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母爱很伟大,有些时候,母爱也会变得很可怕。得体地退出,在今天显得越来越重要,不失为一种智慧和需要。
影视剧《中国式关系》热播,剧中的故事令不少观众产生共鸣;而女星张靓颖家的“中国式关系”还一度成为全民热议的话题。女儿曝出于意大利举办婚礼的消息,妈妈发出一封致公众的公开信《我不想让女儿再错下去》,宣称“女婿拿自己的女儿当赚钱工具”,“不是值得托付终身的男人”等等,此信一公开就被无数网友转发。张靓颖赢得广大粉丝的一片同情,也同时引发关于母子关系的大讨论:母亲,该怎样正确地爱孩子?
从“登报逼婚”到“丈母娘经济”推动房价,近几年来,父母对儿女婚姻的过度干涉所引发的家庭纠纷比比皆是。从心理学角度分析,这与亲子关系过于紧张或者严重缺失,以及亲密关系界限模糊有着一定关系。重塑亲密关系,重视亲子关系,为了孩子明天的幸福,该放手时就要“得体地退出”。
生活麦克风:
“中国式母女对决”,你怎么看
没有界限的关系毁掉两代人
@神奇的糖豆,80后,青岛人
对于张靓颖与妈妈的矛盾,我只有一句话,没有界限的关系会毁掉两代人,最终都是受害者。
母亲心智不成熟,女儿就会遭殃
@下午茶1978,70后,上海人
张妈妈真是“毁”女不倦,反对就反对吧,还非要把“手书”晒在大庭广众之下,将女儿扔进舆论的漩涡。心智不成熟的母亲必会养育出心智不成熟的女儿。
让父母妥协是一种进步
@巴厘岛的阳光,90后,济南人
我很佩服张靓颖,当全国人民都劝慰她“听妈妈的话”与冯轲分手时,她能够坚持个人立场,做个不折不扣的斗士,最终让父母妥协。她为自己负责,自由选择自己的幸福,这就是进步。
有一种声讨叫“母凭女贵”
@维多利亚咖啡馆,85后,北京人
张妈妈的做法不过是“母凭女贵”,没有什么不正常。眼见自己的女儿有出息了,好处却全让“外人”捞了,身为长辈的张妈妈咽不下这口气。
生活大数据:
中国父母都是逼婚达人?
“中国式家庭关系引发的战火硝烟,你有何感想?”小编通过微信群对50位网友随机调查,28.5%的人认为,中国父母都是逼婚达人,拥有强烈的占有欲和控制欲;其中,也有12.9%的网友觉得,类似像张靓颖那样的反抗也是一种进步,说明年轻人自主选择婚姻的意愿增强;24.2%的人表示,“要想减缓现代家庭婚姻的焦虑感,政府需要不断完善公共政策,改善婚姻外部环境和支持系统,从某种程度上减少不必要的伤害和破坏。”
生活深呼吸:
这些情感模式,哪些正在困扰你
类型描述:逼婚模式
常见指数:★★★★★
常见症状:到了法定年龄不结婚,就会遭遇被逼婚,潜台词是“我为你好”,单身的人会变成“万恶之源”。专栏作家咪蒙总结道,“不谈恋爱约等于不孝,光谈恋爱不结婚约等于变态,结了婚不生小孩约等于现行反革命,这就是中国父母的主流价值观。”
技术支持:说服父母的确很难,但是,可以先回归内心,弄清自己的择偶标准和人生规划,然后动用“蔡康永的说话之道”与父母平和地交流。
类型描述:母子同盟
常见指数:★★★
常见症状:女性与老公夫妻关系紧张,不愿示弱,绞尽脑汁通过孩子暗示老公,或是控制老公,专家把这种现象称为“假性单亲妈妈”,即男性缺席家庭情感系统,使得婚姻出现倾斜,母亲与孩子形成了一种补偿性“婚姻关系”,也叫“母子同盟”。至于孩子教育、成长、就业、结婚等事情,往往唯母命是从。
技术支持:“母子同盟”是婚姻家庭中“潜伏”的病毒,女性应该与老公合理分权、分责,在承担限度上达成一定共识。当然,孩子也应独立。
类型描述:单亲模式
常见指数:★★
常见症状:丧偶或离异的单亲家庭,子女的婚姻极易受到家长的控制,这里面既有自幼“不幸婚姻”(或重组家庭)潜移默化导致的被动选择,也有安全感长期缺失所产生的过度依赖。如果不及时疏导这样的情绪与认知,很容易影响到爱情的秩序。轻者夫妻关系紧张,重者会重蹈父母的模式。
