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天津师范大学第二附属小学始建于1956年,座落于美丽的渤海之滨——天津,是一所具有现代化教学设施的市、区名校。学校现有4个校区,115个教学班,4700余名学生。学校共有中学高级教师21人,小学高级教师151人,市特级教师1人,全国模范教师1人。
自从教育部《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和新世纪第一个《全国学校艺术发展规划》颁布以来,学校艺术工作从实际出发,以课堂教育为主渠道,全面整合和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开设“五彩贝”合唱团、“童心”合唱团、“象牙黑”美术社团、“炫彩空间”蜡染社团、“小天使”舞蹈社团、“七色火焰”版画社团、“精彩皮影”社团、“五彩斑斓”布织布社团、“巧手绘心”青花瓷社团、管乐团、民乐团、艺术体操等70余个艺术特色团体,全方位实施艺术教育,努力提高全体学生的整体艺术素养。学校先后被评为全国巾帼先进集体、全国德育教育工作先进实验校、全国中小学生课外文体活动工程示范区最佳集体竞赛项目奖、全国艺术教育先进单位、天津市艺术教育特色校。学校被中国合唱协会童声合唱委员会命名为全国童声合唱训练基地。
一、认清形势,形成共识
学校位于天津市河西区,2004年被教育部命名为全国首批“实施全国中小学生课外文体活动工程”示范区。依据天津市、区文件指示精神,学校坚持以人发展文本的教育思想,以艺术教育为切入点,以课堂为主渠道,以课外活动为载体,面向全体学生,倡导“学校有特色、班班有展示、人人有专长”。学校每学期专门召开专题会议,专项布置艺术工作,共同提高认识,形成共识,促进学校艺术教育整体水平的提高。
二、思路明确,科学管理
在艺术教育工作中,将天津市、区文艺展演活动纳入学校艺术教育重点工作之中,以文艺展演工作为突破口,整体推进,稳步实施,学校主管领导亲自抓,全校教师齐动员,创设氛围,形成共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在全面推进艺术教育工作的总体思路之下,学校逐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艺术教育发展思路。一方面通过加大财政投入为艺术教育提供保障,另一方面通过建立健全管理体制,明确责任,实施规范化管理。学校配齐艺术教育专职教师,外聘专业技术教师,行政、业务齐心协力,通过规范管理,业务指导,具体实施的网络来实现信息通达、措施到位。
为了更好地做到管理科学化、向管理要效益,学校施行艺术教育各项指标量化考核,使艺术教育工作从宏观到细节真正做到有章可循、有据可依,有效促进艺术教育的规范化、制度化建设。
三、开齐艺术课程、强化师资培训、提高教学质量
一是全校各年级均按规定,科学设置、开齐开足艺术教育课程。学校统一安排,保障每周四下午一小时定时定点上课,100%学生参加,精选专兼职教师、外聘专业人员,有计划有目的地对学生进行精心指导。通过各类艺术课程的学习,形成人人爱艺术、班班有特色的艺术教育氛围。
二是为了更好地发挥教学主渠道的作用,在抓好开课率的同时强化科研意识,以课题实验研究为内在牵动,通过理论学习、实践观摩、座谈、交流等形式有计划、有步骤、有针对性地对艺术教师进行培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学校现有艺术教师(音美艺体)17人,其中小学中学高级教师2人,小学高级教师13人,在多年的教研、科研中已形成了科研领先、教研到人的特色。教师们承担了国家级重点课题《生活教育与小学生主体性发展》的研究工作,经过不断的学习、研究、尝试与反思、研讨,已取得初步成效。积累了大量丰富的第一手实验资料(如案例、札记、调研报告、问卷、艺术作品、课件……)并撰写了一批颇有价值的论文,分别在全国、天津市、区获一二等奖,并刊载于市级刊物、在网上与同行交流。
学校在教学上教师以科研领先、促教研发展,形成了教、科、研一体的教研模式,并发挥每个教师的特长,注重专业技能培养与提高。在不断摸索与碰撞中,逐渐形成了以“自主探究”和“体验研讨”为特色的教学模式,多次在天津市、区上展示课、引领课,多节课获天津市、区一等奖。
