼堂举办了简朴的婚礼,只花了128元。婚后一向喜爱整洁的冯恩鹤,却被不讲究的文艺女青年妻子弄得没办法。季颖爱看书、感性,基本上算是个文艺青年。即使是结婚了,也依然书不离手。而冯恩鹤军人出身,缺乏情调,讲求纪律性。一个是个书呆子,看过的书随手摆着,屋子里乱七八糟;一个是军人,整洁的军容是必须的,看着满桌满地的书,就生气。开始他还会发火,时间长了,冯恩鹤觉得,就这样吧,也没啥不好的。而他们之间最大的矛盾就是关于儿子的教育方式上。
  结婚两年后,他们就有了儿子。自从有了孩子,两个人的争吵也多起来,原本平静的家里经常会爆发战争:冯恩鹤有时候会拿出带兵的方法教育儿子,还时不时地来点儿体罚。慢慢地,儿子也形成了武力解决问题的习惯。季颖是做教育工作的,常去不同的国家交流学习,比较认同西方的教育方式,她希望尊重孩子的天性。时间久了问题也出现了:“她对中国的应试教育不认同,比较推崇西方的教育理念。我儿子幼儿园后期和小学就出现了与教育制度顶头的情况,老师认为孩子太自由。我说这样不行,你对环境能否改变,能改变就改变不能改变就离开,要不能离开就适应。”后来妻子妥协了,服从冯恩鹤的观点,守学校的规矩。对儿子的教育,冯恩鹤很有方法,他刻意培养孩子的主动学习能力,遇到问题查字典,做到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在他的教育理念下,儿子的学习成绩始终出类拔萃:“高中时,他是学校的四大电脑王之一,动手能力很强。”
  现在说起儿子冯恩鹤很自豪,他认为教育要开发天性,养成规矩。“现在很多人通过违规获得利益就觉得是成就,比如闯红灯,冲过去的人特有成就感,没过去的人一脸茫然,这样是不对的。”抽着烟,冯老虽是笑着的,但那笑容里有无奈也有担心。
  说起妻子,冯恩鹤绝不吝借赞美之词:“她现在在日本工作,搞低幼读物研究工作,在日本读完的博士,她的学校118年只培养出14个博士,其中就有我的夫人。”为了这样一个学者型的夫人,冯恩鹤与她已经分居16年。
  节衣缩食供儿子上大学
  1997年,季颖远去日本攻读教育学硕士。这个决定带走了家里所有的存款,冯恩鹤只能靠每月的工资养家。那时,儿子正读高三,冯恩鹤不能出去拍戏,为了供儿子读大学,他还要节衣缩食。就在这困难时期,单位给冯恩鹤分了新房,因为没钱,他决定不装修就入住。知道情况的岳父母坚决不同意,执意要借钱给他布置新家。
  由于要照顾儿子的饮食起居,冯恩鹤不能出去拍戏,为了给儿子准备读大学的钱,他节衣缩食。即使这样,钱还是不够花。冯恩鹤算过一笔账:自己一年的工资是2.4万元,而儿子的大学学费一年是1.6万元。交完学费之后,剩下8000元生活费,这还没把儿子的生活费算在里边。所以他必须节省,自己从来不买衣服,出门就穿军装;家里从来不请客。冯恩鹤还要时不时地给父母寄些钱。“我这个人基本上不会理财,自己都不知道那个时候是怎么过来的。”
  问起那段生活会不会孤独,冯老说他的生活是在忙碌中度过的,那时他当了演员剧团团长,每天用自行车送孩子去学校,接孩子回来买菜做饭:“生活是看你要用什么态度面对,觉得苦和受罪就很难熬,我牵着儿子的手,每周半夜里借着路灯微弱的光,深一脚浅一脚地去家属区唯一的公用电话亭等季颖的越洋电话时,很高兴。我是以乐观的态度对待,把那段经历当作财富留下来。人总会遇到苦恼、不顺时,从中找到乐趣、希望,自己不倒就不会倒。”现在回忆起那段岁月的艰辛,冯老已经很释怀,但当时的酸楚和思念,我们仍然能够从他的描述中感受出来。
  2008年,冯恩鹤见儿子读完硕士后,又在北京电影学院读了博士,身边的朋友都是有车一族,冯恩鹤毫不吝啬地花25万元给儿子买了一辆车。他原本打算和妻子商量后再做决定,但想到俭朴的妻子会反对,就决定先斩后奏。
  季颖回来探亲时,冯恩鹤开着自己的车去接妻子,直到第二天,才领着她去停车场。面对着一排车问她哪个好看?聪明的季颖发觉事情有点怪,就说:“你们是不是买新车了?”这时儿子才把新车开出来,给季颖一个惊喜。冯恩鹤没想到妻子很高兴,一向贯彻“宽松教育”方针的妻子对冯恩鹤赞赏有加:“你什么时候变得这么随和可亲,这么关心儿子的生活了?”
