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培养面向世界未来的现代中国人

来源 :致富时代·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ybe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多年应试教育忽视以人为本,不能适应中国政治经济社会的发展的要求。中国的教育即将发生大变革。作为教育工作者要树立崭新的教育理念,身体力行,做改革的急先锋。在工作中要培养具有良好的习惯、健康的人格、独特的个性、创新的能力的现代中国人,为使中国成为教育强国、人力资源强国而贡献一份力量。
  关键词:以人为本;现代中国人;独特个性;创新能力
  
  多年的应试教育为国家培养了大量的人才,但也产生了种种弊端。教育以精英的目标去要求一般人,且培养的人才具有典型的“老实听话,本事不大”特点,抹杀了学生个性,忽视了健康人格的培养。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柯杨认为“教育目的是首先让受教育者受益,受教育者如果有了很好的教育,就会对社会有益……主要是我们的教育应该充分地挖掘每一个受教育者身上多样性的潜能,而不是按照一种标准去塑造每一个人。”
  2010年召开的人大、政协两会上,代表们指出,中国现阶段的教育,应注重培养学生道德、品质、素养、创新,不应重在知识的教学。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征求意见稿)明确提出中国现代教育的任务:按照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要求,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坚持以育人为根本,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促进公平为重点,以提高质量为核心,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推动教育事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科学发展,加快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更大贡献。
  这就向我们传达一种信息,我国教育应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接受良好教育的要求;也向广大教育工作者传达一种教育理念,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培养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
  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就是我们教育要面向未来为国家培养合格公民,也就是老一代教育家陈鹤琴所说的"现代中国人",他们决定着中国经济社会的走向,也决定着中国的未来竞争力,关乎着民族的未来。而能面向未来的现代人的典型特征应是有良好的习惯、健康的人格、独特的个性、创新的能力。
  一、培养良好的习惯,为形成综合素养打好基础
  古印度有句谚语,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结合学生,就是培养学生最基本的政治原则和行为准则,使他们养成基本的文明行为习惯,在此基础上形成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促进一个人健康成长的重要条件,是健全人格形成的基础。
  多年的应试教育,我们只盯住升学率,一切以学习成绩为标准来衡量学生,一部分学生成绩落了,信心没了,在冷眼中平庸消沉,或颓废放纵,形成了坏的习惯;另一部分所谓的尖子生成绩优秀了,在教师、家长的热捧中唯我独尊,生活不能自理,形成了畸形的习惯。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了生活教育理论。生活教育解决的是学校与社会相脱离、理论与实践相推理、书本和经验相脱离诸问题,让学生在生活中去培养自己的良好习惯。近几年,各地安全教育加强了,但大多也走上了极端,除了星期天和假期,不让学生走出校门,更不说搞一些社会实践活动了,学生只能是死读书,读死书,读书死。学生只有枯燥的读书生活,在厌烦、疲惫的状态下何谈习惯的养成?
  实际上,现代学生在生活中养成的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一个人的基本素养,更是未来的中国人根本品质。所以,在生活中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就是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使命。我们应该充分挖掘各自现有教育资源,结合各种教学活动,把“做人、做事、学习”的正确习惯的培养融入平常的教学活动中。持之以恒,自然成习惯。
  二、培养健康人格,做未来中国合格的公民
  一个人格不健康的人自己不可能有健康、快乐的生活,更谈不上能代表未来中国新一代的公民。而对一个人来说,他的智力、气质等方面,遗传因素起着重要作用;但他的价值观、信念、性格等受后天因素的影响大,主要是受儿时生活、家庭环境、自然环境、社会文化等因素的影响而形成。不同的人由于其后天生活的环境和条件不同,会形成不同的人格。按照人的个性发展要求实施教育,培养健康人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理念。
  一个人有了健康的人格就能正确地认识自我,能意识到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并能正确地对待;能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行为,把握自己的命运;能形成紧张而有节奏的工作和生活方式,不满足于平平淡淡的工作和生活,做事有激情;能给予爱也能接受爱,并乐于承担义务和责任,经常保持愉快的心态,生活充满了活力;有独立和自主的需要,乐于自己去思考和解决问题,有自己的主张和见解;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和社会适应能力,善于沟通;有理想,有抱负,能正确对待成功和失败。
  健康人格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培养学生健康人格正在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面对科学技术的发展应用,面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日新月异,人们的生活方式的巨大的变化,中国的国际地位的提高,需要人们有健康人格来应对时代的变化,适应现实生活的要求。因此教师在培养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同时,要把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作为一项重要任务。如何才能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呢?就学校教育来说,要以人为本,尊重每个学生的独立人格,保护每个学生的自尊心,帮助每个学生充分挖掘潜能,发展个性和实现自身的价值。
  培养学生健康人格的其中一个前提是教师首先要有健康的人格。教师以自己的人格熏陶着学生,着眼于学生的日常生活,在传授学识,培养能力的过程中逐步使学生人格健康起来。
  三、重视学生个性发展,培养多样型、复合型人才
  一个现代的人,可能最重要的是个人的尊严的唤醒和张扬,我们都应该具有独立的意识和批判的精神,还有一种能够与世界对话的能力,而成为一个真正有用的人,有直面现实的勇气,敢于追求,并且坚持真理。
  未来的中国要成为人力资源强国,其所要求的中国人就不会是千篇一律的人,而是由独立个性、独特才能的人。因此,促使学生个性发展,既是时代的呼唤,也是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有个性的人往往能独立思考,具有批判思维能力和创造力,具有较强的意志和行动的能力。社会分工的细化,市场经济的发展,科技竞争的加剧,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推进,都需要大批具有独特个性、完整人格的生力军,需要造就不盲从、善于独立思考、具有强烈事业心和创造精神的人才。但由于激烈的考试竞争,超重的课业负担,落后的教育方式方法,过多的重共性化要求,重知识灌输轻智能开发的偏向,致使学生的个性品质难以得到正常发展。为解决诸如此类的问题,为适应社会发展对人才多样化的需要我们必须实施重视个性发展的素质教育。强调个性发展,强调依靠自己的能力立足于社会,服务于社会,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如何发展学生的个性,已成为一项重要而迫切的任务。个性化教育正是从社会对人才需要多样化的角度提出来的。现代社会生产和生活需要各种各样的人才,这就要求学校重视个性教育,使不同个性特点的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从而培养出具有不同个性的多样化人才。
  尊重学生个性又是进行个性发展教育的前提和基础。它包括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个体差异,真正使学生处于主体地位,发挥其主动性、积极性。同时要以教师的个性影响学生的个性。相对来说,教师接触学生机会最多、影响最大,以教师的个性影响学生个性的发展。另一方面,学生个性完美的发展主要依靠学生自觉的意识和自身的努力,而不是靠外界的灌输和说教。只有把课堂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才能培养学生完美的个性。还要全面实施心理辅导。
  四、培养创新意识,使学生成长为创新型人才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征求意见稿)指出:“目前学生适应社会和就业创业能力不强,创新型、实用型、复合型人才紧缺。”可见,如果我们不去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未来十年甚至更长,这种人才更缺乏,会阻碍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因此,树立崭新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改革我们的学校教育就迫在眉睫。
  作为新时代的教师,要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探索多种培养方式,形成各类人才辈出、拔尖创新人才不断涌现的局面。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不同的学科具有不同的特点,对学生来说有不同的兴趣点。在教育教学中把握住学生的兴趣就是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所以教师应把握住学科特点,找出学生对所授学科、章节的兴趣点。“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习的最强动力。学生对所学内容有浓厚的兴趣,想不让他们探究、创新都难。为此,教师应该用各种方法培养学生对所授学科的兴趣。为学生自觉主动探求知识、自觉创新打下基础。
  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应当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反思问题,通过质疑、解疑,让学生具备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个性、创新能力。教师要创设情境,激励学生打破惯常的思维定势,从独特的角度提出疑问,发散思维。鼓励学生进行批判性质疑。批判性质疑是创新思维的集中体现,古今中外科学的发明与创造正是从批判性质质疑开始的。让学生敢于对教材上的内容质疑,敢于对教师的讲解质疑,能够打破常规,进行批判性质疑,并且勇于实践,寻求解决的途径和办法。学生一生具有创新意识,终身养成创新能力,我们的祖国会强大,我们的民族将更具活力。
  
