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协同创新促进军民整合深度发展

来源 :军工文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anhuaic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记者:从“军民两用”到“军民结合”再到“军民融合”,在新中国66年的岁月里,军和民互相依靠发展一脉相承,虽然说法在变,但其发展的本质思路未变,这种“变”与“不变”分别体现了什么?
  许毅达:我国军民融合事业的发展,是由国家战略导向和国防科技资源管理的不同方式共同推进的,从而在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中心任务和运行特征。
  早在建国初期,毛泽东就提出了“军民两用”的概念,并在国防同业战线实行“平站结合、军民结合、以军为主、寓军于民”的方针。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同志科学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对正确处理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作出了新的探索,提出了“军民结合、平战结合、军品优先、以民养军”的战略方针。此后,着眼国际战略格局的新变化,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我党进一步提出了军民融合的思想。
  “军民结合”、“寓军于民”、“军民融合”的推进进程与国家经济技术水平、基本经济制度、管理体制现状、法规制度完善程度密切相关,实际上是一个同家在经济建设与同防建设不同发展阶段的产物,是由低级向高级、由简单向综合、由局部到全局的发展形式和实现途径。在今年两会解放军代表团全体会议上,习近平主席明确提出:把军民融合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是我们长期探索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协调发展规律的重大成果,是从国家安全和发展战略全局出发做出的重大决策。党的十八大确认创新驱动发展是一项重大的同家战略,现在,党中央又把军民融合发展提升为一项国家战略,意义非同寻常。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是解决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软实力问题;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是要解决中国面向未来发展的硬实力问题。我们从中可以看出,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带领中国人民奔小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已经有了清晰的思路,做出了重大的战略部署。
  记者:从外界来看,很多人看重“军民融合”所扮演的经济角色,认为这是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那么军民融合式发展会不会对“保军”产生影响?军民融合发展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许毅达:在过去两年多的研究过程中,我一直在思考,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提出军民融合式发展的目的是什么?这里的确有处理好同防建设和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关系问题,但是最主要的目的还不是发展经济,而是强大国防,通过集约、高效发展米促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做到能打仗、打胜仗。在这个前提下,实现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军队现代化建设的协调发展。
  未来的战争靠什么取胜?表面上打的是装备、是军队的战斗力,实际上打的是综合国力,包括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军事实力、国防科技工业综合能力以及同家动员体系水平与能力。中国的整体能力和经济实力有了很大提升,经济规模也在不断扩大,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是集成优化远远不够,自主创新能力远远不足,激励导向政策明显缺失,扶持支持力度薄弱(或者说不尽合理)。
  记者:您说的这种不合理,在军民融合领域有哪些具体的体现?对于打破这种障碍,您有何建议?
  许毅达:体现在同防上,军民共享、军民两用水平偏低,武器装备交付部队后的维修保障能力比较差,不能确保实现战斗力;武器装备研制中并没有把最好的技术含量最高、质量水平最好、成本价格相对最低的好东西都用上;民进军、民参军还有诸多不顺,基本还是军搞军、民搞民,不用说军与民合作,就是军工集团内部合作也有障碍;政府、军队和各军工集团的职责分工仍不十分清晰合理。这些问题和现状,与中央提出的军民融合发展战略要求差距较大,更与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要求相去甚远。
  我们在研究中也涉及到这些问题,认为只有从根本上理清这些责任主体的主要职责,落实责任,增强执行力,同时建立起政府调节与市场推动相结合的利益平衡机制,实现公平竞争,合理运用激励措施,彻底打破军民分割体制下形成的利益格局,才有可能实现军民融合的深度发展。
  记者:在推动军民融合的过程中,如何有效整合军和民两个方面的资源,使其形成良好的互动?在过去发展的基础上,有哪些问题制约了这种融合,如何解决?
