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我国政府加大了事业单位的改革力度,尤其是推动式单位财务工作改革,单位在运营时,出现的风险,要求单位正视这些风险处理,分析风险产生原因,制定风险防控策略,制定完善财务风险管控制度体系,来减少风险给单位运营带来的影响。
国内事业单位主要是履行社会公共管理事务,也会参与社会经济建设,但是长期以来事业单位的财务工作缺乏有效的约束机制,会导致单位员工的违规操作,产生财务风险,给国家资产带来更大安全影响。财务风险形成因素多种多样,但風险发生之后,就会造成单位出现巨额经济损失。由于事业单位非营利性的运营特征,与企业业务经营所产生财务风险还有明显区别。
一、事业单位财务风险分析
(一)支付风险
近年,随着我国事业单位改革力度不断加快,单位预算机制也在不断发生深刻的变化,单位没有根据业务需要科学调整预算支出结构,致使单位内部资金支付与部门预算矛盾逐步扩大。在单位内,没有合理安排各预算资金,没有制定滚动的月度、季度、年度资金支付计划表,造成资金被违规占用使用,增加了单位的资金支付风险。
(二)投资风险
国内事业单位的投资工作较为普遍,有的对内投资和对外投资,在对外投资时,一些单位对投资项目的风险认识不足,领导盲目投资,没有做好可行性分析,投资之后项目收益较少,容易造成单位出现较大的亏损,也会给单位带来更大的财务风险。对内投资大多是集中在对单位内固定资产投资方面,但是投资量巨大,也会给单位运营带来更多资金运营风险,造成单位资金流紧张,也会出现资金周转比较困难的问题,会带来更大的财务风险。
(三)核算风险
近年,随着我国新会计制度的实施,事业单位各项财会制度也在逐步完善,受一些财务工作人员自身素质和培训条件的限制,还有一些年纪比较大的财会人员,对新型财务核算制度和政策能够深度理解,对财务支持和政策法规及核算都出现明显滞后的问题,也会导致财务核算上产生一些错误。核算工作质量下降,也会使单位内部财务工作出现许多的风险。
(四)道德风险
事业单位作为社会管理机构,财务核算是财务人员自身的道德在整个单位中的运营中也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单位在选拔财务人才、任用人员方面,还未能建立起一套比较完整财务人员管理工作制度。对于财务人员道德建设认识不够深入,还有一些财会人员对本身工作岗位职责认识不了解,未能完全履行职责和义务。
二、事业单位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分析
(一)财务风险思想意识薄弱
事业单位在我国社会管理中处于特殊地位,单位主要是以公益性为主,为社会公众提供服务。很多事业单位依赖国家财政资金,维持单位运营,在进行决策时,不衡量单位投入产出的经济效益,这一思维惯式会造成事业单位人员风险意识薄弱。单位领导认为财务管理就是单位财务数据核算,在财务部门对财务工作认识不深入,对于出现违纪违规的行为,也没有给予更多重视,这样会造成在工作出现漏洞,而激发了财务风险,也会给单位运营带来潜在安全隐患。
(二)财务管理制度不完善
随着事业单位的运营活动多样化,财务管理工作也变得更加复杂,但是一些单位却没有建立比较完善财务制度,有些单位制订原则性的财务管理框架,却没有具体实施细则,造成对财务人员的约束,财务工作的监管力度不足。一些财务工作人员没有自己的详细工作职责和管理权限,这会增大单位的财务风险。
(三)单位财务内控体系不够严谨
单位有一些比较规范财务制度,但是也不能够有效落实。单位负责人的财务意识薄弱,会造成单位整体财务内控思想意识也比较滞后,这容易造成单位的财务风险激增,也给单位带来潜在的威胁。
有些单位虽然已经建立了单位层面内部控制制度,但受制于人员有限、专业限制等因素,无法较好的对权利运行进行制衡,使部分内控制度留于纸面;有些单位虽然业务层面各项制度建立完备,但没有根据制度关键掌控点制定风险清单,同时业务流程混乱,制度执行不严,给单位带来潜在的威胁。
(四)预算绩效评价滞后
目前,国内部分事业单位运营活动还没有一套完整预算绩效评价制度办法,没有能够形成长效预算绩效评价机制,对于单位内部的运营发展预算指引性作用不明显。预算绩效评价体系没有建立起来,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内没有引入人员执行监督机制,预算方案不够科学,预算方案与单位的运营有很多的偏差。
三、事业单位财务风险的防范措施
(一)进一步提高财务人员的风险思想意识
