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丑往往被当做美的对立面,但两者关系难以割裂,丑也可以说是艰深的美,其艰深在于需要分析和理解,唯乐原则就是解读审丑心理的一种较适用的方法。弗洛伊德认为:“唯乐原则主导心理活动”[1]5,在其主导作用下,丑通过转化、宣泄和狂欢三种形式使人得到快乐的心理补偿,但也应看到一些原则和方法的作用超越了唯乐原则。最后,理解了人与生存环境之间的关系,能更好地认识审丑的价值。
关键词:审丑 唯乐原则 美学 弗洛伊德
一、丑是艰深而快乐的美
丑往往被当做美的对立面,但简单地用丑或美来判断事物很难,比如苏格拉底和伊索都兼具相貌丑灵魂美且智慧高的特征。丑与美的关系可以说是“丑服从于美”[2]25,丑衬托美甚至表现美,但在艺术中丑本身也可以就是一种美。艾柯在《丑的历史》中强调我们要区分“丑的本身、形式上的丑,以及艺术对这两者的刻画”[3]20,丑的本身或形式上的丑或许是让人不快的,但丑的艺术却不然。阿多诺说:“艺术中没有原本就是丑的东西”[2]32,有的只是没有表现力的东西。由于集体的社会形态、时代精神、哲学思潮及个人的生活经历、心理结构、思维方式的差异,对美丑的判断可能千差万别。如果我们认为某种丑的艺术是丑的,很可能是因为我们对它所要表现的内容认识不够充分,用鲍桑葵的话说就是因为“我们的软弱和缺乏教育”[4]——软弱让人没有足够的勇气面对现实,缺乏教育让人没有足够的理解力认识现实。这样一来,说丑是美的对立面,毋宁说丑属于“艰深的美”[4],或则说是需要我们下功夫去理解的美。
弗洛伊德运用唯乐原则将艰深的梦有解释力地分析为“以一种幻觉的方式来使人的愿望得到满足”[1]33。梦和丑都与情绪的移置、压力的宣泄以及爆发式的愉快感受有关,因此不妨从释梦中寻找灵感来理解丑。弗洛伊德认为“唯乐原则主导心理活动”[1]5,我认为这一点具体到审丑中表现为:丑以转化、宣泄和狂欢三种形式使人从“不愉快的紧张状态”[1]39达到紧张状态消除之后的快乐。
二、唯乐原则主导下的转化、宣泄与狂欢
丑首先是一种转化,我们往往将在现实中无法实现的愿望和以其他方式难以表达的情绪转化为丑并从中获得快乐。诙谐往往拿畸形做文章,以漫画、小品等方式嘲笑残疾人的不足;喜剧中逗人发笑的剧情也常建立在某些角色的伤心事的基础上;我们有时也以自嘲的口吻讲述自己的尴尬事,从而释放现实生活无法承受的巨大压力。但无论是以何种方式,“我们发现,通常可笑的那些对象、事件和情境,其本身并不完全让我们高兴”[5]347,因为它们本质上是我们和同伴们的不幸和缺陷,我们实际上对此感到不快。在唯乐原则的调解下,我们把它们转化为丑的对象来欣赏,以此获得无可奈何的快乐,人们甚至这样表达心声:“严肃和阴郁是健康的乐观主义者的特权(我们不得不受苦,但永恒的荣耀属于我们),笑声则是在悲观中辛苦度日的良药。”[3]140
其次,丑是一种宣泄。如果说人们倾向于将沮丧、羞愧、焦虑等情绪转化为讽刺和猥亵,那么对于绝望、愤怒、懊恼、痛苦等另一些情绪,则倾向于宣泄。丑的艺术能将人心中难以表达的痛苦真实地表达出来,重金属摇滚乐甚至能让不欣赏它的人受到物理伤害式的痛苦,这或许说明它确实表达出痛苦。丑让人不快是其遭受如此非议的原因之一,但“任何一种丑都能经由艺术上忠实、效果充分的呈现而化为神奇”[3]9,得益于艺术的间离作用,丑的艺术使观众在其中实现消极情绪的宣泄而不是感到痛苦。创作这种丑的艺术本身就是艺术家宣泄情绪的结果,艺术家首先将自己的情绪自由地宣泄出来,接着就靠“把他的作品传达给其他一些有着同样被抑制的愿望的人们”使得“这些人得到同样的发泄。”[6]这些作品也在信念上给予人安慰,让人感到自己的痛苦被知道、被理解,人们能享受到一种冤屈昭雪般的快感。这可能只是一种错觉,人们为了忍受难以忍受的生命中的重负往往制造出一些错觉或者信念,比如窦娥冤的三桩誓愿“血染白绫、天降大雪、大旱三年”都不符合美善的规则且在现实生活中难以实现,但我们依然得到慰藉。
