厉害的同花顺(中班)

来源 :幼儿教育·教育教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vyuxuan3652009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设计思路:
  扑克牌作为一种娱乐工具,被幼儿园广泛地运用于孩子们的游戏活动中。有利用扑克牌挺括柔韧的特性开展建构游戏的,有借助扑克牌的外形特征替代信用卡或钱币开展角色游戏的,而运用最多的则是用扑克牌开展各类数学游戏。如学习找等量的“抽乌龟”游戏,学习数物匹配的“找朋友”游戏,判断数量多少的“比大小”的竞赛游戏,等等。因为,这些有趣的扑克牌游戏不仅能将枯燥抽象的数学知识游戏化、趣味化,而且还能让幼儿在解决问题的实际操作过程中自然而然地获得有益的数学经验。
  在中班,感知数序、比较前后两数的数量关系是较为枯燥的学习内容。如果教师采取常规的讲解方法,幼儿只能被动地学习,既没有兴趣,也不够投入,难以达到好的效果。那么,是否可将这一内容和孩子喜爱的扑克牌游戏相结合,使之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呢?经过挖掘与思考,我们找到了两者完美结合的契合点——“同花顺”游戏。
  首先,同花顺的游戏规则与中班感知数序要求相符,都是需要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进行排列。其次,同花顺游戏既有情境更有挑战。在幼儿的心目中,大王是最厉害的一张牌,他们没想到的是同花顺的威力比大王还要大。这样的游戏情境,容易调动幼儿争强好胜的心理,从而积极地投入到游戏活动中。第三,同花顺中蕴含着众多的数学元素,如感知数量、数序、前后两数的数差关系等等,在游戏时不仅要关注数量多少及前后顺序,还要关注花色图案的一致性,这对幼儿思维的严密性更具挑战。正是基于以上思考,我们设计并组织了中班数学活动“厉害的‘同花顺’”。
  目标:
  1.在制作同花顺的游戏中感受相邻两数依次多1的递增关系。
  2.能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7以内的数量。
  3.按游戏规则自主操作并收拾好操作的材料。
  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认识扑克牌,有玩扑克牌游戏的经验,能正确感知7以内的数量。
  2.教具:同花顺课件,3~7各花色扑克牌一组(图1、2),大王(图3),2~6红桃同花扑克牌一组(图4),玩具魔法棒一根,讲评用操作材料(图5~图7)。
  3.学具:
  (1)“做做同花顺”操作材料(见下图),3~7数字印章,印泥,胶棒。
  注:幼儿的操作单上印好的扑克牌数量为2~6或3~7,分别是4种花色。用于挑选的單张扑克牌也有相应的4种花色,图案数量分别为2~8,8作为干扰牌放在其中。
  (2)“拼拼同花顺”操作材料(见下图),排序卡,盘子。
  注:幼儿的操作材料为梅花、红桃、黑桃、方片4种花色的扑克牌,图案数量为2~6和3~7。同一组摆放的游戏材料不相同,以避免幼儿相互模仿而失去自己的思考与判断。除此之外,教师根据班中幼儿的能力水平决定是否添加干扰牌(在一组牌中添加1~2张图案数量不符或花色不符的牌)。
  (3)除了同花顺的游戏,教师可以为幼儿再提供一组他们玩过的其他数学游戏。
  过程:
  一、认识扑克牌,正确感知7以内的数量
  1.创设魔法棒情境,引发幼儿的兴趣。
  师:(出示玩具魔法棒)小朋友,你们看,这是什么?这是一根神奇的魔法棒,只要念出口诀,它就能变出东西来。魔法,魔法,变!变!变!
