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追求自我利益最大化并不能带来公正高效的市场
标准普尔是美国三大债券评级公司之一,其2013年2月被联邦政府以涉嫌诈骗罪名起诉,理由是2008年金融危机之前,明知房贷按揭市场崩盘在即,仍应委托方要求把毒资产包装成无风险的AAA级,推销给客户。
标普9月初称,美政府盯上该公司是为了报复2011年8月调低美国长期国债的评级, 其他两家评级公司——穆迪和惠誉——发出警告可能调低,但没有真正下手,就没有成为被告。这显然是一种转移公众注意力的伎俩,控诉政府小心眼,短时间内,的确收到了哗众取宠的效果,但是标普没指出政府的哪些官员策划这项报复性的官司,而且也没有指出回答政府指控的罪名是否站得住脚,法官认为这些臆测是“强词夺理”。
2011年夏天,美国国会内两党在预算问题上争执不下,无法达成协议如何降低联邦赤字,标普史无前例地把美国主权债的评级从AAA降到AA+。下调评级给美国丢面子还在其次,影响全球固定收益市场的运作,波及面大,才是市场关注的焦点。资本市场一向把美国国债视为“无风险”,其他所有的主权债、地方债、公司债、按揭贷款等等,都是在美债收益率上加若干基点,若是“无风险”成了有风险,那么全球债市的定价就乱套了,而且美国还债能力被质疑,影响发债成本上升,给金融危机后的美国经济复苏加上了不确定性。
然而,市场在标普调低美国主权债之后,美债的收益率不升反降,带来的是债券价格的上扬,投资者深怕可能产生的市场动荡波,纷纷将资金投向传统被视为避风港的美国国债,此后10年期的国债收益率从当时的2.56% 降到2013年5月的1.62%,后来因美联储示意将结束量化宽松政策,收益率向3%回升,结束了两年来的债券牛市,与评级无关。2013年6月,标普将美债展望由“负面”略升成“正面”,但维持AA+评级,市场根本没把它当回事。
联邦政府在标普调低美债的两年之前着手调查这家公司,收集到的内部文件显示,标普早在2005年就察觉房贷违约率上升,顾忌调低按揭债的评级,会触怒客户,毫无作为。祸根就在于评级公司的利益冲突:被评级的债券发债主体要承担费用,这些客户是衣食父母,不可得罪。按揭债评级费利润丰厚,一篮子按揭债券中,每一部分的评级,就可以收取75万美元的费用。标普2005年到2007年这三年就从银行和金融机构收了10亿美元评级费。
这种充满利益冲突的评级制度由来已久,评级公司自称所提供的服务公正公平,否则将被市场唾弃。在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时,评级公司的公信力已经受到严厉的质疑。那年春天,泰国首次发行美元外债,被评为投资级,几个月后泰铢贬值,一下就掉到垃圾级。2001年安然公司破产前,评级公司居然没有察觉任何不稳妥的迹象。美国国会2006年通过评级机构革新法案,还没来得及全面实施,金融危机就爆发了。
在金融危机发生之前,美国很著名的PIMCO固定收益基金经理格罗斯,曾经警告说AAA的评级就像打扮过的妓女,只是“看上去很美”。
更可笑的是标普将调低评级报告在向公众发布之前,先呈送财政部,部里官员立刻察觉标普在预测未来美国负债时,多算了2万亿美元,标普做了修正后,仍按照原先计划发布,被财长盖特纳讥笑分析水平太低。当时市场就有人猜测,标普因为受政府调查,出了这么一招,侥幸希望政府为了回避“蓄意报复”之嫌,淡化调查。如果这真是标普的如意算盘,未免太过于天真。
标普一连串的辩白,彻底打破评级机构标榜的公正独立。首先,标普拿出“言论自由”作为挡箭牌,四月间,请求法庭拒绝受理这桩案子,称评级公司所说的客观公正是一种理想状态,评级不是指导投资者该如何行动,投资者要用自己的判断力,要是太相信评级,那么后果自负。起诉方认为评级公司就是为债券的投资者提供投资依据的咨询机构,刻意误导投资就该吃官司。
金融危机由次贷演变成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再次暴露评级公司行动滞后。美欧多国有共识要寻求一个跨境监管评级机构的框架,防止类似危机造成危害,对于标普的母公司麦格劳·希尔来说,50亿美元的罚款不是生死攸关的数字,标普一连串的狡辩,形同跳梁小丑,这场官司最大的意义在提供给公众一个机会反思:追求自我利益最大化并不能带来公正高效的市场。
