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身型”的要点及作用

来源 :少林与太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cjw24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人喜爱太极拳运动并投师学艺多年,对太极拳在健身方面的作用深有感受,练拳2年多时间里,我的慢性支气管炎基本痊愈,性格也渐平和。在恩师的传授下,加上自己每天坚持保证练功时间,本人在劲整和懂劲方面也有了很大进步。
  因为喜欢太极拳,也喜欢看别人练拳,本人有时也和拳友一起交流对太极拳的认识和练拳体会,从聊天中发现不少人练完拳后有腰痛、膝关节痛等不适情况,还有些人练拳很多年了可是一搭手就明显感觉出其重心不稳。究其原因,本人认为主要在于其身型有问题,以身体前俯、凸臀、膝过脚尖最为常见。
  太极拳身型是指人体从头到臀之间,其中包括头、颈、肩、胸、背、腰、胯等部位的整体形态。体内要求尾闾中正,从百会穴到会阴穴是一条垂线;从体外看,要头正、身直。具体规格和要领如下(桩功身型)。
  1􀆰头部:头要正,不可稍有前俯、后仰、左歪、右斜之势。枕骨和两耳尖微上领,所谓虎抱头是也。下颌微敛,舌顶上腭,眼向远处的前下视。
  2􀆰颈部:颈要直,在头部枕骨上领和下颌微敛作用下把颈部的自然弯曲向上领直,并使喉头收进来。
  3􀆰肩臂部:肩部松沉微向前合,肘部微屈而松坠,坐腕,掌心向前,手指自然张开,小指与无名指靠近,十指尖向上,食指尖与眉平。
  4􀆰胸部:胸部在肩部要领的作用下,微含,自然而宽畅。
  5􀆰背部:背部在肩、胸的作用下,微圆而直。
  6􀆰腰部:腰部要松而直,所谓命门穴后撑,两肾饱满。
  7􀆰臀部:敛臀,提肛。
  8􀆰腹部:腹部放松,小腹微圆,所谓气沉丹田。
  9􀆰胯部:胯部要松而抱,像母鸡抱小鸡一样,不可抱紧,又不可张开。
  10􀆰脚部:脚要微扣,全脚掌着力,十趾有抓地之意,两脚相距比肩稍宽。
  11􀆰大腿和小腿之间的夹角为135°左右。
  此桩功对太极拳练习者在初级、中级、高级阶段的作用各有不同,对初级练习者的作用如下。
  1.通过本桩功练功者能够了解、熟悉、掌握练习太极拳时从头到臀身型的要领,培养练功者练习太极拳时身型的意识。
  2.可使练功者进一步学会放松,把以前的僵力变成太极拳所需的内劲,即不用力而练出来的力。
  3.可使人体的大小周天不求通而自通。常言说水往低处流,那是地形的缘故。人体内气的运行也会因身体的形状而自然运行。而太极拳马步桩功的身型的要领,会自然使人体的清气上升、浊气下沉、肾水上升、心火下降,从而使内气沿人身的大小周天的路线自然运行并周流不息。
  恩师在我们平时练功时经常说,功夫好坏一看其身型便知大概。为什么身型这么重要呢?常言说,功夫在身上,不在手上。打人是用身体打而不是用手打的。从头到臀这一部位占人体的绝大部分,所以这一部位的规格要领做得好,就有益于健康,更有利于太极拳功夫的修炼。
  太极拳和中医经络学说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具有很强的相通性。太极拳走架时以意导气、以气运身,能疏通经络,发挥出经络系统的功能作用,达到健身治病和延年益寿的效果。因此,大凡太极拳练到一定程度的人,一般都会有腹鸣、指尖酸麻发胀等感觉,中医认为这是体内行气的现象,是经络通畅的反映。
  太极拳对经络系统的作用,主要是通过其动作要领而体现出来的。如太极拳论中说“腰为第一主宰”、“腰如车轴,气如车轮”等等,说明在太极拳中腰是身体转动的关键,对全身动作的变化、调整和稳定重心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腰却与脊骨的运动分不开,脊骨上与两肩两膊相系,下与两胯两腿相随,腰虽然起着主持全身的作用,但如果没有脊椎的帮辅是不能做到的。因此从中医的经络学说角度来看,习练太极拳也是锻炼任脉、督脉、冲脉的重要方法。太极拳的“主宰于腰”的技术要领就要求在身型中正的前提下,“虚领顶劲,气沉丹田”,腰部松沉直竖地微微旋转来带动上下肢的动作,这既锻炼了任、督二脉,又使腰周围的带脉膨胀,肾部充实,日久能使带脉周围肌肉丰满,小腹部冲脉有气势旺盛的感觉。
  再如太极拳论中说,太极拳“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指”,“缠绕运动,劲贯四梢”。我国的经络学说一直很重视四肢末梢,认为十二经络是以四肢末端作为终点和起点的。太极拳强调在反复的旋转中使气血达于四肢末梢,畅通气血使之流转贯注于四梢,达到本固则枝荣的目的。但这也需要在身型中正的前提下才能实现。
  可见“气沉丹田、劲贯四梢”都不是孤立的,而与身体外形姿势有关。身型中正了,便于气血在体中正常运行,周身转动灵活。在推手中身型中正了,闪展腾挪才能得心应手。俗话说“摇身晃膀艺不高”,“低头弯腰技不高”。身法是所有学习太极拳的人必须认真注意的,务必在开始练习太极拳时就要切实按要求做到立身中正,为今后提高太极拳技艺打下基础。
  身型不正的弊病主要有以下几种。
  1.身型不正有碍虚领顶劲气沉丹田,使百会与会阴不能上下垂直,进而虚领顶劲不能直向上领,神意不能提领全身,意气不能自然而通顺地向下沉注入丹田、下达两脚如着地生根一样,而是斜向下沉,这样既有碍身体转变的轻灵,又有碍底盘重心的稳固。
