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护人员手卫生与医院感染关系的研究进展

来源 :介入医学杂志(英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gus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手卫生”工作一直都是医院医疗及护理过程中最为重要的工作,能够有效防止和控制医院感染。尽管医疗技术水平的提升,完善了医护人员手卫生处理方法,也提高了手卫生工作质量,降低了医院感染率,但实际医护人员手卫生工作中,依然会因为手卫生意识不明确、洗手设备老旧、洗手液不符合标准等,导致手卫生工作不达标,增加医院感染率。对此,本文根据相关文献,分析医护人员手卫生与医院感染关系。
  关键词:医护人员手卫生;医院感染;关系分析;改善措施
  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提升,很多无菌操作、侵入性操作技术被应用到临床尤其是临床手术治疗中,这对手卫生又提出了更高要求,使得医护人员在所有场所都需要做好手卫生工作,例如直接接触患者前后、去过污染区、脱去手套后、上厕所前后等,都需要进行手部清洗,以减少细菌感染,降低医院感染率,由此可见手卫生对医院感染预防及控制的重要性。所以下文先简单概述了“医院感染”和“手卫生”,然后在该基础上分析了医护人员手卫生与医院感染关系,并提出建议及措施。
  1 医院感染
  医院感染通常指的是患者在住院期间,不小心感染疾病,这其中还包括住院期间发生以及在出院后发生感染两种,一般情况下均是发生于进入医院48小时至72小时后,或许出院后10天左右。而医院感染一般多为耐药菌的传播,据相关新闻报道,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在当前住院患病的发生率已经从以往的16%升高至了29%,一般来说,感染发生率比较高的部门,一般都面临着治疗难度提升、住院费用增加、住院天数增加以及死亡率上升等现象[1]。
  2手卫生
  所谓手卫生是指能够清除或者破坏手皮肤微生物的所有因素,这其中也包括肥皂流水洗手,消毒液洗手以及快速消毒液擦手三种,而这其中快速手消毒液擦手的卫生程度,相较于其他两种方法而言最高,其合格率达到96%以上,消毒液流水洗手合格率在85.3%左右,而第三种肥皂洗手的合格率只占57.3%左右[2]。
  医护人员或者其他监护人员,在直接接触患者前后,或者去过污染区,在脱去手套后以及上厕所前后都必须进行手部清洗保证卫生合格率。
  3医护人员手卫生与医院感染关系研究
  3.1手卫生意识不明确
  指医护人员在对待自己或是患者时,出现认识上的偏差。据资料显示,医院工作人员。通常都会在接触患者前、无菌操作前进行洗手,但却远低于接触患者及其体验后,资料显示医护人员在吃饭、上厕所前后、下班前的洗手率高达90%以上,这一数据足以说明医护人员自我保护意识远高于保护患者。
  3.2洗手设备陈旧
  目前国内还有部分医院的卫生设施,并不科学合理,很多普通病房并没有洗手设备,经常出现三十多张床位共用一个洗手池,一些个别医护人员到了洗手时,因沒有合适的洗手设备而选择不洗手这都会为传播病菌留下隐患。
  3.3缺乏专业管理
  目前,部分医院缺少专业的感染管理控制部门,在卫生知识宣传上也没有足够的力度,甚至出现医护人员不知何时应该洗手,也不知到什么才是正确的洗手方式。虽然目前普遍推荐六步洗手法也,但真正掌握正确步骤以及洗手合理时间的护士并不多[2-3]。
  3.4洗手液损伤手
  由于洗手液或多或少会对皮肤产生一定的刺激性,容易引起皮肤蜕皮过敏等一些反应,与此同时,对皮肤的伤害也会随着杀菌能力的提升而提高。所以很多医护人员都会选择携带护手霜从而保护手部皮肤免受伤害,但会不会对手部造成二次污染还需要进一步研究与思考。
  3.5医务人员因工作繁忙而无暇顾及手卫生问题
  这一现象在监护室比较常见。因为重症监护室内工作人员与病人接触较多,同时此类病房也是疾病最重、病情变化最快的区域,很多医生以及护士等人员都会在忙碌中忘记手部卫生。实验证明当护理人员的工作强度持续增高,依从率就会降低5%左右。
  4改进策略
  第一,医院的管理人员首先要认识到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作用,以及手部卫生与医院感染之间的关键性,花费相应的人力、物力及财力提高防范意识。第二,设立感染部门。因为手部卫生的实施因素可能涉及教育培训以及制度体系等多个方面。因此,防范感染也需要从提高手部卫生安全教育,做到患者与家属共同监督,定期公布医院的感染情况,将责任落实到个人,从而提高工作人员对手部卫生的重视。第三,相应的机关管理部门,应该合理化为医院工作人员的洗手方便提供便利的设施,以防二次感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安装手肘亦或是感应水龙头,避免手部直接接触水龙头。与此同时备好擦手纸,防止白大衣与毛巾擦手等现象造成二次感染,个别重症监护室的工作人员可以随身佩戴小瓶免洗洗手液。从而,更方便的保证手部卫生[3]。
  结语
  从文章中可以了解到,有效控制医院感染以此降低医院的感染发生率,是保证医疗质量管理的关键因素之一,同时也能一定程度上降低医疗成本。因为医护人员的双手,是最为常见的传播载体。因此,科学合理的手部卫生保持行为,可以大大防止感染发生率,节约医疗成本投入,因此,医院需要重视工作人员手部卫生的依从性。
  参考文献
  [1]林燕花.医护人员手卫生强化管理对医院感染控制效果的影响[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9,(23):198-199.