技术支持:放下抱怨,回归理性,用爱与包容善待父母,让自己的内心变得强大起来,迎接爱情的眷顾。
生活后花园:
不要以爱的名义伤害孩子
不逼婚的父母是珍稀生物
讲述者:城微,男,36岁,私企经理
我父母都是高校教师,大学毕业后我在美国攻读管理学学位,去年回国订婚。我自认为父母很开明,但是,在婚事上他们整天暗示我,给我很大压力,搞得我无法专心工作。在国外生活那么多年,观念上的改变非常难,按照我的想法,很想一直单身,这是一种选择,至于何时结婚一切随缘。未婚妻与我门当户对,没想到她也是被逼婚,在中国不逼婚的父母实属凤毛麟角,这与传统文化有着密切关系。
无条件接纳原生家庭的痛
讲述者:伊希,女,42岁,外企人力资源
我成长在一个单亲家庭,很小的时候父母就离婚了。从上大学恋爱时母亲就为我操心和把关,生怕我嫁错人,千挑万选,可是我的婚姻依然没有摆脱阴影。2011年,离婚后,我带着两个孩子来到上海,重新开启生活,经历一番波折才安顿下来。后来我考取心理咨询师,业余时间与朋友开了个心灵工作坊。接触案例中,我慢慢地懂得,原生家庭的伤与痛永远不可抹杀,伴随时间的流逝,它成为我们生命的一部分,唯有无条件地接纳,并认识到婚姻动态性导致的脆弱。没有完美的婚姻,只有我们自己不断成熟和强大,才能找到通向幸福的途径。
不要以爱的名义伤害孩子
讲述者:寒冰,男,59岁,房地产副总
经常听到周围朋友对子女说,不结婚将来你老了没人照顾你,这时我就会站出来说,有了孩子也未必照顾你,孩子不是你的私有财产。你养育他长大,但总不能让他一辈子都听你的。当年,我就是违抗父母的命令,自由恋爱,引发亲友指责。后来看我混得好、过得幸福,父母也就接纳了。那些为孩子“做主”的父母,都是以爱的名义伤害孩子,整个家庭也不会和谐美满。在我们家,婚姻实行民主制,今年孙子也结婚了,对象是外国人,我们一家人都非常满意。
生活心绿洲:该放手时就放手
如果“我爱你才管你”,那该怎样断、舍、离
在国人内心深处,生长着一种不分你我的连体之爱,用专业术语说就是“群体性自我”,这类家长的口头禅是:“我爱你才管你”。共生状态下,孩子没有自我,失去自主权;尤其是父母退休或年老后,热衷从孩子身上找回价值感和安全感,所以对子女婚姻的掌控也是一种未完成心愿的投射。改变这种控制与占有,父母应学会“断、舍、离”,建立边界意识,营造属于自己的空间,发展自己的爱好。
找回丢失的亲子关系
新的精神分析理论认为,母亲对于孩子未来的情感方式和生活的幸福是起决定性作用的。因此,如果一个人与母亲的亲子关系剑拔弩张或者过度依恋,那么成年后就很难处理好与另一半的亲密关系。童年的内心模式会在成年后呈现出来,以此形成一个轮回。所以,父母给孩子最好的礼物就是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该“断奶”时就勇于放手,给他们以自由空间,也是给自己重新发现生活的机会。
试着与父母“离婚”
一般来说,愤怒的父母与不孝的儿女是点燃中国式家庭矛盾的导火索。深入分析,背后是两种不同的关系,牵缠与疏离。前者是父母过度卷入子女的世界,善于操控。后者是父母对子女的关爱不够,尤其是缺乏情感沟通,极易让孩子心底产生愤怒。前者最为常见,这也是“中国式母女对决”频繁上演的缘故。因此,试着与父母“离婚”是每个人的必修课,远离不合理、不正常的亲子关系,重新找回自我,再与父母理性地互动,这也是成长的必经之路。
影视剧《中国式关系》热播,剧中的故事令不少观众产生共鸣;而女星张靓颖家的“中国式关系”还一度成为全民热议的话题。女儿曝出于意大利举办婚礼的消息,妈妈发出一封致公众的公开信《我不想让女儿再错下去》,宣称“女婿拿自己的女儿当赚钱工具”,“不是值得托付终身的男人”等等,此信一公开就被无数网友转发。张靓颖赢得广大粉丝的一片同情,也同时引发关于母子关系的大讨论:母亲,该怎样正确地爱孩子?
