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赏识教育的理念人们似乎都知道,可是对于赏识的真正含义很多人都不清楚,甚至錯误地认为“赏识”就是容忍孩子所有的过错,即使孩子做错了,也不能批评孩子。这种无条件的满足、无原则的让步,只会让那些家里的“小太阳”们更加以自我为中心,久而久之,便可能导致他们自私、霸道、蛮不讲理、骄傲自满。
在我的班里,有一位名叫赵小豪的孩子,今年3岁半了,是一个白净、可爱、聪明、好动的男孩子。小豪还有一位姐姐。妈妈对小豪十分溺爱,有求必应。他想吃什么,妈妈都会想尽一切办法满足,例如:小豪喜欢吃肉,妈妈会领着他去肯德基一口气吃上8个鸡翅,以至于他在以后的3天里什么饭也不肯吃(积食了)。他不喜欢吃什么,妈妈就不会勉强他吃一口。由于严重的挑食,上幼儿园后他不能适应园里生活,在短短的几个月内被转送了5家幼儿园。
了解到小豪的基本情况后,我们班上的几位老师非常关注他。我们发现小豪很聪明,动手能力也比较强,就是有点“我行我素”的感觉。上课的时候,他很少静静地坐着听课,要么拿着玩具自娱自乐,要么做“捣乱分子”,弄得周围的小朋友也不能专心听讲。刚开始,我们耐心地给他讲道理,可他对老师的话置若罔闻。后来,我们就捕捉他的闪光点来引导他听课。在饮食方面,他更是令人头痛。起初他还能吃点胡萝卜、土豆等菜,后来除了肉和玉米糁儿稀饭,他什么也不吃。在讲道理、讲故事、喂着吃等诸多方法行不通之后,我灵机一动,对他说:“赵小豪,你今天上课表现很棒,我领着你去中二班做客,和中二班的小朋友一起吃饭好不好?”他开心地答应了,于是我把他领到了中二班。
在这个崭新的环境里,小家伙确实安分了不少,加上中二班老师的热情欢迎和小朋友们的掌声,赵小豪怀着愉快的心情吃了半碗饭。正当我为自己取得的成效倍感欣喜时,赵小豪的妈妈却找我,说她的孩子在幼儿园受到了不公正待遇,说我们不应该把孩子送到中二班进餐,这样孩子虽然吃了饭,但是自尊心会受到打击。她还说,她的小孩就是如此,不吃饭任何人也不能勉强他吃,老师不能勉强孩子做他不喜欢的事情,要多夸奖孩子。
当时我感到很诧异,尽管我们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是完全不能被他的母亲理解。于是,我和她进行了沟通,向她讲了一些幼儿教育理念。我说,作为教师,我们和家长的愿望一样,希望孩子能茁壮成长,家庭教育要和园里的教育保持一致,才能收到更好的教育效果。我向她出示了近日的体检结果:小豪严重缺乏维生素,医生建议饮食要多样化,以保证身体健康。为了孩子的健康,小豪的妈妈带着怀疑同意了我的教育方案:在家中和学校一样,在吃饭的时间不勉强小豪进食,但不到吃饭时间,不让小豪吃任何食物。两个星期后,小豪的妈妈见到我就激动地说:“太谢谢您了!现在小豪吃饭省劲多了,什么都吃。”其实,这种变化,在园内我早有觉察。如果一味地向孩子和家长妥协,我想小豪在饮食习惯上是不会有任何改变的。
有些教师片面地追求赏识教育,哪怕幼儿在认知上出现偏差、思想上走入误区,仍一味地呵护、表扬、肯定,这样会使幼儿产生一种错觉,认为只要敢想、敢说教师就会赞赏。现在的孩子在家中都是“小皇帝”,家长对孩子的言行盲目地给予肯定、表扬,易使孩子认为“我”做什么都是正确的,“我”是不会错的,“我”的生活中只有成功、没有失败。这种教育环境下的孩子,不能面对挫折,更不能面对失败。他们在困难面前容易退缩,缺乏责任心;在集体中经常表现为心胸狭窄、爱嫉妒,搞不好群体关系。
现在,许多课堂上是“好”声一片,有时孩子明明答错了,教师也不否定,还变着法儿夸奖。这样极易使幼儿对所学知识印象模糊,造成不良影响。教师要适当地给予孩子赏识和肯定,还要及时纠正幼儿的错误。比如孩子回答错了,可以说:“虽然回答得不是很准确,但是你爱思考、敢于发言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希望你继续努力。”如果孩子回答不全面,可以说:“你的答案很接近正确答案了,再思考一下就好了。”这样不但没有打消孩子的学习积极性,还会激励他们勇于探索。
