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部原副部长:很多药不该吃,很多治疗不需要

来源 :人生与伴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glerss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一次全国政协医卫组委员联组讨论上,时任卫生部副部长、协和医院肝胆外科著名医生黄洁夫提到震惊欧洲医学界的真相著作《无效的医疗》中的内容:很多药不是该吃的,却在吃;很多治疗是不需要的,却在做;很多手术会使病人更痛苦,却也在做。
  《无效的医疗》是德国医生尤格·布来克所著。这本书给我们上了关于医疗领域触目惊心的一课,我们绝对有必要了解更多的医学病理知识,来应对医生带给我们的不真实信息。
  黄洁夫在接受采访时说:在美国,40%的医疗是无效的;在我国,这种现象也已经非常突出。黄洁夫还说:“我是肝胆外科的,在临床上,很多小的胆囊结石、胆囊息肉,肝上的血管瘤对人是无害的,70%的胆囊结石是无症状的,医学上称为‘安静的石头’,并不影响健康,但是现在只要进了医院,一般都要你去做手术”。
  真实的支架手术
  “心脏支架手术”的状况就更令人擔忧了,德国莱比锡医院的外科专家做了一个很有说服力的实验:他们将100位冠状动脉狭窄达到75%的患者分成两组,一组手术,另一组不手术,每天锻炼身体。一年后,手术组的康复率70%,而没有做手术组的康复率却达到88%。
  像这样的实验结果和数据,医疗机构是极不情愿公布于众的,因为心脏手术带来的高额收入是医院和外科医生都无法抵御的“诱惑”,从医的职业道德在强大的利润面前摇摇欲坠。
  曾有个35岁男性病例,一天他的心脏稍感不适,来医院就医,医生们发觉他有较强经济实力,就建议他做“心脏支架手术”,在治疗过程中居然给他的心脏植入了17个支架,结果他因无力支撑如此“优厚的治疗”而撒手人寰。
  真实的椎间盘手术
  “椎间盘切除术”已被证实有四成是失败的,甚至术后病情恶化的达到了12%。在一次外科医生研讨会上,英国研究人员对220位整形外科医生进行了一项调查,结果220位医生没有一位愿意因腰痛而接受手术治疗的。
  即便像腰椎间盘突出这样的“顽症”其实也都可以凭自身慢慢恢复,英国的柯拉马医生强调:脊背本身有惊人的自愈能力,免疫系统的细胞会将从椎间盘脱位的物质视为异物,通过酵素加以溶解,这就是自愈作用,但这需要一些时间。
  医生永远也不会这样告诉患者,医生会说这种病永远不可逆转,就像高血压和糖尿病所谓的“永不治愈”。
  真实的癌症
  几乎所有年长者体内都会有若干肿瘤,且只有极少数才具危险;而使事情复杂化的正是这种肿瘤的特性。
  在癌症检查中,只要组织切片的间距足够紧密,恐怕每个腺体都能筛检出肿瘤,即使不是100%的几率也差不多。因为,每个细胞都有原癌基因,要是有一个原癌基因被激活就可能产生癌细胞。早期发现固然给一些人带来康复,但若干多余诊疗也给人带来不必要的恐慌和损害,这种措施的利弊得失目前在医学界还是众说纷纭。
  癌症并不像医生说的那么可怕,即便晚期的癌症都有很多保持稳定不发的,只要不去轻易“打搅”癌肿与免疫系统的“平衡对峙”状态。
  我们自身的免疫系统其实非常坚韧“顽强”,有研究资料显示正常人每天体内都会有500~800个癌细胞产生,但全部都会被人体效应B细胞产生的抗体“处决”。
  病症更倾向于自发消退
  若干病症其实倾向于自发消退,所以实际上是靠人体自然恢复的。感冒时,找好医生是7天康复,遇到不好的医生则需要拖延了。
  即使患者因为这种自愈力病情得以改善,但他们自己和医生还是会将这种好转归功于医疗措施。例如:关节炎,在进行治疗的病患当中,约有35%的关节炎患者不管做了什么,都会自动康复。
  实际上医学的作用更倾向于安慰效应的发生,可说是因为它唤起人体的自愈力。
  人一旦开始感到需要帮助,可能就启动了自身的康复能力,以及类似药物引起的生化反应。另外,在负面的预期下,也可能出现负面效应。
  世界上有平价治疗方案吗?
