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期以来,小学数学教学形成了一种传统怪圈:即习惯于以增加教学时数、加班加点、采取题海战术灌输知识等来提高教学质量(准确地说是应试质量)。这种怪圈形同枷锁,严重束缚了学生,使得原本鲜活的生命主体变得唯唯诺诺,少有主见,充其量不过是一个知识的容器,只会机械被动地接受填充。为了发展学生的各种能力,轻负高效地全面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质量,我认为:教师应在课前精心设想、课中认真实施,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让学生自觉主动地学习,从而培养能力,提高成绩。教师的作用在于:创设一种民主、和谐、活跃的学习氛围,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激励学生克服学习中的困难,奋发向上,使学生“乐学”;学生是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要强化其主体意识,活跃课堂教学气氛,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独立性。强化主体意识,主动让学生去学习成为我们要探讨的主流,下面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来谈谈这一感想。
一、点拨启发、促进主动
启发式教学并不是指某种单一的教学方法,而是指符合儿童认识活动规律性的教学全过程。凡是那种能够全面调动儿童智力活动积极性的,使他们依靠自己的已知,来主动地探索、扩展新知和解决某种问题的教学过程都是启发式教学。华中师大的姜乐仁教授认为数学启发式的教学体系,可以概括为三句话,即,三为主、两结合、一核心。三为主:一是指教学中要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自觉地探究学习;二是要加强教师的主导作用,启发思维,教给学法,善于引导而不包办代替;三是在教学中要以教材为教、辅、学的主要依据,充分发挥教材的综合功能。两结合:一是指面向全体与因材施教相结合;二是以课内教学为主与课外学习活动为辅相结合。一核心:是指以启迪思维,培养和发展智能,提高学生素质为核心。
二、增加课堂活跃性
数学教学的成功与否,关键是我们的教学活动是让少数人参与还是让全体学生参与,是在同一层次上参与还是在不同层次上参与,是被动参与还是主动参与。我们的数学教学,必须克服教师满堂讲,学生被动听,少数学生学习,多数学生陪坐的倾向,引导全体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真正做到四动四会。即每一个学生都能动脑、动口、动手、动笔,每一个学生都会听、会想、会说、会做。应该提出,一节课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时间不得少于三分之二,群体活动(全班操作、小组研讨、笔写作业、阅读教材等学习活动)的时间不得少于10分。
教师要做到:能让学生动口的地方一定让学生去说,能让学生动手的地方一定让学生去做,能让学生动笔之处一定要安排学生去写,能让学生动脑的地方教师绝不包办代替。
三、养成主动习惯
主体性学习,追求严谨,崇尚先进。成为榜样,受人羡慕,是他们的美好愿望。学习习惯好、学习方法新的小学生多是成绩好、学生喜欢、老师信任的标兵。而要学好数学,必须要养成认真严格、刻苦钻研的学习态度,独立思考、计算仔细、自觉检查的良好习惯。因此,我们要从小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养成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主体健康发展的必然需求趋势,可让学生受用终生,也是我们教育的至上追求和最终目的。
四、主动地获取知识
学生被动地接受现成的结论,或是应用这些结论去机械的解决一些数学问题,或是主动的获取数学知识,创造性地应用这些数学知识去解决一些数学问题体现了两种不同的数学教学观。在课堂教学的环境中,教师要适当控制无关因素,在某种程度上重复数学家做过的工作,在儿童原有知识的基础上,为学生主动的形成数学概念、发现数学规律营造必要的学习环境,使学生真切的体会到数学的魅力。
五、构建主动模式
教学模式是一种相对稳定的课堂教学程序。当前,在新授课教学模式的研究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如北京市崇文区小学数学教研室提出的“激情引趣、指导探索、尝试讨论、反馈调节、置疑概括、巩固发展”的六环节教学模式在全国已经有一定的影响。但对占50%以上教学时间的练习课和复习课还研究的很少。因此,在继续进行新授课教学模式研究的情况下,要加强对练习课和复习课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
六、利用多媒体提高效益
