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综合实践课中的生活化教学模式分析

来源 :三悦文摘·教育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ulxbdmmyd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当前教育事业发展的过程中,新时代背景下的小学教师要围绕着学生的生活开展,教师在综合实践课程中要融入生活化教育思想,应用个性化的教学手段,使学生在生活化情境中养成良好的学习意识,形成活跃的思维,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基础上,实现综合实践课程知识的有效传递,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育实践证明在小学综合实践课程中应用生活化的教学模式,是调动学生课堂参与,提升课程质量的重要形式。基于此,本文通过深入探究小学综合实践课程中生活化教学模式的应用策略,以期提升小学综合实践课程教育教学质量,为推动小学生综合能力的全面发展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小学;综合实践;生活化教学;应用策略
  现代小学教育事业的发展需要综合实践课程教师立足于学生的学习、实践特点,将生活化教学模式应用到综合实践项目中,通过在综合实践课程中应用的生活情境、生活内容推动学生感知、增强学生体验的方式,在综合实践课程中引入新鲜的、接地气的教育素材,并鼓励学生大胆质疑、积极思考,能够使综合实践课程教学活动的质量有效提升。
  小学生在学习综合实践课程知识的过程中,更喜欢应用实际生活经验来解决实际的学习问题,那么应用生活化教学模式更符合学生的学习特点。由此可见,在小学综合实践课程中应用生活化教学模式是很有必要的。
  一、构建生活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小学生在学习综合实践课程知识的过程中,具有兴趣导向。那么我们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要立足于学生对生活未知事物的探究兴趣,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探究、学习活动的主动性,为学生构建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实现综合实践课程教学质量的提升。
  将这一理念落实到综合实践课程教学工作中,需要教师立足于学生的实际生活,发掘学生生活与综合实践课程之间的关联性内容,并通过科学的方法为学生讲解出来,从而在调动小学生课堂参与度的基础上,实现课程教学质量的提升。
  比如我在指导学生学习《观察身边的植物》这节课程的主要内容时,为了激发学生对植物知识的学习、探究兴趣,在这节课程中我带领学生們走出课堂,走入校园中开展实践活动。让学生观察我们的生活中都有什么种类的植物,并分析不同种类植物的不同特点,指出不同植物适宜成长的生活环境,等等。这样能够使原本枯燥的综合实践课程知识更为有趣,能够使学生在参与植物知识学习实践的过程中,养成探究生活中的植物知识的良好兴趣,从而加深学生对课程知识的理解。
  二、选择生活内容,教育回归生活
  在推动生活化教学模式在小学综合实践课程中的落实,需要教师将自身的教育工作回归到学生生活中,不能只是将课程教学目光局限在校园内,而是要整合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教育力量,构建立体的教育环境,从不同的角度实施综合实践课程教学活动。
  比如,我们可以带领学生们走出校门,走进社区开展实践活动,通过自身的观察感受生活,用自己的方法增强对生活经验的理解。但是在组织学生开展课外实践的过程中,我们要根据地域文化特点,因地制宜设计综合实践课程内容,重在培养学生的生活体验,在满足学生体验的基础上提升课程质量。
  比如我在指导学生学习《高高兴兴上学去,轻轻松松回家来》的主题课程内容时,由于学生的的上学路安全问题涉及学校、家庭和社会三方面,因此我将学生们分成了三个实践小组,指导学生进行合理分工:一个小组从路况、交通工具和交通执勤人员等社会因素进行分析,一组学生从家长的安全意识、送孩子上学的方式上进行分析,最后一组学生从学校的安全教育、安全规则等方面进行整理。
  在组织这项活动的过程中,我们的教育场所不仅仅局限在学校课堂上,而是推动学生走出课堂,从校园、家庭和社会三个场所中进行实践调查,学生在调查过程中才能够对校园安全问题尤其是上学、回家路上的安全问题的重要性。
  三、结合社会发展,培养实践能力
  生活建立在社会发展实际上,推动学生开展社会实践调查活动能够锻炼学生的各项能力,所以我们设计综合实践课程内容时,要从社会发展的角度出发,拓展学生的实践范围,适当增加综合实践课程内容的复杂程度,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慢慢适应新的环境,并探究解决社会发展问题的方法。
  以笔者的课程教学活动为例,我在指导学生学习《保护环境我最行》的综合课程内容时,我带领学生们走出课堂,观察距离学校比较近的自然环境,主要包括学校周围的河流、树木和垃圾场的实际情况,直观的观察由于白色污染导致的环境问题。然后组织学生们到附近的公园中为大家派发课前准备好的传单,呼吁大家参与到环境保护中,通过这样的实践课程形式,能够使学生形成良好的环保思想和环保实践能力,同时在生活中自觉践行各项环保活动。
  四、结语
  综上,小学生在课程知识学习过程中,往往更喜欢用实际生活理解所学知识。所以我们在综合实践课程中要立足于学生的实际实际生活,科学开展可各项实践教育工作,从而实现课程教学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刘洁 . 探究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生活化教学策略[J]. 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1(04):99-100.