  2.出示扑克牌,正确感知7以内的数量。
  (1)教师操作课件,呈现3~7不同花色的扑克牌(见图1)。
  师:变出什么来了?这些扑克牌你们认识吗?都有哪些牌?(幼儿自由回答。)
  (2)引导幼儿逐一认识有数字的扑克牌。
  (3)重点认识无数字扑克牌。
  师:这张是什么牌?你们怎么知道它是6的?从哪里看出来的?(师幼共同点数确认数量后,操作课件,去除遮挡,呈现数字6。)
  师:这张牌也没有数字,你们认识它吗?从哪里看出来的?(师幼共同点数确认数量后,操作课件,去除遮挡,呈现数字7。见图2)
  (析:在该环节,教师将重点放在没有数字的扑克牌上,即使幼儿能正确说出扑克牌的花色和数字,教师也要追问幼儿是从哪里看出来的。这样的明知故问,目的是让幼儿将数字和具体的图案建立联系,从而真正地理解数的实际意义。)
  二、认识同花顺,感受数序及相邻两数依次多1的递增关系
  1.引出同花顺。
  师:除了这些牌,魔法棒还能不能变出更厉害的牌呢?我们一起来念咒语吧。魔法,魔法,变!变!变!(教师操作课件,出示大王。见图3)
  师:哇,这次把谁给变出来了?大王和这些牌比,谁更厉害?
  师:有没有比大王还要厉害的牌呢?我们再来念咒语,把最厉害的牌给变出来。魔法,魔法,变!变!变!(教师操作课件,出示同花顺。见图4)
  2.认识同花顺。
  (1)引导幼儿观察“同花顺”,发现同花顺的规则。
  师:变出了什么牌?它们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呢?
  师:除了花色图案相同,还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师:这些扑克牌都是怎么排队的?什么样的牌排在最前面?它在这些牌中数量怎么样?
  师:什么样的牌排在最后面?它在这些牌中数量怎么样?
  师:红桃2的后面是红桃几?红桃3比红桃2多几个红桃?多出来的红桃在哪里呢?
  师:红桃3的后面是谁?它比红桃3多还是少?多几个呢?
  (以此类推,引导幼儿逐一比较后面一个数比前面一个数多1。)
  师:原来这副牌第二个特别的地方是要将这些牌按什么样的顺序排队呢?
  师:这里一共有几张牌?
  师:(小结)小朋友真棒!这副牌的三个秘密都被你们发现了。像这样有5张相同花色图案的扑克牌,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成队,就是比大王还要厉害的——同花顺。   (析:在该环节,教师先是通过点数花色图案的方式帮助幼儿比较相邻两数依次多1的数量关系。为了让幼儿更加直观地发现数量多少的关系,教师在点数后面一个数的最后一个图案时,可以通过放慢速度、加重声音、突出点数的动作,来帮助幼儿发现两数之间的数量关系。在此基础上,教师进一步引导幼儿梳理、提炼同花顺的三个关键特征。)
  三、操作游戏,进一步感知同花顺
  1.回顾同花顺的规则。
  师:除了这里的同花顺,扑克牌中还藏着许多不同花色图案的同花顺呢。一会儿请小朋友帮忙找出来。你们还记得同花顺有哪三个特别的地方吗?
  师:同花顺要有几张牌?5张牌的花色图案要怎么样?还要按照什么顺序排成队?
  2.教师介绍游戏及操作要求,幼儿操作。
  (1)做做同花顺。
  师:这个游戏的名字叫“做做同花顺”。卡片上已经有一些扑克牌了,想想,在空白的地方贴上什么样的扑克牌就能做出同花顺?贴好后,记得给每张牌都印上数字(见图5)。
  (2)拼拼同花顺。
  师:这个游戏的名字叫“拼拼同花顺”。请小朋友先把没有数字的牌按花色数量从小到大的顺序排队,然后再给它们找到数字朋友拼在一起,组成完整的同花顺。(除了以上两组同花顺的游戏,教师可以再提供一项幼儿熟悉的其他数学游戏,供幼儿选择和进行复习。)
  (析:在该环节,教师先通过提问帮助幼儿再次回忆同花顺的游戏规则并复述出来,以加深印象,为幼儿的自主操作奠定基础。幼儿在此基础上进行操作,亲历过程,进一步感知同花顺,获取相关经验。见图6)
  四、交流与评价
  1.出示有问题的操作单,引导幼儿发现并解决问题(见图7、8)。
  (1)解决同花色的问题。
  师:这里有5张牌,大家看看是同花顺吗?哪里不对?