正是这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富于实效的学习、培训,使艺术学科教师开扩了视野,积累了知识、提高了综合能力,具备了较强的业务素质和教学水平,教学方法、手段均体现出新课改理念和大美育的思想,教学评价机制运用得当,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效果明显。
四、加强课外、校外艺术教育活动,积极搭建平台,依托校本课程整合艺术资源,校园艺术呈现喜人局面
学校设立“五彩贝”艺术团,以合唱、美术创作、舞蹈为主要艺术特色。声乐、器乐、舞蹈、美术特长生1000余人,占全校总人数40%。
“五彩贝”合唱团在天津市、区享有盛名,多次代表河西区参加全国、市、区各级各类比赛,获得佳绩。30年来,附小放飞歌声的小团员已过千人。合唱团坚持利用每日午休时间进行训练,除寒、暑假外,每年训练天数达300余天,训练时间超过500小时。国家教委艺术教育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原解放军艺术学院院长周荫昌教授、天津著名曲作家张今生、词作家朱胜民、指挥王珏、王萍都曾多次到校进行专门指导。合唱团原指挥何琪是国家特级教师;现任指挥崔维曾荣获全国声乐比赛一等奖;张倩倩在第六届全国合唱指挥高级研修班学习活动中进行了经验介绍,并在考核中成绩优秀。怀着对音乐事业的执着追求,他们勤于钻研、锐意改革,将自己的智慧、才干全部奉献给了童声合唱事业。在众多音乐人士的关怀下,在学校教师的精心培养下,合唱团始终保持较高的训练水平,至今已连续获得十七届天津市合唱节比赛一等奖的好成绩。在全国第三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中荣获三等奖,并远赴日本滨松市参加世界青少年合唱节的演出,载誉而归。
学校还十分重视班集合唱的普及工作,各班均成立班级合唱团,年级成立年级合唱团。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合唱训练,达到班班唱、人人唱。在每年的校园艺术节期间,均开展班级间、年级间的赛歌活动,做到普及与提高的有机结合。 学校美术创作种类繁多。每位美术教师均带有一批美术骨干学生,成立了“红彤彤”中国结、“炫彩空间”蜡染、小小陶艺吧、“象牙黑”脸谱绘制、“流动的旋律”皱纹纸服装、藏书票、趣味手绘文化衫、“巧手千变”手工制作等特色社团,培养出许多艺术特长生。2010年学校被命名为全国藏书票特色基地校,皱纹纸服装队被天津电视台专门做了采访报道。各种艺术成果多次接待中外访问团,外国友人对中国的民间艺术惊叹不已,如今许多作品早已经飘洋过海,到达埃塞俄比亚、苏格兰、新加坡、美国、英国、荷兰等国家,成为中外友谊的小使者。国家和天津市各级领导曾对学校的特色艺术社团给予高度评价。同学们也为自己能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民间艺术的传承者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
经过教师的辅导培训,学生在沙画、文化衫、绘画、藏书票等国家、天津市、区级各级各类艺术比赛中获奖学生每学期达到300余人,成为推动学生美育发展的积极动力,为校园文化建设贡献了巨大力量。
在附小园学校还投入巨资精心培养了百人管乐队、百人民乐队,打造精品艺术体操和舞蹈队,多次在天津市、区比赛中获得一等奖。同时学校教师将集体舞融入大课间操,使千余名学生能同时跳起集体舞,场面热烈、蔚为壮观。舞蹈的普及,不仅提高了学生对音乐的理解,更激发了学生追求美、展示美的愿望。师生在丰富多彩的课间活动中得到身体的锻炼和心灵的愉悦。
“面向每一个学生、面向学生的每一个方面、让艺术教育之花开遍学校的每一个角落”成为附小人为之奋斗的目标。
五、加强校园文化艺术环境建设,实施校园环境艺术化工程,以学生为本,发挥育人功能
校园环境艺术化工程,是强调教育意义、文化内含和艺术个性的一种审美化、规模化、高品质的教育要求,是树立大美育观、贯彻“教育立美”原则的具体体现。学校坚持把校园环境艺术化建设作为学校工作的重点,通过墙壁文化、走廊文化以及生动活泼、风格各异的班级文化营造寓情于物、寓情于景、寄情于师、寄情于生的校园环境,最大限度地发挥学校的育人功能,让孩子们从小得到全方位美的熏陶,从而带动家长和社会的共同进步。
如今的附小园,活跃着数百名小歌手、小乐手、小画家、小舞蹈家,歌声、乐声,为学生的校园生活唱响动人的乐章,五彩的画笔,婀娜的舞姿将校园点缀得色彩缤纷。艺术幼苗在附小沃土中成长,艺术之花在附小园常开不谢!