从“登报逼婚”到“丈母娘经济”推动房价,近几年来,父母对儿女婚姻的过度干涉所引发的家庭纠纷比比皆是。从心理学角度分析,这与亲子关系过于紧张或者严重缺失,以及亲密关系界限模糊有着一定关系。重塑亲密关系,重视亲子关系,为了孩子明天的幸福,该放手时就要“得体地退出”。
生活麦克风:
“中国式母女对决”,你怎么看
没有界限的关系毁掉两代人
@神奇的糖豆,80后,青岛人
对于张靓颖与妈妈的矛盾,我只有一句话,没有界限的关系会毁掉两代人,最终都是受害者。
母亲心智不成熟,女儿就会遭殃
@下午茶1978,70后,上海人
张妈妈真是“毁”女不倦,反对就反对吧,还非要把“手书”晒在大庭广众之下,将女儿扔进舆论的漩涡。心智不成熟的母亲必会养育出心智不成熟的女儿。
让父母妥协是一种进步
@巴厘岛的阳光,90后,济南人
我很佩服张靓颖,当全国人民都劝慰她“听妈妈的话”与冯轲分手时,她能够坚持个人立场,做个不折不扣的斗士,最终让父母妥协。她为自己负责,自由选择自己的幸福,这就是进步。
有一种声讨叫“母凭女贵”
@维多利亚咖啡馆,85后,北京人
张妈妈的做法不过是“母凭女贵”,没有什么不正常。眼见自己的女儿有出息了,好处却全让“外人”捞了,身为长辈的张妈妈咽不下这口气。
生活大数据:
中国父母都是逼婚达人?
“中国式家庭关系引发的战火硝烟,你有何感想?”小编通过微信群对50位网友随机调查,28.5%的人认为,中国父母都是逼婚达人,拥有强烈的占有欲和控制欲;其中,也有12.9%的网友觉得,类似像张靓颖那样的反抗也是一种进步,说明年轻人自主选择婚姻的意愿增强;24.2%的人表示,“要想减缓现代家庭婚姻的焦虑感,政府需要不断完善公共政策,改善婚姻外部环境和支持系统,从某种程度上减少不必要的伤害和破坏。”
生活深呼吸:
这些情感模式,哪些正在困扰你
类型描述:逼婚模式
常见指数:★★★★★
常见症状:到了法定年龄不结婚,就会遭遇被逼婚,潜台词是“我为你好”,单身的人会变成“万恶之源”。专栏作家咪蒙总结道,“不谈恋爱约等于不孝,光谈恋爱不结婚约等于变态,结了婚不生小孩约等于现行反革命,这就是中国父母的主流价值观。”
技术支持:说服父母的确很难,但是,可以先回归内心,弄清自己的择偶标准和人生规划,然后动用“蔡康永的说话之道”与父母平和地交流。
类型描述:母子同盟
常见指数:★★★
常见症状:女性与老公夫妻关系紧张,不愿示弱,绞尽脑汁通过孩子暗示老公,或是控制老公,专家把这种现象称为“假性单亲妈妈”,即男性缺席家庭情感系统,使得婚姻出现倾斜,母亲与孩子形成了一种补偿性“婚姻关系”,也叫“母子同盟”。至于孩子教育、成长、就业、结婚等事情,往往唯母命是从。
技术支持:“母子同盟”是婚姻家庭中“潜伏”的病毒,女性应该与老公合理分权、分责,在承担限度上达成一定共识。当然,孩子也应独立。
类型描述:单亲模式
常见指数:★★
常见症状:丧偶或离异的单亲家庭,子女的婚姻极易受到家长的控制,这里面既有自幼“不幸婚姻”(或重组家庭)潜移默化导致的被动选择,也有安全感长期缺失所产生的过度依赖。如果不及时疏导这样的情绪与认知,很容易影响到爱情的秩序。轻者夫妻关系紧张,重者会重蹈父母的模式。
技术支持:放下抱怨,回归理性,用爱与包容善待父母,让自己的内心变得强大起来,迎接爱情的眷顾。
生活后花园:
不要以爱的名义伤害孩子
不逼婚的父母是珍稀生物