  幼:有一张牌的颜色不一样。
  师:应该换成什么样的牌呢?
  师:原来是梅花5应该换成方片5。那好,我们请魔法棒来帮你们变出方片5。魔法,魔法,变!变!变!
  (2)解决数量的问题。
  师:现在是同花顺了吗?还有没有不对的地方?
  师:方片6的后面是谁?方片7应该比方片6多还是少?多几个呢?现在的这张方片7怎么了?
  师:最后一张牌应该怎么改?我们请魔法棒来帮忙吧。
  (师幼共同念咒语变出正确的方片7。见图9)
  2.总结。
  师:扑克牌里藏着许多不同的同花顺,但只要是同花顺,就必须花色一样,都是5张,而且要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成队。小朋友还想找吗?活动结束后,你们可以到数学活动区去试试哦。
  反思:
  本次活动从创意、设计到操作,经历了多次实践、反思与调整。在这一过程中,我们通过不断地观察幼儿,了解他们的思维,来调整活动的环节、操作的材料、教学的方法,最终才让抽象而枯燥的數序内容转变为幼儿喜欢且乐意主动探索的有趣活动。以下是我们实践中的一些感受与体会。
  一、从枯燥主题到有趣活动
  感知数序、理解两数之间的数量关系,是中班最为抽象而枯燥的学习内容,如何在这样的活动中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显得尤为重要。在“厉害的同花顺”活动中,我们首先借助了幼儿熟悉且喜爱的魔法棒,作为开启他们好奇心的钥匙,吸引他们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中来。其次,借助遮盖部分扑克牌上数字的方法制造悬念,让感知数量的环节避免了单调和乏味。第三,利用扑克牌中同花顺的游戏情境,自然地将幼儿带入到感知数序、理解数量关系的环节中,在寻找同花顺秘密的游戏过程中,自然而然地获得有关数序和前后两数数量关系的经验。
  二、从教师抽象讲解到幼儿寻找发现
  如何让幼儿了解同花顺的规则是活动的难点之一。开始时,我们尝试着将制作同花顺的规则告诉幼儿,再让幼儿根据规则来制作同花顺。这样的做法,看似给幼儿提供了一个自主探索的空间,而实际上仅凭教师抽象的语言,就要求幼儿记住并理解多项的规则,对中班幼儿而言是非常困难的。于是,我们调整策略,摒弃教师讲解,改为幼儿寻找发现。为了实现这样的转变,我们在出示扑克牌上做了精心的设计:在感知数量环节,出示了四种不同花色、随意排列的扑克牌;而在认识同花顺的环节,出示的是同一花色且有序排列的扑克牌。由于两次扑克牌在色彩和排列方式上有着鲜明的对比,幼儿很容易发现同花顺的规则。之后,随着教师的不断引导,幼儿在自主探究中自然而然地发现了同花顺的三个规则。
  同样,在活动评价环节,教师出示了两张错误的操作单,请幼儿帮忙解决问题,再次调动幼儿学习的主动性。作业单上呈现的花色图案的问题和不易察觉的数量与数序的问题,都是制作同花顺的核心问题。教师采用故意呈现错误的方式,让幼儿又一次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加深对同花顺游戏的理解与认识,从而获得相关知识与经验。
  由此可见,正是因为教师转变了幼儿在学习活动中的角色——从听众变成主人,才能有效地调动他们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活动也才能从枯燥乏味走向趣味盎然。
  三、从细节入手,将凌乱变为有序
  在帮助幼儿感知数量前后关系的活动中,教师常常会借助竖向排列的实物图片或点卡开展教学,因为这样排列的教具能让幼儿直观地发现数量的多与少。而扑克牌上图案的排列方式并不统一,有一列、两列和三列,这又如何引导幼儿发现其中的数量关系呢?经过反复研究和深入思考,我们找到了解决问题的突破口。
