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子嗣难觅”之谜
四月柳絮飘,五月杨棉飞。这个季节,公园里像仙境一般,洁白的杨絮和柳絮飘扬在空中,铺陈在脚下,充满梦幻气息。
我和家人漫步在林间,兴致盎然,像捧雪花一样,从路边捧起一团团温软的“白雪”。“雪花”堆里,除了毛茸茸的飞絮,还有一串串杨树和柳树的果穗。拾起果穗,我大致数了数,絮棉里竟然裹着数十枚种子。我抬头打量那些正在飞絮的树木,一棵树上少说也有上千串果穗,这样算来,杨树和柳树可真算得上高产了。而且,最厉害的是,它们都进化出了散布种子的超强能力:发达的絮状纤维在风的帮助下,能够带着小种子飞过河塘,越过土坡,抵达百米开外的新天地。
可是,我却禁不住疑惑起来。按理说,杨树和柳树如此高产,公园里应该随处可见由种子长成的小杨树和小柳树呀,但事实却并非如此。
我常常能在公园里发现香樟、构树、银杏和其他许多树木的小苗,而杨树苗、柳树苗却难得一见。到底是种子传播中的哪个环节出了问题?我把飞絮和小种子收集起来,打算做一些小实验。
难以着陆的种子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这句成语,说的是不论成功还是失败都是因为同一个人或同一件事。用这个成语来形容飞絮,还真有几分贴切。
杨树、柳树的种子微小,在150倍放大镜下,可以发现它们有一个共同特点—— 种皮上布满沟壑。粗糙的表皮对于微小的种子来说,就像一柄双刃剑。一方面,“糙皮”可以帮助小种子轻松钩挂在飞絮上随风旅行;另一方面,由于种子的重量过轻,“糙皮”不利于种子摆脱丝絮的束缚,降落到地面。
在我的实验里,即便我使出再大的劲儿,也难以从飞絮中抖落出更多种子。公园里有无数包裹在飞絮中的种子,如果没有强大的外力帮助,它们根本无法挣脱丝絮的缠裹,难以降落到土壤中生根发芽。难怪有人说,林业部门用种子培育杨树苗、柳树苗时,收集种子是一个力气活儿,需要用柳条抽打,才能使种、絮分离。真没想到,帮助种子旅行的飞絮,居然会给种子的传播带来这么大的麻烦。
另外, 杨絮、柳絮的疏水性,恐怕也会令小种子抓狂一阵了。在“吸管滴水实验”中,多数小水珠从纤维上直接滚落下去;少数没有滚落的,附着在纤维上,团成一个个晶莹的小水球,丝絮一点儿也没被打湿。公园里,那些渴望着雨水润湿飞絮,从而能够降落地面的小种子,如果盼来的只是一场短暂的小雨,落地发芽的希望恐怕就要破灭了。
短命的种子
公园中杨树和柳树苗如此罕见,除了种子着陆难的缘故,会不会是它们的种子也不易萌芽成活呢?带着疑问,我查阅了资料,结果却超出意料。
资料显示, 柳树种子和杨树种子的萌芽率其实很高,约在70%以上。但这些种子有一个致命的弱点,那就是——短命!种子的生命活性仅能保持十天左右。对于这个结论,我颇为震惊,甚至不太敢相信,于是我用半年前采集的种子做了个育种实验。
一开始,花盆里萌发出星星点点的小芽,我颇为兴奋。然而几天之后,等到它们长出了更多的叶片,我才发现那不过是牛繁缕、酢(cù)浆草等小草苗,没有一棵是柳树苗或杨树苗。直到最后,看着杨树种子和柳树种子全都发了霉,我才不得不相信,这些存放了大半年的种子真的早已“魂飞魄散”,失去了生命的活力。
看來,春天滞留在絮团上的数以千万计的种子,恐怕还没等到大雨或其他外力的解救,就都已“老死”了。而那些顺利着陆的种子,面临的是与其他植物的激烈竞争,即使顺利发芽了,弱小的芽苗还得经受环境的严峻考验。因此,尽管种子千千万,但真正能够长成小苗的却并不多见。不过,好在杨树和柳树还具备无性繁殖的“神功”,随便把它们的枝条往泥土中一插,就能生根发芽,将物种延续下去了。
百变飞絮
每年春天,席卷天地的杨絮和柳絮,惹得一些人皮肤瘙痒,喷嚏不断,因此很不受敏感体质人群的待见。除了采药人收取一些飞絮做中药材,它们似乎再也没有别的用途。
用来纺线?纤维过短。填充棉袄?杂质难除。难道,这洁白柔软的飞絮就只能“零落成泥碾作尘”了吗?通过仔细观察和开动脑筋后,我有了其他答案。其实,无论是大自然的“建筑师”,还是我们自己,都可以让看似无用的飞絮变身为独具特色的“宝贝”。
瞧,洁白的飞絮引导着我不断地探索和思考,它们也因此成为了我的百宝箱中的“常客”。在这个生机勃勃的季节里,你的百宝箱里又收集到了什么“宝贝”?和我们一起分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