  [2]谢雯婷.护理风险管理对儿科重症监护室医护人员手卫生行为及医院感染发生率的影响[J].基层医学论坛,2019,23(36):5250-5251.
  [3]吴谦.医护人员手卫生强化管理对医院感染控制效果的影响[J].中国卫生产业,2019,16(15):44-45.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分析和观察白血病化疗患儿进行肠道营养支持对其营养状况及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19年12月我科收治的白血病患着88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两组均采用VDPAP化疗方案(长春新碱、柔红霉素、培门冬酶和强的松)治疗。同时对观察组进行营养支持,化疗4周后,比较两组营养状况、不良反应等指标。结果:观察组化疗后血清白蛋白(ALB)、前白蛋
期刊
[摘要]目的:就全程护理干预对小儿哮喘雾化治疗的效果及依从性的影响进行研究与分析。方法:对2017年1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小儿哮喘患者260例分别以实验组(全程护理干预)与对照组(常规护理)作为研究对象,对护理效果及依从性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的咳嗽、喘憋、肺部哮鸣音等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血氧饱和度指标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总满意率为93.07%明显高于对照组66.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基于希望水平的链条式护理对肿瘤患者PICC置管安全性的影响。方法:抽取2019年4月~2019年6月在香港大学深圳医院肿瘤科进修期间收治的肿瘤患者30例资料展开研究,均对其行PICC置管,并开展基于希望水平的链条式护理,观察患者干预前后自我护理能力(ESCA)、希望水平(HHI)及并发症情况。结果:干预后患者ESCA与HHI评测分值均呈增长趋势,与干预前相较差异显著(P<0.05
期刊
摘要:目的:探究在手术室护理中应用人文关怀、舒适护理相结合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8年12月—2019年12月在本院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进行筛选,挑选300例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常规护理)以及研究组(人文关怀联合舒适护理),每组150例。对比两组护理总有效率和护理满意度评分。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护理总有效率(90%)较高(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评分(18.57±1.08
期刊
[摘要]目的:对神经外科患者进行细节化护理,探讨该模式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神经内科2019年1月-2020年1月住院患者100例,分为干预组50例,予细节化护理,对照组50例,予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护理质量评分、满意度,以及护理缺陷事件发生情况。结果:干预组患者上述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神经外科患者进行细节化护理,能帮助疾病康复,减少护理缺陷,让患者更为满意。  [关键词]细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无菌层流床应用于白血病化疗后骨髓抑制期的护理。方法:将本院收治的80例急性白血病化疗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将对照组40例患者安置在普通病房,将观察组40例患者安置在单人无菌层流床中,两组患者的保护性措施相同,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各项数据。结果:观察组患者继发感染率18(45.0%)和住院天数(18.6±2.3)d,明显低于或少于对照组患者继发感染率29(72.5%)和住院天数
期刊
手术室护士日常工作相对来说节奏是比较紧张的,而且要长时间接触不同的化学消毒剂以及病毒等感染因素,如何加强和预防手术室护士的自我防护意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在此提出一系列针对性预防措施,具体措施如下:  一、心理防护  手术室护理人员的工作较为繁重,且责任心强,在日常工作期间需要保持注意力集中,不能够有丝毫误差。一般情况下一场大手术之后往往会精疲力尽,所以说心理护理是非常关键的内容[1]。第一,手
期刊
摘要:总结在普通病区发现COVID-19确诊病人后的紧急应对策略,包括成立应急处理管理小组、多部门联合提供保障、紧急护士人力调配、病人及家属沟通、病人和家属及工作人员后勤保障、病区消毒隔离、工作人员职业防护等。隔离结束,所有医护人员、患者均未发生疑似或确诊病例,调查出院患者对护士工作的总体满意度为 99.4分。提示春节期间对病区及人力的科学整合,实施“三阶梯”隔离病房设置及普通病区设立“隔离房间”
期刊
近几年来,麻醉学发展非常迅速,相应地,麻醉学科所涉及的范围也越开越大,不仅仅应用于临床麻醉,还可以应用于疼痛、重症复苏等。麻醉的应用范围变广,麻醉药品种类变多,这种变化,使得麻醉药品的管理变得越来越难[1]。在医院,毒麻药品管理是麻醉护士的重要工作,为了提高工作质量,本文特进行了毒麻药品管理工作的探讨,包括目前毒麻药品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对毒麻药品管理工作的建议,现将其总结如下。  一、目前毒麻
期刊
摘要:目的:探究针对性护理在小儿肺炎护理中的效果及对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0月—2020年4月于我院收治的肺炎患儿100例,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患儿分成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的是常规的护理模式,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针对性护理模式,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护理后,比较对照组与实验组两组患儿护理有效率与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儿体温恢复时间、喘憋缓解时间以及住院的时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