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传统媒体时代,新闻专业学生新闻敏感缺失就被作为新闻教育的重要议题进行探讨。李希光教授曾感叹,“清华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的学生真是越读越糊涂”,竟然赶不上那些从来没有读过新闻与传播学的人。[1]清华大学尚且如此,其他学校学生的新闻敏感缺失也可见一斑。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新闻敏感缺失的问题愈演愈烈。在新闻学课堂上,频繁出现不知如何选取事实、选题没有新闻价值、选题角度可笑等情况,让授课老师哭笑不得。为什么新媒体时代学生新闻敏感缺失如此严重,是什么导致了他们的新闻敏感缺失?
阿尔文·托夫勒在《第三次浪潮》中认为,人类社会正迎来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信息生产呈几何级数式增长,往往是旧信息还未浏览,而新一波的信息已然到来。海量信息与用户有限的注意力之间不可避免地产生矛盾。
而作为从众多事实中选取新闻的能力,新闻敏感的产生往往呈现“接触事实—感知事实—敏感产生”的路径。即新闻敏感是在与事实互动中产生的,不存在凭空产生的新闻敏感。当学生未与事实发生接触,甚至甫一接触便草率离场,又怎会知道该事实有无新闻价值?新闻敏感又如何体现?作为新媒体的主要用户群,学生浏览大量信息成为每天的“必修课”。在信息洪流中,有限的注意力剥夺了思考的时间,学生往往停留在浅层次的浏览之中,而未能给深入思考、敏感产生留有余地。许多学生对信息往往是蜻蜓点水,自然不可能理解事实意涵,更不必说产生对事实的敏锐感受。
新闻文本阅读是培养新闻敏感的重要途径。大量新闻文本阅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与信息归纳能力,为新闻业务奠定良好的文字功底,并在此基础上实现培养学科忠诚度和形成新闻敏感的目的。
约翰·奈比斯特认为:“在这个文字密集社会里,我们比以往更需要具备基本的读写技巧”。[2]对新闻专业的学生来说,这种技能的具备就更为重要。在传统媒体时代,学生新闻文本阅读能力弱就是客观存在的问题,进入新媒体时代,这一问题有不断加剧的趋势。“快餐化”阅读成为学生的普遍阅读方式,传统新闻文本阅读被边缘化。不痛不痒的网络软文对文字能力的提升和促进理性化思考,进而产生对事实的敏锐感受方面作用不明显。伊尼斯所说的“技术发展造成文化的不堪”,[3]其重要表现就是时间被分割成片段,连贯的思考无法进行。当“快餐化”阅读成为主要阅读方式,深入的、持续的思考无法进行,建立在大量新闻文本阅读之上的新闻敏感自然无法形成。
新闻敏感是记者对新闻价值的发现与判断能力。只有具备较强的新闻敏感,记者才能在纷繁复杂的事实中择取具有新闻价值的事实。而新闻敏感的获得,仅靠熟知新闻理论是不够的。惟有踏踏实实进行新闻实践,才能逐渐培养出新闻敏感。
对学生而言,由于常年生活在学校的“象牙塔”中,社会阅历不足。而“电视人”及“网络人”的大量涌现,使学生注重自我、抵触社交的倾向越发明显。这导致学生对社会问题认识的片面化。面对相关议题,由于所知甚浅,往往不知从何处下手,更不必说对事实的新闻价值判断。而新闻教育中实践的不足,又加深了学生社会阅历不足的短板,加重了新闻敏感缺失。当前新闻教育中理论与实践课程配比整体处于失衡状态,具体体现为对理论课程的过度倚重。而即便在重视实践的情况下,真正有师资、有技术、有资金作为实践保障的院校,也是寥寥可数。一些院校尽管意识到增强新闻实践的必要性,而师资、技术、资金的短缺,又使其心有余而力不足。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在开设之初,曾以“重实践”闻名全国。而随着实力壮大,则呈现出向理论靠拢的趋势。目前新闻传播学教育的一大问题,便是理论与实践的脱节。对理论的过度热衷,导致对实践的重视不够。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新闻理论从实践中来,最终还要回到实践中去。因此,正确处理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将是今后我国新闻教育面临的重点与难点。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将纷繁复杂的事实呈现在用户面前。无数的信息不断地涌入人们的视野。信息的数量、生产效率、呈现密度与涉及范围均远非传统媒体时代可比。
