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的起源

来源 :飞碟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cwind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家是你的出生地还是目前的居住地?是一处居所、一个景点,还是一种心境?在我看来,家的观念是象征思维的产物,这种思维能力使人类有别于其他动物,其中就包括我们的祖先。
  家的观念可能起源于早期人类对庇护所的需求。最为著名的早期人类——南方古猿——生活在距今500万年至150万年间,他们避雨的方法与现代大猩猩的做法如出一辙——躲到枝叶茂密的树丛下。到了大约40万年前,靠采集和狩猎为生的早期人类曾在法国尼斯近郊阿马塔的海滩上建立营地,较大的屋子长达9米多。他们将树枝插到地里,围成一个椭圆形,再用石块层层加固,炉膛有生火的痕迹。
  这种房屋的构造虽然简单,却为早期人类营造了家的温馨和舒适。有人认为,火可以让人们会聚到一起,进行社交活动,因此炉膛的意义胜过房屋本身的意义。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类对家的情愫由此而生。
  古生物学家发现,房屋的雏形最早出现于约15 000年前的冰河时代。在乌克兰的麦兹里奇,人们在猛犸象的尸骨堆下发现了四所近乎圆形的房屋。它们由当时靠采集狩猎为生的早期人类建造,面积为11平方米至22平方米。苔原带上树木稀少,当时麦兹里奇的居民们需要分工合作才能捕获随季节迁徙至此的驯鹿和其他食草动物。随后,动物的肉被存放进“冰箱” ——在永冻土上挖掘出的大坑。在接下来的好几个月里,他们就可以享用这些美味了。可以想见,在付出了这么多的心血和劳动之后,当时的麦兹里奇人一定对“家”有着某种情感。
  最接近现代人对“家”的理解的建筑,要数半定居的纳图夫人建造的圆形房屋。纳图夫人于12000年前的第四纪冰河期活动在地中海东端(以色列、叙利亚及周边地区)。它们的圆形房屋直径为3米至6米,几座房屋便构成一个村子,这对人类的传统居住模式是一种革命性改变。最终,人们得以半定居下来,房屋不再是单纯意义上避雨挡风的场所。
  冰河纪末期,人类由采集狩猎向农业生产过渡,随之而来的还有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一旦定居下来,人们就需要开荒种地、圈养家禽家畜。对耕种的依赖使得人类不断改造环境,提高土地产能。
  纳图夫人在林地里觅食和狩猎,在居住地周边栽培野生的小麦和黑麦。在收获时节,他们把石头打磨成刀片镶嵌到兽骨中,做成镰刀进行收割,在只有一居室的圆形房屋的地面上挖出坑洞,将收割来的粮食储存其中。这些房屋里有专门的火坑可用来生火做饭,还有一些散落的工具,其中包括用来研磨谷物的石臼和校正箭杆的装置。
  从生物学角度,纳图夫人被划归现代人类。死者被葬于废弃的房屋或者周围的山洞,这一做法既折射出当时的社会礼制,也反映了人们的精神信仰。此外,贝壳、兽骨及鹿齿加工成的吊坠和串珠等装饰物,印证了纳图夫人对个人装饰的热爱。
  房屋里的居住方式我们已经难以知晓,房屋大小是否标志着不同的社会等级或家庭人数我们也无从查证。但可以确认的是,这些“村子”一共可容纳约150名居住者。他们想必已经对栖身之所产生了“家”的感受,这意味着人类生活方式的成功过渡——从此前以采集狩猎为生的游牧生活逐渐过渡到1万年前新石器时代的永久定居生活。
  著名词典编纂家萨缪尔·约翰逊在1755年编纂完成的《英语大辞典》中把“家”定义为“某人自己的房屋……是私人居所”,但他又用了一个修饰性短语:“是贴近个人内心及情感的。”他的定义恰巧与我们对纳图夫人时期村庄意义的多重理解不谋而合——在人类社会早期,个体的生存依赖于社会群体,而人类通过村庄这一事物,把对居住地点的认识和对社会群体的归属感这一更加抽象的概念紧密联系在一起。
  人类对家的认知包含了这种对居住地点的抽象认识。现代人将所处的生存环境分解为一套表示心理符号的词汇,通过调整符号,给周围的世界赋予各种抽象概念。人的象征思维能力形成得比较晚,最长不过10万年。这样算来,纳图夫人及麦兹里奇人已经能够形成“家”的复杂概念,而与露西(1974年出土的南方古猿,生活在320万年前,被认为是人类的祖先)同时代的人和阿马塔人则不能。尽管他们承载着人类发展的情感基础和经济基础,但是我们所重视的“家”,意义复杂而微妙,的确是现代人类的独有发明。
其他文献
不明飞行物未必是外星飞船,那些盛传的不明飞行物其实没那么“不明”。“阿波罗1 6”号就是个很好的例子。  1972年4月27日,“阿波罗16”号飞船从月球返航时,宇航员约翰·杨、肯·马丁利和查尔斯·杜克捕捉到一段大约4秒的类似好莱坞电影中的外星飞船的影像。该物体被描述为“带有圆顶的碟状物体”。图像是由一个16毫米摄像机以每秒12帧的帧速从命令/ 服务舱的窗口拍摄的。物体当时看上去好像离月球很近。随