最后,丑还是一种狂欢。“在对自我的所有克制和限制方面,通常会出现一种周期性地打破禁忌的现象”[1]141,这就是节日式的狂欢。这种狂欢带有解放的性质,将人们从过于严苛的规矩和过于清高的道德中暂时解放出来。这种狂欢与宣泄最大的不同在于,狂欢往往是集体性的,因此受到集体心理的影响,使得其中的个人“在感情、思维以及行动上会采取一种与他们各自在孤身独处时截然不同的方式”[1]77。我们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找到很多节日式的狂欢,我们总因习以为常忽略节日里漠视某些规则的现象的不寻常,比如:“农神节期间,奴隶可以代替主人的位置”[3]135;《巴黎圣母院》中愚人节时以最难看最丑陋的原则选举“愚人王”也是对平时价值观的反叛;我们的春节中也有类似的情况,平时小孩到晚上不睡觉是不被大人允许的,但在大年三十晚上小孩甚至会被鼓励不睡觉。被纳入审美的丑多带有反叛的意味,它是对美的反叛,更是对平时所一直遵循的规则、主流价值取向的反叛,这种反叛具有补偿作用,是对约束的释放,是自我对本我的暂时性妥协。我们偏爱节日式的狂欢的另一个原因是对新奇的追求和满足,“新奇始终是快乐的条件”[1]37,当逐渐对日复一日的重复生活感到麻木,我们就需要刺激。猎奇心理常常被用来解释人们爱看恐怖片的现象,对新奇的追求确实能解释恐怖题材的艺术对我们的吸引力,“我们觉得一件事物恐怖,但这事物不能控制或伤害我们时,这些印象就会变成快感”[3]271,人们喜爱恐怖片的原因是恐怖的丑最大程度地满足了人们对新奇的追求。
三、“超越唯乐原则”
在用唯乐原则解读审丑心理时,“我们相信,这些心理事件的过程所以会发生必定是由某种不愉快的紧张状态引起的。这种过程的发展方向是要达到最终使这种紧张状态消除的结果。”[1]39但按照我们的经验,某些审丑的心理过程并不必定伴随或导致愉快,用唯乐原则来解释某些丑的艺术和现象显得不够有解释力。“因此,我们至多只能说,在人心中存在着一种趋向于实现唯乐原则的强烈倾向,但它受到其他一些力或因素的抵抗,以致最终产生的结果不可能总是与想求得愉快的倾向协调一致。”[1]6弗洛伊德承认人心中也许存在某种超越唯乐原则的东西,“某些原则比唯乐原则更基本,而且不依赖于唯乐原则的倾向在起作用。”[1]16在审丑活动中,“即便在唯乐原则占优势的情况下,也存在着某些方法和手段,足以使本身并不愉快的事情成为人心中追忆和重复的主题”[1]15,这些方法和手段包括唯实原则和强迫重复等。对于残忍这种难以理解和欣赏的丑的形态,唯实原则就更有解释力。残忍的丑有血腥、暴力和虐待等,人们对这种类型的丑的偏爱如此难以解释,席勒甚至“界定这种爱看恐怖事物为‘天生倾向’”[3]220。但在平时生活中我们常听到”男孩子打架才能长点血性”这种说法,这里的血性也就是麦独孤所说的“好斗本能”。他认为“好斗本能在社会组织的发展中一直起着最重要的作用”[5]213,在这种语境下,残忍不再是血腥暴力,而是一种在我们成长乃至最终步入社会的过程中养成坚强性格的必要体验,也就是说,为了保存自我,我们实际上需要适度的残忍,这就是唯实原则的体现。
四、胜利的是审丑态度
