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学生积极思考的教学设计

来源 :历史教学·中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lker25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演商鞅变法,认知冲突,情感冲突
  [中图分类号]G63 眼文献标识码{眼文章编号}0457-6241(2015)11-0051-03
  上课积极思考,对学生深刻理解历史、提高历史思维能力,以及自身成长,作用非常大。因此,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应该是历史课堂教学的核心目标。教学设计的关键,就是要设计出让学生产生认知和情感冲突的问题,激发其好奇心,从而推动学生去积极探究问题。《富国强兵的秦国》一课,课标的要求是探讨商鞅变法的作用。教材通过叙述分析商鞅之死、商鞅变法的积极意义和局限,阐述商鞅变法的作用。对于高二文科的学生来说,商鞅的结局、商鞅变法的作用,已经很熟悉,虽接受了有关商鞅变法的一些观点,但又没有对其进行过深入的思考。事实上,学生对很多历史知识,都是处在这种状态中:熟悉,但没有深入思考。因此,教师就要根据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这种状态,设计一些与他们的认识不一样而又符合史实的问题,来激发其好奇心,推动其积极思考。
  1.导入
  师:本课的标题是“富国强兵的秦国”,那么秦国能够富国强兵的原因是什么?
  生:商鞅变法。
  师:商鞅为秦国做出那么大的贡献,但商鞅最后却车裂而死,结局非常悲惨,这是为什么呢?真的就是他的变法触犯了秦国旧贵族的利益而导致这种结果吗?当时秦国老百姓对他的这种结局是怎么看?是个什么样的心态?这堂课,我们就来学习。
  设计意图:学生基本上都知道商鞅最后的结局,但他们多数没有注意到商鞅的贡献和其悲惨结局的不对称性,也没有认真思考过其中的原因,将这种不对称性展现在学生面前,会让学生耳目一新,感到困惑、好奇,从而激发他们思考和学习本课的兴趣。
  2.商鞅之死
  先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概括商鞅之死的原因和过程。然后提问,商鞅之死的原因,真如教材所说,就是因为旧贵族的反对吗?
  出示多媒体材料:
  孝公行之八年,疾且不起,欲传商君,辞不受。孝公已死,惠王代后,莅政有顷,商君告归。
  人说惠王曰:“大臣太重者国危,左右太亲者身危。今秦妇人婴儿皆言商君之法,莫言大王之法。是商君反为主,大王更为臣也。且夫商君,固大王仇雠也,愿大王图之。”商君归还,惠王车裂之,而秦人不怜。
  ──《战国策·秦策一》
  设问:(1)孝公真想把王位传给商鞅吗?他这样做的意图是什么?说明他担心什么问题?
  (2)惠王是不是听了别人一句话,就决定把商鞅杀掉?如果不是,那么真正的原因是什么?
  (3)材料所述商鞅之死的原因,与教材所述的不同之处在什么地方?你认为,商鞅之死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4)惠王知道不知道商鞅的功劳?知道不知道商鞅没有谋反?如果惠王不杀商鞅,会有什么结果?惠王杀商鞅是不是也有一种无奈在里面?你有什么感悟?
  设计意图:教材把商鞅之死的原因归结于旧贵族的反对报复,学生看了一般不会产生疑问。提供一段与教材所述原因不同的材料,设计一些对教材观点进行质疑的问题,就会让学生在商鞅之死的原因上产生认知冲突,进而对商鞅之死的原因进行重新的思考,而不是仅仅记住教材的结论。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明白教材的结论只是一种认识而已,还可以对其作出其他的解释。
  在学生看来,商鞅不该杀。但如果让学生从惠王角度思考问题,心理上就会产生矛盾冲突,对第(4)问,思考的兴趣就会非常大。在思考的同时,还会体会历史人物的艰难无奈和历史的复杂。
  3.变法的历史局限
  师:对商鞅这样功勋卓著的人最后被车裂而死,你们有什么感觉?对于商鞅的车裂,当时的秦国有没有人高兴?如果有,会是些什么人?
  引导学生看前面材料的一句话:
  商君归还,惠王车裂之,而秦人不怜。
  师:这句话中的“秦人”是否包括当时秦国的老百姓?
  生:包括。
  师:那么为什么当时秦国的老百姓不同情商鞅呢?
  (先让学生回答,然后再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同自己思考的结论进行对比。)
  师:如果商鞅变法没有给秦国老百姓带来痛苦,那是多么好的事情啊!那么商鞅变法这种局限在当时能不能避免呢?(不能)为什么不能避免?你对此有什么感悟?