通过给财务人员的培训,进一步提高财务人员风险思想意识,加大财务人员的培训,同时还需要讲解财务职业道德、法规等知识,以综合提高财务人员的职业素养、综合能力,这样会从根本上提高财务人员的风险意识,才是消除财务风险的关键。同时,提高财务人员风险管控力度,逐步培养人员发现识别风险的能力,有效处理风险,制定风险防范策略,培养财务工作者风险的应对能力,在风险发生时,可以及时组织各部门员工来处理风险,减少风险给单位带来的损失。
(二)建立财务风险预警和应急机制
风险产生和演变也是有一定发展规律,单位借鉴最新型风险识别工具、风险管理办法,及应对风险发生,同时对风险做出合理预测,精确预测风险产生的时间和风险影响范围。利用信息工具来抵制风险,设计风险的预警指标,对于可能会产生的风险还要给予指标化、数量化。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和工具处理海量数据信息,同时借助现代化信息工具,使用高科技技术来甄别风险,来减少风险给单位带来的危害。
增强财务人员对风险敏感度,建立财务风险体系,使人员有更强的风险预警意识和能力。单位根据财务工作特征,来建立风险评估机制和财务工作保障制度体系,建立财务风险预警管控体系,将风险防范渗入到单位的每个工作环节,以此构建出完善的风险预警制度。在单位的财务工作中,还要建立风险预测预报的工作节点,针对单位运行关键环节,加大监控,反映出单位实际工作状况。通过联络机制的建设,及提高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能力,才能够及时地应对财务风险,重点挖掘风险、预警风险。 (三)处理风险与单位运营发展的关系
但加强风险防控的同时,还要构建起完善风险管控体系,规范财务管理人员行为。依托于现有的风险管理方法和风险的管理工具,推动单位稳健发展,单位要关注长远规划经营,正确建立起风险管控制度,逐步去规范財务工作的行为,避免财务人员出现一些违规、不合法,而造成单位的财务风险激增。财务风险扩大,也会造成财务工作混乱,资金流转不合规,对事业单位未来的发展也有更大的制约性影响。
(四)加大财务风险关键环节的管控
事业单位进一步优化财务管理机制,加强财务管理工作活动的检查,形成全面财务监督管理机制,加强对单位内部资金资产和财务资金支出的监控。增强对财务人员多方面监督,制定相应的监督制度和配套措施,注重财务监督的完整性、系统性,另外,还要将财务监督制度落实到实际运营工作中,以保证财务核算更加精准,也要建立预算执行的监管机制。单位提升内部审计监督力度,形成立体复合型财务监管体系,进而才能够实现对风险情况处理。
(五)建立完善财务风险报告和问责机制
单位通过提交财务风险分析报告,来向领导汇报财务分析工作情况,对于可能会产生的风险,要写到报告内部,并做好预测分析,提出可行性的预防工作策略,来规避风险。对于单位出现的重大风险,要建立风险分析报告机制,对于可能会产生风险,及时制定风险预警方案,制定问责制,对于那些故意或者过失,以及不履行职责的而产生风险,追究相关人员的管理责任,对损害国家或者他人合法利益,要加大惩处追责。
(六)设计财务审批制度来控制风险
财务内部控制机制可以防范风险,单位建立严格审批机制,保证单位各审批人员工作职责更加清晰,不会出现越权审批的问题,对于发生每笔经济业务要由两个人来参与业务审批。同时,单位还要建立内部监督岗,在单位严查私设小金库问题,加大对违规违纪行为人员的严格惩处,在单位建立不相容岗位相分离的机制,财务人员和内部审计人员在岗位设计方面,要更加合理区分,提高各岗位之间的约束力度,强调财务人员的工作责任落实,确保财务人员及时记录单位运营信息,财务人员要全面掌握真实单位业务运行信息。
(七)设计财务管理机制,加强财务风险控制
事业单位财务工作制度包含了财务核算和部门预算内容,在单位内,要重点在财务集中核算方面做好风险控制监督。对于单位风险高发的工作环节,要加强风险的监控,及时处理潜在风险,还要做好项目可行性分析研究,争取在业务运作的源头,其将风险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在部门预算管控之内,单位还要严格控制好预算指标,进一步将风险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严格规范财政赤字,保证单位的预算资金使用控制在制度规定范围之内。
四、结语
事业单位要结合内部运营工作特征,来深度分析单位运作风险,财务人员是单位财务工作的主体,要加强财务人员风险防控、预警识别、控制的能力,消除工作中的风险。单位还要提高人员的资金使用的合规性,单位组织开展财务人员的培训,提高财务人员工作能力和风险思想意识。引入外部培训机构来单位开设财务风险的管理课程,聘请外部专家来讲解财务风险防控要点,通过提高财务人员风险识别能力,才能够有效控制风险产生,在单位,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和财务内控机制。