  首先,选择小数量的扑克牌。扑克牌除了数字,还有与之相对应的花纹图案。这些图案随着数量的增加也由一列变为三列,数量越多列数越多,对幼儿正确判断数量的多少会带来困扰。而本次活动的重点是发现前后两数的数量关系,过大的数量会让幼儿因无法正确点数而做出错误的判断。因此,为了避免不必要的干扰,我们选择了2~6的小数量,也让活动的重难点聚焦在感知数量关系上。
  其次,精心设计点数路径。在2~6的扑克牌中,只有扑克牌2、3上的图案是单列的,幼儿能轻易地发现它们之间的数差关系。而扑克牌4~6上的图案是排成双列的,虽然排列方式不同,但也有规律可循。为了帮助幼儿不受排列形式的干扰,我们精心设计点数路径,让后一个数与前一个数的点数路径保持相同,通过手势引导幼儿发现后一个数是在前一个数的基础上添上了一个图案形成的,从而发现前后两数多1少1的数量关系。
  四、从追求挑战到寻求适宜
  在最初设计幼儿操作游戏“做做同花顺”时,为了追求挑战性,我们让幼儿根据需要自制扑克牌填入空白处。但在实践过程中,我们发现最初的设计忽略了在自制扑克牌的过程中幼儿需要面对的繁琐操作和多维度思考。如,他们需要挑选花色印章,选择不同颜色的印泥,再盖上相应数量的花色图案,最后匹配上数字印章。由于操作繁琐,加之干扰因素过多,使得幼儿在操作时困难重重,难以完成任务。在观察过幼儿的实际操作后,我们决定放弃所谓的挑战,而是根据幼儿的实际能力降低操作难度,把重点放在感知数量和数序上,将自制扑克牌调整为挑选扑克牌,最后印上数字即可。这样的调整,既减少了操作环节,又突出了本次活动的重点,更贴近了幼儿的实际能力。所以说,适宜的才是最好的。
  通过这次实践,我们发现设计活动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它需要教师始终站在幼儿的立场,充分了解幼儿的兴趣、能力以及思维特点,才能真正让幼儿在活动中学有所获。
其他文献
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兴。只有形成完备的道德建设体系,推进全社会的道德文明素质,“中国梦”的实现才会有更坚实的基础。正是着眼于这一点,国家近年来在道德建设领域不断做出规划与部署,特别是将“立德树人”写入十八大报告,更是充分体现了党对德育工作的高度重视。然而,令人遗憾的是,中国现实的德育状况难以使国人释怀,德育界至今未形成一套令自己满意、师生满意、社会满意的完整的理论体系。反映到德育实践中,则是学校德
摘 要  杜威认为,道德教育的基本目的是促进学生性格和个性的良好发展,能够有效地参与社会生活,服务社会。在这些活动中,个人最重要的因素是正确的判断,即各种知识。这种知识不是从书本或他人那里所学到,而是个人亲自参与社会、从生活和经验中获得的,是活的知识,因此就是道德知识。学校里的一切课程的教学都是道德教学。道德知识教学应在生活中、通过生活而进行。杜威的理论启示我们,知识德育与生活德育具有内在统一性
【摘要】中国逐步与世界接轨并融合的今天,城市公示语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越发重要。昆明公示语作为昆明对外展现自己的窗口,其广度和深度都从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昆明的整体形象。本文从纽马克的文本类型理论出发,结合公示语指示、提示、限制、强制的应用功能,以“简洁、统一、易懂”原则为指导,分析昆明市公示语的英译现状,并给出相应的翻译策略。  【关键词】公示语;公示语英译;文本类型;翻译策略  一、引言  伴随着改
