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介绍了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的一些要求及建议,首先从施工准备包括材料及供应 、配合比、外加剂、施工方案、施工工具等准备,其次从施工要求包括砼搅拌运输,布料浇筑表面处理养护与温控测温拆模等环节加以控制。最后从成品保护方面加以控制。
关键词: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准备;施工要求;成品保护
Abstract: This article describes some of the requirements and recommendations in the mass concrete construction, the first preparation of construction including materials and supplies, mix proportion, additives, construction program, construction tools, followed by construction requirements including concrete mixing transport, cloth, the pouring surface treatment of the conservation and thermostat temperature form removal and other aspects. Finally, protection from the finished product to controlled.Key words: mass concrete; construction preparation; construction requirements; product protection
中圖分类号:TV544+.9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04-0020-02
前言:本文重点在浇筑大体积混凝土中应注意的事项,从设计图纸到原材料的进场,搅拌运输浇筑振捣养护。成品保护以及在浇筑中需采取的措施及相应规范标准要求都进行了合理的建议,在浇筑大体积混凝土中应严格按照执行,确保顺利完成浇筑。
一、施工准备
1、技术准备
(1)熟悉图纸了解混凝土的强度抗渗等级,了解底板的平面尺寸及各部位厚度,了解后浇带或加强带的位置、结构等要求。
(2)施工方案的准备应全面, 要针对性强、具有可操作性及完整性能够保证施工质量。
2、材料准备
(1)水泥,应优先采用低中热水泥,铝酸三钙含量较低水化游离氧化钙,氧化镁和二氧化硫尽可能低的收缩水泥,不准使用早强水泥和含有有氯化物的水泥,对于水泥应进行水化热检验,经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2)粗细骨料应选用结构严密强度较高,不含二氧化硫的粗细骨料,对于粗骨料含泥量不大于1%,对于细骨料含泥量不大于3%。
(3)水、拌合用水应洁净质量符合《混凝土拌合用水标准》(JGJ63)的要求,其中氟化物含量不得大于1200mg/L,硫酸盐含量不得大于2700mg/L。
(4)掺合料外加剂等,所用掺合料粉煤灰不应低于二级的球状颗料为佳,应符合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GB1596-91),大体积混凝土应选用低收缩率特别是早期收缩率低的外加剂,外加剂必须与水泥的性质相适应,泵送剂、缓凝剂等应具有良好的减水、增塑、缓凝和保水性。
3、主要施工机具仪表设备,应具备强制式混凝土搅拌站,应具有混凝土运输车、泵车、泵管,浇筑时应有流动电箱,插入式平板式振动器,抹平机水泵等。
4、作业条件准备:
(1)施工方案所确定的施工工艺流程,浇筑程序与方法,混凝土运输与布料方式、方法以及质量标准,安全施工等交底。
(2)施工道路现场水电照明已布设。
(3)输送泵及泵管已布设并试车。
(4)保温保湿材料已备。
(5)工具备齐振动器试运合格。
二、混凝土浇筑施工要求
1、工艺流程
预拌混凝土→场外运输→混凝土浇筑 → 表面处理 → 保温养护(测温)
