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年味背后的文化内涵

来源 :课堂内外·创新作文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wd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每到春节,过年方式总会引发一波讨论。有人感慨“过年越来越没有感觉”,有人却说,朋友圈里晒年夜饭、微信群里拜年多么时尚,观影、旅游不比K歌、打牌更新鲜?不少人觉得,绿色安静的春节是一种新风尚;可也有人认为,听不见烟花爆竹声,总觉得年味淡了不少。
  年味真的变淡了吗?那要看年味究竟是什么。如果把年味理解为“进椒柏酒,饮桃汤”,或是“听烧爆竹童心在,看换桃符老兴偏”,那年味确实淡了。但如果把年味理解成在微信群里拜年,看网络春晚、举家出游,那年味还不是照样浓厚。其实,这么多年来,从放炮到“禁放”,从把压岁钱放在枕头下面到微信红包,从年货市场上大包小裹到网上一站购齐……变了的只是具体的形式,喜庆、团圆、祥和的春节内核并没有变,我们真正的传统一直流淌在血液里、延续在精神中。春节,是合家团圆的日子,也是充满仪式感的节日。浓浓的年味需要形式和仪式,但年味的根在传统文化中,在中国人传承千年的文化基因里。应该看到,很多形式、仪式都在“年味淡了”的感慨中一去不复返,但很多新的形式、新的仪式又随之而来。新年俗、旧年俗交相辉映而又各放异彩,成为春节期间的文化景观。不论如何变化,只要亲情的意义、家庭的价值,能在一年一年中不断积淀、延续,只要手机、电脑能让一家人其乐融融,我们就大可不必非要围炉夜话、全家守岁,非要纠结于内容之外的形式。
  其实,人们感慨年味淡了,也未必是关注具体的形式变化,而是在留恋饺子、窗花、拜年等象征物和仪式感,是在珍视这些形式与仪式所折射出的文化内核,以及这种文化如何能更好地积淀和传承。
  文化是从社会生活环境中培养出来的,脱离了生活环境的文化必然无法生长,传统文化要更好地传播,同样也必须生活化,成为大众日常生活中的有机组成部分。传统节日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让传统文化找到现代表达,是文化传统生生不息、文化血脉绵延相继的必由之路。这就意味着,传统节日的形式不能永远停留在昨天,不會永远是一种模式,其文化内涵会借助崭新的表现形式,演变成新的节庆习俗。在去除陋习的基础上,探索并不断完善文化传播的形式,使之符合现代人的思想要求和审美情趣,就能为传统节日文化的创新发展注入源头活水,让传统节日更有生命力,让传统文化的继承发扬之路更加宽广。
  “团聚最喜悦,团圆最幸福,团结最有力。”这正是春节文化的内核。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在传承中留住记忆,在创新中感悟坚守——无论年俗等的形式怎么变化,我们对团聚、团圆、团结的坚守、追求和期待永不会变,而一个个人、一个个家的坚守、追求和期待,必将汇聚成推动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摘自《河北日报》
  点 评
  针对几乎每年都存在的关于过年方式以及年味的讨论,作者直接指出,若要看年味变没变,关键是看年味是什么。在作者看来,春节和年味的核心并不是形式与仪式,而是形式与仪式所折射出的文化内核。传统节日的形式不会一成不变,其文化内涵会借助崭新的表现形式,演变成新的节庆习俗,这反而能激发传统节日的生命力。结尾站在国家和民族的高度进一步指出,无论年俗等形式如何变化,团聚、团圆、团结才是春节文化的内核,我们对它们的坚守、追求和期待,必将汇聚成推动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升华文章主旨的同时,亦启人思考。
其他文献
“吴承恩故居挂满六小龄童像”的新闻一出,舆论也争论不休.反对者认为,吴承恩故居就是吴承恩故居,里面六小龄童的资料比吴承恩的资料还多,喧宾夺主,的确不妥;支持者认为,《西
期刊
人都炸得七零八落了,家人却还能喜笑颜开,如此“脑洞大开”的《拆弹砖家》广告,让人不禁脊背发凉.当然,如果说涉嫌暴力冷血还仅仅是见仁见智的美学分析,那么,广告主角的选择
期刊
2018年12月中旬,一篇名叫《这块屏幕可能改变命运》的文章在朋友圈刷屏.该文所讲的“一块屏幕”,实际是一种“直播教育”模式,将优秀高中的课堂同步直播给贫困地区的学生们.
期刊
这是人类第一次揭开古老月背的神秘面纱。2019年1月3日10時26分,“嫦娥四号”探测器自主着陆在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内的冯·卡门撞击坑内,实现人类探测器首次月背软着陆。  “抬头望明月”,可望见的永远都是月球的正面。一直以来,人类对月球背面充满好奇,对何时才能抵达月球背面迫切期待。此次中国“嫦娥四号”探测器翩然落月,着陆器和巡视器成功分离,“玉兔二号”巡视器顺利驶抵月背,首次实现人类飞行器在
期刊
2019年1月15日,温州一行人在斑马线上看手机被开罚单引发广泛关注.这也是《温州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自2019年1月1日开始实施后,行人在斑马线上看手机被处罚的首张罚单.此举,
期刊
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市场形势的变化,战略转型是很多企业都要面对的一项重要课题。从发展需要出发,结合企业实际,适时地进行正确的战略转型,是涉及企业最高层面的重大决策。
短短两天时间,短视频《啥是佩奇》就在网络上爆红,堪称2019年的第一个网络爆款.有统计显示,这个视频一天内播放量超3100万,微博“啥是佩奇”话题阅读量超过3亿.一条爷爷给孙
期刊
2019年1月底,咪蒙旗下公众号“才华有限青年”发布的文章《一个出身寒门的状元之死》在微信朋友圈刷屏,但因文中时间错乱、违背常识,被质疑“造假杜撰”,随后被平台删除.腾讯
期刊
摘 要: 音乐,作为人类的第二语言,它与人的心理、情感活动具有形态上的一致性。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自信心的培养主要是进行真诚的赞扬、中肯的分析,多提供尝试的机会,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树立自信心。  关键词: 音乐课教学 自信心 培养    音乐,作为人类的第二语言,它与人的心理、情感活动具有形态上的一致性,拨动着人们的心弦,触及着人们的灵魂,对人的心灵有着积极的陶冶作用。现时,音乐又是一种
马克思说:“人类在探究真理时,丝毫不动感情地进行探究的事是一次也没有的。现在没有过,并且以后也不可能有的。”音乐是情感的艺术,任何一首歌曲或乐曲都是艺术家的情感产物,它通过音乐特有的方式来表现或活泼或婉转或庄严或凄凉的情感,使人们从中受到美的熏陶和情感的冶炼。“乐由情起”,这是说音乐由情感而起。也正是这种“情”牵动着无数颗童心,使之受到美的感染,因此在教学中,教师首先应以自己的情感去拨动学生情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