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大脑的研究

来源 :职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g85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IQ的人聪明得有道理
  
  自从天才物理学家、数学家爱因斯坦1955年逝世以后,随着脑成像技术及其他生命科学研究技术的发展科学家对这名高lQ的代表人物的脑部不断有新发现可以说天才都聪明得很有道理。
  加拿大安大略省表克马斯特大学桑德拉·威尔特森教授领导的研究小组发现,爱因斯坦的天才是“天生”的,并非后天用功求学得来。首先,爱因斯坦大脑的每个神经元里拥有非常多的神经胶质细胞,数量多于正常人,这使得他的大脑可能具备更强的问题处理能力。其次,爱因斯坦大脑左右半球的顶下叶区域异常发达、比普通人的平均厚度多出一厘米,宽度超过普通人15%左右。顶下叶区在视觉空间认知、数学思维和运动想象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该区域的异常发达在一定程度上可解释爱因斯坦的数学天才以及他独特的思维方式。
  爱因斯坦大脑的另一显著特征是表层很多部分没有凹沟(回间淘),这些凹沟就像脑中的路障,使神经细胞受阻,难以互相联系,如果脑中没有这些障碍,神经细胞彼此之间就可以畅通无阻地进行联系,使大脑活跃无比。
  
  智力的“后天重塑”新说
  
  通过对更多在经济、政治、文学、科学等方面取得成就的人(包括高IQ和智商普通人)的研究,科学家们秉持另一个看法,大脑所做的决定改变了周围环境而周围环境又反过来影响大脑的决定。
  美国印第安纳大学认知学家柯林·艾伦就是这样想的,他指出:“生物体的特性并不是基因或环境/文化的混合产物,每个人都是持续交互影响的产物,我们也构建了对我们同样产生影响的环境。”有研究人员指出,从事不同职业的人,大脑结构是不一样的。比如,运动员的大脑中比普通人发达的区域和出租车司机大脑中发达区域就明显不同。“人类大脑的大部分结构是一样的,只有小部分活动区域因人们从事不同的职业而被相应激活,它们活跃的程度、神经元之间联系不同。”北京大学脑科学与认知科学中心主任、心理学系教授周晓林指出。
  人在3岁之前的发育期是重要的决定因素,这一时期营养程度和受伤程度会对大脑的发育起到重要作用。成长到25岁,人们大脑的神经元的增长数目基本上相对固定,不会再增加,但神经元之间的联络后天可以改变,从而引起大脑功能的修复,这就是大脑的可塑性。
其他文献
每家公司都有“胡萝卜”和“大棒”的故事。胡萝卜好看有营养,送给员工,底下欢声一片,而大棒无情,在严重不协调的地方打下去,肯定有人要受伤。所以管理者都乐意送员工胡萝卜。  可是如果胡萝卜送成一片,那么公司就疯了!  人手一根胡萝卜,等于谁也没得到胡萝卜。在一个没有大棒的工作环境里,大部分人都容易产生“大锅饭”情绪——做好做坏差不多,公司也不能拿我怎么样。当然管理者可以打哈哈,你好我好大家好,除了一个
期刊
以下是一些我在授课过程中经常会被问到的问题,拿出来和大家分享,如果你也有类似的问题,欢迎来问我。  Ask:我遇到过一些人,电邮收件箱里有上千封信。你能给他们出出主意吗?  Michael:关键的文档和重要的信息可能会被埋在邮件的海洋里。我建议他们花上半天时间,用几种方法进行检索,把邮件数量迅速减少。首先,按日期检索,把过时的和没用的信息尽量删掉。然后,按发信人检索。有时你会发现,某个发信人和你已
期刊
奚恺元教授有一本书叫做《别做正常的傻瓜》,是行为决策理论的经典读物,主要说正常人经常做出不理性的判断,傻。书写得真的挺好,我每看完一章,都要一拍桌子,“唉,看来我真不是—般的傻!”  我是有证据的。  奚教授问:你在商店A看到一个闹钟,非常不错,就是有点儿贵,100元。本来想买了,忽然你一个朋友经过商店,说,这个闹钟不远处的商店B也有,正在搞活动,只要60元。从A商店到B商店骑车10分钟,你会不会
