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行体制下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的优劣整合

来源 :教育管理与艺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jqz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什么是教育,教育就是“传道授业解惑”,进而把“自然人”培养成一个“社会人”的过程。一个人成为一个社会成员,需要的不仅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需要学会如何生存、如何做人。按照马洛斯的需求理论的理解,在人的一生当中排名前2位的就是生存技能和道德存在。教育就是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宗旨,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反映了时代对教育的要求。
  一、我国教育体制下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的涵义
  应试教育是指偏离了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单纯为迎接考试争取高分和片面追求升学率的一种传统教育。而素质教育是指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从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和面向未来的要求看,素质教育势在必行。它关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成败,关系到中国的未来。
  二、我国教育体制下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的区别
  应试教育是选拔性、淘汰性教育,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的发展性教育;应试教育是以升学为目的,以分数为标准的教育,素质教育是以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为目的的教育;应试教育是片面的、狭隘的教育,而素质教育是全面开发人的潜能、发展个性的综合素质教育。应试教育也能提高人的素质却往往偏重智能。应试教育注重知识水平的掌握,侧重于量的评价,体现为终结性评价,素质教育注重能力水平的提升,侧重于质的评价。
  三、我国教育体制中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的关系
  素质教育并不是完全否定应试教育,而是对应试教育的扬弃,即辩证的否定。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根本区别并不在于有无考试的程序,而关键是否把考试当成了最主要的目的,素质教育只是把考试当成促使受教育者不断提高、完善自己的一种手段,也当成教育者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有效确定教学内容及程序的一种督促手段。
  四、我国教育体制下应试教育的弊端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张维迎说:“中国教育的最大失败,不是抑制了青年人的创造性,消灭了他们的好奇心,而是使人变得虚伪,说假话不再脸红。”一时间,又引起人们对我国教育的反思。在应试教育体制下,中国教育制度弊端越来越明显。
  考试是一个选拔人才机制,而不是教育的目的。教育本身而言,不仅要教,更要育。育就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但中国的教育一直走偏了方向,学校以完成教学任务为主,缺乏对学生的引导。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曾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老师往死里灌,学生囫囵吞枣地照单全收,教学目的根本无从谈起。优化教学过程不仅要以智育人,还要以德育人,以理服人。
  一般来说,一个社会风气之根源在于教育,教育好,社会风气好。所以,教育关系到社会和谐,也关系到国家存亡。必须尽快走出应试教育的误区。
  五、我国教育体制下素质教育的误区
  素质教育要求人们对教育的期望,“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这种单一的认识方式,直接造成了对孩子的不公平。其实,孩子只有在多样性的选择和个性化的教育中,才能真正快乐地生活和成长。素质教育已不仅仅是学校教学的问题,而是整个社会的永恒的话题。推进素质教育要有力度,整个社会要正确理解教育、支持教育、宽容教育和建设性地参与教育(如家长委员会)。家长要很好的参与教育,当好学生的第一任老师,消除对教育的纯粹功利心理。
  1.素质教育不是无须管教的自由发展。
  不是放任自流,不是对孩子放松管教。要加强对学生的教育,促使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教师应该积极正确地引导和指导,不能放任自由。
  2.艺术娱乐教育不是素质教育。
  不要以为素质教育就是音体美教育,只要加强了音乐、体育、美术课等就素质教育了。不抓文化课的学习,而是去参加各种各样的兴趣班。而将文化课的学习排在后面,这样做非但没有减轻孩子的负担,反而加重了孩子的负担。
  3.素质教育不是无负担教育。
  让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习和生活。这里包括过多的烦琐重复的作业、频繁而乏味的考试以及补课拔高等。但是,减负不等于不要一点负担。不布置作业对于学生来说未必是好事,一味减负,减过了头,只能将学生对社会的适应期从中小学阶段推移至成年阶段,这并不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和将来的发展。学生负担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应该在他们生理和心理所能承受的范围以内。
  4.素质教育是无需教师教育的误区。
  素质教育实践过程中,一些学校出现了这样的状况,认为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学就是讨论或争论,不需要教师讲解,学生自己理解并得出结论就行了。课堂上花去大量时间让学生无休止无边际的讨论,看似气氛活跃,却收效甚微。失去了教师的主导作用,没有教师的传授、解惑,学生不会天生的掌握知识和技能,那么,素质教育将是一句空话。
  要提高全民素质,老师就要从学生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智能素质、品德素质、社会素质抓起。素质教育不是不要教学质量,而是要求更高的教育质量。为学生的未来奠基,为学生的一生规划,哈佛福里逊校长说:“哈佛最引以自豪的不是培养了6位总统,36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最重要的是给予每个学生以充分的选择机会和发展空间,让每一颗金子都闪闪发光。”老师们应从欣赏每一个孩子做起,使创新之路成功,使未来之梦成真,使素质教育长远持久的进行下去。
  总之,要在全国的中小学普遍实行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还任重道远。没有应试教育的素质教育是不健全的教育,没有素质教育的应试教育是不科学的教育,二者兼顾科学实效,要统一到人的全面发展层面上,要从“教”引导到“育”,要把“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有机整合,如今不知道真正的素质教育离我们近了还是远了?
