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文艺晚会中时代主题的表现方式

来源 :新闻研究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yhapp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人民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的提高,观众对于仅供娱乐的节目内容产生了审美疲劳,有深度、多层次的节目内容越来越受观众的欢迎。大型文艺晚会以其强大的艺术表现力,更多地承担着表达时代主题精神、弘扬正能量的责任,在给观众带来欢乐的同时,传递着更多有思想、有内涵的内容。在大型文艺晚会的时代主题表达中,可选取普通又典型的人物强化认同感,讲述平凡且有温度的故事增强渗透感,运用独特的视角呈现时代变化,以环环相扣的节目内容凸显时代主题。通过这些方式共同表达时代主题,不仅起到了把握时代精神、弘扬正能量的导向作用,同时还肩负起了传媒的责任,打造了传媒传播价值、塑造了良好的媒体品牌。本文以《2020湖南卫视春节联欢晚会》十八洞村分会场为例,探讨大型文艺晚会中时代主题表达的呈现方式以及时代主题表达发挥的作用。
  关键词:时代主题;大型文艺晚会;方式;作用
  中图分类号:G229.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1)14-0067-03
  课题项目:本论文为南京传媒学院校级金课《微视频制作》项目研究成果,项目编号:JK201929
  一、大型文艺晚会的发展历程
  我国的大型文艺晚会始于20世纪80年代,标志是1983年央视的春节联欢晚会,至今已有三十多年的历史。发展到今天,大型文艺晚会的艺术形态和表现形式越发多元化,有以春节、中秋、元宵等为主题的中华传统节日晚会,有五一、国庆、元旦等节日期间的主题晚会。随着网络与新媒体的崛起,以“双11”“618”为主题的娱乐晚会也相继出现。大型文艺晚会层出不穷,不仅传统电视媒体会举办晚会,爱奇艺、哔哩哔哩等网络视频平台也争相举办晚会。
  文艺是时代的发声,综合性文艺晚会更应承载时代的使命[1]。以往,大型文艺晚会作为综合性强、文化覆盖面广的艺术形态,因其结合了歌曲、舞蹈、小品、相声等丰富多元的文艺节目,成为大家不可或缺的娱乐大餐。但如今,随着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高速发展,国内已经相继涌现了许多音乐类、舞蹈类、相声类、小品类的综艺节目,人们对于大型文艺晚会的期待值也逐渐下降,同时现在各类晚会的整体构思、节目内容、表现形式都大同小异,导致观众更容易产生審美疲劳。
  在此背景下,如果晚会仅仅只是娱乐大众,那么显然不能满足观众的需求。大型文艺晚会应该更加注重其社会效应,发挥其教育公众、传播信息、推行良好风气与美德的作用,这是大型文艺晚会作为媒介与生俱来的责任与义务。但是,过往的晚会在传播时代主题的时候,由于表现方式的问题,观众难免会觉得过于宏大。近年来,越来越多具有时代特性的群众走上大型文艺晚会的舞台,讲述自身的故事,将晚会与实际生活串联到一起。晚会内容也不再仅仅是为娱乐服务,而更多地融入了时代的元素,每个节目内容之间也进行了有机的串联,使晚会真正成为时代、社会的缩影。
  二、《2020湖南卫视春节联欢晚会》十八洞村分会场简介
  十八洞村隶属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位于湖南省西部。2013年11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湖南省湘西州花垣县十八洞村考察,首次提出“精准扶贫”。十八洞村扶贫工作队通过精准识别、产业扶贫等方式在十八洞村探索出了一条可复制、可推广的扶贫道路,成为扶贫脱贫的典范。2017年2月,十八洞村成为该省第一批脱贫摘帽的贫困村之一。六年多来,十八洞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十八洞村脱贫的成功也给全国扶贫工作带来了宝贵的经验。