“丑的产生依赖于人类丑感”[7]的产生,而人类丑感的产生则根源于我们的需要。我们需要它反抗现实环境的残酷,我们需要它分担痛苦、释放压力、刺激麻木甚至想尽一切办法安抚伤痛,而这些都是美较难做到的。丑具有非常丰富的表现力,而美为了要表现美,反而处处受到限制。丑越来越受到重视的过程伴随着不断的争议,但它饱受争议的原因,也正是它的价值所在。对丑的描绘和创造日趋丰富,对丑的讨论和欣赏也愈加热烈,丑胜利了,但最终胜利的是审丑态度。正如尼采所说,“人以自己为完美的标准”[2]30,他讨厌他喜爱的事物走向毁灭,也讨厌他的愿望得不到满足,最讨厌的莫过于“他自己这个典型走向黄昏”[2]30,但现实是人总会走向死亡且往往自我颠覆。我们包容丑,因为随着宗教、科学等错觉和幻想逐渐破灭,我们需要接受个体本身、人类自身、社会人生及至宇宙世界的不完美;我们需要理解丑,因为丑背后既是追求快乐却难以得到的悲哀,又是妥协之后苦涩而深刻的快乐。
参考文献
[1] (奥)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弗洛伊德后期著作选[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
[2] 王洪岳.美学审丑读本[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3] (意)翁贝托·艾柯.丑的历史[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2.
[4] (英)鲍桑葵.美学三讲[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3:51.
[5] (英)威廉·麦独孤.社会心理学导论[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
[6] (奥)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弗洛伊德论美文选[M].上海:知识出版社,1987:139
[7] 朱立元.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178.
关键词:审丑 唯乐原则 美学 弗洛伊德
一、丑是艰深而快乐的美
丑往往被当做美的对立面,但简单地用丑或美来判断事物很难,比如苏格拉底和伊索都兼具相貌丑灵魂美且智慧高的特征。丑与美的关系可以说是“丑服从于美”[2]25,丑衬托美甚至表现美,但在艺术中丑本身也可以就是一种美。艾柯在《丑的历史》中强调我们要区分“丑的本身、形式上的丑,以及艺术对这两者的刻画”[3]20,丑的本身或形式上的丑或许是让人不快的,但丑的艺术却不然。阿多诺说:“艺术中没有原本就是丑的东西”[2]32,有的只是没有表现力的东西。由于集体的社会形态、时代精神、哲学思潮及个人的生活经历、心理结构、思维方式的差异,对美丑的判断可能千差万别。如果我们认为某种丑的艺术是丑的,很可能是因为我们对它所要表现的内容认识不够充分,用鲍桑葵的话说就是因为“我们的软弱和缺乏教育”[4]——软弱让人没有足够的勇气面对现实,缺乏教育让人没有足够的理解力认识现实。这样一来,说丑是美的对立面,毋宁说丑属于“艰深的美”[4],或则说是需要我们下功夫去理解的美。
弗洛伊德运用唯乐原则将艰深的梦有解释力地分析为“以一种幻觉的方式来使人的愿望得到满足”[1]33。梦和丑都与情绪的移置、压力的宣泄以及爆发式的愉快感受有关,因此不妨从释梦中寻找灵感来理解丑。弗洛伊德认为“唯乐原则主导心理活动”[1]5,我认为这一点具体到审丑中表现为:丑以转化、宣泄和狂欢三种形式使人从“不愉快的紧张状态”[1]39达到紧张状态消除之后的快乐。
二、唯乐原则主导下的转化、宣泄与狂欢
