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新闻敏感缺失成因探究

来源 :新闻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uwengl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传统媒体时代,新闻专业学生新闻敏感缺失就被作为新闻教育的重要议题进行探讨。李希光教授曾感叹,“清华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的学生真是越读越糊涂”,竟然赶不上那些从来没有读过新闻与传播学的人。[1]清华大学尚且如此,其他学校学生的新闻敏感缺失也可见一斑。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新闻敏感缺失的问题愈演愈烈。在新闻学课堂上,频繁出现不知如何选取事实、选题没有新闻价值、选题角度可笑等情况,让授课老师哭笑不得。为什么新媒体时代学生新闻敏感缺失如此严重,是什么导致了他们的新闻敏感缺失?

一、信息爆炸与注意力之间的矛盾


  阿尔文·托夫勒在《第三次浪潮》中认为,人类社会正迎来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信息生产呈几何级数式增长,往往是旧信息还未浏览,而新一波的信息已然到来。海量信息与用户有限的注意力之间不可避免地产生矛盾。
  而作为从众多事实中选取新闻的能力,新闻敏感的产生往往呈现“接触事实—感知事实—敏感产生”的路径。即新闻敏感是在与事实互动中产生的,不存在凭空产生的新闻敏感。当学生未与事实发生接触,甚至甫一接触便草率离场,又怎会知道该事实有无新闻价值?新闻敏感又如何体现?作为新媒体的主要用户群,学生浏览大量信息成为每天的“必修课”。在信息洪流中,有限的注意力剥夺了思考的时间,学生往往停留在浅层次的浏览之中,而未能给深入思考、敏感产生留有余地。许多学生对信息往往是蜻蜓点水,自然不可能理解事实意涵,更不必说产生对事实的敏锐感受。

二、快餐化阅读削弱了阅读思考能力


  新闻文本阅读是培养新闻敏感的重要途径。大量新闻文本阅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与信息归纳能力,为新闻业务奠定良好的文字功底,并在此基础上实现培养学科忠诚度和形成新闻敏感的目的。
  约翰·奈比斯特认为:“在这个文字密集社会里,我们比以往更需要具备基本的读写技巧”。[2]对新闻专业的学生来说,这种技能的具备就更为重要。在传统媒体时代,学生新闻文本阅读能力弱就是客观存在的问题,进入新媒体时代,这一问题有不断加剧的趋势。“快餐化”阅读成为学生的普遍阅读方式,传统新闻文本阅读被边缘化。不痛不痒的网络软文对文字能力的提升和促进理性化思考,进而产生对事实的敏锐感受方面作用不明显。伊尼斯所说的“技术发展造成文化的不堪”,[3]其重要表现就是时间被分割成片段,连贯的思考无法进行。当“快餐化”阅读成为主要阅读方式,深入的、持续的思考无法进行,建立在大量新闻文本阅读之上的新闻敏感自然无法形成。

三、社会阅历不足与新闻实践缺失


  新闻敏感是记者对新闻价值的发现与判断能力。只有具备较强的新闻敏感,记者才能在纷繁复杂的事实中择取具有新闻价值的事实。而新闻敏感的获得,仅靠熟知新闻理论是不够的。惟有踏踏实实进行新闻实践,才能逐渐培养出新闻敏感。
  对学生而言,由于常年生活在学校的“象牙塔”中,社会阅历不足。而“电视人”及“网络人”的大量涌现,使学生注重自我、抵触社交的倾向越发明显。这导致学生对社会问题认识的片面化。面对相关议题,由于所知甚浅,往往不知从何处下手,更不必说对事实的新闻价值判断。而新闻教育中实践的不足,又加深了学生社会阅历不足的短板,加重了新闻敏感缺失。当前新闻教育中理论与实践课程配比整体处于失衡状态,具体体现为对理论课程的过度倚重。而即便在重视实践的情况下,真正有师资、有技术、有资金作为实践保障的院校,也是寥寥可数。一些院校尽管意识到增强新闻实践的必要性,而师资、技术、资金的短缺,又使其心有余而力不足。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在开设之初,曾以“重实践”闻名全国。而随着实力壮大,则呈现出向理论靠拢的趋势。目前新闻传播学教育的一大问题,便是理论与实践的脱节。对理论的过度热衷,导致对实践的重视不够。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新闻理论从实践中来,最终还要回到实践中去。因此,正确处理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将是今后我国新闻教育面临的重点与难点。