(作者单位:甘肃省高速公路交通调度指挥总中心)
国内事业单位主要是履行社会公共管理事务,也会参与社会经济建设,但是长期以来事业单位的财务工作缺乏有效的约束机制,会导致单位员工的违规操作,产生财务风险,给国家资产带来更大安全影响。财务风险形成因素多种多样,但風险发生之后,就会造成单位出现巨额经济损失。由于事业单位非营利性的运营特征,与企业业务经营所产生财务风险还有明显区别。
一、事业单位财务风险分析
(一)支付风险
近年,随着我国事业单位改革力度不断加快,单位预算机制也在不断发生深刻的变化,单位没有根据业务需要科学调整预算支出结构,致使单位内部资金支付与部门预算矛盾逐步扩大。在单位内,没有合理安排各预算资金,没有制定滚动的月度、季度、年度资金支付计划表,造成资金被违规占用使用,增加了单位的资金支付风险。
(二)投资风险
国内事业单位的投资工作较为普遍,有的对内投资和对外投资,在对外投资时,一些单位对投资项目的风险认识不足,领导盲目投资,没有做好可行性分析,投资之后项目收益较少,容易造成单位出现较大的亏损,也会给单位带来更大的财务风险。对内投资大多是集中在对单位内固定资产投资方面,但是投资量巨大,也会给单位运营带来更多资金运营风险,造成单位资金流紧张,也会出现资金周转比较困难的问题,会带来更大的财务风险。
(三)核算风险
近年,随着我国新会计制度的实施,事业单位各项财会制度也在逐步完善,受一些财务工作人员自身素质和培训条件的限制,还有一些年纪比较大的财会人员,对新型财务核算制度和政策能够深度理解,对财务支持和政策法规及核算都出现明显滞后的问题,也会导致财务核算上产生一些错误。核算工作质量下降,也会使单位内部财务工作出现许多的风险。
(四)道德风险
事业单位作为社会管理机构,财务核算是财务人员自身的道德在整个单位中的运营中也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单位在选拔财务人才、任用人员方面,还未能建立起一套比较完整财务人员管理工作制度。对于财务人员道德建设认识不够深入,还有一些财会人员对本身工作岗位职责认识不了解,未能完全履行职责和义务。
二、事业单位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分析
(一)财务风险思想意识薄弱
事业单位在我国社会管理中处于特殊地位,单位主要是以公益性为主,为社会公众提供服务。很多事业单位依赖国家财政资金,维持单位运营,在进行决策时,不衡量单位投入产出的经济效益,这一思维惯式会造成事业单位人员风险意识薄弱。单位领导认为财务管理就是单位财务数据核算,在财务部门对财务工作认识不深入,对于出现违纪违规的行为,也没有给予更多重视,这样会造成在工作出现漏洞,而激发了财务风险,也会给单位运营带来潜在安全隐患。
(二)财务管理制度不完善
随着事业单位的运营活动多样化,财务管理工作也变得更加复杂,但是一些单位却没有建立比较完善财务制度,有些单位制订原则性的财务管理框架,却没有具体实施细则,造成对财务人员的约束,财务工作的监管力度不足。一些财务工作人员没有自己的详细工作职责和管理权限,这会增大单位的财务风险。
(三)单位财务内控体系不够严谨
单位有一些比较规范财务制度,但是也不能够有效落实。单位负责人的财务意识薄弱,会造成单位整体财务内控思想意识也比较滞后,这容易造成单位的财务风险激增,也给单位带来潜在的威胁。
有些单位虽然已经建立了单位层面内部控制制度,但受制于人员有限、专业限制等因素,无法较好的对权利运行进行制衡,使部分内控制度留于纸面;有些单位虽然业务层面各项制度建立完备,但没有根据制度关键掌控点制定风险清单,同时业务流程混乱,制度执行不严,给单位带来潜在的威胁。
(四)预算绩效评价滞后
目前,国内部分事业单位运营活动还没有一套完整预算绩效评价制度办法,没有能够形成长效预算绩效评价机制,对于单位内部的运营发展预算指引性作用不明显。预算绩效评价体系没有建立起来,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内没有引入人员执行监督机制,预算方案不够科学,预算方案与单位的运营有很多的偏差。
三、事业单位财务风险的防范措施
(一)进一步提高财务人员的风险思想意识
通过给财务人员的培训,进一步提高财务人员风险思想意识,加大财务人员的培训,同时还需要讲解财务职业道德、法规等知识,以综合提高财务人员的职业素养、综合能力,这样会从根本上提高财务人员的风险意识,才是消除财务风险的关键。同时,提高财务人员风险管控力度,逐步培养人员发现识别风险的能力,有效处理风险,制定风险防范策略,培养财务工作者风险的应对能力,在风险发生时,可以及时组织各部门员工来处理风险,减少风险给单位带来的损失。