自从教育部《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和新世纪第一个《全国学校艺术发展规划》颁布以来,学校艺术工作从实际出发,以课堂教育为主渠道,全面整合和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开设“五彩贝”合唱团、“童心”合唱团、“象牙黑”美术社团、“炫彩空间”蜡染社团、“小天使”舞蹈社团、“七色火焰”版画社团、“精彩皮影”社团、“五彩斑斓”布织布社团、“巧手绘心”青花瓷社团、管乐团、民乐团、艺术体操等70余个艺术特色团体,全方位实施艺术教育,努力提高全体学生的整体艺术素养。学校先后被评为全国巾帼先进集体、全国德育教育工作先进实验校、全国中小学生课外文体活动工程示范区最佳集体竞赛项目奖、全国艺术教育先进单位、天津市艺术教育特色校。学校被中国合唱协会童声合唱委员会命名为全国童声合唱训练基地。
一、认清形势,形成共识
学校位于天津市河西区,2004年被教育部命名为全国首批“实施全国中小学生课外文体活动工程”示范区。依据天津市、区文件指示精神,学校坚持以人发展文本的教育思想,以艺术教育为切入点,以课堂为主渠道,以课外活动为载体,面向全体学生,倡导“学校有特色、班班有展示、人人有专长”。学校每学期专门召开专题会议,专项布置艺术工作,共同提高认识,形成共识,促进学校艺术教育整体水平的提高。
二、思路明确,科学管理
在艺术教育工作中,将天津市、区文艺展演活动纳入学校艺术教育重点工作之中,以文艺展演工作为突破口,整体推进,稳步实施,学校主管领导亲自抓,全校教师齐动员,创设氛围,形成共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在全面推进艺术教育工作的总体思路之下,学校逐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艺术教育发展思路。一方面通过加大财政投入为艺术教育提供保障,另一方面通过建立健全管理体制,明确责任,实施规范化管理。学校配齐艺术教育专职教师,外聘专业技术教师,行政、业务齐心协力,通过规范管理,业务指导,具体实施的网络来实现信息通达、措施到位。
为了更好地做到管理科学化、向管理要效益,学校施行艺术教育各项指标量化考核,使艺术教育工作从宏观到细节真正做到有章可循、有据可依,有效促进艺术教育的规范化、制度化建设。
三、开齐艺术课程、强化师资培训、提高教学质量
一是全校各年级均按规定,科学设置、开齐开足艺术教育课程。学校统一安排,保障每周四下午一小时定时定点上课,100%学生参加,精选专兼职教师、外聘专业人员,有计划有目的地对学生进行精心指导。通过各类艺术课程的学习,形成人人爱艺术、班班有特色的艺术教育氛围。
二是为了更好地发挥教学主渠道的作用,在抓好开课率的同时强化科研意识,以课题实验研究为内在牵动,通过理论学习、实践观摩、座谈、交流等形式有计划、有步骤、有针对性地对艺术教师进行培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学校现有艺术教师(音美艺体)17人,其中小学中学高级教师2人,小学高级教师13人,在多年的教研、科研中已形成了科研领先、教研到人的特色。教师们承担了国家级重点课题《生活教育与小学生主体性发展》的研究工作,经过不断的学习、研究、尝试与反思、研讨,已取得初步成效。积累了大量丰富的第一手实验资料(如案例、札记、调研报告、问卷、艺术作品、课件……)并撰写了一批颇有价值的论文,分别在全国、天津市、区获一二等奖,并刊载于市级刊物、在网上与同行交流。
学校在教学上教师以科研领先、促教研发展,形成了教、科、研一体的教研模式,并发挥每个教师的特长,注重专业技能培养与提高。在不断摸索与碰撞中,逐渐形成了以“自主探究”和“体验研讨”为特色的教学模式,多次在天津市、区上展示课、引领课,多节课获天津市、区一等奖。
正是这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富于实效的学习、培训,使艺术学科教师开扩了视野,积累了知识、提高了综合能力,具备了较强的业务素质和教学水平,教学方法、手段均体现出新课改理念和大美育的思想,教学评价机制运用得当,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效果明显。
