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性教学活动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的实施策略探究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fanhaix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在中、小学思政课程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对学生的思想和行为有着直接的影响,所以道德与法治课强调将理论教学深入实践层面,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直接经验。为增强学科理论与实践的联系,教师可将理论、活动、反思教学有效结合,以综合性教学活动的方式促进学生全面掌握知识,并由此提高自身的经验性认识。基于此,文章介绍了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理论与实践并重的课程性质,分析了现阶段道德与法治教学存在的问题,阐述了运用综合性教学活动强化理论与实践教学的方法,最后通过具体教例提出了综合性教学活动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的实施策略。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承上启下;理论与实践;综合性教学活动
  理论和实践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理论是人类对社会规律或事物本质的一种思维认知,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而实践是人能动、自觉的一种社会性行为,对理论具有决定作用,理论和实践都是政治学科中的重要内容。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是一门对学生思想、道德和价值观进行塑造的课程,属于政治学科的范畴,其概念较为抽象、系统性较强。因此,教师不仅应合理利用教材进行理论教学,还应通过多种方式结合实际,让学生获得更深刻的学习体验,从而加深对相关政治理论的理解。“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教师运用综合性教学活动模式,以理论联系实践的形式开展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学科核心素质。
  一、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是理论和实践并重的课程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是中、小学思政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环节,它上承小学的品德教育,培养学生树立道德、法治观念以及公民意识,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引领学生的价值观念,从而为高中阶段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奠定基础。基于其在中小学课程体系中的地位,道德与法治课在内容设置上主要以国情国策、道德法治、生命健康和社交关系为主,这些知识本质上是对社会运转规律以及个人行为准则的一种反映,如果学生仅从理论上学习,还远远达不到客观认识和自觉遵守的要求。因此,道德与法治课强调教师在理论教学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从知识产生或应用的具体环境中去看待问题,并由此积累和掌握正确认识社会的经验性方法,这也说明道德与法治课是一门理论和实践并重的课程。
  二、 当前道德与法治理论联系实践教学现状
  首先,在传统的道德与法治课教育中,教师对如何加强理论与实践联系的认识不够清晰,他们认为实践教学可有可无,这就导致教学方法较为固定,教师通常只作课本知识点、习题的理论讲解,再辅以相关的社会活动、合作讨论等,教学形式较为单一、活动内容也相对滞后;其次,从教学的实际效果来看,在初期阶段活动确实能结合材料并按计划进行,但在活动进展过程中,由于教学目的不明确、教学要求不具体,导致了理论与实际脱钩的现象,理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也难以在活动中有效解决,使得教学效果大打折扣;最后,有些教师为了考试而讲解、为了考核而开展活动,比如,有的知识点只需要从现实角度加以阐释学生即能明白,但教师却盲目地组织学生开展实践活动,使得活动不仅占用了过多时间,而且学生的情感体验也不足。现阶段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流于形式,呈现出理论与实际缺少必要联系的特点,这也是当前法治与道德教学质量不高的主要原因。
  三、 综合性教学活动有助于促进学生经验性认识的提高
  教学活动是教师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将教学内容传递给学生的过程,这句话包含两方面的意思:首先,教学活动涵盖了教师的所有教学行为,它是教学形式在课堂中的具体呈现;其次,教师自身的教学理念、思想情感和知识信息是通过具体的教学活动反映出来并传递向学生的,所以教学活动还起到信息载体和媒介的作用,它对学生知识的吸收和转化有着最为直接的影响。因此,人们在关注教育内容、教师素质的同时,也应关注教学活动本身。