刚刚结束的全国小学数学评优活动的一个最显著的特点,是现代化教学手段进入课堂,除投影幻灯外,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教学软件的设计,富有儿童情趣,形象直观,增强了教学过程中的动感,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计算机进入课堂,已不是梦寐以求的幻想。有条件的学校要积极开展计算机辅助教学,这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数学教学是一门艺术,极具挑战性,我们一线教学者只有不断探索研究,真正注重学生主体,让学生永葆主体本色,让学生主动、活泼地学习、成长,才是数学教学的最佳归宿。
一、点拨启发、促进主动
启发式教学并不是指某种单一的教学方法,而是指符合儿童认识活动规律性的教学全过程。凡是那种能够全面调动儿童智力活动积极性的,使他们依靠自己的已知,来主动地探索、扩展新知和解决某种问题的教学过程都是启发式教学。华中师大的姜乐仁教授认为数学启发式的教学体系,可以概括为三句话,即,三为主、两结合、一核心。三为主:一是指教学中要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自觉地探究学习;二是要加强教师的主导作用,启发思维,教给学法,善于引导而不包办代替;三是在教学中要以教材为教、辅、学的主要依据,充分发挥教材的综合功能。两结合:一是指面向全体与因材施教相结合;二是以课内教学为主与课外学习活动为辅相结合。一核心:是指以启迪思维,培养和发展智能,提高学生素质为核心。
二、增加课堂活跃性
数学教学的成功与否,关键是我们的教学活动是让少数人参与还是让全体学生参与,是在同一层次上参与还是在不同层次上参与,是被动参与还是主动参与。我们的数学教学,必须克服教师满堂讲,学生被动听,少数学生学习,多数学生陪坐的倾向,引导全体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真正做到四动四会。即每一个学生都能动脑、动口、动手、动笔,每一个学生都会听、会想、会说、会做。应该提出,一节课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时间不得少于三分之二,群体活动(全班操作、小组研讨、笔写作业、阅读教材等学习活动)的时间不得少于10分。
教师要做到:能让学生动口的地方一定让学生去说,能让学生动手的地方一定让学生去做,能让学生动笔之处一定要安排学生去写,能让学生动脑的地方教师绝不包办代替。
三、养成主动习惯
主体性学习,追求严谨,崇尚先进。成为榜样,受人羡慕,是他们的美好愿望。学习习惯好、学习方法新的小学生多是成绩好、学生喜欢、老师信任的标兵。而要学好数学,必须要养成认真严格、刻苦钻研的学习态度,独立思考、计算仔细、自觉检查的良好习惯。因此,我们要从小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养成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主体健康发展的必然需求趋势,可让学生受用终生,也是我们教育的至上追求和最终目的。
四、主动地获取知识
学生被动地接受现成的结论,或是应用这些结论去机械的解决一些数学问题,或是主动的获取数学知识,创造性地应用这些数学知识去解决一些数学问题体现了两种不同的数学教学观。在课堂教学的环境中,教师要适当控制无关因素,在某种程度上重复数学家做过的工作,在儿童原有知识的基础上,为学生主动的形成数学概念、发现数学规律营造必要的学习环境,使学生真切的体会到数学的魅力。
五、构建主动模式
教学模式是一种相对稳定的课堂教学程序。当前,在新授课教学模式的研究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如北京市崇文区小学数学教研室提出的“激情引趣、指导探索、尝试讨论、反馈调节、置疑概括、巩固发展”的六环节教学模式在全国已经有一定的影响。但对占50%以上教学时间的练习课和复习课还研究的很少。因此,在继续进行新授课教学模式研究的情况下,要加强对练习课和复习课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
六、利用多媒体提高效益
刚刚结束的全国小学数学评优活动的一个最显著的特点,是现代化教学手段进入课堂,除投影幻灯外,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教学软件的设计,富有儿童情趣,形象直观,增强了教学过程中的动感,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计算机进入课堂,已不是梦寐以求的幻想。有条件的学校要积极开展计算机辅助教学,这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数学教学是一门艺术,极具挑战性,我们一线教学者只有不断探索研究,真正注重学生主体,让学生永葆主体本色,让学生主动、活泼地学习、成长,才是数学教学的最佳归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