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近年来我国教育体系的不断改革和完善,我国许多高中开始渐渐引进了各种先进的教学方法,尤其是高中地理教师。许多高中地理教师已经认识到高中地理内容生活化教学的重要性,并且已经将这一教学方法应用到实际教学过程中,从而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但是,众所周知,高中地理并不属于理科生高考的内容之一,这就使得许多学校和教师渐渐降低了对地理教学的重视程度,尽管大部分教师已经将生活化教学方法应用到实际教学中,但是,许多教师仅仅持一种应付的态度,从而大大降低了课堂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高中地理;学习兴趣;生活化教学
学生通过学习丰富的地理知识,可以打开视野,认识世界,完善自己的世界观。从地理这门学科本身所具备的特性来说,其蕴含的科学和知识,是和我们的生活紧密相关的。其知识点的涵盖面能细致到我们的住行吃穿,甚至是国家的政治和军事问题。所以,高中的地理教学要让学生懂得走出课本,走入社会生活和自然环境,进而真正实现地理这一学科的功能和用处,让学生实现学以致用。
一、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的现状
反观如今的地理课堂教学活动,教师一般采用的还是以教师的教学活动为主体的课堂模式,学生在课堂的参与中只是作为接受知识的客体。在这种单一枯燥的课堂模式下,原本在实际的生活中具有灵活性的知识点,变得固定和死板。由于教师缺乏对学生具体学习情况的了解和观察,只注重自己对知识点的讲解,导致地理这门学科在学生的印象中变成了一门理论化的科目。教师没有将知识的运用引导到生活中来,学生在学习方法上就的得不到突破和提升,只会死记知识点。而机械的记忆又容易导致学生丧失对地理这门学科的兴趣。因此,教师必须灵活地将生活化的元素融合到地理教学中来,让学生深化自身的学习。
二、运用生活实例导入新课,集中学生学习的注意力
课堂教学是否能够达到更好的教学目标,首先就要有一个好的开端,即有效设计导入新课环节,每一节课在讲解新课之前,教师都要采取不同的形式有一个话题或者情景将学生的思维引入到新课中来,一方面是为了让学生更好的集中注意力,另一方面为了让学生自然的过度到新课的教学内容中来,那么运用生活中的实例进行导入新课,能够让学生从自身熟悉的环境中走入到陌生的新课内容中,这样能够更好的促进学生的理解和接受。例如,带领学生学习高中地理《中国的地质灾害》这一节课时,在课前笔者就准备好一段视频,视频的内容是关于四川汶川大地震的一段小视频,学生在观看之后,向学生提出问题:为什么会有地震发生?这是一种什么灾害,气象灾害还是地质灾害?学生陷入沉思,那么笔者将成功的将学生带入本节课的学习《中国的地質灾害》,学生在学习完本节课时,就会了解到地震是属于地质灾害的一种,同时学习了预防灾害的一些措施以及在地震发生的时候应如何保护自己,学生通过看视频知道地震是可怕的,所以便会具有一种强烈的保护意识,想要学习在地震中求生的方法,这样便达到了本节课的教学效果,促进了学生的学习。
三、善于挖掘教材中的生活化资源
众所周知,高中地理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而且地理课本中的许多知识都来源于生活,因此,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教师应该学会挖掘地理教材中的生活化资源,然后将这些资源与我们的日常生活联系在一起,从而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和掌握相关的知识。例如,教师可以在讲解知识之前,首先查找一些与所讲内容有关的常识,然后将这些常识应用到课堂讲解过程。当我们在讲解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中联系实际的生产生活,列举一些与该内容有关的例子,如阴天为什么比晴天的气温要低些?晴朗的天空为什么是蔚蓝色?交通信号灯为什么是红色等等。
四、生活解释教材,提高学生学习有效性
地理学科的学习是枯燥的,再加上高中地理知识的复杂性,要求教师运用多种教学手段进行教学,教师可以利用生活中的词语、谚语、歇后语、生活例子等来对地理教材中的专业术语进行解释,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学习的有效性。例如,在学习传统工业区知识的时候,教师可以伦敦这个例子为学生讲解工业区地理位置的选址因素,让学生尝试着分析伦敦的区位因素,区位因素中很多抽象的术语就能够具体起来,学生能够对工业区知识更加了解,也就自然而然地懂得地理知识,也能够学以致用起来。再如,在学习气候知识的时候,教师可以利用“早穿棉袄晚穿纱,抱着火炉吃西瓜”这一谚语来为学生分析西北气候昼夜温差大的气候特点,此外还有“春城昆明”“避暑之都贵阳”等,通过这些形象的比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教师再带领学生利用专业的地理知识分析谚语中的科学合理性,课堂学习的有效性也提高了。