讲述者:城微,男,36岁,私企经理
我父母都是高校教师,大学毕业后我在美国攻读管理学学位,去年回国订婚。我自认为父母很开明,但是,在婚事上他们整天暗示我,给我很大压力,搞得我无法专心工作。在国外生活那么多年,观念上的改变非常难,按照我的想法,很想一直单身,这是一种选择,至于何时结婚一切随缘。未婚妻与我门当户对,没想到她也是被逼婚,在中国不逼婚的父母实属凤毛麟角,这与传统文化有着密切关系。
无条件接纳原生家庭的痛
讲述者:伊希,女,42岁,外企人力资源
我成长在一个单亲家庭,很小的时候父母就离婚了。从上大学恋爱时母亲就为我操心和把关,生怕我嫁错人,千挑万选,可是我的婚姻依然没有摆脱阴影。2011年,离婚后,我带着两个孩子来到上海,重新开启生活,经历一番波折才安顿下来。后来我考取心理咨询师,业余时间与朋友开了个心灵工作坊。接触案例中,我慢慢地懂得,原生家庭的伤与痛永远不可抹杀,伴随时间的流逝,它成为我们生命的一部分,唯有无条件地接纳,并认识到婚姻动态性导致的脆弱。没有完美的婚姻,只有我们自己不断成熟和强大,才能找到通向幸福的途径。
不要以爱的名义伤害孩子
讲述者:寒冰,男,59岁,房地产副总
经常听到周围朋友对子女说,不结婚将来你老了没人照顾你,这时我就会站出来说,有了孩子也未必照顾你,孩子不是你的私有财产。你养育他长大,但总不能让他一辈子都听你的。当年,我就是违抗父母的命令,自由恋爱,引发亲友指责。后来看我混得好、过得幸福,父母也就接纳了。那些为孩子“做主”的父母,都是以爱的名义伤害孩子,整个家庭也不会和谐美满。在我们家,婚姻实行民主制,今年孙子也结婚了,对象是外国人,我们一家人都非常满意。
生活心绿洲:该放手时就放手
如果“我爱你才管你”,那该怎样断、舍、离
在国人内心深处,生长着一种不分你我的连体之爱,用专业术语说就是“群体性自我”,这类家长的口头禅是:“我爱你才管你”。共生状态下,孩子没有自我,失去自主权;尤其是父母退休或年老后,热衷从孩子身上找回价值感和安全感,所以对子女婚姻的掌控也是一种未完成心愿的投射。改变这种控制与占有,父母应学会“断、舍、离”,建立边界意识,营造属于自己的空间,发展自己的爱好。
找回丢失的亲子关系
新的精神分析理论认为,母亲对于孩子未来的情感方式和生活的幸福是起决定性作用的。因此,如果一个人与母亲的亲子关系剑拔弩张或者过度依恋,那么成年后就很难处理好与另一半的亲密关系。童年的内心模式会在成年后呈现出来,以此形成一个轮回。所以,父母给孩子最好的礼物就是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该“断奶”时就勇于放手,给他们以自由空间,也是给自己重新发现生活的机会。
试着与父母“离婚”
一般来说,愤怒的父母与不孝的儿女是点燃中国式家庭矛盾的导火索。深入分析,背后是两种不同的关系,牵缠与疏离。前者是父母过度卷入子女的世界,善于操控。后者是父母对子女的关爱不够,尤其是缺乏情感沟通,极易让孩子心底产生愤怒。前者最为常见,这也是“中国式母女对决”频繁上演的缘故。因此,试着与父母“离婚”是每个人的必修课,远离不合理、不正常的亲子关系,重新找回自我,再与父母理性地互动,这也是成长的必经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