丑首先是一种转化,我们往往将在现实中无法实现的愿望和以其他方式难以表达的情绪转化为丑并从中获得快乐。诙谐往往拿畸形做文章,以漫画、小品等方式嘲笑残疾人的不足;喜剧中逗人发笑的剧情也常建立在某些角色的伤心事的基础上;我们有时也以自嘲的口吻讲述自己的尴尬事,从而释放现实生活无法承受的巨大压力。但无论是以何种方式,“我们发现,通常可笑的那些对象、事件和情境,其本身并不完全让我们高兴”[5]347,因为它们本质上是我们和同伴们的不幸和缺陷,我们实际上对此感到不快。在唯乐原则的调解下,我们把它们转化为丑的对象来欣赏,以此获得无可奈何的快乐,人们甚至这样表达心声:“严肃和阴郁是健康的乐观主义者的特权(我们不得不受苦,但永恒的荣耀属于我们),笑声则是在悲观中辛苦度日的良药。”[3]140
其次,丑是一种宣泄。如果说人们倾向于将沮丧、羞愧、焦虑等情绪转化为讽刺和猥亵,那么对于绝望、愤怒、懊恼、痛苦等另一些情绪,则倾向于宣泄。丑的艺术能将人心中难以表达的痛苦真实地表达出来,重金属摇滚乐甚至能让不欣赏它的人受到物理伤害式的痛苦,这或许说明它确实表达出痛苦。丑让人不快是其遭受如此非议的原因之一,但“任何一种丑都能经由艺术上忠实、效果充分的呈现而化为神奇”[3]9,得益于艺术的间离作用,丑的艺术使观众在其中实现消极情绪的宣泄而不是感到痛苦。创作这种丑的艺术本身就是艺术家宣泄情绪的结果,艺术家首先将自己的情绪自由地宣泄出来,接着就靠“把他的作品传达给其他一些有着同样被抑制的愿望的人们”使得“这些人得到同样的发泄。”[6]这些作品也在信念上给予人安慰,让人感到自己的痛苦被知道、被理解,人们能享受到一种冤屈昭雪般的快感。这可能只是一种错觉,人们为了忍受难以忍受的生命中的重负往往制造出一些错觉或者信念,比如窦娥冤的三桩誓愿“血染白绫、天降大雪、大旱三年”都不符合美善的规则且在现实生活中难以实现,但我们依然得到慰藉。
最后,丑还是一种狂欢。“在对自我的所有克制和限制方面,通常会出现一种周期性地打破禁忌的现象”[1]141,这就是节日式的狂欢。这种狂欢带有解放的性质,将人们从过于严苛的规矩和过于清高的道德中暂时解放出来。这种狂欢与宣泄最大的不同在于,狂欢往往是集体性的,因此受到集体心理的影响,使得其中的个人“在感情、思维以及行动上会采取一种与他们各自在孤身独处时截然不同的方式”[1]77。我们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找到很多节日式的狂欢,我们总因习以为常忽略节日里漠视某些规则的现象的不寻常,比如:“农神节期间,奴隶可以代替主人的位置”[3]135;《巴黎圣母院》中愚人节时以最难看最丑陋的原则选举“愚人王”也是对平时价值观的反叛;我们的春节中也有类似的情况,平时小孩到晚上不睡觉是不被大人允许的,但在大年三十晚上小孩甚至会被鼓励不睡觉。被纳入审美的丑多带有反叛的意味,它是对美的反叛,更是对平时所一直遵循的规则、主流价值取向的反叛,这种反叛具有补偿作用,是对约束的释放,是自我对本我的暂时性妥协。我们偏爱节日式的狂欢的另一个原因是对新奇的追求和满足,“新奇始终是快乐的条件”[1]37,当逐渐对日复一日的重复生活感到麻木,我们就需要刺激。猎奇心理常常被用来解释人们爱看恐怖片的现象,对新奇的追求确实能解释恐怖题材的艺术对我们的吸引力,“我们觉得一件事物恐怖,但这事物不能控制或伤害我们时,这些印象就会变成快感”[3]271,人们喜爱恐怖片的原因是恐怖的丑最大程度地满足了人们对新奇的追求。
三、“超越唯乐原则”