  儿子成才后再次进军娱乐圈
  “每个人都会遇到机会,有准备的人才有可能成功,不要等机会到了,你却已经江郎才尽。”冯老淡然地说着,他认为一个演员的基本功和修养很重要。
  从1990年离开演出一线进了办公室到2000年复出拍戏,冯恩鹤整整“潜伏”了10年,在“潜伏”的日子里,冯老一直没有丢下自己的基本功,更不断在生活中磨砺自己。但10年中影视圈里也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基本上就是圈外人挤进影视圈的感觉。再次复出的道路上冯恩鹤走得不容易。
  随着儿子成才、妻子学位“水涨船高”,冯恩鹤也感到过失落。因为在这个家庭的华丽外表中,只有自己依然是一个配角演员,尽管多次取得成功,但千篇一律的角色塑造多少有些乏味枯燥。直到《潜伏》剧组找到他时,一口气看完剧本的他决定改变自己的戏路,演—个老谋深算的反面人物。“我儿子找到—个规律,什么时候我看剧本连饭都不做了,就知道我碰到好剧本了,要演这个戏。此前,我从来没有演过反面角色。后来我也没有把吴敬中当成反面人物,我只演那个环境里堕落的谋私的人,他是个小纵横家,有能力控制这么—个单位,属性定了,我演起来就觉得放松了。”
  2009年4月,随着《潜伏》热播,在观众热烈的掌声中,冯恩鹤也迎来了妻子的掌声,与此同时,妻子也给他打气:“一部戏的完美与否和配角紧密相连,你能把正、反面角色都演得这么成功,说明你有不可多得的才华!”冯恩鹤对此倒是很平静,他看到很多评价,他认为演员就是演戏,要将角色准确表现出来。演了30多年戏,冯恩鹤《潜伏》中的吴站长一下子让全国观众认识了他,一个“站长”演火了,N个“站长”找来了。除了在“站长”中试图创新,冯恩鹤也接了一些现代家庭剧。
  如今已经荣升为爷爷的冯恩鹤,除了拍戏,还要给儿子、儿媳做饭,他的摄影爱好更是发挥到极致,孙女成了他的小模特。每到假期,他会飞去日本和夫人团聚,节假日季颖也会回国,老年生活充实而充满乐趣。
其他文献
提起陈数,有人会马上想到“美女”、“气质”、“风韵”,继而马上想到的,可能是网络上那些关于“陈数整容前后照片大对比”之类的文章。  这类文章中,多用夸张的语言描述其“整容前后的差异”,用极具贬损色彩的词语形容人家“整容前”的相貌。潜台词显而易见:“原来你是赝品!”,“打假”成功的喜悦、“揭开你的老底儿”的快感在这“对比”中得以释放宣泄。  既然那么喜欢“揭人老底儿”,那么我们来看看陈数的以下历史:
期刊
6月14日,37集悬疑动作传奇大剧《夺宝传奇》登陆北京影视频道首农剧场。该剧由重庆广播电视集团和北京金菲林公司联合出品,李森导演,赵舒亚编剧,徐僧、陈洁、亓航、石安妮、马诗红、马杰等实力演员鼎力加盟,讲述了在内忧外患的民国乱世,因一张佛家宝藏地图而引发的关乎国家命运的夺宝、护宝大战。6月10日,《夺宝传奇》主创人员徐僧、陈洁、马诗红、何前锋、磊子、梦丽跟北京电视台“欢聚一堂”活动一起走进亦庄社区。
期刊
1937年10月,日军在相继侵占我北平、天津和保定之后,侵略气焰更加嚣张,更加自信为不可战胜。继而大举南下和西进,企图占领整个华北和中原地区。为了保卫山西太原,国民党政府军事委员会和第二战区急调10多万部队,在太原以北的忻口地区组织防御。同时,又调集多个师,据守娘子关,以配合忻口之战。  日军为了切实控制正太路南的平行大道,必然加紧从井陉至平定的小路运兵运粮。刘伯承计划在七亘村打一仗,钳制日军的迂
期刊