期刊
当查尔斯·舒尔茨画了史努比,迪斯尼功成名就,宫崎骏系列重新装祯了成人世界,动画开始疯狂袭击电影院后,我们就预感到一个新职业的历险开始了。他们从互联网上起步,然后逐渐把梦想扩展到全世界——至少能影响多大,便是多大。  田易新,20岁时来到上海美术制片厂,5年后因为受不了“没有想法”的加工性质的工作而没有目标地离开。有好一阵处于失业状态,感到缺乏归属感,遂取网名拾荒。那是1999年,Flash刚刚出现
期刊
在认识王小节之前,我早就对电视台记者的魔鬼式工作有所耳闻。“家里如果有孩子进了中央电视台,基本你就指望不上他了。”王小节的这句话,我听她好几个同行都曾无奈地说过。  于是,在这种大浪淘沙、优胜劣汰中投身八年,逐渐修成正果的王小节实在不能让我停止好奇——她语速比常人快三倍,她是制片人、主编、主持人难得的“三为一体”,她是一身运动服爬奥运工地脚手架的记者,她还是在一摞摞发票上签字的娇小领导,几种形象叠
期刊
我一直认为,一个人,活到50岁后才应该是过瘾的,前半辈子似乎在一堵大墙上作画,左边画一点点,右边画一点点,突然到了五十,才一下子看到自己所画的全貌。李安就是那样,一个温和自守的人,把自己的见识勾连起来,展开给我们,我们看着就很过瘾。  李安说,创作对他来说,就是兴奋感与危机感共生,求生与求死共存。  我觉得很羡慕他,真好,居然懵懵懂懂就选择了自己最喜欢做的事情,一直体会着这么强烈的状态,一定很过瘾
期刊
韩国SBS电视台有一档很热的电视节目“Brain Korea”,该节目邀请演艺界人士接受测试,看谁的反应最接近富翁之脑,一时间成为街头巷尾的热门话题。而这档节目邀请的顾问,正是韩国畅销书《为什么他们会有钱——探讨富翁的大脑秘密》的作者柳尚遇医师。  在节目的前制阶段,柳尚遇和SBS电视台在电视观众中进行了一项实验,透过观测大脑变化,来揭示白手起家的亿万富翁和平凡上班族间的差异。他运用的正是美国杜克
期刊
相信智商的好处在于,它让我们相信,事情总有获得解决的渠道。    专业化社会,竞争加剧,越多知识,越能帮到自己。  所以推崇智商,似乎是个必然。  每次人类势力向未知扩张的时候,都是一波崇智潮的兴起。比如人类襁褓期向神话发问,建立理论的雏形,比如面向海洋探寻新版图时的文艺复兴;比如工业革命和后来的科技革命;再比如现在。我们一旦面对未知,便推崇起智力来。  崇智是个好事情吗?在这一点上,是的。相信智
期刊
有很多因素都足以破坏掉一个准备充分的presentation。这篇文章会告诉你10个最常见的破坏完美presentation的因素,让你能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所向披靡——杀手出没,敬请小心!    杀手一:问题数据    对presentation而言,错误的计算、过激的估计以及对错误数据解释不当都是绝对的硬伤,有时甚至是致命的。在信息公开化的今天,企图凭借一个不知道哪里得出的数据瞒天过海几乎已成为
期刊
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在你的同事圈里,数独会盛行?  为什么他们老组织并且深深痴迷于杀人游戏?  为什么他们喜欢上豆瓣拼书胜过去娱乐网站?  为什么他们喜欢维基百科,把Google设为主页,动不动就发问并搜索?  为什么推崇周星驰式语言快感和无厘头的同事渐渐少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群人围坐在电视机前期待《Hero》中的律师、《白宫风云》中雷厉风行的政府官员,甚至爱看一个建筑工程师在地下管道跑来跑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