其他文献
摘要:红色文化是先进文化的代表,其中丰富的文化内涵具有极强的思政教育价值,为高校思政教育的实施提供了创新路径和渠道。通过将红色文化融入思政教育,既能更好地传承和弘扬红色经典文化,更能促进思政教育教学效果得到提高。鉴于此,学校和教师应发掘红色文化与思政教育的契合点,发挥二者融合的教育价值,促进高校思政教育效果得到提高。本文立足时代教育背景,对红色文化与思政教育的融合路径进行分析。  关键词:红色文化
期刊
摘要:《两小儿辩日》是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的最后一篇古文,意义非凡——为小学古文学习画上完满句号,为初中古文的学习做最后铺垫。笔者结合学情制定目标,以方法为引,以学生为本,经过反复研磨,精心设计,下面就以本课为例谈谈小学文言文教学策略。  关键词:文言文;学习方法;教学策略  一、系统研读,确定目标  《两小儿辩日》立意深刻,叙事水平高超,语言生动,趣味盎然。本课为小学古文学习画上完满句号,为初中古
期刊
摘要:创新创业是促进科技创新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创新创业的国内外发展状况出发,立足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创业课程建设和开展现状进行研究,提出基于网络课程平台的分层次设计的理论课程体系和立足创客空间和校外创业园区的创新创业实践体系,为研究高职层次的创新创业教育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创新创业;高职教育;创客空间  一、研究背景  创新创业教育在国外尤其是欧美国家经过了几
期刊
一、贴近孩子的内心,调动学习积极性  【片断 1】对身高的感知。  在《量一量比一比》教学导入环节,我设计了“我抱抱你就会知道你的身高大概是多少”的暖心环节:  师:“齐老师有一个小技能,只要和你抱一抱就会知道你的身高大约是多少?”  师:“谁愿意和老师抱一抱?”  (孩子们一部分跃跃欲试!一小部分有点腼腆。)  师:“心如,你愿意和老师拥抱吗?”(心如性格内敛)  (心如面带微笑和我抱了抱)  
期刊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蓬勃发展,职业院校应同样肩负起培育优质人才的教学重任,并且随着人们经济水平和精神诉求的不断提高,对室内设计有着更高的要求。鉴于此,职业院校室内设计专业教师应积极参与到课程改革当中,并积极探索有效的教学策略来发挥该专业的有效性。另外专业教师在教授学生基础知识的同时还应强化实践训练效度,进而使得学生能够尽快地适应岗位需求与社会发展。笔者结合实践教学经验和调查研究在产教融合背景下提出
期刊
摘要:综合实践活动是指在教师指导下,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实际,体现对知识的综合应用的实践性课程。它是以学生的兴趣和直接经验为基础,以与学生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类现实性、综合性、实践性问题为内容,以研究性学习为主导性学习方式,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及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为主要目地的一类新型课程。本文就《走进戏曲天地》综合实践活动进行了研究,对该模块的主体方
期刊
摘要:随着中国国际交流日益频繁,社会对大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要求越来越高,这就需要大学英语课程的教学模式相应地进行改革,由传统的教师讲授为主的重输入教学模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的凸显输出的教学模式,进一步提高大学生口语和书面表达能力,适应社会的需要。  关键词:语言输入模式;语言输出模式;大学英语教学;综合语言能力  长期以来,我国英语教学提倡应该多多打基础。但是,随着21 世纪经济全球化发展,国际交
期刊
摘要:随着新课改进程的不断推进,各个阶段院校都在积极地开展课程改革工作,而高中历史教师也不例外,为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内在驱动力、提高他们参与课堂活动的活跃度,正在积极探索更为新颖有效的教学方式,以此来辅助教师构建更為高校的高中历史课堂,为学生提高历史素养创设良好的学习条件。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历史;教学策略  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化的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师针对教学策略进行创新性研究,并结合学生学习
期刊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推进,教育信息化已经成为高校思政教育的重要改革趋势。在此背景下,新媒体在思政教育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在提高思政教育效果方面展现出了独特的价值。基于此,本文以高校思政教育为论点,探讨了新媒体视角下思政教育工作的有效路径,以期能够给广大教师同仁提供一些借鉴参考。  关键词:高校;思政教育;新媒体;工作路径  如今,信息技术发展日新月异,信息传播以及人们交流方式也有力巨大转变。以
期刊
一、“课程思政”研究发展历程  关于“课程思政”建设的研究是紧跟国家政策的出台动态发展的,具体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一)探索时期  2017年12月底,教育部首次提出了“课程思政”的概念,随着文件的颁布,关于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研究的文献、课题开始出现并逐渐增加。这一时期的主要特点是对“课程思政” 发展内涵的探索,注重探索思政工作的特点、高职学生认知发展特点和高职专业课程特点和规律等。  (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