  2.在太极拳推手中有“守中”、“得中”、“失中”等说法。杨澄甫的高足、太极名家董英杰在《太极拳释义》一书里说:“务使我之重心对方不能捉摸,对方之重心时时在我手。”只有身型正确才能支撑八面,才宜“藏中”。如身型不正,身体前俯,则前有力而后方空虚,重心前移,自己就先“失中”而易被对方采(捋)前跌。身型不正还会影响听劲的敏感程度,进而影响懂劲的形成,就更无法练到神明的境界了。
  3.据测定,人站立时,重心一般在身体正中第三骶椎上缘前方7厘米处。当身型不中正时重心会往身体偏移的方向移动,自己便无法“守中”,在散手时,如攻击对方无效,易被对方引进落空,遭受更严重的打击。又如在进攻对方时,身型不中正就会使自身旋转半径增大,从而影响整体位移的速度和打击力。
  4.身型不正,就练不出六合归一的功夫。如身型前俯则肩前胯后,上下不能相合;身型后仰则胯前肩后,上下不能相合;身型左偏,则左肩偏左而左胯偏右,不能相合。在传统的说法中,太极拳后天功夫达到一定的境界才能引出先天功夫,即内三合的功夫。用现在的话来说,即外三合用功日久,人体内在的潜力才能调动出来付诸武功。外三合好比物质,内三合好比精神,物质使精神得以寄存,精神使物质更加完美。所以,内三合的实质是人体内在的潜力在武功方面的调动。但物质和精神是不可分割的,外三合功夫之初是在意的指导下进行训练的,拳经中云“意气君来骨肉臣”就是这个道理。
  只有在身型正确的前提下,通过盘架子和推手、散手的单操等方法的训练才能求得懂自己之劲而得劲整,只有劲整才能练出六合归一的功夫,进一步求得懂他人之劲。知己之功,知彼之功,知己知彼方可百战不殆,若不知己焉能知彼?要想身法正确必须从站桩开始,学拳前先练站桩,练好身型后再学拳架、推手和散手操练。要用站桩的身型来盘架,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总之,要把身型第一重要的思想和行为贯穿到整个练拳和用拳的过程中。
其他文献
近两年来,全球海盗袭击、袭扰、劫持船舶事件虽有所减少,但海盗活动形势依旧复杂多变、局部热点凸显,防海盗形势依旧严峻,船舶防海盗工作仍旧是集团安全重点工作之一。船舶防
报纸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深化改革,为进一步规范经济市场秩序,我国经由完善民商法来维护公众的合法权益。在经济全球化的环境中,诚实信用原则更为受到关注,只有坚持此项原则,才能
树鼩是一种新型的优质实验动物模型。本研究针对树鼩感染相关的细胞因子白介素6(IL-6)、IL-8、IL-10、IL-17A、γ-干扰素(IFN-γ)及管家基因磷酸甘油醛脱氢酶(GAPDH)建立荧光
六年级是学生学习生涯的一个重要的转折时期。此时,父母、教师的高期望值又在无形中增加了他们的压力。因此,对他们进行挫折教育显得尤为重要。挫折是指人们在从事有目的活动
世上没有不发力的拳。发力实际上是一种能量的转换。发力亦是能量的释放,是能量做功的形式表现。  力与劲在拳界历来有不同的说法,今之仍有争议。在外家拳中劲与力似没有严格的区分,在内家拳中则称力之为“劲”。劲之根本仍是力,劲有大小,力有快慢。无力则没劲,没劲则无力。其实,劲与力只是对同一事物的不同看法,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内家拳之所以称之为“劲”,是因为对力的认识不同,它认为“劲”是整体,是内发的,是局部
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既是日常生活的需要,又能促进读写能力的提高和发展。教师要结合农村孩子的实际,注意创设具体的情境,让学生想说;激发学生的口语交际兴趣,让学生乐说;重视口语交
鲜花和掌声属于强者。开拓者的脚步,从来都不畏艰辛,从来都勇于挑战,从来都敢于超越。他们有理想,有激情,有智慧。成功,是他们共同的梦想和追求。作为北京金隅集团党委书记
期刊
龙岩市位于福建省西部,地处东经115°51’-117°45’,北纬24°23’~26°02’。市域地势由东北向西南倾斜,呈东高西低状,平均海拔342.3m,丘陵和中低山占总面积的94.83
午门是紫禁城的正门,位于紫禁城南北轴线。此门居中向阳,位当子午,故名午门。少林午门拳之所以用“午门”命名,喻其是少林正宗拳术,而非左道旁门。  少林午门拳源于清康熙年间,因少林寺遭难,一位鲁和尚和一位安和尚逃出寺外,流落江湖,落脚于山东聊城(东昌府),将此拳传授于李锡侯,李锡侯又传于刘金钟。刘金钟是金胜镖局总镖头,人称单臂刘金钟,有“万将无敌手”之称。刘金钟又将此拳传于郑本立、王占鳌,王占鳌传于王
期刊
虚领顶劲,气沉丹田  “问:打拳关键在何处?曰:在百会穴下,自胸后大椎通至长强,其动处在任督二脉。”  “百会穴领其全身。”  “顶劲者,是中气上冲于头顶者也。不领则气塌,领过不惟全身气皆在上,足底不稳,病失上悬,即顶亦失于硬,扭转不灵,亦露笨像,是在似有似无,折其中而已。”  “打拳全是顶劲,顶劲领好,全身精神为之一振。”  “提纲全在顶劲,故顶劲一领而周身精神皆振。”“顶劲中气是股正气,心中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