期刊
2014年10月7日,瑞典科学院的成员们开会决定将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谁。诺贝尔奖委员会通常把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非常重大的发现,比如预测希格斯玻色子、观测到宇宙加速膨胀。因此,很多人惊讶于2014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被授予一项实用的发明:蓝光二极管。然而,物理学诺贝尔奖授予赤崎勇、天野浩和中村修二恰如其分。  技术成就  发光二极管是基础量子科学的诸多实用分支之一。在标准的量子力学的图景中,电子沿着环
期刊
1 9 5 4年9月1 8日,午夜时分,我的电话突然响起。是我朋友吉姆·佛伦从《长滩电讯日报》打来的,他说报纸上有个“很好的飞碟报告”,要读给  我听,题目是《上千人目睹巨大火球点亮新墨西哥的夜空》。   当天2 0时4 0分,这个满月大小的“耀眼的绿色火球”悄无声息地划过科罗拉多东南和新墨西哥州的北部。它当时正好穿过新墨西哥州圣达菲的一个体育场上空,据丹佛的居民说,火球划过时,“夜如白昼”。环球
期刊
》问:你们发现过蓄意欺诈或伪造的UFO案例吗?  答:我们发现过一些照片上的改变和一些失实的陈述,有些涉及图像处理。“阿波罗11”号拍摄到的“灰蘑菇”其实是舷窗的反光,“双子座7”号拍摄到的“双胞胎不明飞行物”其实是其顶端推进器,而在一张“阿波罗12”号拍摄的照片上出现的“圆形航空器”,其实是由于在火箭其他部分喷射出气体时,阳光正好照射在S-4B助推段火箭前端所致。而有些拍摄在航天飞机周边自由飞行
期刊
“阿波罗11”号登月才过去几十年,但这一事件已经成为历史课本中的传奇,标志着人类第一次在另一个世界登陆,同时也展示了2 0世纪6 0年代美国的科技和组织、管理、协调能力。  对UFO 领域的专家、粉丝以及反对者来说,“阿波罗11”号登月也意义非凡。多年以来,在这次史诗级的空间旅行中,一直有关于UFO的报告和照片流传。  这些传闻中,最有名的莫过于不明飞行物专家艾伦·海尼克博士的报告:“据传闻,在任
期刊
研究人员认为,鸟类由恐龙进化而来,但恐龙从什么时间开始变成鸟的呢?在俄罗斯西伯利亚进行的挖掘活动中,研究人员有了新发现,证明恐龙可能在其存在的非常早期的阶段,即2.4亿年前,便长有羽毛。  化石记录清楚地表明,鸟类的祖先就是恐龙的一种。鸟类在大约6600万年前从可能由一个巨大的小行星撞击地球导致的大灭绝中幸存了下来。但是,对已发现的上万个早期鸟类和飞行恐龙化石的研究显示,羽毛的出现可能与飞行无关,
期刊
旅鸽现已灭绝,但是它们在北美一度有着极为可观的数量。当时一群群的旅鸽漫步在乡村地区,每群的数量都以数百万计,它们在寻找橡子……  1914年,当最后一只旅鸽在一家动物园死亡后,该物种的灭绝就成为一个警世故事,用来说明人类对自然界的影响有多么巨大。但是,一项新的研究发现,在旅鸽灭绝之前的100万年里,这种鸟类经历了多次数量上的激增和骤减,旅鸽种群对自然波动的敏感性有可能是造成其易于灭绝的原因。  “
期刊
自从人类第一次意识到在地球和太阳系之外存在其他世界的可能性之后,天文学与生物学便被有机地结合起来,产生了一门新的、令人兴趣盎然的学科。但这两门学科真正融合起来,形成今天的天体生物学,则始于1 9 5 7年10月4日。当天,一个7米大小的铝合金球体——“斯普特尼克1”号人造卫星从哈萨克斯坦的沙漠草原升空,飞入近地轨道。此后几周,“斯普特尼克1”号人造卫星不断发出无线电信号,预示着一个全新且未知的世界
期刊
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的空间天气预测中心预报:美国东部时 间2014年9月12日下午或晚间将会出现温和至强烈的地磁暴现象。这意味着什么?磁暴会影响电网吗?会不会产生辐射?你的诸多问题将一一得到解答。  问:地磁暴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答:太阳正处于11年活动周期的高峰期,这就意味着太阳表面活跃着相当数量的可见黑子。太阳黑子看起来像太阳的雀斑,实际上是太阳表面强烈的磁场活动的区域。这些黑子群能成为
期刊
混沌现象是指发生在确定性系统中的貌似随机的不规则运动。一个确定性理论描述的系统,其行为却表现为不确定性——不可重复、不可预测。如果一个接近实际而没有内在随机性的模型仍然具有貌似随机的行为,就可以称这个真实的物理系统是混沌的。  混沌学研究的是一种非线性科学,而非线性科学研究似乎总是把人们对“正常”事物“正常”现象的认识转向对“反常”事物“反常”现象的探索,例如,孤波不是周期性振荡的规则传播;多媒体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