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参与式教学模式的创新探索

来源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VBIN00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引入参与教学模式,能够全员参与、师生互动、破解大班教学难题,内容丰富、取材广泛、利于开展课堂教学,形式多样、灵活机动、有效激发学生热情,从而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在参与式教学模式组织实施过程中,要科学设置教学专题、精心组织课堂展示、真实反映教学质量,同时要坚持严格把关、鼓励创新、公平考核的原则,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打造成学生热情参与、教学内容贴近现实、教学方法灵活多样的精品课程。
  关键词:高校; 思想政治理论课; 参与式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49(2013)06-0060-04
  参与式教学是中共中央宣传部和教育部提倡的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下称“思政课”)效果的重要教学方法。目前,高校思政课参与式教学已比较普遍,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但也出现了新的问题,如普遍存在着大学生参与的兴趣问题。笔者长期从事高校思政课教学,结合“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下称“概论课”)的特点,对参与式教学模式进行了创新探索,希冀为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与创新提供启示和借鉴。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参与式教学模式的“三大”独特优势
  “参与式教学是在‘以学生为中心,以活动为主,共同参与’的理念指导下,强调在教学中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方式。”[1]参与式教学模式与思政课的教育理念、教学目标、价值诉求是吻合的,可以发挥其独特的优势。
  1.全员参与,师生互动,破解大班教学难题
  高校思政课的课堂教学组织往往采用大班教学形式,这可以很好地缓解由于思政课教师数量不足而产生的供求矛盾,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但是大班教学对教师的教学能力和驾驭课堂的教学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如果教师不能有效发掘并利用大班教学的潜在优势,那么思政课的教学效果和学生满意度将大打折扣。参与式教学模式是与大班教学相适应的理想教学模式,能够最大限度地利用大班教学中人数多、规模大、学生知识背景多样的优势,发挥思政课的集群效应。
  2.内容丰富,取材广泛,利于参与课堂教学
  思政课的思想性、政治性、理论性、历史性和现实性极强,教师需要转换思路,用现代教学观指导思政课的教学实践。参与式教学模式是现代教学观和思政课教学要求与教学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教育教学模式,其内容丰富、取材广泛,为开展参与式教学提供了重要的条件。
  高校思政课是培养当代大学生健全人格、健康品格的重要途径,更是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育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题中之义。经过新一轮调整后,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纲要(亦称“05方案”)具有教学内容理论性强、教学体系庞大等特点。四门思政课,既有对历史事件和社会现实的深度解读,又有从学生身边的日常生活和社会现实中获取的广泛题材。开展参与式教学,可以通过对某个历史事件进行深入浅出的条理性、系统性的挖掘,使大学生理解历史发展的螺旋性和反复性;也可以教会大学生如何去解读历史和剖析社会现实,提高其对思政课的兴趣,从而切实提高思政课的实效性。
  3.形式多样,灵活机动,有效激发学生热情
  高校思政课教学组织的难点在于如何激发学生的课堂参与兴趣。随着“后工业化社会”向“信息社会”的转型,知识与信息逐渐打破时空界限,成为唾手可得的“快餐产品”。知识与信息的获取从来没有像当今时代变得如此的轻而易举,这也对思政课的教育教学造成了冲击和挑战。一方面,学生更偏爱通过网络、电视、新媒体等媒介去探求所需要的知识与信息,而思政课教材的稳定性与社会现实的动态性的矛盾导致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兴趣减弱,既是参与教学,也有相当比例的学生抱着“修满学分”、“应付了事”、“评奖评优”等目的。另一方面,高校思政课的教学内容与中学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的重复性,也影响到大学生的参与兴趣。