  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19年联合发布了《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意见》指出:“义务教育应在学科理论的基础上优化教学,注重以启发、探究等方式引导学生进行综合性的学习。”综合性教学活动正是在《意见》思想指导下,将多种教学方法有机选取、有效结合的一种复合型教学模式,它以理论教学为基础,并让学生通过合作、互动、模拟等活动应用知识,督促学生真正地在“做中学”,然后再以反思总结促进学生经验性认识的提高。传统的道德与法治教学将知识目标置于第一位,即“考什么教什么”,而综合性教学活动侧重对学生核心素養的培养,即让学生明白“学什么”“为什么学”“如何做”,进而确保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学目标的达成。
  四、 综合性教学活动的实施方法
  道德与法治课强调以教学促进学生经验性认识的提高,这并非改变知识的原有内容,而重在打破原有教学的框架体系,用拆分、重组等方式调整好学科理论与实践的关系。综合性教学活动正是教师运用解构思想构建起的一种教学模式,它充分发挥出了自身作为信息载体和媒介的功能,以全新的传播途径和方式将知识内容传递给学生,从而引导他们更加全面、深入地看待问题。基于上述认识,综合性教学活动的开展分为三个步骤:1. 理论教学。教师应向学生概括介绍文本的内容提要、背景信息、主要知识点等,使学生了解文本的主要内容;2. 开展相应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教师应明确此次活动的流程和重点应用的知识点,并对学生提出相应的要求,确保学生通过活动获得实践经验;3. 引导学生反思。督促学生将活动产生的直接经验概括成为理论,促进学生经验性认识的提高。
  这样的教学形成了信息由教师—理论—活动—反思—学生的传递形式。其中,理论教学确定了新知识的范围和重点,对活动的开展具有指导作用;活动则以积累学生的实践经验为目的,一切在教学主题范畴之下的活动都可作为教学的必要手段,它可以是讨论、调查、实践操作、经验分享等;然后,通过反思总结,以直接经验加深学生对理论的认识。综合性教学活动的开展重构了整个教学过程,学科理论与实践的联系也变得更加紧密,学生在学习后自然能将理论内容转化成为自身的智慧。   五、 综合性教学活动模式在课堂中的应用
  文章以八年级道德与法治《根本政治制度》一课为例,探讨综合性教学活动模式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的应用方法。该课主要介绍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内容,旨在通过教学培养学生参与政治生活的意识,达成增强学生制度自信以及国家认同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学目标。
  (一)理论教学
  《根本政治制度》一课的理论内容包括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运行机制、运作流程、合法性、优越性等。经过之前“宪法”“公民权利和义务”等内容的学习后,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国家意识和公民意识,但在日常生活中如何行使政治权利对初中生来说还是极为陌生的。因此,教师可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诞生”入手,与学生一起梳理相关的背景信息和主要内容,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阅读和理解文本。
  教师可制作相关教学视频,让学生详细了解近代革命的背景:近代革命的胜利是全民族共同努力的结果,因此胜利后实行各阶级联合专政的方式,让所有人共同享有革命果实;同时,教师还应向学生介绍中国的国情:中国人口众多,民族构成复杂,只有通过人民代表大会的方式,吸收各民族、各阶层的代表人物参加人民代表会议,共同管理国家,才能更好地维护各方面的权益。学生通过理论教学了解相关背景信息、国情现状、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内容后,就更容易理解文本理论,“行使国家权力”“根本政治制度”等抽象的政治概念也变得形象具体起来。
  (二)综合性学习活动的开展
  经理论学习后,学生已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中国根本政治制度的必要性,但它的运转流程是怎样的,又是如何集中力量办大事的?这些内容并不能在理论教学中清晰地反映出来。为此,教师可组织学生模拟人大的活动,并明确要求学生就班级事务征集、撰写议案,以充分表达学生的诉求,从而让学生在活动中切身体会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办事的流程。具体活动步骤如下:1. 教师将班级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由组内成员直接投票选出一名“代表”;2. “代表”根据班级的卫生、值日、文娱等实际情况向全班同学作舆情调查,并按关注度的高低完成提案的征集,如班级每次大扫除时,应增加做卫生的人数,每月应举行一次班级文娱活动等;3. 征集工作完成后,各小组成员协助本组“代表”共同撰写提案,提案内容应包括案由、案据和具体的执行方案;4. 各小组“代表”将撰写好的提案交由教师审查,教师就必要性和可行性等方面进行分析、提出意见,并督促各小组按教师意见,对提案做进一步的修改完善;5. 各小组“代表”将完善后的提案在班内进行陈述、发布,然后所有“代表”对提案进行现场投票表决,半数以上赞成即通过;6. 将通过的提案落实为“班规”,并从即日起开始执行。
