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近年来关于抗生素所引致的皮肤过敏反应乃至于致命的休克已屡有报告,然而对于抗生素所致的呼吸道过敏反应的报道却甚少见,此种变态反应的发生率事实上可能并不少。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关于抗生素所引致的皮肤过敏反应乃至于致命的休克已屡有报告,然而对于抗生素所致的呼吸道过敏反应的报道却甚少见,此种变态反应的发生率事实上可能并不少。
其他文献
某些疾病与ABO血型之关系,近年来已为各国遗传学家、免疫学家、生物学家、及临床学家所注意。自1920年起陆续即有各方面之文献报告,阐述血型与某些疾病之关系。1951年Struthers氏注意到在苏格兰的格拉斯哥(Glasgow)地区之婴儿死于支气管肺炎的A型人数超出当地人口中A型之频数。但早期文献及研究方法比较简略,故结果有时不相符合或作不出结论。
王××,(住院号125,333)男,22岁,工人,河北籍,因间歇性腹泻、呕吐11个月,于1957年6月26日由××医院转来我院。患者自1956年7月因劳累发生食后呕吐,每日6—7次,吐物为不消化食物,量甚多,半月后又有腹泻,每日8—12次,为黄色水样便,未见粘液或脓血,有时有轻度上腹胀痛,无发热。至1956年11月病情有一度好转,不再呕吐,稀便每日1—2次,半月后病情又恶化,而且较前更重,消瘦明显
雷诺氏病是一种不常见的周围血管病。其临床特征为阵发性四肢端对称性的发白发绀,发病部位主要限于手指,常有情绪激动或受冷等诱发因素,严重者可使指端坏死。本病系Maurice Raynaud氏在1862年首先发现,并作详细叙述因以得名。以后国外报告者不在少数,但国内文献很少报道。我们最近见到两例,其中一例经电睡眠疗法后症状减轻。现将两例的症状及治疗等作一介绍,以供同道参考。
本文阐明了神经节阻滞药帕希卡尔平在制止心动过速发作中的疗效及在用此药进行一个疗程时对预防心动过速发作的作用。
患者男性(住院号97,374,尸检号4,046),43岁,牧羊,1953年2月24日因半个月来水肿及呼吸困难,18小时前发生左下肢剧痛,经门诊入内科诊治。患者在1952年6月在野外睡眠后开始有左肩关节疼痛,并有发冷、发热、多汗。关节疼痛为游走性,累及左肩、右膝及右踝等大关节,并有发热,时轻时重。入院前一个时期曾有指尖疼痛,入院前半个月开始有眼睑,下肢的可陷性水肿,心慌、心跳,三天前开始有呼吸困难、
气胸及大量血胸同时发生于一侧胸腔者约占自发性气胸之4%,截至1955年止,国外文献中已有150例报告。自发性血气胸一般起病急骤,病人突感呼吸困难、患侧胸痛,疼痛可放射至对侧、肩部或腹部,有时酷似急性心肌梗死、溃疡病急性穿孔或其他急性腹症,甚至有因误诊而行剖腹探查者。由于肺叶萎陷,肺循环障碍,使血氧饱和度减低;同时因大量内出血,血容量原已不足,加以胸内压增加,静脉回流受阻,心排血量益趋减少,短期内即
亚急性肺原性心脏病在临床上很少见,国内外教科书内很少描述;其临床特征是患者比较迅速地发生原因难明的右心室衰竭症状,有明显的且与心肺体征不相适应的呼吸困难与发绀;其病原大多是由于肺部瀰漫性转移癌引起广泛性肺小动脉与淋巴管的浸润或阻塞,从而导致肺循环障碍及右心室衰竭。远在1874年法国Troisier氏曾描述过本病的临床表现;以后Schmidt氏(1903年)及Krutzsch氏(1920年)各报告本
读了“奴佛卡因青霉素封闭疗法治疗泰齐氏病”一文,回忆我们在实际工作中的体会,颇有不同的看法。愿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下,略申拙见,与黄振江同志及读者商榷,以期有助于临床医学的实践,敬希指正。
单纯性肺动脉狭窄是指具有完整的室间隔的先天性肺动脉狭窄,伴有开放性卵圆孔或房间隔缺损。后者虽可发生由右至左的血液分流,但并不改变单纯性肺动脉狭窄的主要特征和治疗方法;故多数学者都认为可归类于肺动脉瓣狭窄中。对本症虽早经Brown,Taussig及Currens等氏的描叙,但其临床表现至1948—1950年始有较详细的报道。Selzer,及Allanby等氏皆认为本病系属常见,并着重指出开放性卵圆孔
于某些急性或慢性肝疾患者常可出现一系列的特殊症状,诸如性欲消失、不育、蜘蛛状痣、肝掌等;于男性尚可有胸毛及腋毛脱落、睾丸萎缩、乳房发育,而于女性则可有月经障碍、经闭、子宫功能性出血、乳房酸痛等。一般学者均认为此类症状之出现系由于在肝疾时性激素代谢受到障碍之故。Zondek氏于1934年已证明肝脏对于体内求偶素有灭能作用,而当肝脏罹有某些疾患时,则此作用消失。故于男性门脉性肝硬变患者可有一些女性化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