五、积极引导学生关注生活
我们知道地理知识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是密不可分的,地理知识都是来源于生活,只要我们留心观察就会发现地理知识与日常生活是密不可分的,因此,教师应该经常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细微之处,在观察生活的过程中不断提高他们对地理知识的了解和掌握程度。例如,在讲解台风这一章节时,我们可以让学生将台风发生的过程与家里的洗衣机洗衣服的过程联系在一起,让他们努力回想利用洗衣机来甩干衣服的过程与台风眼的形成过程是否相似。另外,在学习地转偏向力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想象一下洗手池里的水流旋转方向,从而更好地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
地理生活化教育模式将课程内容和日常生活有效的而结合起来,避免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误解和误区,有利地提升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在课堂上应给予学生广阔的学习空间,鼓励他们学会利用知识解释实际生活中的地理现象。同时,教师在生活化的教学环境下,要合理地引导学生转变自己的学习方法,不能一味的死记硬背,随着课程内容的深入学习,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应该要更加灵活。地理这门学科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在地理生活化教学的具体实施中,还需要教师不断结合自身经验和学生实际的课堂反应,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从而真正让学生在地理学习中获得成就感和乐趣。
参考文献:
[1]晏义华.浅谈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影像切入法”[J].中学教学参考,2010(3).
[2]吴桂香.高中地理创新教育中的乡土地理应用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3(19).
关键词:高中地理;学习兴趣;生活化教学
学生通过学习丰富的地理知识,可以打开视野,认识世界,完善自己的世界观。从地理这门学科本身所具备的特性来说,其蕴含的科学和知识,是和我们的生活紧密相关的。其知识点的涵盖面能细致到我们的住行吃穿,甚至是国家的政治和军事问题。所以,高中的地理教学要让学生懂得走出课本,走入社会生活和自然环境,进而真正实现地理这一学科的功能和用处,让学生实现学以致用。
一、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的现状
反观如今的地理课堂教学活动,教师一般采用的还是以教师的教学活动为主体的课堂模式,学生在课堂的参与中只是作为接受知识的客体。在这种单一枯燥的课堂模式下,原本在实际的生活中具有灵活性的知识点,变得固定和死板。由于教师缺乏对学生具体学习情况的了解和观察,只注重自己对知识点的讲解,导致地理这门学科在学生的印象中变成了一门理论化的科目。教师没有将知识的运用引导到生活中来,学生在学习方法上就的得不到突破和提升,只会死记知识点。而机械的记忆又容易导致学生丧失对地理这门学科的兴趣。因此,教师必须灵活地将生活化的元素融合到地理教学中来,让学生深化自身的学习。
二、运用生活实例导入新课,集中学生学习的注意力
课堂教学是否能够达到更好的教学目标,首先就要有一个好的开端,即有效设计导入新课环节,每一节课在讲解新课之前,教师都要采取不同的形式有一个话题或者情景将学生的思维引入到新课中来,一方面是为了让学生更好的集中注意力,另一方面为了让学生自然的过度到新课的教学内容中来,那么运用生活中的实例进行导入新课,能够让学生从自身熟悉的环境中走入到陌生的新课内容中,这样能够更好的促进学生的理解和接受。例如,带领学生学习高中地理《中国的地质灾害》这一节课时,在课前笔者就准备好一段视频,视频的内容是关于四川汶川大地震的一段小视频,学生在观看之后,向学生提出问题:为什么会有地震发生?这是一种什么灾害,气象灾害还是地质灾害?学生陷入沉思,那么笔者将成功的将学生带入本节课的学习《中国的地質灾害》,学生在学习完本节课时,就会了解到地震是属于地质灾害的一种,同时学习了预防灾害的一些措施以及在地震发生的时候应如何保护自己,学生通过看视频知道地震是可怕的,所以便会具有一种强烈的保护意识,想要学习在地震中求生的方法,这样便达到了本节课的教学效果,促进了学生的学习。