  电视文艺晚会的主题思想及中心内容是直接决定晚会节目内容的因素之一,因此导演要对晚会的文化表达内容进行充分研读,立足晚会的主题思想及中心内容,有针对性地对电视文艺晚会进行分析及构思策划,在把握晚会主题思想的基础上,融入时代元素,对晚会进行创新创造,最大限度地体现电视文艺晚会的文化价值和艺术性,给观众带来视觉和听觉的双重感受[2]。在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新时代,在2020年这一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之年,在这关键的历史性时刻,需要全国人民上下一心,拥有谋求发展、攻克艰难的奋斗热情,进而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在这一时代背景下,《2020湖南卫视春节联欢晚会》把晚会主题定为“奋斗奔小康、幸福过大年”,还在湘西十八洞村设置了分会场,带领全国观众回到了“精准扶贫”的首倡地,在2020年这个确保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确保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的重要节点,开启了为“乡村振兴”“全面小康”而奋斗的新篇章。
  十八洞村分会场的内容主要由晚会VCR与现场表演两大部分组成。晚会VCR《十八洞村的年味》中,主持人李锐带领一群外国友人来到十八洞村学习扶贫经验,感受当地传统文化,体验如今十八洞村的生活。现场表演则由四个节目组成,分别是歌舞表演《十八洞飞出幸福歌》《中国喜事》,互动环节《十八洞村的喜事》以及惊喜环节。其中互动环节《十八洞村的喜事》邀请了当地的村民以及第一任扶贫队长分享他们最近发生的喜事,惊喜环节用十八洞村的土特产、特色农副产品拼成一个“春”字,作为礼物献给全国人民。
  三、电视文艺晚会中时代主题表达的方式
  (一)选取典型人物,强化认同感
  典型人物是一个行业里突出的人,能代表一个时代的榜样,反映出一个时代的主题以及精神。而在大型文艺晚会的主题表达中,如果仅仅用歌舞、朗诵、合唱、小品等艺术形式进行表达,虽然能带来极致的观赏性,也能做到艺术与思想的统一,但未免会有点空洞,给观众带来的感受往往不够真实。而此时选取合适的典型人物,能在短时间内把观众带进时代主题的背景中,且与歌舞等艺术形式表达的时代主题相契合,形成记忆点,给观众带来深刻的印象。
  《2020湖南卫视春节联欢晚会》的十八洞村分会场,在嘉宾互动的环节中,晚会不仅选取了典型人物,还选取了“小人物”,使晚会更加贴近现实,增强了观众的认同感。互动嘉宾龙秀林是十八洞村第一任扶贫队长,在全国扶贫领域中无人不晓,但他也只是千千万万一线扶贫工作者中的一员。在他的身上,我们能看到扶贫工作的一个时代缩影,也能看到为全面奔小康而奋斗的时代精神。晚会还选取了村里出嫁、村里建新房、村里生孩子的典型人物,他们的喜事是十八洞村脱贫后不断发生的喜事,也是贫困人口脱贫后生活变好的缩影。正是这些有血有肉、真实且平凡的典型人物,让脱贫攻坚战胜利的成果得到了具体的表现,让观众对时代的价值有了深刻的感受。   (二)讲述平凡且有温度的故事
  无论在什么时候,故事往往都比其他任何艺术形式更能打动人。在信息技术发展的时代,人们越来越习惯碎片化的阅读,“短、平、快”成为现在内容传播的特点。而晚会受时长限制,很难用一个冗长的故事去打动观众。因此,紧扣时代主题、接地气地讲述刚刚发生或即将发生的百姓故事,描绘生动具体的细节,更能引发观众的情感共鸣。
  在嘉宾互动环节中,晚会邀请了十八洞村第一任扶贫队长龙秀林,他讲述了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中,他代表十八洞村站在脱贫攻坚方阵彩车上的喜事。这不仅是他人生中骄傲的事情,还是十八洞村的骄傲,更是千千万万扶贫工作者的骄傲。晚会紧扣“奋斗奔小康”的时代主题,讲述一线工作者的故事,让大家看到扶贫工作者与老百姓一起,用双手创造更幸福的生活。而其他典型人物讲述的喜事都是生活中平凡的点滴,晚会借助这些平常就会发生在每个观众身边的喜事,引起观众的情感共鸣,让观众真真切切地感受到老百姓的生活真的越来越好了。