  参与式教学模式最显著特征是学生在教师引导下的广泛参与,“在参与式教学中,教师不再只是传统意义上的信息提供者和标准答案的发布者,而且还是作为学生的协助者、组织者和促进者,与学生一起进行讨论和交流;学生也不再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和信息消化者,而是成了教学的协作者和知识的创造者,他们在教学中的积极参与和热情投入,以及所展现的独特风采为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资源”[2]。师生在课前准备、课上参与和课后反馈中可以及时交流沟通,建立彼此信任的心理基础和良好的师生情谊。教师在遵从教学大纲和教学目标的同时,对学生课堂展示内容的科学性和规范性进行必要的指导,既要让学生深刻理解重要的理论点和关节点的科学内涵,又要培养其独立思考和研究的学术创新能力。同时,学生课堂参与的形式多样,不拘泥于传统的教学实践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启发、引导得当,就会全盘激活学生的参与热情。”[3]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参与式教学模式的“三个”关键环节
  1.尊重教材,面向现实,科学设置教学专题
  科学设置思政课教学专题是参与式教学模式的重要基礎,直接关系到教学目标和教学效果的实现。“这就需要思政课教师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和教材章目内容,在庞大的教材体系中寻找与社会现实热点相衔接、与理论难点相衔接、与学生专业相衔接、与中央精神相衔接的教学专题。”[4]因此,教学专题设置:一是要符合教学大纲的要求,能够引出教材的有关理论和重点概念。“不是为提问而提问,提问的目的是围绕教学的难点和重点,不能不顾教材和大纲的要求去设计问题”[5];二是理论界限尽可能大一些,为学生的思考和研究留下足够的空间,能激发其探究欲望;三是要具体而生动,能够启发学生关注现实与社会,使教学内容更贴近现实、更贴近生活;四是难度应与学生的知识面、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等相适应,对学生既具有适度的挑战性又能通过自身的努力使问题得到解决,增强其自信心;五是学生感兴趣的论题,“使他们感到迷惑、困扰、刺激、好奇、心烦、诧异甚至愤慨不平”[6],以此来激发讨论的兴趣。   概论课共有15章,依据上述原则,我们根据教學目标的要求和教材章目安排,共设置10个专题,每个专题下分设教师理论讲授内容和学生研究课题,从而形成了从整体到局部的认知阶梯,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及时沟通,课后指导,精心组织成果展示
  面对高校思政课大班教学的客观现实,学生人数多、班级规模大不但没有成为参与式教学模式的阻碍,反而可以成为有效开展课堂教学的独特优势。在教学实践中我们构建了三个活动群:由任课教师和专家学者组成的教师团队,负责专题设置、课堂组织和评价,成为参与式教学模式的主导;由班级学生组成的学生团队,成为参与式教学模式的主体;在教师团队和学生团队中间设置了由研究生助教组成的助教团队,具体负责教学展示的前期准备与沟通协调。教师团队既可以和学生团队直接沟通,也可以通过助教团队进行信息往来和交流互动,即时通信工具、电子邮件、课程网站成为开展信息传递和沟通交流的主要媒介(参见图1)。
  有必要对参与式教学模式中的助教团队的主要职能与作用进行简要论述。首先,助教团队是师生沟通的桥梁。助教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公共交往能力,他们成为师生之间课堂之余情感交流和理论研究的重要渠道。其次,助教团队对参与式教学模式有促进作用。助教负责指导所在班级学生开展的专题研究,确保研究成果的科学性和规范性;同时也对其课堂展示的形式和课堂展示辅助性工具(如PPT、视频、音频等)提出建设性意见;大学生在开展专题研究时遇到的种种疑问也可以向助教请求帮助,以便及时解决。最后,助教团队是师生共进的平台。助教的作用除了指导与监督外,更重要的还在于促进发展,思政教师可以通过助教的沟通纽带作用更好了解大学生想什么、做什么,使其课堂教学更好地符合大学生的心理偏好;同时,大学生通过助教可以及时有效地破解在专题研究中所遇到的种种理论难题,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创新发散思维。
  3.科学评价,多元考核,真实反映教学质量
  参与式教学模式的最后一个环节是评价考核环节,在方法上坚持期末考试评价与日常性评价相结合,更加侧重日常性评价。“思政课考试不仅要测试学生掌握、运用知识的能力和水平,更要督促、引导和提升师生双方的教和学。”[7]在日常性评价中,教师主要从三个方面对学生的日常性参与进行评价。第一,教师对学生的研究成果课堂展示进行评价。“既要注重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更要注重学生合作学习过程中的评价,要充分体现对学生参与的鼓励与肯定。”[8]要充分肯定学生为课堂展示所付出的辛勤劳动和努力,并带领学生用掌声向学生团队的的辛勤工作表示感谢,尤其要对在课堂展示中表现出色的团队和个人点名表扬,并进行加分鼓励;同时,要进一步梳理该展示团队在研究成果展示过程中的逻辑线索与基本思路,有哪些重要的理论点是需要特别注意和辨别的;最后,要对学生团队展示的主题、内容、学术规范性等提出改进性建议,对存在较大争议的疑难问题给予启发式点拨,提供具有说服力的解释和回答。第二,教师对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进行评价。鼓励学生参与课堂教学全过程,用分数奖励机制鼓励学生学习大胆质问,如在小组成果展示过程中,其他小组同学对其看法、认识和评价,并由组长将评价内容写下来交给教师,由教师挑选1~2组的组长发言;或者动员学生担任课堂展示评委会成员。第三,教师对学生的课堂参与效果进行评价。参与式教学模式就是要让大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向主动思考转变,因此需要对大学生的参与效果进行评价。如,设计学生自评量表,让学生对学习效果进行自我检验;或者针对本节课内容设置开放性极强的问题,让学生在课堂上现场作答,以检验学生的课堂参与效果。