传统媒体时代有“记者是通才”的说法,即记者要对各领域知识有相当程度的了解,才不致因知识缺失而导致新闻敏感缺位。而在新媒体时代,对记者的要求更加严格,包括具备跨学科视野与囊括万方的知识体系,以及面对瞬息万变的环境的缜密分析能力等。对新闻专业学生而言,各类书籍阅读过少,对自身要求不严格等,共同导致了知识储备的有限和视野的局限。而渗入整个媒介生态的算法推送,使新闻实现个性化定制,“信息茧房”导致学生知识结构的狭隘性和单一化。当以有限的知识面对无限的事实,无知造成的尴尬不可避免,新闻敏感便不可能产生。
而新闻教育缺少与时俱进的精神与勇气,同样加剧了世界复杂性与知识有限性之间的矛盾,无法有效培养学生的新闻敏感。当前许多新闻院校教授的实务内容,还是传统的采写编评,与新媒体时代没有实现有效接轨。即便一些院校开始在融媒体采访、无人机拍摄、视频制作等方面下功夫,力图打造融媒体“全才”以适应当下的新闻生产模式,但仍然在知识体系的建构和视野的拓展上存在不足。
层出不穷的舆情反转和违背职业道德的虚假新闻,是新媒体生态乱象的重要表征。二者损害了新闻真实性与媒体公信力,扰乱了整个媒介生态。而大众传播建构的拟态环境,则日益演变为以VR/AR为代表的虚拟现实/增强现实。随着真实与虚拟的边界日渐模糊,真实失控的焦虑感也日益严重。在这种情况下,奉真实为生命的新闻面临正当化危机。
纷乱的新媒体生态加剧了对新闻地位的冲击,并通过影响学生的认知和行为对现实产生影响。新媒体俨然演变为一种与传统媒体具有同等效力的强大媒介。格伯纳的培养理论认为,电视具有对人类性情和偏好产生顯著影响的传播效果。“电视大批量生产的信息和形象与重复性模式形成了一个共同的符号环境的主流。”[4]这个论断同样适用于新媒体。受良莠不齐的信息产品潜移默化的影响,以及虚拟现实的不断熏染,使学生的认知基模发生改变,并作用于对新闻的发现和选择上。在学生的认知体系中,新闻不再是专业的,新闻还包括一些自媒体转发的鸡汤软文,以及为博眼球无中生有的“标题党”消息,或是层出不穷的娱乐八卦与花边绯闻。而这种“新闻”显然不符合新闻的学理界定。长此以往,学生必然不知新闻为何物,其新闻敏感也将益加钝化。
一、信息爆炸与注意力之间的矛盾
阿尔文·托夫勒在《第三次浪潮》中认为,人类社会正迎来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信息生产呈几何级数式增长,往往是旧信息还未浏览,而新一波的信息已然到来。海量信息与用户有限的注意力之间不可避免地产生矛盾。
而作为从众多事实中选取新闻的能力,新闻敏感的产生往往呈现“接触事实—感知事实—敏感产生”的路径。即新闻敏感是在与事实互动中产生的,不存在凭空产生的新闻敏感。当学生未与事实发生接触,甚至甫一接触便草率离场,又怎会知道该事实有无新闻价值?新闻敏感又如何体现?作为新媒体的主要用户群,学生浏览大量信息成为每天的“必修课”。在信息洪流中,有限的注意力剥夺了思考的时间,学生往往停留在浅层次的浏览之中,而未能给深入思考、敏感产生留有余地。许多学生对信息往往是蜻蜓点水,自然不可能理解事实意涵,更不必说产生对事实的敏锐感受。
二、快餐化阅读削弱了阅读思考能力
新闻文本阅读是培养新闻敏感的重要途径。大量新闻文本阅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与信息归纳能力,为新闻业务奠定良好的文字功底,并在此基础上实现培养学科忠诚度和形成新闻敏感的目的。
约翰·奈比斯特认为:“在这个文字密集社会里,我们比以往更需要具备基本的读写技巧”。[2]对新闻专业的学生来说,这种技能的具备就更为重要。在传统媒体时代,学生新闻文本阅读能力弱就是客观存在的问题,进入新媒体时代,这一问题有不断加剧的趋势。“快餐化”阅读成为学生的普遍阅读方式,传统新闻文本阅读被边缘化。不痛不痒的网络软文对文字能力的提升和促进理性化思考,进而产生对事实的敏锐感受方面作用不明显。伊尼斯所说的“技术发展造成文化的不堪”,[3]其重要表现就是时间被分割成片段,连贯的思考无法进行。当“快餐化”阅读成为主要阅读方式,深入的、持续的思考无法进行,建立在大量新闻文本阅读之上的新闻敏感自然无法形成。