  (三)以独特的视角来呈现
  在过往晚会穿插的VCR中,大多视频都是去讲述一段完整的故事,这种手法能高效、快速地阐述一段故事并且有力地传达某种情感。但是在视频技术高速发展的背景下,观众更喜欢新鲜、能吸引眼球的东西,对于以新闻拍摄手法制作的视频积极性不高。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世界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越来越密切,祖国的发展与强大也吸引许多外国人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以及新生活方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近年来,短视频兴起,其中涌现出了许多外国人体验中国文化生活的视频内容。
  晚会分会场的VCR改变了一贯的叙事风格,邀请了一群外国友人,以外国人这一独特的视角看十八洞村的变化,学习“湘西经验”。对于中国来讲,以“他人”的视角呈现十八洞村的生活变化,能使之更加真实和客观。视频中的外国人不仅体验了中国传统的节日文化和民族文化,更是体验了网络直播带货这种对于他们来说非常新奇的事物。通过这样的方式呈现不仅增强了观众观看时的趣味性,让观众可以更真实地感受到十八洞村的变化,也展现出中外文化的友好交流。
  (四)环环相扣,凸显主题
  在新时代的文艺晚会中,无论主题如何多元化,都离不开紧扣时代主旋律。晚会被赋予了一个时代主题后,光喊口号是没有用的,晚会的内容需要为晚会的主题服务。除了要在节目内容上做到艺术与主题思想的结合,对每个节目之间的联系以及晚会节目顺序和节奏的把控也会极大地影响到整场晚会的传播效果。晚会里的每一个节目都不是单一、独立的个体,只有做到节目与节目之间环环相扣、层层递进,才能实现“1+1>2”的效果,更好地发挥文艺晚会表达时代主题的作用。
  十八洞村分会场的表演共四个环节,直播时长只有短短的15分钟。第一个节目《十八洞村飞出幸福歌》,歌曲中融入了民歌的形式,加入了有当地特色的苗鼓声与吆喝声,配合充满传统元素的舞美,把十八洞村这一美丽的画卷呈现在观众眼前。歌词唱出了十八洞村的变化及故事,给全国人民呈现了一张十八洞村扶贫的优秀答卷。第二个节目《十八洞村的喜事》用村里典型人物的喜事表现了如今十八洞村的幸福生活。第三个节目《中国喜事》不仅为十八洞村的喜事送去祝福,更是把祝福送给了神州大地上的每一个人。第四个惊喜环节表达了十八洞村对党和国家的感谢。每个环节的内容无一不是服务于主题。从交代十八洞村的背景到贴近现实的嘉宾互动环节,再到用歌曲《中国喜事》将喜庆气氛推向高潮,最后饮水思源,不忘初心,表达感谢,四大环节环环相扣、层层递进,达到了不错的晚会效果。
  四、大型文艺晚会中时代主题表达的作用
  (一)把握时代精神,弘扬主旋律
  大型文艺晚会作为一种主流的艺术形式,有着强大的综合表现力。电视作为主流媒体,有着广泛的影响力和传播力。大型文艺晚会通过寓教于乐,将主流价值观融入艺术节目中进行传播,潜移默化地对观众进行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大型文艺晚会还会呈现国家与人民过往取得的成绩,并对下一年进行铺垫,让观众关心了解自己的国家以及自己的生活,了解党和国家的政策方针以及重要思想,让更多人了解时代精神,紧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步伐,树立积极向上的心态,共同完成时代的任务。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这一时代任务的完成需要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努力。《2020湖南卫视春节联欢晚会》把握时代精神,与时俱进,将主题定为“奋斗奔小康,幸福过大年”,向人民傳递积极向上、奋发图强的主旋律,激励人们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脱贫攻坚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一环,“精准扶贫”重要思想则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根本指针。十八洞村分会场回到“精准扶贫”首倡地十八洞村,展现其六年来的扶贫成果,让观众认识并了解其中的内涵,树立自信,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