  为了使学生学习质量的评价结果更加具体化、科学化和可视化,我们注重日常性考核,在期末总成绩中占40%的比例,为此构建了一套大学生思政课日常学习质量评价体系(参见表2)。在评价考核中,我们严格遵循评级体系考核标准,做到每一位学生的思政课日常学习质量考核结果都有理有据。
  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参与式教学模式的“三大”原则
  1.科学态度,严格把关
  学生团队受制于学生资料、学术经验和活动时空的限制,难免会遇到一些学理上的困难和疑问,在此期间,教师团队和助教团队要及时跟进学生团队的前期准备工作,尽到协助、跟进、监控和指导的职责,尽可能保持与学生的全过程联系和沟通,及时了解学生在准备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难题和疑问,并对学生独立解决这些难题和疑问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方法论指导。另外,教师团队和助教团队要认真研读学生已经完成的课堂展示成果,特别要注意对其选题和思想内容的甄别,以学术规范化的标准要求学生的课堂展示作品,力求将学生作品打造成思想上深刻、形式上创新、内容上丰富的教学精品。
  2.集思广益,鼓励创新
  参与式教学模式鼓励学生独立思考与创新,教师在为学生设计好研究课题、激发起学生探究欲望后,要给大学生留出足够的独立思考、探究学习实践和活动的空间,以使学生团队在参与过程中构建新的知识,形成创新性的思维能力。形式是内容的反映,内容寓于形式之中。在思政课教学中,课堂表现形式与教学内容同等重要。因此,参与式教学模式的实际效果在很大程度上是由课堂表现形式所决定的。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鼓励学生采用多种多样的形式进行课堂展示,例如,焦点访谈、辩论赛、话剧表演、模拟法庭、情景体验、诗歌朗诵、歌曲演唱等;鼓励学生动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课堂展示,例如,PPT展示、电影、新闻、纪录片、音乐等;鼓励学生推陈出新,用意想不到的方式呈现教学内容,例如,在“中国外交政策”专题中,模拟联合国大会就是一种很好的表现形式。
  3.分工合作,公平考核
  参与式教学模式的初衷是让每一位同学都成为思政课的组织者和参与者,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学生的课堂参与热情。当然,基于这样的初衷并非能使学生百分百地投入教学全过程,也有一些学生会以“搭便车”的态度参与教学。为此,我们在考核评价过程中坚持公平、公正和公开原则,既关注学生团队课堂展示的效果,同样也关注每一个学生在团队中的奉献精神与工作强度。教师设计的评价体系,既有对小组整体的评价指标,又有对组员个人的评价指标。组员在这一体系中能够明确个体责任,避免依赖和偷懒,也有利于组长进行监督实施;组员以个人的积极贡献,促进小组合作的学习和成绩提升。在每一组学生团队课堂展示结束后,学生团队负责人均会对团队内每一位学生的表现和付出进行评价,做出量化评定,作为该学生在课堂展示环节成绩评定的重要标准。
  总之,思政课参与式教学模式需要师生共同了解、掌握和接受一些新的教学方式和理念,激发起改革的热情,从而主动、创造性地参与到教学改革中来,从而把参与式教学模式的研究和实践推向深入。
  参考文献
  [1] 徐红梅,李仙娥.参与式教学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创新应用[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25):51.
  [2] 胡晓红,郭凤志.参与式教学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中的实践探索[J].思想教育研究,2011(5):32.
  [3] 王士恒.构建有思想政治理论课特色的参与式教学模式[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5):25.
  [4] 彭付芝.“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讨论式教学法的实践与思考[J].思想教育研究,2013(5):46.
  [5] 胡剑慧.思想政治理论课启发式教学运用[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1):71.
  [6] [美]肯·贝恩.如何成为卓越的大学教师[M].明廷雄,彭汉良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122.
  [7] 王锁明.思想政治理论课考试改革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3(1):61.
  [8] 彭付芝.合作学习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大班教学中的实践探索[J].北京教育(德育版),2012(11):46.
