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扶贫背景下农业推广研究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bbieqz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化扶贫和农业推广的重要目标都是从思想和文化层面给予农民教育引导,进行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使他们提高文化素质、增强内生动力。在当前文化扶贫背景下农业推广应适应文化扶贫,应健全农村推广队伍、加大对农民培训教育力度,本文以万州武陵镇农家书屋的教育作用为例加以阐述。
  关键词:文化扶贫;农业推广;农村人力资源;农家书屋
  一、 农业推广工作的内涵
  过去我国经济落后,解决粮食问题是重中之重,经过改革开放的飞速发展,我国经济已经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解决口粮问题已经不是农业推广最主要的目的。现代农业推广最主要的目的是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小康不仅是物质上的小康,更是文化上的小康。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农业推广在我国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最初以提高粮食产量为目标的狭义农业技术推广发展为现代教育指导型农业推广。农业推广的内容也由单纯的农业技术推广扩展到农业生产与生活的综合咨询服务,推广对象范围进一步扩大,农业推广人员增多和农业推广组织日益完善,农业推广方式和方法也更加重视以沟通为基础的现代信息传播与教育咨询方法。现代农业推广更加地重视对农民的教育培训和引导。在西方发达国家,推广即是教育,目的是帮助农民,农业推广的实质就是对农民的培养教育。推广工作由以“物”的推广向“以人为本”的理念转变。
  二、 农业推广与文化扶贫目标一致性
  1. 农业推广的目标
  现代农业推广是一项旨在开发农村人力资源的农村教育与咨询服务工作,它更加强调观念与方法的推广。推广人员通过沟通以及其他相关的方式方法,组织与教育推广对象,使他们学习知识和技能、改变观念与态度,从而自觉自愿的改变行为,采用和传播创新,并获得自我组织与决策能力来面对他们需要解决的问题,最终实现培育新型农民、发展农村产业、繁荣农村社会的目标。由此可见“扶志”和“扶智”也是农业推广教育的重要目的,只有提高农民的教育程度、文化素养,他们才能转变中国农民几千年不讲科学也能种好田的陈旧的思想观念,只有转变观念他们才能接受新的农业种植技术、学习现代市场营销、农村电商平台、商品的加工、储存、保鲜等现代农业知识,最终实现脱贫致富。
  2. 文化扶贫的目标
  多年来的扶贫实践表明,要想根治贫困,就要对贫困主体——“人”的思想观念展开“精准扶贫”。走文化扶贫之路,文化扶贫即着重于对贫困人群的思想、文化、价值、观念层面进行改造,加快贫困人群固有习惯、风俗、思想、文化、观念、心态及价值理念的瓦解与重建。2017年5月印发的《国家“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改革规划纲要》明确了文化小康的具体目标。学习知识文化有助于脱贫,扶贫先扶智,治贫先治愚。要以提升思想文化素质为目标,给贫困群体灌输先进文化、知识和价值观念,传授适宜农业种植技术和谋生技能,激发贫困主体的内生动力,使他们有能力变潜在财富为现实财富,从根本上走上脱贫致富之路。在农村进行文化扶贫的措施最直接最广泛的便是农业推广教育。
  三、 农业推广教育适应文化扶贫战略的对策
  1. 健全农村推广队伍
  农民在农村获取知识、信息、学习的渠道主要是农业推广人员。提高农业推广人员的综合素质尤为重要,因为农业推广人员的素质决定农业推广的效率。加强对农业推广人员的知识和技能培训,并对他们的知识和技能进行考评,考评合格才可以持证上岗。除了对农业推广人员进行知识和技能培训以外,还要建立起一套有效的激励机制,通过激励使他们更有动力为农业推广奉献力量。此外政府也应该加大对农业推广服务的投资力度,在发展中国家,扶贫也是农业推广的重要目的之一,政府加大對农业推广投资的具体做法是提高农业推广人员的待遇,奖励在贫困地区工作的农业推广人员,因为他们教会贫困地区的农民提高农民生产和生活技能,帮助贫困地区的农民脱贫致富。
  2. 在农业推广中加大对农民教育培训力度
  从农业推广的角度,农业推广教育是农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发展现代农业实现农业产业化,打赢脱贫攻坚战,必须重视和加强农业推广教育的力度,建立一个有效且可行的农业推广教育网络体系,加大对农民的教育培训力度。继续加强对农村义务教育等基础教育的发展,大力发展农村普通高中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改善办学条件,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同时创新农村教育管理体制。着力提高农村教育质量,增强农村教育的师资力量造就高素质的农村教师队伍,除此之外国家也要继续加大对农民教育培训的财政投入,但同时也要优化投入结构并突出重点,财政投入向农村教育、职业教育、义务教育、学前教育、特殊教育等薄弱环节倾斜。
  3. 武陵镇农家书屋的作用
  为解决广大农民群众“买书难、借书难、看书难”的问题,2007年3月,新闻出版总署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农家书屋”工程。为丰富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提高辖区居民的文化素质,近年来,万州武陵镇于2004年启动大力实施“农家书屋”工程。如今,群众足不出村就能读到适用的书籍,村民大赞“书屋”就是农家乐。到目前为止,武陵镇文化服务中心设立了图书室,13个行政村均建成农家书屋,全面实现了“一村一屋”。另外镇上5个贫困村,每个村都建立了文化中心户。现在武陵镇每个村、社区书屋藏书均在2000册以上,各书屋每年免费服务群众达1000人次以上。建成的武陵镇文化中心,藏书达到5000余册。农家书屋,正在改变着新农民,也在改变着武陵镇的面貌。建好农家书屋是基础,管好农家书屋是保障,用好农家书屋才是真正目的。为此,武陵镇图书阅览室和农家书屋实行全天候开放,每天不低于8小时,为辖区居民提供了良好的阅读环境。农家书屋的建设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广大农家书屋工作者和建设者不忘初心、善作善成,在增强农民文化自信、解放农民思想实现文化扶贫、解放农民思想实现文化脱贫、加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四、 小结
  文化扶贫和现代农业推广教育都是侧重于思想文化观念的“精准扶贫”,帮助农民树立“自力更生、勤劳致富”的正确观念。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进行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和人力资本的投资,以期实现“人口红利”和“教育红利”“扶贫红利”。
  参考文献:
  [1]高启杰.农业推广学(第2版)[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8.