(二)建立财务风险预警和应急机制
风险产生和演变也是有一定发展规律,单位借鉴最新型风险识别工具、风险管理办法,及应对风险发生,同时对风险做出合理预测,精确预测风险产生的时间和风险影响范围。利用信息工具来抵制风险,设计风险的预警指标,对于可能会产生的风险还要给予指标化、数量化。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和工具处理海量数据信息,同时借助现代化信息工具,使用高科技技术来甄别风险,来减少风险给单位带来的危害。
增强财务人员对风险敏感度,建立财务风险体系,使人员有更强的风险预警意识和能力。单位根据财务工作特征,来建立风险评估机制和财务工作保障制度体系,建立财务风险预警管控体系,将风险防范渗入到单位的每个工作环节,以此构建出完善的风险预警制度。在单位的财务工作中,还要建立风险预测预报的工作节点,针对单位运行关键环节,加大监控,反映出单位实际工作状况。通过联络机制的建设,及提高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能力,才能够及时地应对财务风险,重点挖掘风险、预警风险。 (三)处理风险与单位运营发展的关系
但加强风险防控的同时,还要构建起完善风险管控体系,规范财务管理人员行为。依托于现有的风险管理方法和风险的管理工具,推动单位稳健发展,单位要关注长远规划经营,正确建立起风险管控制度,逐步去规范財务工作的行为,避免财务人员出现一些违规、不合法,而造成单位的财务风险激增。财务风险扩大,也会造成财务工作混乱,资金流转不合规,对事业单位未来的发展也有更大的制约性影响。
(四)加大财务风险关键环节的管控
事业单位进一步优化财务管理机制,加强财务管理工作活动的检查,形成全面财务监督管理机制,加强对单位内部资金资产和财务资金支出的监控。增强对财务人员多方面监督,制定相应的监督制度和配套措施,注重财务监督的完整性、系统性,另外,还要将财务监督制度落实到实际运营工作中,以保证财务核算更加精准,也要建立预算执行的监管机制。单位提升内部审计监督力度,形成立体复合型财务监管体系,进而才能够实现对风险情况处理。
(五)建立完善财务风险报告和问责机制
单位通过提交财务风险分析报告,来向领导汇报财务分析工作情况,对于可能会产生的风险,要写到报告内部,并做好预测分析,提出可行性的预防工作策略,来规避风险。对于单位出现的重大风险,要建立风险分析报告机制,对于可能会产生风险,及时制定风险预警方案,制定问责制,对于那些故意或者过失,以及不履行职责的而产生风险,追究相关人员的管理责任,对损害国家或者他人合法利益,要加大惩处追责。
(六)设计财务审批制度来控制风险
财务内部控制机制可以防范风险,单位建立严格审批机制,保证单位各审批人员工作职责更加清晰,不会出现越权审批的问题,对于发生每笔经济业务要由两个人来参与业务审批。同时,单位还要建立内部监督岗,在单位严查私设小金库问题,加大对违规违纪行为人员的严格惩处,在单位建立不相容岗位相分离的机制,财务人员和内部审计人员在岗位设计方面,要更加合理区分,提高各岗位之间的约束力度,强调财务人员的工作责任落实,确保财务人员及时记录单位运营信息,财务人员要全面掌握真实单位业务运行信息。
(七)设计财务管理机制,加强财务风险控制
事业单位财务工作制度包含了财务核算和部门预算内容,在单位内,要重点在财务集中核算方面做好风险控制监督。对于单位风险高发的工作环节,要加强风险的监控,及时处理潜在风险,还要做好项目可行性分析研究,争取在业务运作的源头,其将风险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在部门预算管控之内,单位还要严格控制好预算指标,进一步将风险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严格规范财政赤字,保证单位的预算资金使用控制在制度规定范围之内。
四、结语
事业单位要结合内部运营工作特征,来深度分析单位运作风险,财务人员是单位财务工作的主体,要加强财务人员风险防控、预警识别、控制的能力,消除工作中的风险。单位还要提高人员的资金使用的合规性,单位组织开展财务人员的培训,提高财务人员工作能力和风险思想意识。引入外部培训机构来单位开设财务风险的管理课程,聘请外部专家来讲解财务风险防控要点,通过提高财务人员风险识别能力,才能够有效控制风险产生,在单位,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和财务内控机制。
(作者单位:甘肃省高速公路交通调度指挥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