  (二)发挥导向作用,弘扬正能量
  大型文艺晚会作为人民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一直肩负着弘扬正能量的作用。幸福、文明、和谐是我们一直坚守与追求的时代精神。大型文艺晚会也一直践行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递着真、善、美的正能量。
  春节是中国最热闹、最盛大的节日,春节联欢晚会中,幸福是永恒不变的主题。《2020湖南卫视春节联欢晚会》十八洞村分会场邀请了当地村民到直播现场充当观众,并且在直播过程中使用了大量观众特写镜头,主持人李锐与现场全体观众进行了多次互动。当地村民发自内心的开心与幸福情绪,通过镜头传递给了每一位在屏幕前的观众。嘉宾在互动环节讲述了十八洞村的喜事,将喜悦带给了现场以及电视机前的每一个人。通过正能量的传播,鼓舞社会上每一个人,引导人们拥有积极向上的心态。
  (三)打造传播价值,满足受众需求
  大型文艺晚会已经成为体现电视台实力的重要途径。一台全方位、多元化的晚会,其制作水平、艺术与内涵的体现往往最能展现一个媒体的综合软实力。在经济与文化飞速发展的今天,越来越多的电视台开始举办晚会,各类跨年晚会、节日晚会层出不穷。与其说各大电视台的晚会“大战”是依靠内容与品牌进行竞争,倒不如说是经济实力的比拼。在流量横行的时代,人气高的明星偶像、知名度高的赞助商似乎已经成为晚会成功的关键,成为高收视率的保证,每到各种节日,各大卫视的晚会就开始了阵容的对战、舞美的对战。   数量众多的晚会看起来给了观众非常多的选择,但实际上观众能接收的信息非常少。千篇一律的节目内容、大同小异的节目形式,观众看来看去也只能看见熟悉的面孔,听着熟悉的流行歌,极易导致审美疲劳,丧失观看兴趣。太过娱乐化的节目即使当时拥有了很高的讨论热度,但等到另一个热点出现,其立马就会被人遗忘。对豪华阵容与华丽的舞台过分追求,只会让艺术流于表面,大大降低了晚会传播价值。
  在已经形成多元化意识形态的社会环境下,受众精神文化领域的需求越来越高。受众更需要一个进行情感宣泄、提升自身文化素养的平台。在获得娱乐、心情愉悦的同时,他们也需要能接收到有价值、有内涵的信息。在内容丰富、传播范围广、综合性强的大型文艺晚会中融入时代主题的表达,可以大大丰富其思想及内涵,在传播快乐的同时能寓教于乐,肩负起更多的社会责任,增加其传播价值。在源于生活、人民喜闻乐见的艺术作品中,受众能找到情感共鸣,同悲喜,节目传达的主流价值观、内在的正能量也能对受众进行正确的引导。大型文艺晚会用艺术、文化、思想相结合的内容与受众日常生活进行连接,打造良好的传播价值,为受众提供正确的引领,营造良好的精神家园是其义不容辞的责任。
  五、结语
  大型文艺晚会作为文艺领域中一种重要的节目形态,因其多元化、娱乐化的特征深受老百姓的喜爱。随着网络与新媒体的发展,依靠网络高速的传播力与强大的渗透力,大型文艺晚会走进了每个人的生活,在社会中引起了较大的反响与讨论。时代赋予了大型文艺晚会传达时代精神、做好正确导向的责任,其要在做到娱乐观众的同时,时刻保持内容有思考、有内涵、有深度,做到艺术与思想的统一。大型文艺晚会的时代主题表达不能再仅仅局限于单一节目的歌颂,而应更加贴近现实,从老百姓的实际出发,講老百姓的故事,讲有温度的故事。晚会里的每一个节目以及环节不能是散乱、单一的个体,而要由浅到深、相辅相成,共同呈现晚会的时代精神。对于观众而言,时代主题不应再只是遥远宏大的东西,而要能真真切切地体现在自己的生活当中。
  参考文献:
  [1] 王雪梅.从总台春晚看综合性文艺晚会的创新表达[J].电视研究,2021(03):27-29.
  [2] 车小春.电视文艺晚会中导演的策划构思路径浅述[J].采写编,2021(03):173-174.