四、加强课外、校外艺术教育活动,积极搭建平台,依托校本课程整合艺术资源,校园艺术呈现喜人局面
学校设立“五彩贝”艺术团,以合唱、美术创作、舞蹈为主要艺术特色。声乐、器乐、舞蹈、美术特长生1000余人,占全校总人数40%。
“五彩贝”合唱团在天津市、区享有盛名,多次代表河西区参加全国、市、区各级各类比赛,获得佳绩。30年来,附小放飞歌声的小团员已过千人。合唱团坚持利用每日午休时间进行训练,除寒、暑假外,每年训练天数达300余天,训练时间超过500小时。国家教委艺术教育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原解放军艺术学院院长周荫昌教授、天津著名曲作家张今生、词作家朱胜民、指挥王珏、王萍都曾多次到校进行专门指导。合唱团原指挥何琪是国家特级教师;现任指挥崔维曾荣获全国声乐比赛一等奖;张倩倩在第六届全国合唱指挥高级研修班学习活动中进行了经验介绍,并在考核中成绩优秀。怀着对音乐事业的执着追求,他们勤于钻研、锐意改革,将自己的智慧、才干全部奉献给了童声合唱事业。在众多音乐人士的关怀下,在学校教师的精心培养下,合唱团始终保持较高的训练水平,至今已连续获得十七届天津市合唱节比赛一等奖的好成绩。在全国第三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中荣获三等奖,并远赴日本滨松市参加世界青少年合唱节的演出,载誉而归。
学校还十分重视班集合唱的普及工作,各班均成立班级合唱团,年级成立年级合唱团。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合唱训练,达到班班唱、人人唱。在每年的校园艺术节期间,均开展班级间、年级间的赛歌活动,做到普及与提高的有机结合。 学校美术创作种类繁多。每位美术教师均带有一批美术骨干学生,成立了“红彤彤”中国结、“炫彩空间”蜡染、小小陶艺吧、“象牙黑”脸谱绘制、“流动的旋律”皱纹纸服装、藏书票、趣味手绘文化衫、“巧手千变”手工制作等特色社团,培养出许多艺术特长生。2010年学校被命名为全国藏书票特色基地校,皱纹纸服装队被天津电视台专门做了采访报道。各种艺术成果多次接待中外访问团,外国友人对中国的民间艺术惊叹不已,如今许多作品早已经飘洋过海,到达埃塞俄比亚、苏格兰、新加坡、美国、英国、荷兰等国家,成为中外友谊的小使者。国家和天津市各级领导曾对学校的特色艺术社团给予高度评价。同学们也为自己能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民间艺术的传承者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
经过教师的辅导培训,学生在沙画、文化衫、绘画、藏书票等国家、天津市、区级各级各类艺术比赛中获奖学生每学期达到300余人,成为推动学生美育发展的积极动力,为校园文化建设贡献了巨大力量。
在附小园学校还投入巨资精心培养了百人管乐队、百人民乐队,打造精品艺术体操和舞蹈队,多次在天津市、区比赛中获得一等奖。同时学校教师将集体舞融入大课间操,使千余名学生能同时跳起集体舞,场面热烈、蔚为壮观。舞蹈的普及,不仅提高了学生对音乐的理解,更激发了学生追求美、展示美的愿望。师生在丰富多彩的课间活动中得到身体的锻炼和心灵的愉悦。
“面向每一个学生、面向学生的每一个方面、让艺术教育之花开遍学校的每一个角落”成为附小人为之奋斗的目标。
五、加强校园文化艺术环境建设,实施校园环境艺术化工程,以学生为本,发挥育人功能
校园环境艺术化工程,是强调教育意义、文化内含和艺术个性的一种审美化、规模化、高品质的教育要求,是树立大美育观、贯彻“教育立美”原则的具体体现。学校坚持把校园环境艺术化建设作为学校工作的重点,通过墙壁文化、走廊文化以及生动活泼、风格各异的班级文化营造寓情于物、寓情于景、寄情于师、寄情于生的校园环境,最大限度地发挥学校的育人功能,让孩子们从小得到全方位美的熏陶,从而带动家长和社会的共同进步。
如今的附小园,活跃着数百名小歌手、小乐手、小画家、小舞蹈家,歌声、乐声,为学生的校园生活唱响动人的乐章,五彩的画笔,婀娜的舞姿将校园点缀得色彩缤纷。艺术幼苗在附小沃土中成长,艺术之花在附小园常开不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