2、施工操作工艺
(1)混凝土搅拌
搅拌采用二次投料工艺,加料顺序为:先将水和水泥、掺合料、外加剂搅拌约1min程水泥浆,然后投入粗、细骨料拌匀。
计量精度每班至少检查二次,搅拌应符合所用机械说明中所规定的时间,一般不少于90S,加膨胀剂的混凝土搅拌时间延长30S,以搅拌均匀为准,时间不宜过长。
出罐混凝土应随时测定坍落度,不符时由专业技术人员及时调整。
(2)混凝土的场外运输
运送混凝土的车辆应满足均匀、连续供应混凝土的需要。
必须有完善的调度系统和装备,根据施工情况指挥混凝土的搅拌与运送,减少停滞时间。
混凝土搅拌运输车,每一次装时,应多加二袋水泥。运送过程中筒体应保持慢速转动,卸料嵌,筒体应加快运转20-30S后方可卸料。
送到现场混凝土的坍落度应随时检验,需调整或分次加入减水剂均应由搅拌站派驻现场的技术人员执行。
(3)混凝土的浇筑
浇筑混凝土时间应按90min控制。掺外加剂时由试验确定,但最长不得大于初凝时间减90min。
混凝土浇筑宜从低处开始,沿长边方向自一端向另一端推进,逐层上升。亦可采取中间向两边推进,保持混凝土沿基础全高均匀上升。浇筑时,要在下一层混凝土初凝之前浇筑上一层混凝土,避免产生裂缝,并将表面泌水及时排走。
局部厚度较大先浇深部混凝土,2-4h后再浇上部混凝土。
应使用高频振动器,插点间距为1.5倍振动器的作用半径,斜面推进振动棒应在坡脚与坡顶处插振。
混凝土浇筑终了以后3---4h在混凝土接近初凝之前进行二次振捣然后按标高线用刮尺刮平并轻轻抹压。
混凝土浇筑前应对混凝土接触面先行湿润,对补偿收缩混凝土上下的垫层或相邻其它已浇筑的混凝土应在浇筑前24h即大量晒水浇湿。
(4)混凝土的表面处理:
混凝土表面泌水应及时引导集中排除。
混凝土表面浮浆较厚时,应在混凝土初凝前加粒径为2-4cm的石子浆,均匀撒布在混凝土表面用抹子轻轻拍平并增加抹压遍数。
当施工面积较大时可分段进行表面处理。
混凝土硬化后的表面塑性收缩裂缝可灌注水泥素浆刮平。
(5)混凝土的养护与温控
混凝土侧面钢木模在任何季节施工均应设保温层。采用砖侧模时在混凝土浇筑前宜回填完毕。
常温施工时混凝土终凝后立即覆盖塑料膜和浇筑养护,当混凝土实测内部温差或内外温度超过20度再覆盖保温层。
当设计无特殊要求时,混凝土硬化期的实测温度应符合下列规定:混凝土内部温差(中心与表面下100或500mm处不大于20度);混凝土表面温度(表面以下100或50mm)与混凝土表面外50mm处的温差不大于25度,对补偿收缩混凝土,允许介于30-35度之间;混凝土降温速度不大于1.5度/天;撤除保温层时混凝土表面与大气温差不大于20度。
混凝土养护期限:除满足上条规定以外,混凝土的养护时间自混凝土浇筑开始计算,使用普通硅酸盐水泥不少于14d,使用其他水泥不少于21d。
养护期内(含撤除保温层后)混凝土表面应始终保持温热潮湿状态(塑料薄膜内应有凝结水),对掺有膨胀剂的混凝土尤应富水养护,但气温低于5度时,不得浇水养护。
(6)测温
测温延续时间自混凝土浇筑开始至撤保温后为止,同时应不少于20d。
测温时间间隔,混凝土浇筑后1-3d为2h,4-7d为4h,其后为8h。
测温点应在平面图上编号,并在现场挂编号标志,测温需做详细记录并整理绘制温度曲线图,温度变化情况应及时反馈 。
宜用建筑电子测仪测温:附着于钢筋哂纳感的半导体传感器应于钢筋隔离,保护测温探头的插头不受污染,不受水浸,插入测温仪前应擦拭干净,保持干净,保持干燥以防短路。也可事先埋管,管内插入可周围使用的传感器测温。
三、成品保护
(1)跨越模板及钢筋应搭设马道。
(2)泵管下应设置木方,不准直接摆放在钢筋上。
(3)混凝土浇筑震动棒不准触及钢筋、埋件和测温元件。
(4)测温元件导线或测温管应妥为维护,防止损坏。
(5)混凝土强度达到1.2N/mm2,之前不准踩踏。
四、结语
总之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越来越多,通过以上要求及建议可以使混凝土在浇筑中易控制施工质量,从而达到施工质量及规范要求。
参考文献:
1、《施工手册(第四版)》
2、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GB50496—2009
3、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50119—2009