其他文献
剪纸作为一项民间艺术,融合了剪纸技艺、绘画造型、想象创造和多种审美意识。山东省济南市槐荫区第三实验幼儿园致力于幼儿剪纸活动实践,将剪纸作为园本课程,尝试审美教育和创新教育,让剪纸艺术在幼儿园焕发生机。  如何让幼儿爱上剪纸?如何让剪纸活动更好地促进幼儿各方面能力的发展?我们对剪纸活动的组织与实施策略开展了深入、细致地研究,从活动内容、活动环境、指导方法等方面出发,为幼儿创设高品质的学习环境,让剪纸
期刊
随着国家对网络信息化的普及,信息技术成为一门必修课。农村地区也开办了相应的信息课程,经过调查研究,发现农村偏远地区的信息技术存在许多不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偏远地区教育观念滞后。  云南是一个少数民族较多的省份,而我所在地区又是一个偏远的少数民族自治县,由于教育部门及领导认为,目前教育工作的目标是调高升学率,而忽视了音乐、体育、美术以及信息技术作等副科。其次,由于部分学生沉迷网络游戏,许
期刊
北京市大兴区瀛海一幼秉承“生活即教育”的理念,自2017年起,从兴趣入手充分挖掘幼儿的生活资源,开展探索节日主题系列活动,确立了“三式三段”的课程模式,将课程回归到游戏、自然与生活中,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经典式传统节日主题——了解节日文化。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博大精深,我们从幼儿的已有经验出发,收集并梳理经验背后的问题,挖掘有效信息,确定主题目标。多种途径帮助幼儿理解节日含义,拓展经验,进一步感受
期刊
劳动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也是幼儿成长的必要途径。山东省济南市天桥区桑梓中心幼儿园将二十四节气中涵盖的科学活动与劳动教育相结合,让幼儿在领悟科学知识的同时体验劳动。教师遵循劳动教育生活化、科学探究趣味化的原则,使科学活动与劳动教育高质量融合。  找到融合的契合点  科学活动与劳动教育存在共性。其一,以掌握操作技能为目标。科学活动让幼儿通过体验掌握科学原理、解决实际问题;劳动教育让幼儿在掌握
期刊
草木丰美,尤多麋鹿,亦庄是昔日的皇家园林。清末光绪年间,一所名为“鹿圈小学”的私塾诞生于此,重文尚学让这片土地多了几分文化底蕴。琅琅书声中代代学童知书达理,成长为栋梁之材。今日的北京市亦庄镇第二中心小学(以下简称“亦庄二小”)便是以私塾为前身,由多所学校撤并而来。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曾经的皇家园囿已成为新时代的“智造之城”。如何传承千年文脉、续写书香故事、展现时代新姿,成为摆在学校面前的考题。
期刊
“和而不同、美美与共”是十小的办学理念,让每一个孩子都能“行”是十小的追求。学校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合格+特长,全面+多元”为育人目标,注重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和个性特长发展。攀枝花市第十小学校这所景美人和、书香四溢的国家级艺体特色学校,正散发着自己的蓬勃朝气和迷人魅力。  和美校园,文化充盈。造型别致、凸显特色的校门,富有艺术气息、展现十小办学特色的艺术长廊,简洁大气、记载学校办学历
期刊
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关于教材观、教学观的变革问题也被广泛讨论,由过去的“教教材”转变为“用教材教”已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识。就中学思想品德课而言,它是对中学生进行比较系统的公民品德教育与德育相统一的显性德育课程。要在此过程中确立“用教材教”的全新理念,就要转变思想品德课教师在课堂中的角色,掌握一些具体策略和方法,恰当地处理教师和教材、教师和学生等一系列关系。  一、“教教材”与“用教材
期刊
《英语新课程标准》一再强调:“小学阶段的英语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教育,特别是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促进学生全面平衡发展。同时也强调学生的个体差异,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促使学生个性多样化的形成,实现多元智能的发展,最终实现各具特殊能力的人才培养。”(教育部.2001.英语课程标准解读),但农村小学英语两极分化现象比较明显。  1.学生积累的词汇量少,影响后续学习。  学生在小学三年级刚开始学习
期刊
阅读是理解,习作是运用。阅读教学不光要体会文章的人文内涵,培养阅读能力和习惯,还兼具读学写、指导习作的任务。阅读教学是借助一篇篇例文呈现的,而学生的大部分时间也是花在学习阅读上。那么,在阅读教学中,怎样让学生尽可能多地汲取习作营养,为习作做好准备呢?在课内阅读教学中,我注意做到以下几个“结合”。  一、理解词语与学习运用词语结合  词语是构成句子的基本单位。理解了词语,才会了解句段篇章大意;能正确
期刊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必须贴近儿童的生活,反映儿童的需要,让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他们的方式研究社会。”在传统的品社课堂中,教师比较注重社会常识、道德标准等方面的教育,但是缺少与学生之间“心灵”上的碰撞,更缺少师生间的深层互动。在高年级品社课堂上,我尝试着将思辨活动融入课堂,在师生的深层互动中走近学生的心灵,为品社课堂注入活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