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高职院校辅导员参与课程思政“三全育人”的模式与路径

来源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ramzh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时代医学高职院校育人工作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指引,推进课程思政建设,需探索以高校层面构建辅导员与专业教师协同育人路径,形成课程思政“三全育人”模式.从探究高校两大育人主体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可能性、现实困境出发,探索从全员协同构建课程思政育人生态、全过程协同搭建育人平台、全方位协同建立健全制度设计的辅导员与专业课教师的课程思政协同育人路径.
其他文献
21世纪最重要的文化现象就是新媒体技术的普及和由其带来的人们思想生活方式的变革.尤其是智能手机的普遍应用,彻底打破了传统媒体的传播方式,人们可以随时随地发布与接收信息.这样的媒体环境无疑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大学生是社会发展进步的后备动力,担负着祖国的未来,但同时也是易感群体,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干扰和诱惑.利用新媒体的便捷优势,规避其消极影响,更为生动地开展对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教师的应尽职责.
CAD课程是职业学校建筑工程类专业的基础课程,该课程设置较为独立,与其他相关专业课衔接不够紧密.同时,由于职业学校学生基础相对薄弱,学习主动性不强,造成了CAD课程教学效果不佳.基于该背景下,探究了新的教学模式和评价方式,融入建筑CAD技能大赛内容,并经过社团教学的大量实践,在学生的职业能力和教师的专业素质提升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建筑工程专业的CAD课程教学提供参考.
本研究从实践的角度出发,探讨了大学英语智慧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有效构建途径,重点探讨了构建“云-台-端”线上智慧课堂、线上线下双效互动模式、多元立体化评价体系以及融入思政元素的智慧教学设计等四个维度.本研究旨在升级传统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深化信息技术与传统教学的融合,推动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智慧型的转变.
近年来,《Photoshop图形图像处理技术》课程在高职大部分专业里已作为一门基础专业课进行开设,据不完全统计,开设此专业课的有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数字媒体应用技术专业、电子商务专业、计算机应用技术等专业.因不同专业面对学生的基础与未来就业方向的不同,从而对该课程的教学应用也不同.例如: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利用本课程学习彩色平面图的制作以及处理室内效果图的后期制作;数字媒体应用技术专业利用本课程学习不同主题广告作品的制作;电子商务专业利用本课程学习产品的修片及产品海报的制作;而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利用本课程学习U
当今设计行业已进入数字化时代,数字化媒体的出现,为信息传达方式带来了全新的变革.数字化媒体是视觉传达设计领域的一种新媒体环境,让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从形式到内容都发生了巨大改变,使其更具可塑性和创造性.在媒体技术迅猛发展的当下,高校应注重更新优化学生和教师的创造性思维.设计是一个瞬息万变的专业,每一个新技术都可能会引发一场变革,视觉传达设计教学应紧随时代发展,与信息时代接轨,避免专业课程内容和形式过于陈旧.数字化媒体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形式,不仅可优化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教学内容和方式,还能充分拓展和延伸教学深度
西藏大学英语专业在认证自评自建过程中,秉承认证标准和理念,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以西藏大学英语专业师范认证过程中的自评自建为例,重新审视师范生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总结凝练专业认证自评自建过程中的特色,持续推进专业内涵发展.
新课改不仅要求学生掌握英语基本知识和技能,还要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综合能力和素养,基于生态翻译学视角培养应用型人才,使高校学生作为中国文化的使者和传播者与国际友人灵活交流.本文就基于生态翻译学视角的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进行的研究和探讨,希望能够为今后英语教学改革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从学生角度出发,对提升《财政学》混合教学过程中的学生满意度进行教学设计分析.研究发现,学生对混合学习的整体满意度良好,影响学生对混合学习满意度的根本原因在于课前、课中、课后教学全过程中的教师教学内容与教学环节等设计因素.提升混合教学学生满意度的路径为: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内容与教学环节的设计,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最终实现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目标.
大禹精神是凝聚了一代代水利人共同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精神核心价值的基石,这与思政课实践教学育人的价值体系具有契合性.因此结合水利类高校育人的特色,把思政实践课既开到爱国主义基地,又开到水利基层实践基地,既开展好思政课实践教学,又能够对职业院校水利人才培养实现互相补充、相互支撑,培养更多高素质水利人才.
明清时期的传教士和国外汉学家通过节译和编译等方式迎合本国读者文化需求和阅读习惯,重现中华文化典籍文本内容.在中国传统与现实文化大背景下,随着翻译文化学和社会学转向的出现,应跳出文本的语言形式和篇章结构,通过重新阐释和解读,再现中华文化典籍文本所蕴含的丰富价值体系,传递具有深厚底蕴的中华文化价值观,达到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重现与再现对于阐释中华文化典籍“为何译”译什么“”怎么译\"应起到一定的借鉴和启发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