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rsby眼底营养不良一家系

来源 :中华眼底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udu123ab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Sorsby眼底营养不良(SFD)一家系的临床表现与基因突变位点。

方法

一个三代SFD家系4例患者及6名正常家系成员纳入研究。4例患者中,男女性各2例。所有受试者均行最佳矫正视力、非接触眼压计、裂隙灯显微镜、间接检眼镜、眼底彩色照相及频域光相干断层扫描检查。观察患者的眼底异常表现。采集所有受试者外周静脉血2 ml,提取全基因组DNA。运用二代测序法对先证者进行眼科疾病相关外显子捕获检测。运用Sanger测序法针对发现的致病位点对其他9位受试者进行分离验证。

结果

4例患者均在40~ 47岁出现明显视力下降。其中,2例男性患者为双眼发病,2例女性为单眼出现症状。4例患者均可见典型的黄斑区脉络膜新生血管(CNV)、后极部斑点状类玻璃膜疣沉积或局部外层视网膜萎缩等表现。基因检测结果显示,先证者的TIMP3基因第5号外显子上存在c.610A> T碱基杂合突变,导致该基因编码的第204位密码子由丝氨酸变为半胱氨酸(TIMP3:NM_000362:Exon5:c.A610T/p.S204C)。Sanger测序法验证结果显示,其他3例患者及第三代中的两名受试者在该位点均检测到与先证者相同的变异。

结论

该SFD家系患者均在40岁以后发病,以中心视力明显下降为主要特征;眼底可见典型的黄斑区CNV、后极部斑点状类玻璃膜疣沉积或局部外层视网膜萎缩等表现。TIMP3基因突变位点c.610A> T (p.S204C)是该家系的致病基因。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术前穿支定位技术辅助下设计股前外侧分叶穿支皮瓣移植修复前臂及手部大面积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分析2013年1月— 2017年8月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收治的24例前臂及手部软组织缺损患者,其中男18例,女6例;年龄31~68岁,平均52.3岁。创面缺损面积11 cm×10 cm~18 cm×14 cm。均采用股前外侧分叶穿支皮瓣完成修复,术前采用CT血管造影(CTA)
目的比较单侧与双侧经伤椎固定联合短节段固定治疗伴单侧椎弓根骨折的胸腰椎骨折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分析2012年1月— 2016年12月绍兴市人民医院收治的43例伴单侧椎弓根骨折胸腰椎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24例,女19例;年龄19~68岁,平均48岁。损伤节段:T10 1例,T11 6例,T12 11例,L1 19例,L2 6例。根据手术方式分为单侧经伤椎固定组(单侧组,15例)和
目的探讨利用游离皮瓣移植修复Gustilo ⅢB、ⅢC型胫腓骨骨折伴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分析2013年6月— 2017年1月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收治的46例胫腓骨Gustilo ⅢB、ⅢC型骨折伴软组织缺损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34例,女12例;年龄1~67岁,平均39岁。创面缺损面积6 cm×20 cm~7 cm×38 cm。Gustilo骨折分型:ⅢB型31例,ⅢC型1
视网膜色素变性(RP)是一种严重影响视力的疾病,主要累及视杆细胞从而导致夜盲,疾病终末期由于视锥细胞同时受累造成患者中心视力和周边视力丧失,目前尚无有效治疗手段。但有研究发现,在RP病理过程中虽然丧失了光感受器的功能,双极细胞和神经节细胞的功能以及与视觉中枢的神经连接却得以保存,为光遗传学在其治疗上的应用提供了条件。光遗传学通过在神经元上表达以视紫红质离子通道蛋白- 2为代表的光敏蛋白,控制神经元
遗传性眼底病是造成患者视力不可逆损害的一重要原因,因其预后差、临床缺乏有效干预手段而备受关注。随着大量遗传性眼底病致病基因的发现以及基因编辑技术与干细胞技术的发展,基因与干细胞治疗应运而生,成为治愈这类疾病的新希望。基因治疗更多针对早期遗传性眼底病,以导入野生型基因片段替代突变基因来维持现有的视网膜细胞活力;干细胞治疗则更多地针对晚期遗传性眼底病,以健康的干细胞来置换和填充失去功能的视网膜细胞。虽
目的观察大鼠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MSC)外泌体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葡萄膜炎(EAU)大鼠模型的治疗作用。方法将12只Lewis大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只大鼠。实验组大鼠建立EAU模型,并于建模后第9天单次球周注射外泌体100 μl(含量50μg);对照组大鼠注射相同体积的磷酸盐缓冲液。建模后不同时间点,采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大鼠视网膜结构,并对其临床和病理进行评分;
目的了解创伤性脑损伤(TBI)患者的临床特点,为降低TBI发生率及提高救治效率提供基础数据。方法连续收集2011年1月— 2016年12月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神经外科TBI数据库内所有TBI住院患者的病史信息,并对其年龄、性别、致伤原因、损伤严重度、患者来源、就诊时间及诊断与治疗等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2 368例TBI患者,年龄主要集中在30~60岁,且男性患者(1 741)明显多于女性患者(627
目的观察家族性渗出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FEVR)患者Norrie病(NDP)、卷曲蛋白4 (FZD4 )、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5 (LRP5 )、四旋蛋白12 (TSPAN12)基因突变与临床表型。方法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4个无血缘关系家系的9例FEVR患者的18只眼和5名家系中正常成员纳入研究。详细收集患者病史、家族史;患者以及家系正常成员均行最佳矫正视力、裂隙灯显微镜、眼底彩色照相、荧光素
目的观察探讨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源性微囊泡(hUMSC-MV)对高糖诱导下大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体外培养Sprague-Dawley大鼠RGC;超速离心法分离提取并鉴定hUMSC-MV;观察hUMSC-MV与RGC的内化作用。实验分为正常RGC对照组(A组)、高糖对照组(B组)、正常共培养组(C组)、高糖共培养组(D组)进行。A组细胞正常培养,B组细胞为33 mmo
目的检测一回族近亲婚配家系Goldmann-Favre综合征患者的致病基因突变。方法一回族近亲婚配家系2代4名成员纳入研究。采集患者和其他3名正常表型成员的外周静脉血,提取基因组DNA。应用高通量测序法筛查、Sanger测序法验证NR2E3基因突变位点。通过相关数据库和PubMed文献检索基因突变位点的致病性报道,通过蛋白质预测软件阐释其功能。结果患者存在NR2E3基因c.925C> T (p.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