三、社会阅历不足与新闻实践缺失
新闻敏感是记者对新闻价值的发现与判断能力。只有具备较强的新闻敏感,记者才能在纷繁复杂的事实中择取具有新闻价值的事实。而新闻敏感的获得,仅靠熟知新闻理论是不够的。惟有踏踏实实进行新闻实践,才能逐渐培养出新闻敏感。
对学生而言,由于常年生活在学校的“象牙塔”中,社会阅历不足。而“电视人”及“网络人”的大量涌现,使学生注重自我、抵触社交的倾向越发明显。这导致学生对社会问题认识的片面化。面对相关议题,由于所知甚浅,往往不知从何处下手,更不必说对事实的新闻价值判断。而新闻教育中实践的不足,又加深了学生社会阅历不足的短板,加重了新闻敏感缺失。当前新闻教育中理论与实践课程配比整体处于失衡状态,具体体现为对理论课程的过度倚重。而即便在重视实践的情况下,真正有师资、有技术、有资金作为实践保障的院校,也是寥寥可数。一些院校尽管意识到增强新闻实践的必要性,而师资、技术、资金的短缺,又使其心有余而力不足。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在开设之初,曾以“重实践”闻名全国。而随着实力壮大,则呈现出向理论靠拢的趋势。目前新闻传播学教育的一大问题,便是理论与实践的脱节。对理论的过度热衷,导致对实践的重视不够。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新闻理论从实践中来,最终还要回到实践中去。因此,正确处理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将是今后我国新闻教育面临的重点与难点。
四、世界复杂性与知识有限性之间的矛盾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将纷繁复杂的事实呈现在用户面前。无数的信息不断地涌入人们的视野。信息的数量、生产效率、呈现密度与涉及范围均远非传统媒体时代可比。
传统媒体时代有“记者是通才”的说法,即记者要对各领域知识有相当程度的了解,才不致因知识缺失而导致新闻敏感缺位。而在新媒体时代,对记者的要求更加严格,包括具备跨学科视野与囊括万方的知识体系,以及面对瞬息万变的环境的缜密分析能力等。对新闻专业学生而言,各类书籍阅读过少,对自身要求不严格等,共同导致了知识储备的有限和视野的局限。而渗入整个媒介生态的算法推送,使新闻实现个性化定制,“信息茧房”导致学生知识结构的狭隘性和单一化。当以有限的知识面对无限的事实,无知造成的尴尬不可避免,新闻敏感便不可能产生。
而新闻教育缺少与时俱进的精神与勇气,同样加剧了世界复杂性与知识有限性之间的矛盾,无法有效培养学生的新闻敏感。当前许多新闻院校教授的实务内容,还是传统的采写编评,与新媒体时代没有实现有效接轨。即便一些院校开始在融媒体采访、无人机拍摄、视频制作等方面下功夫,力图打造融媒体“全才”以适应当下的新闻生产模式,但仍然在知识体系的建构和视野的拓展上存在不足。
五、新媒体生态乱象导致敏感钝化
层出不穷的舆情反转和违背职业道德的虚假新闻,是新媒体生态乱象的重要表征。二者损害了新闻真实性与媒体公信力,扰乱了整个媒介生态。而大众传播建构的拟态环境,则日益演变为以VR/AR为代表的虚拟现实/增强现实。随着真实与虚拟的边界日渐模糊,真实失控的焦虑感也日益严重。在这种情况下,奉真实为生命的新闻面临正当化危机。
纷乱的新媒体生态加剧了对新闻地位的冲击,并通过影响学生的认知和行为对现实产生影响。新媒体俨然演变为一种与传统媒体具有同等效力的强大媒介。格伯纳的培养理论认为,电视具有对人类性情和偏好产生顯著影响的传播效果。“电视大批量生产的信息和形象与重复性模式形成了一个共同的符号环境的主流。”[4]这个论断同样适用于新媒体。受良莠不齐的信息产品潜移默化的影响,以及虚拟现实的不断熏染,使学生的认知基模发生改变,并作用于对新闻的发现和选择上。在学生的认知体系中,新闻不再是专业的,新闻还包括一些自媒体转发的鸡汤软文,以及为博眼球无中生有的“标题党”消息,或是层出不穷的娱乐八卦与花边绯闻。而这种“新闻”显然不符合新闻的学理界定。长此以往,学生必然不知新闻为何物,其新闻敏感也将益加钝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