  设计意图:对于功勋卓著的商鞅最后被车裂而死,学生普遍的态度是同情。对于贵族的态度,他们也能理解,但秦国老百姓的不同情,就会让学生产生强烈的情感冲突,感到不可思议。设计“为什么当时秦国的老百姓不同情商鞅呢?”这个问题,就是根据学生这种情感状态,激发学生对变法局限性的积极思考,自己得出有关变法局限性的一些结论。之后,再引导学生同教材的结论进行对比,学生就能较为深刻地理解教材的知识。
  当学生思考商鞅的结局时,心中自然会升起“要是商鞅变法没有这些局限,该多好啊”的愿望和感叹,但历史的真相与人们的美好愿望是相冲突的。设计“局限能不能避免?为什么不能避免?”这两个问题,就是根据学生的这种心理冲突,来激发学生好奇心。
  4.富国强兵的秦国
  师:商鞅死了,他采取的那些措施会有怎样的命运呢?
  出示材料:“商鞅虽死,而秦卒行其法。”
  师:商鞅变法措施损害了贵族的利益,给老百姓带来了痛苦,为什么当时的秦国人还要“卒行其法”?多媒体出示材料:
  材料1:三年,卫鞅说孝公变法修行,内务耕稼,外劝战死之赏罚,孝公善之。甘龙、杜挚等弗然,相与争之。卒用鞅法,百姓苦之;居三年,百姓便之,乃拜鞅为左庶长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2:行之十年,秦民大说(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3:山东之士被甲蒙胄以会战,秦人捐甲徒裼以趋敌,左挈人头,右挟生虏。夫秦卒与山东之卒,犹孟贲之与怯夫;以重力相压,犹乌获之与婴儿。   ——《史记·张仪列传》
  材料4: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实,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
  ——《史记·李斯列传》
  设问:(1)根据材料分析商鞅变法怎样一步一步地让秦国富国强兵?
  (2)材料对商鞅变法的评价与教材的评价有什么不同之处?产生不同的原因是什么?
  设计意图:商鞅被处死是因为他的变法措施,所以按照常理,处死商鞅之后,他的变法措施也接着就要废除,但事实是,“商鞅虽死,而秦卒行其法”。这样,学生的认知冲突就产生了。更有兴趣思考“为什么当时的秦国人还要‘卒行其法’”这类问题。教材对商鞅变法影响的分析,往往是一个最终的影响。使得学生容易忽略任何影响都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所选的四段材料,就体现了变法对秦国渐进的影响过程。第(1)问的设计就是在学生未注意到的地方产生心理冲突,在思考过程中,加深对影响的理解。教材的评价是现代人的评价,中央集权制度、封建国家都是现代人的话,材料的评价则是古代人的语言和观点,学生注意不到这样的区别。设计“材料对商鞅变法的评价与教材的评价有什么不同之处?产生不同的原因是什么?”意在通过这种思考让学生明白,时代不同,对历史的评价也是不同的。
  5.本课小结
  多媒体出示:
  材料1:人们在他(梭伦)的塑像上刻下了这样的铭文:“摧毁过无端骄横的波斯侵略者的萨拉米斯岛生育了梭伦,这位伟大的立法者。”
  ——人教版选修一
  材料2:商君,其天资刻薄人也。迹其欲于孝公以帝王术,挟持浮说,非其质矣。且所因由嬖臣,及得用,刑公子虔……卒受恶名于秦,有以也夫。
  ——《史记·商君列传》
  师:两位改革家的改革都对各自的国家做出了什么贡献?各自国家的人们对两人的评价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有如此巨大的差别?你要是进行改革的话,该做出怎样的选择呢?