  作者简介:陈卓(1985—),女,江苏南通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电视节目策划与制作、新媒体传播。
其他文献
摘要:受新媒体的冲击,电视新闻节目收视率持续下降,方言类新闻节目由于其自身局限性也面临挑战。方言类电视节目作为一种重要的电视新闻形式,在地域传播上具有独特优势,基于此,对方言类电视新闻的分析和发展路径探索也成了业界关注的问题。本文以中国唯一获准上星的地方方言电视频道南方卫视的《今日最新闻》为研究样本,探索方言电视新闻节目在宏观与微观环境下的成功因素,分析方言电视新闻栏目在语言限制上的种种弊端,论述
期刊
摘要:在融媒体背景下,政务公众号的功能在原有进行政府新闻和政策宣传的基础上,进一步丰富化、立体化,手段也日趋多样化。如何实现新闻传播和宣传功能,以及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润物细无声地达到强化政务服务、扩大基层治理效果的目的,是每个政务公众号都要面对的课题。本文以“广州YX发布”为例,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框架下,对该公众号在新冠肺炎疫情中的新闻传播和宣传工作方式方法、成效以及不足之处进行分析。  关
期刊
摘要:爱奇艺出品的《沉默的真相》2020年9月播出后,以电影化的视听质感和类型化的剧场模式吸引了目标受众,在社交网络上引发热烈讨论,成为2020年兼具强传播力和高口碑的网络悬疑剧,入选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公布的“2020年第四季度优秀网络视听作品推选活动优秀作品目录”。本文以豆瓣评分9.2的《沉默的真相》为例,对新媒体时代网络悬疑剧的创新与突破进行探讨。  关键词:悬疑剧;网络剧;《沉默的真相》  中
期刊
摘要:2019年上映的电影《少年的你》以校园青春故事为题材,通过讲述高中生陈念和小北两人面对校园暴力、少年犯罪的一系列故事,折射被大众忽视的一些尖锐问题,在校园背景和社会背景下,展现了主角在与校园霸凌的对抗中成长并完成自我救赎的故事。本文以少年犯罪题材电影为主要研究对象,借助格雷马斯的符号矩阵理论,对少年犯罪题材电影中的人物建构、对抗模型等进行解析,讨论此类电影中人物的成长路线和电影的成功之处,以
期刊
摘要: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融合发展给高校档案馆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很多高校档案馆开始建设微信公众号。本文以42所“双一流”高校档案馆微信公众号为研究对象,从微信公众号的开通情况、基本信息和服务内容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探讨高校档案馆微信公众号的运营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为高校档案馆微信公众号运营的进一步完善提供参考。  关键词:媒体融合;高校档案馆;微信公众号;运营对策  中图分类号
期刊
摘要:融媒体时代,随着技术的不断更新,媒介手段越来越多样化,新闻随处可见。为了适应深刻变化的舆论生态、媒体格局、传播方式,各种各样的新媒体技术也被频繁应用于传统媒体新闻报道当中。2019年Vlog开始在新闻领域走红,博鳌亚洲论坛、全国两会,康辉的Vlog都是Vlog与新闻的结合物。Vlog这个西方舶来品进入中国短短两年多,便迅速在主流媒体的新闻报道中占据一席之地,掀起了不小的浪潮,体现出了亲民、接
期刊
摘要:考察网络表情符号使用角度的不同是否会影响亲密度的感知。网上招募168名被试,采用单因素(使用角度:不使用表情符号、表情符号发送者、表情符号接收者、既是表情符号发送者又是接收者)的组内设计。结果发现:表情符号接收者感知的亲密度显著高于不使用表情符号的用户及表情符号发送者;表情符号发送者感知的亲密度与不使用表情符号的用户不存在显著差异;既是表情符号的发送者又是接收者的用户感知到的亲密度显著高于不
期刊
摘要:本文紧扣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知识问答社区信息传播的特征与内容,收集知乎平台中新冠病毒主题社区的精华帖等相关数据,构建问答社区信息传播网络,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法,通过传播效率、路径及控制度等指标分析网络中的信息传播力及舆论的发展趋势。同时基于新公共服务理论、整体性治理理论、自我决定理论、舆情生命周期理论及统筹治理等理论,提出建立健全回应机制、完善网络舆情扩散的管控机制、建立健全用户参与机制及突发性网
期刊
摘要:本文在系统研究和分析美国高校新媒体专业课程教育体系特点的基础上,以美国新媒体专业具有代表性和有较大参考价值的三所高校——斯坦福大学、南加州大学、哥伦比亚大学为例,提取总结了其新媒体专业实践教学对我国新媒体实践教学发展的启示和可供借鉴的经验,为我国新媒体专业教育体系提出一些改进建议。  关键词:新媒体专业;实践教学;启示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
期刊
摘要:由于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许多人在面对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事项时常采取逃避延后的态度,长此以往产生一系列焦虑、不安、无助、自责、自我否定等拖延症不良情绪。但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尤其是以QQ群为代表的在线社群的出现,原本分散的拖延个体得以在虚拟网络上聚集成群。本研究通过对某战拖大群持续数月的在线网络观察以及对部分代表性成员的深度访谈,从社会支持理论的角度分析,得出该在线社群在情感、信息、归属、物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