4、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92
5、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00
关键词: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准备;施工要求;成品保护
Abstract: This article describes some of the requirements and recommendations in the mass concrete construction, the first preparation of construction including materials and supplies, mix proportion, additives, construction program, construction tools, followed by construction requirements including concrete mixing transport, cloth, the pouring surface treatment of the conservation and thermostat temperature form removal and other aspects. Finally, protection from the finished product to controlled.Key words: mass concrete; construction preparation; construction requirements; product protection
中圖分类号:TV544+.9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04-0020-02
前言:本文重点在浇筑大体积混凝土中应注意的事项,从设计图纸到原材料的进场,搅拌运输浇筑振捣养护。成品保护以及在浇筑中需采取的措施及相应规范标准要求都进行了合理的建议,在浇筑大体积混凝土中应严格按照执行,确保顺利完成浇筑。
一、施工准备
1、技术准备
(1)熟悉图纸了解混凝土的强度抗渗等级,了解底板的平面尺寸及各部位厚度,了解后浇带或加强带的位置、结构等要求。
(2)施工方案的准备应全面, 要针对性强、具有可操作性及完整性能够保证施工质量。
2、材料准备
(1)水泥,应优先采用低中热水泥,铝酸三钙含量较低水化游离氧化钙,氧化镁和二氧化硫尽可能低的收缩水泥,不准使用早强水泥和含有有氯化物的水泥,对于水泥应进行水化热检验,经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2)粗细骨料应选用结构严密强度较高,不含二氧化硫的粗细骨料,对于粗骨料含泥量不大于1%,对于细骨料含泥量不大于3%。
(3)水、拌合用水应洁净质量符合《混凝土拌合用水标准》(JGJ63)的要求,其中氟化物含量不得大于1200mg/L,硫酸盐含量不得大于2700mg/L。
(4)掺合料外加剂等,所用掺合料粉煤灰不应低于二级的球状颗料为佳,应符合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GB1596-91),大体积混凝土应选用低收缩率特别是早期收缩率低的外加剂,外加剂必须与水泥的性质相适应,泵送剂、缓凝剂等应具有良好的减水、增塑、缓凝和保水性。
3、主要施工机具仪表设备,应具备强制式混凝土搅拌站,应具有混凝土运输车、泵车、泵管,浇筑时应有流动电箱,插入式平板式振动器,抹平机水泵等。
4、作业条件准备:
(1)施工方案所确定的施工工艺流程,浇筑程序与方法,混凝土运输与布料方式、方法以及质量标准,安全施工等交底。
(2)施工道路现场水电照明已布设。
(3)输送泵及泵管已布设并试车。
(4)保温保湿材料已备。
(5)工具备齐振动器试运合格。
二、混凝土浇筑施工要求
1、工艺流程
预拌混凝土→场外运输→混凝土浇筑 → 表面处理 → 保温养护(测温)
2、施工操作工艺
(1)混凝土搅拌
搅拌采用二次投料工艺,加料顺序为:先将水和水泥、掺合料、外加剂搅拌约1min程水泥浆,然后投入粗、细骨料拌匀。