  许毅达:在战争形态信息化、经济形态市场化、技术形态军民通用化的历史条件下,我同最终要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军民融合协同创新体系呢?我想,罕少要做到这样几条:一是体制机制要有保证;二是知识要得到尊重,知识产权要得到保护;三是各个创新主体的责任、利益要清晰合理,既要体现受益,又要受到约束;四是要按照市场规律办事,做到公平、公正、适度公开。
  国家科技资源、国防资源如何统筹和高效利用,无非也是要通过政府调节和市场推动的机制来实现。政府代表国家从法律上、政策上做出规定,强制执行,保障运行;市场则按照经济规律,通过实施政府的约束(优惠)条件,进行规范化运行,从而引导资源合理流动和高效利用。
  以上说的比较宏观,下面讲个具体的想法。
  解决军民分割、分离和分立的问题,实现所谓高效利用、集中统筹,管理体制、顶层设计肯定是第一位的决定因素,法律法规、运行机制、考核监管也是很重要的因素。这是从生产关系的角度讲。从生产力的角度讲,如果能从标准、计量等技术基础上实现军民统一和共用,可能是个很奏效的途径。
  通过修改《标准化法》、《计量法》、《质量法》等技术基础的顶层法规,将原法规中不利于军民融合的内容,修改成有利于促进军民融合的要求,并在具体操作性的规章中,增加促进军民融合的优先机制,以标准、计量等技术基础的军民融合带动技术上的军民融合,然后再扩延到人才、物质等科技资源的融合、共用,最终实现以“货架产品”带动社会军民大融合的格局。这个描述似乎有点简单,但是,在实际中,标准等技术基础的门槛确实阻碍了优势资源的进入。而且很多并不是因为“差”进不来,而是因为入门条件苛刻、于续繁杂,致使很多优质民口资源、社会科技资源进不到军工和同防,使他们“报国无门”。
  记者:我们知道,在促进军民融合过程中,既要发挥顶层设计与调控的作用,又要充分运用市场的力量,在产融结合的今天,如何实现军民融合产业的协同发展呢?   许毅达:最近看过一篇文章,是几位搞金融的专家从证券市场上资金的流向分析研究美同的军工行业。我觉得有些意思。
  美国是当今世界第一大军事强国,长期掌握着全球军事主导权,其强大的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相辅相成,共同催生了庞大的军事工业。文章的切入点是股票、是资金流,但是,当我们继续往下面看,深入分析的时候,就会明显感觉出,这其中有深刻的创新和协同的内涵,只不过,美国把推动创新和促进协同(当然,他们用的不是这些词汇)通过政府实施的政策、通过金融市场的力量,巧妙地解决了。我看了觉得眼睛一亮。
  美国的做法是不是可以借鉴?我对资本运行和股票市场是外行,但是,作为常识,罕少在西方,资本流动、股票涨跌对于具有革命性的创新成果,对于具有战略意义的行业的发展苗头,多半是看得很准的。我们换个思维方式,有没有可能,把我们关于协同创新的研究延伸到金融界,看看如何发挥市场这只无形的于的作用,再加上政府和军队的引导、调控,达到我们预期的目标。美国就是经过这样市场运作,实现了在政府主导下的产业整合,使它不但拥有全球最先进的、遥遥领先于其他任何国家的军事技术,而且形成了若干相对稳定、具有明显军民一体化特征的庞大军工集团,如洛克希德·马丁、波音、诺思罗普格鲁曼、雷神、通用动力、联合技术等,这些军工集团本身就实力超强,同时可以把项目分包给遍布全球的各国企业协同研制。这种模式不但能整合利用全球顶尖技术和优势资源,而且还可以通过分摊项目失败风险,达到降低产品成本的目的。当然,美同的这一整套办法,我们不可能全部学来。但是,他们通过军民一体化(我们叫军民融合)的方式,实现资本与技术极速扩张、军工技术和产业高效、集约发展的思路值得借鉴。
  记者:军民融合发展到今天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果,但无论与国外或离我国深度融合的要求比还有差距,如何缩小这种差距?您有何建议。
  许毅达:深入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必须按照习主席的要求,在“四个强化”上下功夫。一是强化大局意识,要自觉在大局下行动,按照职责和分工抓好军民融合发展的各项工作,做到责任到位、措施到位、落实到位;二是强化改革创新,要打破军民分离分立结构、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要用改革的思维、改革的行动,解决制约军民融合发展的深层次问题;三是强化战略规划,要紧贴强军兴军实践,积极主动作为,推动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协调发展、平衡发展、兼容发展;四是强化法治保障,要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军民融合发展,充分发挥法律法规的规范、引导、保障作用,提高军民融合发展的法治化水平。
  军民融合是一个长期的战略任务,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但是无论多么复杂,多么艰难,只要我们按照习主席的要求,不避难、不畏险、不惧失,精心策划、大胆探索,勇于担当、摒弁私心杂念,拿出旺盛的改革斗志和饱满的创业激情,就一定能推动军民融合战略取得决定性胜利。
其他文献
Г.В. 斯米尔诺夫 著 向 巧 宁喜钰 王 良 李 娟 译航空工业出版社2015年3月版  本书一是有历史价值,如实复现了百余年来俄罗斯航空发动机发展历程中的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资料翔实,是一套研究俄罗斯乃至世界航空的重要文献。二是科研价值,详细介绍了俄罗斯各种型号航空发动机技术改进、性能提升、跨代发展的过程,可为我国航空发动机设计制造提供借鉴。三是教育价值,大量讲述了俄罗斯同行艰苦奋斗、自主创
期刊
