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的语言素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他又说:“教师的言语是一种什么也代替不了的影响学生心灵的工具。教学的艺术首先包括说话的艺术,同人心交流的艺术。”语言是思想的外衣,透过语言可以看到教师的教学目的,看到教师的文化修养和教学理念。
一、结合生活实际,使教学语言亲切鲜活。无论你的教学语言风格是美感型的,还是情感型、方法型或者知识型的,在解决“教什么”这个问题时,我们都得运用教学语言去解决。当然,有简便的办法,照本宣科就是,但这样有效果吗?能让学生学好吗?如果能够寓繁于简,寓抽象于具体,寓教于乐,化书面语为口语,说得通俗又生动,学习效果自然就佳。
就以向学生讲解文章“线索”为例,从理论上讲,“线索”是文章中贯穿材料的一根红线,能使文章结构严谨,使文章中的材料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所以我们又说“线索”是贯穿在整个叙事性文艺作品的情节发展中的脉络,它把显示人物性格发展的各个事件联系成为一个整体。稍加分析,再加理解,线索的要义是“红线”或者“脉络”,它能使零为整。解析一番,学生不仅懂得材料与线索的关系,而且会有意识地找出材料中的线索一探究竟。我们讲究教学语言,要化书面语为口语,结合生活实际,把理论的要义与生活的点滴联系起来,这样才能作为我们传授语文理论知识行之有效的载体。
刘国正先生说过,“学生如船,教师如水,水高船也高。我们常说,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有一桶水,其实一江水、一海水就更好”。如拿化书面语为口语来说,就应该结合生活实际来对口语的内容作出处理,才更为有效。由此可见,教学与生活实际的结合又是多么的重要,教学脱离了生活,整个语文教学就会变得毫无生气。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扩大自己知识面的同时,还要增长自己对生活的见识,把“一桶水”变成“一海水”这才有利于我们对教学语言的讲究,更有利于我们的语文教学。
二、巧用比喻,使教学语言生动形象。以“衬托”写法的讲析为例。学生往往把“衬托”和“对比”的写法相混淆。朱自清先生的散文《绿》中有这样一段文字:
我曾见过北京什刹海拂地的绿杨,脱不了鹅黄的底子,似乎太淡了。我又曾见过杭州虎跑寺旁高峻而深密的“绿壁”,重叠着无穷的碧草与绿叶的,那又似乎太浓了。其余呢,西湖的波太明了,秦淮河的又太暗了。可爱的,我将什么来比拟你呢?我怎么比拟得出呢?
这段文字运用了衬托的手法,学生却难以理解。我告诉学生说:“一个鸡蛋在你的手掌上,你看到手掌是扁平的,同时看到鸡蛋是圆润的,这就是‘对比’;先是鸡蛋在你的手掌上,后来这个鸡蛋到了小孩的手掌上,你会发现,鸡蛋在小孩的手掌上显得更大,这就是‘衬托’。对比的两事物,就像你的手掌与鸡蛋,是不分主次的。如杜甫的诗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给我们看到的是富人有多富,穷人有多穷,借以揭示两者之间的对立。衬托的两事物,好比小孩的手掌与鸡蛋,是分主次的,其中必有一事物是陪衬,借以突出另一方。如鲁迅《故乡》一文中,作者把少年闰土放在金黄的圆月下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地里来写,并不是要突出月色如何,瓜地如何,而是要借月色和瓜地来突出少年闰土的可爱。朱自清先生这段文字写绿,就是要以什刹海绿杨、虎跑寺“绿壁”、西湖波、秦淮河水的美中不足来反衬梅雨潭那令人难以形容的美。如此这般去讲究教学语言,与我们所讲究的教学内容相辅相成,让学生把语文学得更好,则合乎实际了。
三、借鉴文学语言,使教学语言优美富于感染力。古人云:“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语文教学就是要设置一个具体可感的情境,让学生置身其中,去感悟,去体会,从而培养学生美好的情感。首先,教师要“披文以入情”,只有教师自己被文学作品中蕴含的感情所打动才会在此基础之上加上自己的情感体验去打动学生,使他们也产生巨大的共鸣。
我在讲古典诗歌鉴赏时设计了这样一段导语,“有一种精粹的文化产物,有一种纯美的文化构成,它超越时空,经久不衰,它开启了民族的智慧,引领着文化人的精神——它就是古代经典诗歌。新课标背景下的古代诗歌阅读鉴赏,让我们获得美的享受,同时也培养着我们的志趣,熏陶着我们的品格和情操。” 在鉴赏苏轼的《定风波》时,我引用黄玉峰的《说苏轼》:“与屈原比,苏轼多了一分自我,少了几分愚忠;与陶潜比,苏轼多了一分经历,少了几分寒闲;与韩柳比,苏轼多了一分豁达,少了几分悲观;与李白比,苏轼多了一分责任,少了几分狂漫;与杜甫比,苏轼多了一分大度,少了几分怨言……”中国的读书人对苏轼似乎有一种本能的亲近,他的许多作品大家也一定很喜欢,今天就让我们了解苏轼,真正读懂苏轼吧!