三、善于挖掘教材中的生活化资源
众所周知,高中地理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而且地理课本中的许多知识都来源于生活,因此,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教师应该学会挖掘地理教材中的生活化资源,然后将这些资源与我们的日常生活联系在一起,从而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和掌握相关的知识。例如,教师可以在讲解知识之前,首先查找一些与所讲内容有关的常识,然后将这些常识应用到课堂讲解过程。当我们在讲解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中联系实际的生产生活,列举一些与该内容有关的例子,如阴天为什么比晴天的气温要低些?晴朗的天空为什么是蔚蓝色?交通信号灯为什么是红色等等。
四、生活解释教材,提高学生学习有效性
地理学科的学习是枯燥的,再加上高中地理知识的复杂性,要求教师运用多种教学手段进行教学,教师可以利用生活中的词语、谚语、歇后语、生活例子等来对地理教材中的专业术语进行解释,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学习的有效性。例如,在学习传统工业区知识的时候,教师可以伦敦这个例子为学生讲解工业区地理位置的选址因素,让学生尝试着分析伦敦的区位因素,区位因素中很多抽象的术语就能够具体起来,学生能够对工业区知识更加了解,也就自然而然地懂得地理知识,也能够学以致用起来。再如,在学习气候知识的时候,教师可以利用“早穿棉袄晚穿纱,抱着火炉吃西瓜”这一谚语来为学生分析西北气候昼夜温差大的气候特点,此外还有“春城昆明”“避暑之都贵阳”等,通过这些形象的比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教师再带领学生利用专业的地理知识分析谚语中的科学合理性,课堂学习的有效性也提高了。
五、积极引导学生关注生活
我们知道地理知识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是密不可分的,地理知识都是来源于生活,只要我们留心观察就会发现地理知识与日常生活是密不可分的,因此,教师应该经常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细微之处,在观察生活的过程中不断提高他们对地理知识的了解和掌握程度。例如,在讲解台风这一章节时,我们可以让学生将台风发生的过程与家里的洗衣机洗衣服的过程联系在一起,让他们努力回想利用洗衣机来甩干衣服的过程与台风眼的形成过程是否相似。另外,在学习地转偏向力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想象一下洗手池里的水流旋转方向,从而更好地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
地理生活化教育模式将课程内容和日常生活有效的而结合起来,避免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误解和误区,有利地提升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在课堂上应给予学生广阔的学习空间,鼓励他们学会利用知识解释实际生活中的地理现象。同时,教师在生活化的教学环境下,要合理地引导学生转变自己的学习方法,不能一味的死记硬背,随着课程内容的深入学习,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应该要更加灵活。地理这门学科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在地理生活化教学的具体实施中,还需要教师不断结合自身经验和学生实际的课堂反应,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从而真正让学生在地理学习中获得成就感和乐趣。
参考文献:
[1]晏义华.浅谈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影像切入法”[J].中学教学参考,2010(3).
[2]吴桂香.高中地理创新教育中的乡土地理应用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