  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征求意见稿.[EB/OL].http://www.moe.edu.cn/edoas/website18/zhuanti/2010zqyj/zqyjg.htm#_Toc254687573.
  [2]崔录,李玢.现代教育思想精粹[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7.
  [3](美)布鲁纳.教育过程[M].北京:文化教育出版社,1982.
  [4]彭聃龄.普通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其他文献
【摘 要】多媒体课件是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产物,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我们教育工作者开始重新定位多媒体课件在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中的地位和作用,开始思索在信息技术环境下“怎样学”和“如何教”的问题。在这篇文章中主要谈论了多媒体课件在外语教学中的地位与作用和多媒体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在应用中,应创设意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优化教学内容,突出教学重点和难点。也简述了多媒体课件运用中存在的一些
目的:观察中医正骨手法复位配合独一味胶囊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156例分为观察组与参照组各78例。参照组用胫骨结节骨牵引治疗,观察组用中医正骨手法复位联合
以油茶种子胚乳为实验材料,在试剂盒的基础上应用改良的CTAB法提取总RNA。针对油茶种子胚乳中富含多糖多酚的特点,改良后的CTAB法提取得到的RNA,条带整齐、清晰,并通过检测其
目的:观察活血逐瘀汤加减结合火针治疗斑块型银屑病的疗效。方法: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60例。两组均用活血逐瘀汤治疗,治疗组加用火针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高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颜面丹毒的疗效。方法:4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20例。两组均用青霉素治疗,治疗组加用银花连翘汤治疗。结果:治疗组症状缓解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
近年来,在高考生物试卷中图表题必不可少,面对图表题,学生需要正确阅读图表,对图表进行分析,从中接收信息,得出适当的结论。在生物教科书中,有许多不同形式的图表能够清晰生
【摘 要】初中数学知识虽然简单,但也有一定的抽象性,学生从小学过渡到初中,知识量加大,学习负担加重,如果依旧以传统的讲授式方式进行教学,学生必然感到枯燥无味。而借助情境,引导学生从生活认知过渡到数学学习,能较好激发学生兴趣,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关键词】初中数学 课堂教学 问题情境 创设策略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不仅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还要结合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在激发学生的学习
慢性肝炎病程长,目前尚无物资疗法,容易发展为肝硬化及肝癌。护理人员要特别注重老年慢性肝炎的心理护理。老年患者生理机能逐渐减退,免疫力也随之减退,患病后都有不同程度的心理
国内贸易部陈邦往部长不久前在一次重要会议上讲,今年是“九五”计划的第一年,也是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重要一年。今年的“商品流通工作,要在‘五三一’工程(即做好粮、油、
为了研究敏化方式和乳化剂的含量对乳化炸药析晶现象的影响,利用水溶法测量了乳化炸药在动压作用下析晶量,用析晶量的大小来表征乳化炸药的抗动压性能,对提高乳化炸药的抗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