陈钟樑先生说:“语文课是美的,这种美潜伏在语言深处。”教师要把这种美展现给学生,使学生从内心深处体验语言文字的情感,陶醉于祖国语言的优美,感叹于祖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让学生产生亲近祖国语言文字的强烈愿望。这是每一位语文教师的责任与使命。
(作者单位:江西省南昌市实验中学)
责任编辑:刘启明
一、结合生活实际,使教学语言亲切鲜活。无论你的教学语言风格是美感型的,还是情感型、方法型或者知识型的,在解决“教什么”这个问题时,我们都得运用教学语言去解决。当然,有简便的办法,照本宣科就是,但这样有效果吗?能让学生学好吗?如果能够寓繁于简,寓抽象于具体,寓教于乐,化书面语为口语,说得通俗又生动,学习效果自然就佳。
就以向学生讲解文章“线索”为例,从理论上讲,“线索”是文章中贯穿材料的一根红线,能使文章结构严谨,使文章中的材料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所以我们又说“线索”是贯穿在整个叙事性文艺作品的情节发展中的脉络,它把显示人物性格发展的各个事件联系成为一个整体。稍加分析,再加理解,线索的要义是“红线”或者“脉络”,它能使零为整。解析一番,学生不仅懂得材料与线索的关系,而且会有意识地找出材料中的线索一探究竟。我们讲究教学语言,要化书面语为口语,结合生活实际,把理论的要义与生活的点滴联系起来,这样才能作为我们传授语文理论知识行之有效的载体。
刘国正先生说过,“学生如船,教师如水,水高船也高。我们常说,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有一桶水,其实一江水、一海水就更好”。如拿化书面语为口语来说,就应该结合生活实际来对口语的内容作出处理,才更为有效。由此可见,教学与生活实际的结合又是多么的重要,教学脱离了生活,整个语文教学就会变得毫无生气。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扩大自己知识面的同时,还要增长自己对生活的见识,把“一桶水”变成“一海水”这才有利于我们对教学语言的讲究,更有利于我们的语文教学。
二、巧用比喻,使教学语言生动形象。以“衬托”写法的讲析为例。学生往往把“衬托”和“对比”的写法相混淆。朱自清先生的散文《绿》中有这样一段文字:
我曾见过北京什刹海拂地的绿杨,脱不了鹅黄的底子,似乎太淡了。我又曾见过杭州虎跑寺旁高峻而深密的“绿壁”,重叠着无穷的碧草与绿叶的,那又似乎太浓了。其余呢,西湖的波太明了,秦淮河的又太暗了。可爱的,我将什么来比拟你呢?我怎么比拟得出呢?
这段文字运用了衬托的手法,学生却难以理解。我告诉学生说:“一个鸡蛋在你的手掌上,你看到手掌是扁平的,同时看到鸡蛋是圆润的,这就是‘对比’;先是鸡蛋在你的手掌上,后来这个鸡蛋到了小孩的手掌上,你会发现,鸡蛋在小孩的手掌上显得更大,这就是‘衬托’。对比的两事物,就像你的手掌与鸡蛋,是不分主次的。如杜甫的诗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给我们看到的是富人有多富,穷人有多穷,借以揭示两者之间的对立。衬托的两事物,好比小孩的手掌与鸡蛋,是分主次的,其中必有一事物是陪衬,借以突出另一方。如鲁迅《故乡》一文中,作者把少年闰土放在金黄的圆月下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地里来写,并不是要突出月色如何,瓜地如何,而是要借月色和瓜地来突出少年闰土的可爱。朱自清先生这段文字写绿,就是要以什刹海绿杨、虎跑寺“绿壁”、西湖波、秦淮河水的美中不足来反衬梅雨潭那令人难以形容的美。如此这般去讲究教学语言,与我们所讲究的教学内容相辅相成,让学生把语文学得更好,则合乎实际了。
三、借鉴文学语言,使教学语言优美富于感染力。古人云:“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语文教学就是要设置一个具体可感的情境,让学生置身其中,去感悟,去体会,从而培养学生美好的情感。首先,教师要“披文以入情”,只有教师自己被文学作品中蕴含的感情所打动才会在此基础之上加上自己的情感体验去打动学生,使他们也产生巨大的共鸣。
我在讲古典诗歌鉴赏时设计了这样一段导语,“有一种精粹的文化产物,有一种纯美的文化构成,它超越时空,经久不衰,它开启了民族的智慧,引领着文化人的精神——它就是古代经典诗歌。新课标背景下的古代诗歌阅读鉴赏,让我们获得美的享受,同时也培养着我们的志趣,熏陶着我们的品格和情操。” 在鉴赏苏轼的《定风波》时,我引用黄玉峰的《说苏轼》:“与屈原比,苏轼多了一分自我,少了几分愚忠;与陶潜比,苏轼多了一分经历,少了几分寒闲;与韩柳比,苏轼多了一分豁达,少了几分悲观;与李白比,苏轼多了一分责任,少了几分狂漫;与杜甫比,苏轼多了一分大度,少了几分怨言……”中国的读书人对苏轼似乎有一种本能的亲近,他的许多作品大家也一定很喜欢,今天就让我们了解苏轼,真正读懂苏轼吧!
陈钟樑先生说:“语文课是美的,这种美潜伏在语言深处。”教师要把这种美展现给学生,使学生从内心深处体验语言文字的情感,陶醉于祖国语言的优美,感叹于祖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让学生产生亲近祖国语言文字的强烈愿望。这是每一位语文教师的责任与使命。
(作者单位:江西省南昌市实验中学)
责任编辑:刘启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