  设计意图:小结不仅要对本堂课所学的知识进行回顾总结,还要引导学生对本堂课所学知识进行再次的思考,产生新的认识。进行这样的设计,意在让学生体验当时两国人的情感,感悟那段历史,感叹两人的命运。并从中吸取教训,提升智慧,为自己未来发展夯实基础。
  教学设计应该围绕激发学生积极思考来进行,但同时还要考虑操作的可行性。本篇教学设计,出现了不少让学生处在认知和情感冲突中的问题,对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推动他们积极思考,无疑有积极的作用。但在一课时,又不能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时间思考这么多问题的。这其中的无奈,确实还值得笔者继续不断研究。
  【作者简介】贾宏权,男,1970生,中学高级教师,安徽省巢湖市第一中学教师,主要从事高中历史教学。
  【责任编辑:李婷轩】
其他文献
在古代,越南与中国的关系十分密切。自10世纪杨廷艺以拟血缘的方式,建立了一个有持续性的统治核心团体,此后在内部竞争的过程中,越南逐次建立了丁朝、黎朝、李朝、陈朝等政权,并与中国封建王朝保持了一种较为特殊的宗藩关系。与同属儒家文化区域的朝鲜半岛、日本列島、琉球群岛等地相比,越南在语言学上具有吸收中国文化的独特优势。越南语与汉语同属孤立语,故而在声母、韵母和声调上与汉语语音可以对应。换言之,越南士人以
关键词 道义,理性,马克思主义,价值,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 G6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0457-6241(2018)13-0052-04  今年是马克思200周年诞辰,也是《共产党宣言》发表170周年。作为高中历史教师,纪念之余让我最先想到的是如何在课堂中上好《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一课。我认为,这一课的难点不在于知识梳理与考点剖析,而在于如何去打动学生!  布哈林曾经说过,他早年信仰马克思
关键词:魏晋南北朝,历史场景,有“人”的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19)17-0026-09   “核心素养”观念指导下的高中课程改革正在进行。在试教新版《中外历史纲要》的过程中,笔者收获与困惑并存,“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就是一个典型课例。   一、备课的困惑   此课是《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大一统的发展》单元
编者按:常规教学有无打破常规的可能?在新教材即将铺开使用的当下,这似乎是大家都关注而又无措的问题,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恐怕是一线教师最熟悉的内容,将二者放在一起讲,还熟悉吗?打破常规,最有效的手段有时并不是大家惯用的使用新材料,而是突破思维定式的新思路:在教学进度即将进入“第10课 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时,本文作者第一时间想到以往看过、学过的经典课例,很多内容顺理成章地出现在其脑海里。尤其在
部编初中教材第18、19、20課讲述清朝政治经济,在频频使用“前期”概念中又出现“中期”,因此首先要注意“前期”“中期”的时段划分。郑天挺先生有明确的解释:前期1644—1723年;中期1723—1840年。为什么以1723年划分?因为这年“摊丁入亩”正式成为法律颁布,这年康熙帝去世,雍正帝继位,还有其他理由。郑先生说:“这种分期只是近似的、有条件的。”①笔者所见清史论著大都遵从这样的分期。初中教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是统编教材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的第二课。北宋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但周边民族先后建立的辽、西夏、金等政权与宋形成了并立的局面。辽宋夏金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由分裂走向统一的过渡时期,也是民族大交融的时期。该课无论是在本单元还是中国古代史学习中都具有重要的地位,对于理解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和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均
编者按:年轻历史教师富有青春和活力,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力量。我刊一直以来十分重视与年轻教师的交流和沟通,每年都会刊登不少年轻教师撰写的文章。今年我们决定进一步加强和年轻老师的交流,为年轻老师提供更多的展示空间。希望各地区的历史教研员和年轻教师能就历史教学某一方面比较具体的问题,如历史故事、历史思维、情感教学、乡土教学、材料教学、磨课、评课等,组织专题文章进行深入探讨。  每组文章的篇数在4到5篇左
关键词:君主立宪,部编历史教科书,延续,变迁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19)05-0039-06  提到英国君主立宪制,以往总被拿作与波澜壮阔的法国大革命作比较,借以说明英国革命的保守性、不彻底性。但2018年9月开始使用的教育部统编《世界历史》九年级新教材的论述表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形成是对英国历史文化传统的继承与发展,是符合英国国情的理性设计,显
关键词 史证意识,北京人,考古  中图分类号 G6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0457-6241(2018)17-0046-06  历史学“是在一定历史观指导下叙述和阐释人类历史进程及其规律的学科”,①不论是探求历史真相,还是总结历史规律,都离不开证据。与此相适,《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将“初步形成重证据的历史意识”作为课程目标之一。所谓重证据的历史意识,其内涵包括两个方面:一是
2019年全国卷Ⅲ第28题:   19世纪六七十年代,外国人将自己的名字租借给中国人经办新式企业的做法,在通商口岸较为通行。这一做法:   A.导致民间设厂高潮局面的出现   B.有利于中国新的社会阶层发展   C.加剧了外国资本在中国的输入   D.扭转了中国对外贸易的入超局面  答案:B   对于这道题目,如果我们在阅读题干内容之后,抓住“19世纪六七十年代”这一字眼,接着凭借在历史学习中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