全国同胞们,  尊敬的各位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和联合国等国际组织代表,  尊敬的各位来宾,  全体受阅将士们,  女士们、先生们,同志们、朋友们:  今天,是一个值得世界人民永远纪念的日子。70年前的今天,中国人民经过长达14年艰苦卓绝的斗争,取得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宣告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完全胜利,和平的阳光再次普照大地。  在这里,我代表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国务院、全国政协、中央军委,
期刊
阅兵装备方队里,地地弹道导弹编队威武亮相。通常意义上,弹道导弹是指导弹靠发动机推进到一定速度后终止推力,依靠惯性落向目标的导弹。而地地弹道导弹是指一种陆基发射、攻击敌方地面目标的弹道导弹,它用液体或者固体发动机推进,在制导系统的控制下,按预定弹道飞向目标,主要用于攻击敌方重要城市、港口、重大军事设施及交通枢纽。弹道地地导弹最初的精度为数千米,现在有的已经可以控制在百米以内。  经过几代人的艰苦努力
期刊
2015年9月3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日。前不久,在抗日战争中作出卓越贡献的黄崖洞兵工厂旧址群被认定为“全国军工文化教育基地”。军工行业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艰苦卓绝的贡献,甚至付出了鲜血和献出生命,我们应当永志不忘。今年10月,将迎来人民军工创建84周年。那么,人民军工纪念日是如何确定的?就此问题记者采访了中国国防科技工业文化交流协会(下称“协会”)常务副理事长、秘书长苏青云。  
期刊
2005年荣获国防科工委小鹰500飞机研制一等功,中航工业通飞2010年度“明星员工”;海鸥300轻型水陆两栖飞机首飞一等功,新中国航空工业创建60周年“航空报国突出贡献奖”。他就是中国通用飞机试飞第一人,中航通飞华北飞机工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航通飞华北公司)资历最深的飞行员、总飞行师、首席试飞员——孔翔。  矢志不渝,终生逐梦向蓝天  1950年出生于山东兖州的孔翔已年逾花甲,却依旧冲锋在新机
期刊
9月3日,北京,晴空万里。  盛大的纪念抗战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仪式在天安门广场举行,场面气势恢宏,500余台地面装备组成了阵容顶级、实力超凡的“武器方阵”,这些国产现役主战装备,80%以上是首次亮相,且所有装备均为“中国制造”,这是中国军工王牌的集体亮剑。预警机、轰炸机、歼击机等183架战机和70架直升机低空飞过天安门广场,向全国人民乃至全世界人民展示中国强大的国防力量,彰显出我国
期刊
三军列阵,气吞山河;金戈铁马,神剑昂首;东风浩荡,战鹰啸空;国之重器,护卫中华。公元2015年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七十周年阅兵盛典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当全世界的目光都聚焦在这行走于历史与未来之间的中国武装力量及其装备建设最新成果时,人们又一次强烈地感受到世界新军事变革中排山倒海般的“中国浪潮”扑面而来。  中国特色新军事变革战略思想的重大转变  雷霆万钧、气势
期刊
中国和俄罗斯分别是二战的亚洲主战场和欧洲主战场,中俄双方也坚定地维护二战胜利成果和国际公平正义。二〇一五年五月九日,俄罗斯在莫斯科红场举行阅兵仪式,纪念卫国战争胜利七十周年,习近平主席应邀出席。中国阅兵,普京总统受邀出席,还带来了俄罗斯的方队。
期刊
推动军民融合发展是党领导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一贯的指导方针。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把军民融合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是我们长期探索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协调发展规律的重大成果,是从国家安全和发展战略全局出发做出的重大决策。  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实质是要更好地统筹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就是要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更深程度上将国防和军队建设融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体系之中,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率的军民融合深入发展
期刊
近年来,中国核建以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以促进转型升级、提升核心竞争力为主攻方向,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创新为动力,加强管理,增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加快创新成果产业化,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全面提升了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作为我同核工业事业的重要继承者和国家国防科技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同核建始终牢记使命,扎实履行保军责任,始终把确保同防工程、军工工程建设作为首要任务。在国家“积极推进核电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