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叶芝有一首诗,叫《随时间而来的智慧》。用它来形容写作,颇为恰当,这种随时间而来的智慧,便是在写作进程中所获得的领悟力和感受力,一种在写作中不断地自我修炼的情怀和心胸。一个智慧的诗人,又必定是一个有着强烈的时间感的诗人。我之所以要强调时间感,是因为杨章圣曾经离开过诗坛一段时间。但一个真正的诗人,无论白云苍狗,世事如何变幻,他(她)对诗歌的热爱一定是深入骨髓和发自肺腑的,一定会选择在某一天又重新回来。杨章圣就是这样的。
在杨章圣的诗集《心有阳光》中,通过他对过往岁月的回首、对当下生活的审定和对未来时光的展望,我们可以看到时间的流水在他的身上所磨礪出来的深深的诗性之光。而不同的时间体验,又赋予诗人迥然有异的生命感知和灵魂体察。这就让我们看到,杨章圣在早年诗歌创作的那种无邪而纯净的童心与童趣。“大地开了一个会议/讨论关于十八岁的问题/公鸡、小鸟、松鼠、狐狸/山花、溪水、房屋、机器/一齐涌进了/神奇的童话里——”(《十八岁的思索》)。这份童心,其实就是一颗恒远而赤诚的诗心,让杨章圣一直保有他在创作中的那种真诚和朴实,保持着他对汉语诗歌的敬畏和尊重。这是一种难能可贵的创作态度和诗歌品质。在当下,在这个物欲横流、犬马声色的快节奏时代里,杨章圣与太多急功近利、张扬浮躁的诗人不同,他绝不虚张声势,不矫揉造作,更不故弄玄虚,而是安静、低调地进行着个人卓有成效的诗歌创作。
海德格尔在论述时间这一命题时,将过去称之为“曾在”。也就意味着,时间虽然流逝了,但一定会留下痕迹。当杨章圣以平实的笔触,以达观的心境,记下那些如烟的往事时,他其实是对时间的过去性进行诗意的记录和诠释。“红草莓,悄然挂在/你围着栅栏的园子/我想要,摘取那枚/熟透了的心”(《徘徊》)。在这里,我们可以从字里行间读到一份欲说还休的含蓄之美,看到一个情窦初开的青年在姑娘家的园子外徘徊不前的忧伤背影。——这便是时间的诗意的印迹,在白驹过隙中不仅没有淡去,反倒更加深刻和清晰。
因此,重归诗坛的杨章圣尽管疏远了诗歌多年,但重新提起笔,却超越了过去,诗性更加蓬勃,诗艺尤为精进。他以生命的沉静和真实,以心灵的坦诚和温润,通过开阔的精神景观、多彩的视觉意象、娴熟的诗歌技巧,向我们展示了这种随时间而来的丰富的智慧,展示了一幅幅丰富多姿、深远辽阔的情感坐标和灵魂长卷,展示了汉语诗歌热烈而又内敛、沉潜而又开放的抒情秉性。在他的笔下,无论是家乡的一草一木,还是异地的一山一水,都成为了他灵魂的参照和精神的风景。“当春风刚刚在光雾山的群峰间荡起秋千/玉泉的野樱桃花就迫不及待地开了/她们像身穿碎花布衣裳的乡村女子/成群结队地在林间、坡地或溪边探头露脸/用阳光的金丝线扎小辫儿,把洁白的手绢儿高高举在头顶/心事,漫山遍野地烂漫”(《玉泉的野樱桃花》),这样的诗句在这本诗集里比比皆是,语言清澈,意境优美,蕴涵着举重若轻、四两拨千斤的技巧和力量,仿佛明月照心,又仿佛清风拂怀,给我们带来丝绸般细腻的感动,带来了棉花般柔软的温暖。那些山间的野樱桃花就是巴中那块土地健康而淳朴的乡村女子,生生不息地芬芳和美丽着那些流逝的岁月和时光。在此,诗人以浪漫主义的情怀揭示着他对世界的爱、生活的追求和生命的洞察与关怀。
而这样一份明净、豁达的心胸和襟怀,一定是在时间的流逝中慢慢地陶冶和形成的,源于杨章圣对生活、对世界万物的浓郁的热情和爱。这在他的《幸福》一诗中显露无遗:“许多人都很忙/许多人都有满足不了的欲望/我上班经过一座小花园,看见的却不一样/一个赤着脚的乞丐在背着手散步/脸上挂满了笑容/好像他拥有这座花园/和花园里的阳光。”这脉脉的情和爱一点一滴地渗入他的诗句中,让他“心有阳光”,心有富足的笑容。于是,他的写作也就从单一的个体认知上升到具有普遍性的群体经验之上,使得他的诗歌具有更重的精神力量和更深的艺术品质,以更加强大的挖掘之功和穿透之力直抵诗歌宽广、无垠的精神世界和情感高地。
优秀的诗人总是在写作中对过往进行回顾和总结,对当下进行体认和省察,对未来进行判断和远望,并在这时间的三维中不断地获取智慧,不断地修正和补充自己的写作。杨章圣就是这样的,他在仰望星空和俯身大地的双重视阈中始终保持着他沉静的姿态和敏锐的直觉,向着他恢弘的诗歌城堡不断前进。我特别欣赏他《丁香花》里的几行诗,最后摘出来与他一起共勉:
我宁愿,在这些生存的光辉下
谦逊地,在庭园、路边、草坪
或向阳坡地,写满,抒情的诗行
(杨章圣,诗人,民进四川省巴中市委会副主委、秘书长)
在杨章圣的诗集《心有阳光》中,通过他对过往岁月的回首、对当下生活的审定和对未来时光的展望,我们可以看到时间的流水在他的身上所磨礪出来的深深的诗性之光。而不同的时间体验,又赋予诗人迥然有异的生命感知和灵魂体察。这就让我们看到,杨章圣在早年诗歌创作的那种无邪而纯净的童心与童趣。“大地开了一个会议/讨论关于十八岁的问题/公鸡、小鸟、松鼠、狐狸/山花、溪水、房屋、机器/一齐涌进了/神奇的童话里——”(《十八岁的思索》)。这份童心,其实就是一颗恒远而赤诚的诗心,让杨章圣一直保有他在创作中的那种真诚和朴实,保持着他对汉语诗歌的敬畏和尊重。这是一种难能可贵的创作态度和诗歌品质。在当下,在这个物欲横流、犬马声色的快节奏时代里,杨章圣与太多急功近利、张扬浮躁的诗人不同,他绝不虚张声势,不矫揉造作,更不故弄玄虚,而是安静、低调地进行着个人卓有成效的诗歌创作。
海德格尔在论述时间这一命题时,将过去称之为“曾在”。也就意味着,时间虽然流逝了,但一定会留下痕迹。当杨章圣以平实的笔触,以达观的心境,记下那些如烟的往事时,他其实是对时间的过去性进行诗意的记录和诠释。“红草莓,悄然挂在/你围着栅栏的园子/我想要,摘取那枚/熟透了的心”(《徘徊》)。在这里,我们可以从字里行间读到一份欲说还休的含蓄之美,看到一个情窦初开的青年在姑娘家的园子外徘徊不前的忧伤背影。——这便是时间的诗意的印迹,在白驹过隙中不仅没有淡去,反倒更加深刻和清晰。
因此,重归诗坛的杨章圣尽管疏远了诗歌多年,但重新提起笔,却超越了过去,诗性更加蓬勃,诗艺尤为精进。他以生命的沉静和真实,以心灵的坦诚和温润,通过开阔的精神景观、多彩的视觉意象、娴熟的诗歌技巧,向我们展示了这种随时间而来的丰富的智慧,展示了一幅幅丰富多姿、深远辽阔的情感坐标和灵魂长卷,展示了汉语诗歌热烈而又内敛、沉潜而又开放的抒情秉性。在他的笔下,无论是家乡的一草一木,还是异地的一山一水,都成为了他灵魂的参照和精神的风景。“当春风刚刚在光雾山的群峰间荡起秋千/玉泉的野樱桃花就迫不及待地开了/她们像身穿碎花布衣裳的乡村女子/成群结队地在林间、坡地或溪边探头露脸/用阳光的金丝线扎小辫儿,把洁白的手绢儿高高举在头顶/心事,漫山遍野地烂漫”(《玉泉的野樱桃花》),这样的诗句在这本诗集里比比皆是,语言清澈,意境优美,蕴涵着举重若轻、四两拨千斤的技巧和力量,仿佛明月照心,又仿佛清风拂怀,给我们带来丝绸般细腻的感动,带来了棉花般柔软的温暖。那些山间的野樱桃花就是巴中那块土地健康而淳朴的乡村女子,生生不息地芬芳和美丽着那些流逝的岁月和时光。在此,诗人以浪漫主义的情怀揭示着他对世界的爱、生活的追求和生命的洞察与关怀。
而这样一份明净、豁达的心胸和襟怀,一定是在时间的流逝中慢慢地陶冶和形成的,源于杨章圣对生活、对世界万物的浓郁的热情和爱。这在他的《幸福》一诗中显露无遗:“许多人都很忙/许多人都有满足不了的欲望/我上班经过一座小花园,看见的却不一样/一个赤着脚的乞丐在背着手散步/脸上挂满了笑容/好像他拥有这座花园/和花园里的阳光。”这脉脉的情和爱一点一滴地渗入他的诗句中,让他“心有阳光”,心有富足的笑容。于是,他的写作也就从单一的个体认知上升到具有普遍性的群体经验之上,使得他的诗歌具有更重的精神力量和更深的艺术品质,以更加强大的挖掘之功和穿透之力直抵诗歌宽广、无垠的精神世界和情感高地。
优秀的诗人总是在写作中对过往进行回顾和总结,对当下进行体认和省察,对未来进行判断和远望,并在这时间的三维中不断地获取智慧,不断地修正和补充自己的写作。杨章圣就是这样的,他在仰望星空和俯身大地的双重视阈中始终保持着他沉静的姿态和敏锐的直觉,向着他恢弘的诗歌城堡不断前进。我特别欣赏他《丁香花》里的几行诗,最后摘出来与他一起共勉:
我宁愿,在这些生存的光辉下
谦逊地,在庭园、路边、草坪
或向阳坡地,写满,抒情的诗行
(杨章圣,诗人,民进四川省巴中市委会副主委、秘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