北京卫视正在热播的《剧场》中,陈数饰演难度颇大的“郁珠”一角。她说演员都有属于自己的直觉,当她看到剧本时,就像当年遇到《暗算》中的“黄依依”一样,“这次《剧场》是严老师自己亲自写的一个电视剧剧本,所以字里行间都是她,在某种程度上会让我觉得我离她的文字、我离她更近了。郁珠是个不完美的英雄,可她身上有一种坦荡的干净。事实上我发现,在很多专业人士身上都有这样一个共性,就是生活中的他们其实经常会显得没有才
期刊
演员在表演上都是有局限性的,很大原因都与自身的形象或气质有关。正如很多演员年纪轻轻却长相先老一样,演员陈数的个人气质也有着一种“自来旧”的感觉,可以说正是这种感觉让她在《暗算》、《新上海滩》、《倾城之恋》、《铁梨花》等影视剧中有了用武之地,同时也足够撑起了时下正在热播的年代戏《剧场》。  由严歌苓同名小说陡编的电视剧《剧场》讲述了上世纪80年代,南方小城话剧团里女演员间,因舞台角色和现实爱情发生的
期刊
辜鸿铭精通英、法、德、拉丁、希腊、马来等9种语言,曾获过13个博士学位。1917年,他接受蔡元培的邀请,来到北京大学教授英国文学和拉丁文。同时受邀的多数是一些“新派人物”,如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钱玄同等人。辜和这些新派人物理念不同,是以经常会打些嘴仗。如他曾骂胡适这位哥伦比亚大学的博士说的英语是“美国中下层英语”。  又,著名报人张友鸾曾生动地记述了一个辜鸿铭和罗家伦之间互相“讨厌”的故事。  
期刊
一闭上眼睛,老友徐肖冰仿佛就在眼前,他那慈祥的面孔,亲切的笑容,豁达又风趣的谈吐好像就发生在昨天:那是1996年5月,中国文联举办“96首都文艺家万里采风”活动,我们一行七人,分配到南水北调中线的水源基地一丹江口水库摄影采风。我们这个团从事摄影的人还有侯波大姐和我,其他四位分属音乐、文化界。  徐肖冰团长对采风团团员提出要求,他说:我们这次来丹江口,不能就是走马观花的看看,希望大家给当地留下“干货
期刊
2013年2月25日,青瓦台迎来了它的新主人——新当选的总统朴槿惠。朴槿惠对于青瓦台并不陌生,9岁时,她第一次走进这座典雅的建筑,度过了18年的少年和青年时光。  其间,她失去了双亲。1979年11月21日,27岁的朴槿惠怀着晦暗的心情搬离了青瓦台。一个月前,她的父亲,曾经连续担任了五届总统的朴正熙,在宫井洞韩国中央情报部的二楼餐厅遇刺身亡。她的母亲陆英修,死于早前的另一次暗杀。  在韩国,朴正熙
期刊
人人都赞其为“乱世飘萍”,却不知藏匿其背后奔走息事、拯救危难的“肃清手”;他是“新闻全才”,却离不开“金牌助手”式的新闻夫人;他“铁肩辣手”,她“侠骨柔情”……他们亦夫妻亦战友。在那个战乱烽火的年代,书写着新闻界的传奇爱情……  邵飘萍与汤修慧的结合,于未来将是一段世人皆晓的伉俪佳话。  在汤修慧念书期间,两人经常鸿雁传情  1886年,邵飘萍出生于浙江省东阳市南市街道紫溪村。邵飘萍16岁便中了秀
期刊
著名男高音歌唱家李光羲老师今年已86岁,各种演出、活动依然排得满满的,仅2015年春节,光羲老师就参加了央视和北京卫视的两台春晚。女儿们刚给他过完生日,笔者发去祝福短信,光羲老师已在赴国外旅游的飞机上……  有一次到光羲老师家,在门口刚放下电话,远远就看见他骑着那辆旧自行车冲我招手,他说:“我就在附近办点事,估计你快到了,就猛往回骑。”光羲老师已是耄耋之年,三个女儿却都不在身边,相识十一年笔者也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