四、世界复杂性与知识有限性之间的矛盾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将纷繁复杂的事实呈现在用户面前。无数的信息不断地涌入人们的视野。信息的数量、生产效率、呈现密度与涉及范围均远非传统媒体时代可比。
  传统媒体时代有“记者是通才”的说法,即记者要对各领域知识有相当程度的了解,才不致因知识缺失而导致新闻敏感缺位。而在新媒体时代,对记者的要求更加严格,包括具备跨学科视野与囊括万方的知识体系,以及面对瞬息万变的环境的缜密分析能力等。对新闻专业学生而言,各类书籍阅读过少,对自身要求不严格等,共同导致了知识储备的有限和视野的局限。而渗入整个媒介生态的算法推送,使新闻实现个性化定制,“信息茧房”导致学生知识结构的狭隘性和单一化。当以有限的知识面对无限的事实,无知造成的尴尬不可避免,新闻敏感便不可能产生。
  而新闻教育缺少与时俱进的精神与勇气,同样加剧了世界复杂性与知识有限性之间的矛盾,无法有效培养学生的新闻敏感。当前许多新闻院校教授的实务内容,还是传统的采写编评,与新媒体时代没有实现有效接轨。即便一些院校开始在融媒体采访、无人机拍摄、视频制作等方面下功夫,力图打造融媒体“全才”以适应当下的新闻生产模式,但仍然在知识体系的建构和视野的拓展上存在不足。