  在以上活动中,教师从班级的实际情况入手,组织学生真实模拟了人大代表的选举、舆情调查、提案的征集、表决、落实等流程。首先,涉及的事务都与学生的学习生活密切相关,所以学生的投入程度较高;其次,提案中的建议能促进班集体朝更好的方向发展,陈述和表决环节也有较强的仪式感,从而让学生深切感受到此次活动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事情;最后,学生通过活动获得了一定的“议事”经验,并由此增强了按规定参与公共事务的自信。
  (三)反思教学
  反思是在理论讲解和活动结束之后开展的进一步教学活动,在上述课例中,教师通过反思教学,引导学生回忆再现理论和活动的各环节,并督促他们将活动产生的直接经验概括为“公共参与”“政治生活”等理论内容,这有助于培养学生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经验性认识。不仅如此,学生将自己的实际经验归纳为理论的过程也是检验理论正确与否的过程,通过这样的归纳、检验,真正地增强了学生的制度自信和认同感。最终,在教师引导下,学生对该课的理论总结如下:
  总结一:“代表”的选举和监督。各小组“代表”均是由组内成员民主选举产生的,“代表”在提案的征集和撰写时,充分听取了组内成员的意见,因此可以说,小组“代表”与组内所有成员保持了最为密切的联系,并且在听取各成员建议的基础上,提出了能更好为大家服务的提案。同时,“代表”在进行提案陈述和表决时,也充分接受组内成员的监督,从而确保其行为能真实地反映各成员的诉求。
  总结二:“我”是如何参与班级管理的。“我”每天都在班级中学习、生活,所以對卫生、文娱等班级事务有自身的想法,小组“代表”在征集提案时,会进行舆情调查,“我”将内心的想法向“代表”表述,如果该建议被确定为提案并最终通过表决落实为班规,那即说明“我”参与了班级事务的管理,但这种管理的权利并非是“我”直接行使的,而是通过“我”与“代表”的交流沟通,“代表”再完善、陈述、落实而实现的,因此“我”是通过“代表”间接参与班级管理的。
  总结三:“我”的班级政治生活。班级政治生活是校园学习生活的一部分,“我”参选和选举小组“代表”就是参与班级政治生活,“我”与“代表”交流班级事务、“我”听取“代表”陈述提案、监督“代表”是否真实表达各成员的诉求,这些都是“我”参与政治生活的表现。
  六、 结语
  初中阶段正是学生思想、道德和法治观念成型的关键阶段,在这样的时期,更需要学校和家庭对其进行正确的价值引导,帮助其健康成长。道德与法治课是初中阶段理论教育与教学实践有效融合的重要载体,教师运用综合性教学活动的方法开展教学,将理论教学深入到实践层面,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生成,并通过反思总结收获直接经验。这样的教学也有助于让学生慢慢建构起属于自己的良好精神世界,并真正地成为一个有文化底蕴、敢于担当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
  参考文献:
  [1]庄晓琴.混合式教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的实践与建议[J].现代教学,2021(Z2):70-72.
  [2]陈琼莹.活动型政治学科课堂的构建[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8(10):29-30.
  [3]韦汉吉,张翠芳.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性特点及其教学反思[J].教育观察,2017.6(21):16-17.
  [4]吴春.初中道德与法治活动型课堂构建研究[D].芜湖:安徽师范大学,2020.
  [5]宋玉.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实践性教学探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8.
  [6]陈式华.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活动型教学”模式建构[J].思想政治课研究,2016(6):77-81.
  [7]缪德军.构建思维支架 创生活动课堂[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7(28):43-44.
  [8]方学士,韩琼.对课堂教学方式的几点思考[J].数理化解题研究,2020(14).
  [9]罗春妹.创新课堂教学方式 构建生本智慧课堂[J].名师在线,2020(11).
  [10]尹始杰.信息化条件下农村高中课堂教学方式变革探究[J].当代家庭教育,2020(30).
  [11]杨新晓,陈殿兵.教师课堂教学方式对学生学习动力的影响[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7(1).
  [12]张震民.初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方式的转变方式研究[J].考试周刊,2021(2).
  [13]廖万生.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方式的有效探索[J].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21(1).