在用唯乐原则解读审丑心理时,“我们相信,这些心理事件的过程所以会发生必定是由某种不愉快的紧张状态引起的。这种过程的发展方向是要达到最终使这种紧张状态消除的结果。”[1]39但按照我们的经验,某些审丑的心理过程并不必定伴随或导致愉快,用唯乐原则来解释某些丑的艺术和现象显得不够有解释力。“因此,我们至多只能说,在人心中存在着一种趋向于实现唯乐原则的强烈倾向,但它受到其他一些力或因素的抵抗,以致最终产生的结果不可能总是与想求得愉快的倾向协调一致。”[1]6弗洛伊德承认人心中也许存在某种超越唯乐原则的东西,“某些原则比唯乐原则更基本,而且不依赖于唯乐原则的倾向在起作用。”[1]16在审丑活动中,“即便在唯乐原则占优势的情况下,也存在着某些方法和手段,足以使本身并不愉快的事情成为人心中追忆和重复的主题”[1]15,这些方法和手段包括唯实原则和强迫重复等。对于残忍这种难以理解和欣赏的丑的形态,唯实原则就更有解释力。残忍的丑有血腥、暴力和虐待等,人们对这种类型的丑的偏爱如此难以解释,席勒甚至“界定这种爱看恐怖事物为‘天生倾向’”[3]220。但在平时生活中我们常听到”男孩子打架才能长点血性”这种说法,这里的血性也就是麦独孤所说的“好斗本能”。他认为“好斗本能在社会组织的发展中一直起着最重要的作用”[5]213,在这种语境下,残忍不再是血腥暴力,而是一种在我们成长乃至最终步入社会的过程中养成坚强性格的必要体验,也就是说,为了保存自我,我们实际上需要适度的残忍,这就是唯实原则的体现。
四、胜利的是审丑态度
“丑的产生依赖于人类丑感”[7]的产生,而人类丑感的产生则根源于我们的需要。我们需要它反抗现实环境的残酷,我们需要它分担痛苦、释放压力、刺激麻木甚至想尽一切办法安抚伤痛,而这些都是美较难做到的。丑具有非常丰富的表现力,而美为了要表现美,反而处处受到限制。丑越来越受到重视的过程伴随着不断的争议,但它饱受争议的原因,也正是它的价值所在。对丑的描绘和创造日趋丰富,对丑的讨论和欣赏也愈加热烈,丑胜利了,但最终胜利的是审丑态度。正如尼采所说,“人以自己为完美的标准”[2]30,他讨厌他喜爱的事物走向毁灭,也讨厌他的愿望得不到满足,最讨厌的莫过于“他自己这个典型走向黄昏”[2]30,但现实是人总会走向死亡且往往自我颠覆。我们包容丑,因为随着宗教、科学等错觉和幻想逐渐破灭,我们需要接受个体本身、人类自身、社会人生及至宇宙世界的不完美;我们需要理解丑,因为丑背后既是追求快乐却难以得到的悲哀,又是妥协之后苦涩而深刻的快乐。
参考文献
[1] (奥)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弗洛伊德后期著作选[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
[2] 王洪岳.美学审丑读本[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3] (意)翁贝托·艾柯.丑的历史[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2.
[4] (英)鲍桑葵.美学三讲[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3:51.
[5] (英)威廉·麦独孤.社会心理学导论[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
[6] (奥)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弗洛伊德论美文选[M].上海:知识出版社,1987:139
[7] 朱立元.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