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日本
盔甲
传统的日本几乎从一开始就是一个由军事精英统治的社会,因此武器和盔甲在其文化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东方馆展出了10余件不同时期的日本盔甲,种类有大铠、胴丸、腹当、腹卷以及当世具足等。另外还展出了一批不同款式的头盔和盔甲部件,它们形态各异,装饰华丽,做工复杂,表现了独特而浓郁的日本民族风格和盔甲发展变化的历史,其中不乏具有特殊历史意义的珍稀文物。
各种样式的日本头盔
一件人马组合的骑兵模型被作为日本展区的标志性展品陈列在中央大厅,骑兵披挂的盔甲为“当世具足”(意为现代盔甲),这是经过16世纪内战后演化的一种实用盔甲样式;坐骑是一匹荷兰进口的阿拉伯马,反映出日本战马品种得到改良;背后的旗帜绘有家纹,是武士家族的象征;马鞍出自江户时代后期,马饰是同时期历史文物的现代复制品。所有这些,都再现了18世纪晚期日本骑马武士的形象。
一组头盔系列展品,展现了日本头盔的多样性特征。头盔在日语中被称为“兜”,展品中有星兜、筋兜、南番兜、三枚兜、茄形兜、变形兜、乌帽子兜等,这些不同的兜名都有着特定含义。星兜,是搭配大铠使用的头盔,出现在平安时代(公元794~1192年),盔體使用多块矧(shěn)板(金属拼接板)拼合而成,因矧板之间用铁钉铆接,铁钉露在外面的部分称之为星,起到装饰和加固作用。展出的一件星兜为14世纪样式,江户时代制造。筋兜,是由星兜演化而来的,也是用多块矧板拼按成盔体,因矧板之间相互连接的边缘部分带有卷边,形成筋一样的结构,矧板(即筋)的数量越多,制作工艺就越复杂,因而价值也越高。展出的2件筋兜展品分别制造于16世纪早期和17世纪早期,都是使用62块矧板组成的,并出自名家之手,属筋兜之名品。南番兜又称“南蛮兜”,指的是来自外族特别是仿欧洲风格的头盔,展品制造于17世纪的江户时代。三枚兜,以头盔上的一个扇形顶饰得名,展品制造于16世纪后期的桃山时代。茄形兜,以头盔像茄子形状而得名,展品制造于17世纪后期的江户时代。乌帽子兜,以日本公卿所戴的高帽形状得名,展品制造于18世纪的江户时代。变形兜也是以特殊的造型和装饰得名,展品制造于17世纪后期的江户时代。展品中还有一个称为“昼(dié)额当”的头盔,可能制造于18世纪的江户时代。昼额当最初是中世纪足轻(步兵)单独佩戴的一种护面甲,后期与头盔合并使用。
一件16世纪的日本盔甲,被认为是“伞欧洲最有历史意义的日本盔甲”。这件盔甲是英国皇家军械库于1841年在伦敦奥克斯纳姆(Oxenham)拍卖行购入的,当时没人知道它的真正来历,拍卖目录有关标的物的文字说明是:“一件来自西班牙塞戈维亚摩尔人的盔甲”。皇家军械库将其购入后在伦敦塔展示了很长一段时间,直到1859年才辨识出这是一件日本制造的实战盔甲,其胸甲类型为腹卷,上面饰有萨摩藩大名(日本古时封建制度对领主的称呼)岛津贵久的十字家纹,可能出自奈良盔甲工匠春田光忠之手,当初拍卖行并未搞清盔甲的原始结构,误将肩甲当成腿甲,还将腿甲附着在肩膀上。经进一步考证又有惊人发现:该盔甲曾被记录在1585~1603年西班牙皇家军械库的库存物品清单中,系日本“天正遣欧少年使节”赠送给菲利普二世国王的外交礼物,后来转送给了西班牙瓜达拉哈拉(Guadalajara)的英凡塔多公爵(Duke of Infantado),再后来便不知去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