拖拉玩具真有趣(小班)  福建建瓯市实验幼儿园 吴海云  目标:尝试拖拉不同类型的玩具,感受玩拖拉玩具的乐趣,发展上下肢力量和协调能力。  环境创设:在小班上学期可投放能发出声响或具有不同运动状态的拖拉车,以引发幼儿的拖拉兴趣;在小班下学期可投放一些对其运动能力、上肢力量具有挑战性的拖拉玩具,如黄包车以及用滑板、矿泉水瓶、平衡步道、电动车轮胎、布绒玩具、绳子等材料制作的拖拉玩具。  玩法1 动物拖
【优秀习作】  一次,我和几个伙伴玩得太晚。一进家门,奶奶就问我:“作业做完了吗?”(长辈,用直问的口气。)我一惊,马上意识到自己错了,声音小得几乎让人难以听到:“忘了。”(犯错,理屈。描写逼真。)奶奶又急又有点恨铁不成钢:“你爸爸妈妈临走时反复嘱咐我,要严格管教你,不要误了你的前途,你叫我以后怎么对你爸爸妈妈说啊?”(语言朴实,道出肺腑之言。)  见奶奶抓住这点小事不放,我就反感了:“不就这一次
民风民俗是传统地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历经千百年保存至今,既有积极健康的因素,也难免存在一些属于封建迷信、愚昧落后的陋俗。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要求学生“了解家乡的民风、民俗,体会其对人们生活的影响,自觉抵制不良风气和各种迷信活动”。浙教版六上《品德与社会》安排了《家乡民风、民俗小论坛》一课,旨在通过这一课的学习,在让学生“知道民风民俗既有积极健康的一面,也存在迷信现象和陈规陋习等不良因素,并能初步
一天下午,孩子们正在为第二天的“自制报纸服装秀”做最后的准备,他们各自穿着漂亮的报纸服装上台亮相。可轮到润润上台时,她却停住了脚步,双手紧握着,迟迟不愿上台。一旁的孩子说:“润润,轮到你了,快上去呀!”可是润润依然站在原地,显得有些紧张。我快步走到润润身边问:“润润,怎么了?已经轮到你上台喽!”话音刚落,润润的眼泪就流了下来。我上前抱住她,但是她轻轻地躲开了。润润的举动让我有些不解,因为以前润润是
本来,我一直是家里的宝贝,但是凯茜(我家的宠物——鹦鹉)的到来,让这一切都改变了。  放学回家,我看到妈妈正在厨房里炒菜做饭,便兴高采烈地想:妈妈知道我放学肚子饿了,正在给我做饭吃,真是太好了!  突然,我看到茶几上有一包饼干,欣喜若狂:妈妈居然还给我准备了饼干吃!我正准备拿起饼干往嘴里塞时,妈妈举着菜刀冲了出来:“别吃!那是我买给凯茜尝尝鲜的!”“不吃就不吃!”我一屁股坐在沙发上。  这时,门外
2011年以来,山东省菏泽市新建公办幼儿园636所,新增学位10.6万个,全市168个乡镇全部新建了中心幼儿园,超额完成了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  菏泽是经济欠发达地区,教育投入不足,办学条件差一直是困扰学前教育发展的瓶颈。菏泽市委、市政府多渠道筹集资金,出台了“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每平方米加收20元、政府土地收益的10%、彩票公益金地方分成部分8%均专项用于中小学幼儿园建设”等政策措施,三年筹集资
有一个问题,我问过很多小学生。  问题是这样的:你们喜欢上语文课吗?  他们齐声:喜欢!  又问:那一定喜欢写作文吧?  结果他们马上作鸟兽散,离我十万八千里了……  小学时候的我,四年级前也怕写作文。放学的时候抄作业登记,一看老师在黑板上有“日记一则”,当下就想把黑板上所有的字擦掉呢。  上四年级了,语文老师每天让我们写日记。内容没有具体的要求,我就每天写流水账,像今天的一些同学的日记一样: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