(作者为前路透社资深财经记者)
标准普尔是美国三大债券评级公司之一,其2013年2月被联邦政府以涉嫌诈骗罪名起诉,理由是2008年金融危机之前,明知房贷按揭市场崩盘在即,仍应委托方要求把毒资产包装成无风险的AAA级,推销给客户。
标普9月初称,美政府盯上该公司是为了报复2011年8月调低美国长期国债的评级, 其他两家评级公司——穆迪和惠誉——发出警告可能调低,但没有真正下手,就没有成为被告。这显然是一种转移公众注意力的伎俩,控诉政府小心眼,短时间内,的确收到了哗众取宠的效果,但是标普没指出政府的哪些官员策划这项报复性的官司,而且也没有指出回答政府指控的罪名是否站得住脚,法官认为这些臆测是“强词夺理”。
2011年夏天,美国国会内两党在预算问题上争执不下,无法达成协议如何降低联邦赤字,标普史无前例地把美国主权债的评级从AAA降到AA+。下调评级给美国丢面子还在其次,影响全球固定收益市场的运作,波及面大,才是市场关注的焦点。资本市场一向把美国国债视为“无风险”,其他所有的主权债、地方债、公司债、按揭贷款等等,都是在美债收益率上加若干基点,若是“无风险”成了有风险,那么全球债市的定价就乱套了,而且美国还债能力被质疑,影响发债成本上升,给金融危机后的美国经济复苏加上了不确定性。
然而,市场在标普调低美国主权债之后,美债的收益率不升反降,带来的是债券价格的上扬,投资者深怕可能产生的市场动荡波,纷纷将资金投向传统被视为避风港的美国国债,此后10年期的国债收益率从当时的2.56% 降到2013年5月的1.62%,后来因美联储示意将结束量化宽松政策,收益率向3%回升,结束了两年来的债券牛市,与评级无关。2013年6月,标普将美债展望由“负面”略升成“正面”,但维持AA+评级,市场根本没把它当回事。
联邦政府在标普调低美债的两年之前着手调查这家公司,收集到的内部文件显示,标普早在2005年就察觉房贷违约率上升,顾忌调低按揭债的评级,会触怒客户,毫无作为。祸根就在于评级公司的利益冲突:被评级的债券发债主体要承担费用,这些客户是衣食父母,不可得罪。按揭债评级费利润丰厚,一篮子按揭债券中,每一部分的评级,就可以收取75万美元的费用。标普2005年到2007年这三年就从银行和金融机构收了10亿美元评级费。
这种充满利益冲突的评级制度由来已久,评级公司自称所提供的服务公正公平,否则将被市场唾弃。在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时,评级公司的公信力已经受到严厉的质疑。那年春天,泰国首次发行美元外债,被评为投资级,几个月后泰铢贬值,一下就掉到垃圾级。2001年安然公司破产前,评级公司居然没有察觉任何不稳妥的迹象。美国国会2006年通过评级机构革新法案,还没来得及全面实施,金融危机就爆发了。
在金融危机发生之前,美国很著名的PIMCO固定收益基金经理格罗斯,曾经警告说AAA的评级就像打扮过的妓女,只是“看上去很美”。
更可笑的是标普将调低评级报告在向公众发布之前,先呈送财政部,部里官员立刻察觉标普在预测未来美国负债时,多算了2万亿美元,标普做了修正后,仍按照原先计划发布,被财长盖特纳讥笑分析水平太低。当时市场就有人猜测,标普因为受政府调查,出了这么一招,侥幸希望政府为了回避“蓄意报复”之嫌,淡化调查。如果这真是标普的如意算盘,未免太过于天真。
标普一连串的辩白,彻底打破评级机构标榜的公正独立。首先,标普拿出“言论自由”作为挡箭牌,四月间,请求法庭拒绝受理这桩案子,称评级公司所说的客观公正是一种理想状态,评级不是指导投资者该如何行动,投资者要用自己的判断力,要是太相信评级,那么后果自负。起诉方认为评级公司就是为债券的投资者提供投资依据的咨询机构,刻意误导投资就该吃官司。
金融危机由次贷演变成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再次暴露评级公司行动滞后。美欧多国有共识要寻求一个跨境监管评级机构的框架,防止类似危机造成危害,对于标普的母公司麦格劳·希尔来说,50亿美元的罚款不是生死攸关的数字,标普一连串的狡辩,形同跳梁小丑,这场官司最大的意义在提供给公众一个机会反思:追求自我利益最大化并不能带来公正高效的市场。
(作者为前路透社资深财经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