计量精度每班至少检查二次,搅拌应符合所用机械说明中所规定的时间,一般不少于90S,加膨胀剂的混凝土搅拌时间延长30S,以搅拌均匀为准,时间不宜过长。
出罐混凝土应随时测定坍落度,不符时由专业技术人员及时调整。
(2)混凝土的场外运输
运送混凝土的车辆应满足均匀、连续供应混凝土的需要。
必须有完善的调度系统和装备,根据施工情况指挥混凝土的搅拌与运送,减少停滞时间。
混凝土搅拌运输车,每一次装时,应多加二袋水泥。运送过程中筒体应保持慢速转动,卸料嵌,筒体应加快运转20-30S后方可卸料。
送到现场混凝土的坍落度应随时检验,需调整或分次加入减水剂均应由搅拌站派驻现场的技术人员执行。
(3)混凝土的浇筑
浇筑混凝土时间应按90min控制。掺外加剂时由试验确定,但最长不得大于初凝时间减90min。
混凝土浇筑宜从低处开始,沿长边方向自一端向另一端推进,逐层上升。亦可采取中间向两边推进,保持混凝土沿基础全高均匀上升。浇筑时,要在下一层混凝土初凝之前浇筑上一层混凝土,避免产生裂缝,并将表面泌水及时排走。
局部厚度较大先浇深部混凝土,2-4h后再浇上部混凝土。
应使用高频振动器,插点间距为1.5倍振动器的作用半径,斜面推进振动棒应在坡脚与坡顶处插振。
混凝土浇筑终了以后3---4h在混凝土接近初凝之前进行二次振捣然后按标高线用刮尺刮平并轻轻抹压。
混凝土浇筑前应对混凝土接触面先行湿润,对补偿收缩混凝土上下的垫层或相邻其它已浇筑的混凝土应在浇筑前24h即大量晒水浇湿。
(4)混凝土的表面处理:
混凝土表面泌水应及时引导集中排除。
混凝土表面浮浆较厚时,应在混凝土初凝前加粒径为2-4cm的石子浆,均匀撒布在混凝土表面用抹子轻轻拍平并增加抹压遍数。
当施工面积较大时可分段进行表面处理。
混凝土硬化后的表面塑性收缩裂缝可灌注水泥素浆刮平。
(5)混凝土的养护与温控
混凝土侧面钢木模在任何季节施工均应设保温层。采用砖侧模时在混凝土浇筑前宜回填完毕。
常温施工时混凝土终凝后立即覆盖塑料膜和浇筑养护,当混凝土实测内部温差或内外温度超过20度再覆盖保温层。
当设计无特殊要求时,混凝土硬化期的实测温度应符合下列规定:混凝土内部温差(中心与表面下100或500mm处不大于20度);混凝土表面温度(表面以下100或50mm)与混凝土表面外50mm处的温差不大于25度,对补偿收缩混凝土,允许介于30-35度之间;混凝土降温速度不大于1.5度/天;撤除保温层时混凝土表面与大气温差不大于20度。
混凝土养护期限:除满足上条规定以外,混凝土的养护时间自混凝土浇筑开始计算,使用普通硅酸盐水泥不少于14d,使用其他水泥不少于21d。
养护期内(含撤除保温层后)混凝土表面应始终保持温热潮湿状态(塑料薄膜内应有凝结水),对掺有膨胀剂的混凝土尤应富水养护,但气温低于5度时,不得浇水养护。
(6)测温
测温延续时间自混凝土浇筑开始至撤保温后为止,同时应不少于20d。
测温时间间隔,混凝土浇筑后1-3d为2h,4-7d为4h,其后为8h。
测温点应在平面图上编号,并在现场挂编号标志,测温需做详细记录并整理绘制温度曲线图,温度变化情况应及时反馈 。
宜用建筑电子测仪测温:附着于钢筋哂纳感的半导体传感器应于钢筋隔离,保护测温探头的插头不受污染,不受水浸,插入测温仪前应擦拭干净,保持干净,保持干燥以防短路。也可事先埋管,管内插入可周围使用的传感器测温。
三、成品保护
(1)跨越模板及钢筋应搭设马道。
(2)泵管下应设置木方,不准直接摆放在钢筋上。
(3)混凝土浇筑震动棒不准触及钢筋、埋件和测温元件。
(4)测温元件导线或测温管应妥为维护,防止损坏。
(5)混凝土强度达到1.2N/mm2,之前不准踩踏。
四、结语
总之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越来越多,通过以上要求及建议可以使混凝土在浇筑中易控制施工质量,从而达到施工质量及规范要求。
参考文献:
1、《施工手册(第四版)》
2、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GB50496—2009
3、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50119—2009
4、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92
5、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