  患者在看病过程中,真正的“实话”医生往往不见得给患者透露,但他自己心里非常清楚每个患者的“最佳治疗”办法。
  只是这个“最佳治疗”若失去利润,医生就会将其弃之一旁,然后生动地对患者和家属讲解他的“权威方案”。曾有位医生讲了这样一件事:
  他在消化科上班的第一天,他们科室要完成的一个指标还没完成,快要下班的时候来了一个患心血管病的农民因为挂错号找到了他,但是他当天一个病人都没有接,因此当时就违背良心给这位农民看病开了药。
  病人抓药再回来问他时,他觉得内心实在过意不去。他就告诉这位农民再去挂一个心血管的号,那个农民突然哭道“我钱都用光了,再无钱拿药”,这位医生顿时沉默无语,后来他说道,他当时有一种坐台的感觉,从此告别了医院,再不想做医生。
  《无效的医疗》中的妇科医生贾格尔指出:“医生很高兴能提供某些东西,患者也很乐意获得某些东西,而整个医疗产业也‘不言自明’且乐在其中。”
  人们的年纪大了后难免会看很多病,难免要去医院,健康是我们自己的权利,更是我们自己的责任。
  我们要为自己的健康负责,医生只是我们的助手。
  (摘编自微信公众号“大卫工作室”)
其他文献
“救救我身患重病才6个月的孩子吧,还他一个美好的未来。”  2018年4月15日,28岁的莫先生为了其重病的孩子在筹款平台水滴筹上发起筹款,目标为40万元。一天时间,6086位爱心人士捐款共计153136元。  一件原本是爱心救助的众筹项目几个月后却变了味。  2018年7月27日,莫先生孩子去世五天后,水滴筹接到举报电话,称筹款并没有全部花于孩子。  2019年11月6日,这起全国首例因网络个人
编者按:作为一名军人,他严守纪律、不辱使命;作为一名公民,他仁爱慈善、热心公益;作为公司的高管,他尽职尽责、敬业爱岗;作为家庭的成员,他孝顺父母、关爱妻儿。“帮助需要帮助的人,让爱心走向社会。”这是他传播爱心的宗旨。他被评为“中原忠孝十大人物”之一,他被大家称赞为 “最年轻的爱心公益大师!”他就是河南省旅游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王相锋。  常言道“自古忠孝难两全”,但对王相锋而言,忠于国家和孝敬双亲这
据美国《时代》杂志报道,《花花公子》杂志前模特凯伦·麦克杜格尔于当地时间3月20日对美国八卦杂志《国家询问者》的出版商美国媒体公司提起诉讼,要求终止双方签订的一份“保密协议”,保留对外公开早年与特朗普“情史”的权利。麦克杜格尔是继色情片女星斯托米·丹尼尔斯之后,第二位试图“打破沉默”的特朗普婚外恋当事人。就在同一天,另一桩涉及特朗普的性骚扰丑闻也出现新进展。目前总统本人已分别卷入三桩涉及婚外情和性
2月20日,佛罗里达州北劳德代尔贝里纪念墓园,此前在校园枪击案中为同学赢得逃生机会的15岁华裔少年王孟杰,以荣誉军人礼仪安葬。  王孟杰一直向往着军人的勇敢、无私。鲜花前放着他身着少年预备役军官军装的照片。这身军服正是他为救人而献出生命时穿着的。6天前,他打开并顶住门让同学先跑,被赶来的歹徒克鲁兹枪杀。这一天正值中国传统的大年三十,他的家人正忙着准备除夕夜的团圆饭,却突然等来这个噩耗。  王孟杰的
人有喜怒忧思悲恐惊的情志变化,亦称“七情”。其中怒喜思忧恐为五志,五志与五脏有着密切的维系。《内经》有“怒伤肝,悲胜怒”、“喜伤心,恐胜喜”、“思伤脾、怒胜思”、“忧伤肺,喜胜忧”、“恐伤肾,思胜悲”等。  人是一个极其复杂的有机体,七情六欲,人皆有之,属于正常的精神活动,有益于身心健康。但异常的情志活动,可使情绪失控而导致神经系统功能失调,引起人体内阴阳紊乱,从而出现百病丛生、早衰,甚至短寿的后
如今,常有职场老鸟感叹年轻人的契约精神差,一遇难题就习惯性的撂担子提离职。  频繁跳槽,已是属于新新人类中比较常见的现象。他们一腔热血但人生目标不够明确,满怀理论却难以落地执行,被很多职场前辈轻视。但也有很多人却是因为是靠着跳槽找到人生定位,甚至得到高薪。  社会迅速发展,商业模式多变,这个时代,年轻人有更多选择,特别是互联网的发展,给了他们很多快速上升的机会。我认为,该跳就跳,在这个多机遇的时代
将手机在面前轻轻一扫,手机识别出"主人"立即自动解锁;用刷脸支付购买车票;进入车站前再用人脸进行验证……不知不觉,"刷脸"已从电影里的酷炫黑科技变成了我们身边的日常。这些场景是如何实现的呢?幕后英雄就是——人脸识别技术。人脸识别两步走人脸识别,就是让计算机像人用眼睛观察一样,通过摄像头拍摄人脸来判断看到的是谁。对计算机来说,这个"识别"过程包括两个阶段:
最高法最新的司法解释,把高空坠物抛物造成损害的情形纳入刑法规制范围。高空抛物入刑,是无奈之举。希望这一重器能发挥作用,让高空不再坠物,我们头顶的天空能够安全一些。   2019年11月13日,浙江义乌一名3岁的女童被从22楼坠下的空调旁通阀砸中头部,生命垂危,涉事空调安装工人已被刑事拘留。   根据警方的通报,这名安装工人当天下午在22楼安装空调外机时,因为焊接时手部被烫,不慎碰落了放在空调外
朱德有一个儿子朱琦和一个女儿朱敏。朱和平是朱琦的第二个儿子。1952年出生后,刚满8个月就被抱到爷爷朱德和奶奶康克清身边,跟着两位老人共同生活了将近40年。朱和平的经历并非人们想象的享受了“特殊待遇”,而是从普通工人到普通士兵,渐渐成长为一名空军少将。本文为其口述。   —— 编 者  投身革命无法照顾家人  我爷爷朱德是农民出身,全家节衣缩食供他读书,后来投笔从戎。1912年,爷爷认识了滇军中一
9月20日,金利来集团创始人、香港著名企业家曾宪梓先生,在故乡广东梅州去世。   就在去年,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的大会上,曾宪梓还被表彰为“改革先锋100人”,称号是“倾力支持国家改革开放的香港著名企业家”。整个香港商界仅3人入选,而曾宪梓是当时3人中唯一健在者。   这位“金利来之父”在1960年代初到香港时,身无分文,居无定所。創业之初吃尽甘苦,却在短短4年时间里赚得了百万港币,成为金利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