  [责任编辑:张俊华]
其他文献
摘 要:我们在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过程中,经常会遇到青年学生“知”与“行”脱节,甚至相互矛盾的情形。欲探究“知”、“行”存在的矛盾与问题,还需要引入期望与现实作为依据。在期望与现实的矛盾运动中揭示“行而无知”、“知而不行”、“明知故犯”产生的逻辑与成因,提出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知行合一”的教育对策。  关键词:期望与现实;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知行合一  DOI:10.1593
期刊
摘 要:学生升学情况不仅是检验教学效果的重要方面,也是学生思想教育及管理水平和效果的重要体现,更是本科生就业的一个重要出口。加强考研工作对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推动大学生高质量就业、促进大学生自我成长成材有着重要作用和意义。通过以“考研升学”为目标,构建了入学教育是关键,学风建设是根本,分类指导是动力,过程监督是保证,心理疏解是良方,考后服务是解忧的高校考研指引体系,并以哈尔滨理工大学材料学院为例进
期刊
摘 要:辅导员仅指专职在高校院系从事大学生日常服务管理事务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非领导岗教育工作者。但长期以来,“辅导员”概念缺乏统一、明确的界定,致使高校对“辅导员”的理解与使用产生了一些混乱,并给高校通过偷换“辅导员”概念来虚报辅导员人数以可乘之机,严重影响了辅导员的职业发展与队伍建设,因此建议教育部思政司对“辅导员”概念作出统一规定。  关键词:辅导员; 思想政治教育; 职业化; 专业化; 专
期刊
摘 要:知识教育的存在虽然有其合法性,但知识教育模式并非适合所有课程的教学。在知识教育模式下,作为思想政治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学面临诸多问题和困境。要走出教学困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必须由知识教育转向信仰教育。  关键词:知识教育;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信仰教育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49(2013)06-00
期刊
摘 要:高校深入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需探索有效途径和载体。就业工作作为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途径,在现有研究中涉及不足。文章立足就业工作,探索以就业为导向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高校; 就业; 导向;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標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49(2013)06-0123-03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社会主义
期刊
摘 要:恩格斯在《家庭、国家和私有制的起源》中特别注明未来社会,即社会主义“将是古代氏族的自由、平等和博爱”的“更高级形式上的复活”,这为我们理解科学社会主义的价值内涵提供了重要的示证和启迪。马克思、恩格斯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批判了作为资本主义价值观的“自由、平等、博爱”的虚伪性、唯心性和欺骗性,赋予了科学社会主义“更高级形式”的“自由、平等和博爱”实质性的内涵和意义,并
期刊
摘 要:当前,互联网对人们行为的影响非常大,尤其对于是正处身心成长期的大学生,由于他们的个人特征、家庭背景和网络介入程度的不同,使得他们参与网络游戏的行为差异很大。同时,通过调查显示,四种主要的网络游戏已经成了大学生宣泄情绪、缓解压力、娱乐身心以及自我塑造的一种重要的方式和途径。当前,已经有很多大学生陷入网络游戏而不能自拔,严重影响到其生活和学习,社会各界正在为矫正他们的网瘾进行着不懈的努力。  
期刊
摘 要:近年来,我国大学生群体滋生出一种对其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都极具破坏性影响的“空心病”现象,在催生该现象的极其复杂的因素中,价值虚无主义难辞其咎。价值虚无主义的产生与渗透导致部分大学生意义世界失落、功利性倾向显露、道德知行脱节。为不断消除“空心病”的滋生土壤并引导大学生走出“空心病”状态,高校应通过真实有效的理想信念教育、极富人文关怀的环境构建、高效双向的心理咨询平台的搭建等方式积极应对这一问
期刊
摘 要:马克思、恩格斯早期思想是其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形成的重要内容,表现为把抽象的自由自觉的劳动具体化为物质生产活动并由此出发解释和解决现实问题、从而确立唯物史观的过程。自由自觉的劳动虽然不再是解释和解决现实问题的出发点,但它仍然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出发点,即是价值理想和目标,是关系到人类“从何处来”、“往何处去”的重大问题。可以说早期思想体现了从不成熟到成熟的过程,但是不存在科学与不科学、正确与不
期刊
摘要:针对大学贫困生在大学所面临的特殊问题,设计了一套以团体心理训练为核心的心理援助方案。旨在通过分析自身的特点,不断发掘自己的特长和优势,纠正贫困生的不良认知和习惯,使其心理素质等得到提升,同r-14,为改善大学贫困生心理健康状况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团体心理训练;大学贫困生;心理素质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49(2010)05-0138-03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