五、新媒体生态乱象导致敏感钝化


  层出不穷的舆情反转和违背职业道德的虚假新闻,是新媒体生态乱象的重要表征。二者损害了新闻真实性与媒体公信力,扰乱了整个媒介生态。而大众传播建构的拟态环境,则日益演变为以VR/AR为代表的虚拟现实/增强现实。随着真实与虚拟的边界日渐模糊,真实失控的焦虑感也日益严重。在这种情况下,奉真实为生命的新闻面临正当化危机。
  纷乱的新媒体生态加剧了对新闻地位的冲击,并通过影响学生的认知和行为对现实产生影响。新媒体俨然演变为一种与传统媒体具有同等效力的强大媒介。格伯纳的培养理论认为,电视具有对人类性情和偏好产生顯著影响的传播效果。“电视大批量生产的信息和形象与重复性模式形成了一个共同的符号环境的主流。”[4]这个论断同样适用于新媒体。受良莠不齐的信息产品潜移默化的影响,以及虚拟现实的不断熏染,使学生的认知基模发生改变,并作用于对新闻的发现和选择上。在学生的认知体系中,新闻不再是专业的,新闻还包括一些自媒体转发的鸡汤软文,以及为博眼球无中生有的“标题党”消息,或是层出不穷的娱乐八卦与花边绯闻。而这种“新闻”显然不符合新闻的学理界定。长此以往,学生必然不知新闻为何物,其新闻敏感也将益加钝化。
其他文献
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城市既是人类文明的产物,也是孕育文明的社会空间。  美国城市规划理论家芒福德认为,城市好比“社会活动的剧场”,包括艺术、政治、商业等,都是为了“让这个戏剧更有影响,让这个舞台尽可能地突出演出效果”。  同时,芒福德也警告说,城市文化如果失去了戏剧对白的意识,那么,“必然走向致命的最后一幕”。  也有学者把城市喻为“一部石刻的史书”。历史是延续、发展的,城市的良性发展,需要吸收传
一、媒体融合背景下的全媒体运作  媒体融合这一概念,最早由尼古拉斯·尼葛洛庞蒂提出。从狭义的角度理解是指将不同形态的媒体融合在一起,以此产生新的媒介形态。广义来看,这种结合则不仅限于媒介形态方面,也包括媒介功能、传播手段、所有权乃至组织结构等多重要素的融合。也就是将传统媒体(报纸、广电等)与新兴媒体形式有效结合起来,通过对资源进行共享以及集中处理等手段,生产出不同形式的信息产品,然后通过不同的平台
《农民日报》作为农业类综合性大报,是我国对农信息传播的重要舆论阵地和农业知识普及的权威平台。自上世纪80年代创刊起,《农民日报》作为联系沟通党和广大农民的重要纽带,一直坚持党性原则,坚持替农民说话,帮农民致富的宗旨。随着网络媒体的兴起,传播渠道更加多元,借助新媒体平台农业信息实现了与网络渠道的“嫁接”,受视听可感的网络新媒体的冲击,《农民日报》的传统图文传播形式面临严峻危机。《农民日报》主动顺应新
【摘 要】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探索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以及全国和地方资产负债表的要求,开启了自然资源核算与摸清“家底”的新篇章。为了对这一重要工作有所贡献,文章以土地资源为例,借鉴《SEEA2012》以及澳大利亚土地平衡表的实践,从分类标准、计量单位、计量属性等多个角度探索编制土地资源平衡表的方法,阐明了土地资源平衡表与国家资产负债表之间的关系,并结合我国土地统计表现状和土地管理情况总结出编
网络科技的突飞猛进,数据开发的日新月异,传播平台的灿若星辰,今天,我们面对的是一个全新的媒体融合发展时代。剧烈变化,深刻变革,“变”是这个时代的特征,“变”也将新闻传播领域推到了“风口浪尖”,从传统媒体到互联网,再到移动互联网,传播的特征一直都在变化,用户的注意力也在“集”与“散”之间变幻。作为传统媒体的广播,也呈现出新的特点与趋势,网络收听呈现出不同于传统收听的新格局,广播面临着媒体转型的压力与
白前是一味降气止咳化痰药。据传,其名字的来历与名医华佗有关。  那年,华佗在河南行医,一天,他来到一个名叫自家庄的村子,天下起了瓢泼大雨,他便留宿在一白姓老板开的客店里。睡到半夜,华佗被阵阵小孩的哭声惊醒,仔细听,孩子还咳嗽得厉害。他睡不着了,便起床叫醒白老板:“谁家的孩子在哭呀?”老板答:“店后边那家的孩子,都几天了。”华佗认真地跟老板说:“这孩子的病很重,必须马上治疗。”老板摆摆手:“大半夜的
2010年起,以政务微博为起点,我国各级政府开启了政务新媒体时代。如今,政务新媒体的规模稳定增长,在政府与公众进行沟通交流、倾听民意、化解各类社会矛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作为政府问政、施政的信息发布平台、服务平台,优化政务新媒体的信息发布方式已成为政府部门提高公共服务水平,进而提高公信力的重要保障。安徽省政务新媒体诞生于政务微博兴起浪潮中,围绕安徽发布政务微博、微信和安徽省人民政府网站,打造出省市县
随着2009年第一部专业制作的网络剧的诞生,到2012年《屌丝男士》的播出,网络剧从起步阶段进入了迅速发展时期。到现在为止,网络上可以查到的网络剧数量已经超过了500部,增长趋势明显,网络剧市场也越来越成熟。网络剧所带来的新变革,对影视制作行业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因此,无论是创作者还是媒介方都急需对网络剧的生产方式、传播方式和传播效果进行研究,从而明确其未来的发展方向。通过查阅中国学术文献总库,可
一、短视频兴起与发展  随着移动网络、手机硬件的发展以及用户对多形态、富媒体社交的需求,近几年,集结了声音、文字、图片、影像于一体的短视频应用可谓发展得风生水起。  短视频是指时长几秒至几分钟,以短视频APP应用为载体进行拍摄和后期处理、发布的网络视频。短视频APP因视频制作简单、动态感官刺激强、传播模式碎片化、效果炫酷成为当下最应景的社交应用。  2016年,字节跳动公司推出了专注年轻人音乐的短
这是一款在市面上少见的Little Can智能存钱罐。  这款智能存钱罐诞生的背景是考虑到,无现金社会的趋势来临,父母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帮助小朋友认识金钱。  它通过三种智能交互——扭一扭、摇一摇、拍一拍,實现存钱、花钱、查余额、做任务四大功能。它在使用时需要搭配手机APP一起使用,所有的功能需要父母和孩子一起配合才能完成。开发者认为,好的科技产品应该是促进父母和孩子的交流,而不是取代彼此的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