  [2]叶少平,李明.日本农业推广经验对我国入世后的启示[J].农村经济,2002(9):56-57.
  作者简介:孙君,重庆市,重庆三峡学院。
其他文献
摘 要:德育教育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道德、法律和心理健康的教育,具有导向、保证、疏通和感化作用。德育的重要目的就是谋求学生的全面发展,它是学生健康成长的条件和保障。因为德育的主体是学生,所以要在实施德育教育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動性和创造性。  关键词:农村中学;快乐成长;自主管理;全面发展;管理思想;自主性;创造性;共同提高  学生自主管理的过程,本身是一个自我教育的过程,也是一
摘要:在初中历史教材中,不仅囊括了我国民族、国家发展历程中的许多历史人物和事件,而学生亦可基于此了解我国的过去,继而由此吸取许多的经验教训,以尽可能减少自身在学习中所走的弯路。而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以及素质教育推广地不断深入,不仅使得历史学科的教学地位有所提升,且在极大程度上促进了初中历史教学理念与模式的转变。  关键词:初中历史;情景剧;素质教育  在我国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对初中历史教学提出
摘 要: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核心素养成为当下教育界最火的词之一。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成为教师工作的重心。本文对初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策略进行了重点探究,希望为初中化学教学发展贡献一分力量。  关键词:化学教学;培养;核心素养  初中化学是学生接触化学的开端,也可以说是化学教育的启蒙阶段,教师在这个阶段的化学教学中,在重视学科知识传递时,更应将培养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和核心素养列为
摘 要:学生通过阅读,可以了解什么是正确的人生观,当他们在今后的人生历程中遇到挫折、感受到迷茫时,也可以通过阅读书籍的方式来找寻到正确的道路。阅读教学在小学阶段以及学生今后的人生中所起到的重要意义,就可见一斑了。笔者就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践策略展开初步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探究;教学体会  阅读可以帮助学生学到知识,了解社会。通过阅读可以使他们感悟生活中的美与丑,发展其对社
摘 要:素质教育下,提倡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学习,其实质就是对学生的同伴合作,创新思维进行培养。在当下语文教学的实践过程中,无论是家长还是教师只看重学生的分数,而忽视了学生心灵的教育。为此,为了着力迎接新世纪的挑战,语文教师应着重对学生创新思维,创新能力进行培养。  关键词:创新;语文;素质教育  教育一直都是我国政策改革的重点,经过一代代教育工作者的努力,我国的教育政策也在朝着人性化的方
摘 要:语感是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直接感觉,是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体现。语感是新课标倡导的学生的重要核心能力之一,培养语感是语文课堂的重要任务。语感的培养并不依靠空洞的理论说教,而必须基于语言实践。教师如何巧引妙导,无痕培养学生的语感?本文从妙借情境教学,无痕培养学生的语感;妙引阅读感悟,无痕培养学生的语感;妙搭实践平台,无痕培养学生的语感三个方面阐述。  关键词:语感培养;情境教学;阅读感悟;实践
摘 要:新的课程视角和课改理念下,初中数学应该多一些情境渲染,多一些激励学生,多一些探究延伸。在这一过程中,知识已不再是唯一重要,其中所折射出的创新意识的萌发、数学方法的积累、数学能力的迁移,才是我们更加需要的境界。教师应该引领孩子们步入到这样的境界中,并且在数学的密林中采撷到更多,享受到更多,也收获到更多。  关键词:情境引入;信任激励;探究延伸  七年级数学《用字母表示数》,正是教师进行创新的
摘要:关注少年儿童的身心健康是整个社会日益关注的话题。针对孩子刚走进小学,出现胆小的心理问题,本文针对小学低年级学生胆小心理健康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最后提出了“校园教育”其实是解决低年级小学生胆小心理健康问题最便捷、有效的方式。  关键词:低年级;胆小;小学生;解决对策;校园心理教育  国内心理与教育工作者很重视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纷纷专注学生的心理教育。  一、 心理学教育者的呼吁  傅文弟在《
摘 要:新课改对老师们提出了更高要求,而恰到好处的运用问题对话教学法可以给我们提供一种合作双赢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问题对话教学法;教学模式;三级五步  一、 “问题对话”教学模式提出的背景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出:21世纪做人应该具备的四大知识支柱是:“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学会生存。”强调培养全面型人才的重要性。在《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反复强调学生全面发展的问题。但客观上无所适从的盲
摘 要:班主任是官职中最小的“主任”,却做着各种各样看似琐碎却又繁重的班级工作。在初中阶段,想要当一个好的班主任,需要付出许多的艰辛和努力,有时需要舍弃许多个人的时间和空间。想要当一个好的班主任,必须做到的是“教书育人”,也就是说,既要教好书,更要育好人。想要当好一个班主任,就要为学生建造一个良好的班集体,营造一个良好的班级氛围,把班级打造成师生共同的“家”,让所有的较适合学生感受到“家”的温暖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