  作者简介:
  兰继伟,福建省南平市,福建省南平市浦城县官路中学。
其他文献
书籍装帧设计中引入场景化思维,是以读者为核心的服务思维的体现,也是围绕书籍的各类应用场景展开的一种系统化的设计思维.本文首先厘清了与书籍有关的一些场景要素,然后提出了通过链接书籍与读者、时间、空间、行为等场景要素而展开设计的基本思路,最后阐述了场景化思维下的书籍装帧设计的核心内容——场景体验,深入剖析了书籍装帧设计中场景化的解决方案,对于书籍装帧设计进行了一种有益的探索.
摘 要:随着社会不断发展,教育水平不断提升,国家越来越重视人才的素质教育与全面发展。应这一形势要求,新课改提出要引进探究式的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与他人合作的能力,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科学精神和实践能力。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授课时,要注重培养小学生的探究精神,鼓励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为小学生学习数学奠定了一个扎实的基础。  关键词:小学数学;探究式教学;问题意识
摘 要:随着教育信息化进程的加快,融媒体逐渐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借力融媒体创新小学语文阅读能力的多维评价方式,对推动阅读教学评价发展有重要意义。将融媒体应用进课前预习评价、课堂学习评价、课后成果评价,可以形成新的阅读能力评价模式。  关键词:融媒体;小学语文;阅读能力评价  一、 引言  如今已经进入了“互联网 教育”的时代,将教育信息化作为教育系统性变革的内生变量,支撑引领教育现
摘 要:文章旨在通过建立小学生养成教育与小学作文教学目标相结合、教学内容相结合、教学过程、方法相结合以及良好的学习习惯相结合等“四结合”的教学模式,探索“将养成教育渗透于作文教学之中”的方法与途径。  关键词:养成教育;作文教学;五结合;方法与途径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指出:要把健康教育贯穿在学校教育教学之中。小学阶段,学校会开展一些具有基础性活动意义的教学活动,其符合小学阶段学生的成
摘 要:在新课改过程中,每一门学科都相辅相成,而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综合素养。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的起点,对学生一生的发展影响巨大,教师要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对学生的素质教育。要想有效的提高素质教育,就需要构建高效课堂。因此,需要教师从学生的核心素养出发,带领学生不断实践,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使语文课堂成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高效课堂,为初中语文课堂奠定坚实的基础。  
摘 要:在现在的小学语文教学工作中,为了提高语文课堂的实效性和学生的学习效率、打破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模式,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抓住教学的重点,寻找一些积极有效的教学方法来进行课外拓展。基于此,文章将从当前小学语文的教学现状、怎样将语文课堂向课外拓展延伸以及语文课堂向课外拓展延伸教学的意义等几个方面,浅谈语文课堂向课外拓展延伸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语文课堂;拓展延伸;教学策略;线上教育  一、 引
摘 要:经典古诗文诵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具有重大作用,是促使学生人格塑造的重要手段。在小学语文教学系统中,经典古诗文的学习贯穿着整个小学语文教学,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经典古诗文诵读是帮助学生深入学习和理解古诗文内容的重要方法。文章通过研究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经典古诗文诵读,以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语文教学;经典古诗文;古诗文朗诵  一、 引言  新课改下,不断推行素质教育,小学语文教
摘 要: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环节,教师应注意培养学生对草稿纸进行正确使用,以此对学生的良好数学学习习惯进行培养。草稿纸的作用在于可以将一些数学的计算、推理、猜测过程进行记录,学生不仅可以利用草稿纸辅助自身学习计算知识,也可以通过草稿纸寻找计算过程,以此提高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  关键词:计算能力;数学;小学;草稿纸  一、 引言  众所周知,习惯是一种非智力因素,但良好的学习习惯却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以及科技的不断发展,国家教育部门越来越重视小学生的培养,因为他们处于教育的基础阶段,需要接受更加良好的教育,尤其是十分注重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果想要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就应该去探索更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观念。所以说,文章就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论述。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师教学;解决问题;培养能力  在小学阶段,数学是所有学科中
摘 要:经济全球化之下,英语教育也日渐重要。由于英语不是学生的母语,无法给学生提供一个英语语言环境,学生英语知识学习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对英语的学习难以提起兴趣。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通过课堂导入的方法,引起学生的注意力以及学习兴趣,让学生更好地进入课堂学习中,从而提高教学的效率。  关键词: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导入法;教学实践  一、 前言  課程导入是课堂教学的第一步,有效的课堂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