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赏识”和“批评”是教育的两翼,我们不能将它们割裂开来,孤立地偏重某一方面。爱孩子,就应当重视他们成长中的缺点和错误,就要对他们的终身发展负责。教师讲究艺术的批评和惩戒有时会激发孩子上进的欲望,会更有助于孩子成长,而一味无原则地肯定和赏识也许会成为孩子前进路上的“绊脚石”或“糖衣炮弹”。
人常说“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没有批评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在对孩子赏识教育的基础上,也应对孩子的一些不良行为习惯和错误的人生观及时予以纠正和引导,让孩子从小学会明辨是非、区分善恶,知道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只有这样,才是对幼儿的健康发展真正负责。
(责 编 晓 月)
在我的班里,有一位名叫赵小豪的孩子,今年3岁半了,是一个白净、可爱、聪明、好动的男孩子。小豪还有一位姐姐。妈妈对小豪十分溺爱,有求必应。他想吃什么,妈妈都会想尽一切办法满足,例如:小豪喜欢吃肉,妈妈会领着他去肯德基一口气吃上8个鸡翅,以至于他在以后的3天里什么饭也不肯吃(积食了)。他不喜欢吃什么,妈妈就不会勉强他吃一口。由于严重的挑食,上幼儿园后他不能适应园里生活,在短短的几个月内被转送了5家幼儿园。
了解到小豪的基本情况后,我们班上的几位老师非常关注他。我们发现小豪很聪明,动手能力也比较强,就是有点“我行我素”的感觉。上课的时候,他很少静静地坐着听课,要么拿着玩具自娱自乐,要么做“捣乱分子”,弄得周围的小朋友也不能专心听讲。刚开始,我们耐心地给他讲道理,可他对老师的话置若罔闻。后来,我们就捕捉他的闪光点来引导他听课。在饮食方面,他更是令人头痛。起初他还能吃点胡萝卜、土豆等菜,后来除了肉和玉米糁儿稀饭,他什么也不吃。在讲道理、讲故事、喂着吃等诸多方法行不通之后,我灵机一动,对他说:“赵小豪,你今天上课表现很棒,我领着你去中二班做客,和中二班的小朋友一起吃饭好不好?”他开心地答应了,于是我把他领到了中二班。
在这个崭新的环境里,小家伙确实安分了不少,加上中二班老师的热情欢迎和小朋友们的掌声,赵小豪怀着愉快的心情吃了半碗饭。正当我为自己取得的成效倍感欣喜时,赵小豪的妈妈却找我,说她的孩子在幼儿园受到了不公正待遇,说我们不应该把孩子送到中二班进餐,这样孩子虽然吃了饭,但是自尊心会受到打击。她还说,她的小孩就是如此,不吃饭任何人也不能勉强他吃,老师不能勉强孩子做他不喜欢的事情,要多夸奖孩子。
当时我感到很诧异,尽管我们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是完全不能被他的母亲理解。于是,我和她进行了沟通,向她讲了一些幼儿教育理念。我说,作为教师,我们和家长的愿望一样,希望孩子能茁壮成长,家庭教育要和园里的教育保持一致,才能收到更好的教育效果。我向她出示了近日的体检结果:小豪严重缺乏维生素,医生建议饮食要多样化,以保证身体健康。为了孩子的健康,小豪的妈妈带着怀疑同意了我的教育方案:在家中和学校一样,在吃饭的时间不勉强小豪进食,但不到吃饭时间,不让小豪吃任何食物。两个星期后,小豪的妈妈见到我就激动地说:“太谢谢您了!现在小豪吃饭省劲多了,什么都吃。”其实,这种变化,在园内我早有觉察。如果一味地向孩子和家长妥协,我想小豪在饮食习惯上是不会有任何改变的。
有些教师片面地追求赏识教育,哪怕幼儿在认知上出现偏差、思想上走入误区,仍一味地呵护、表扬、肯定,这样会使幼儿产生一种错觉,认为只要敢想、敢说教师就会赞赏。现在的孩子在家中都是“小皇帝”,家长对孩子的言行盲目地给予肯定、表扬,易使孩子认为“我”做什么都是正确的,“我”是不会错的,“我”的生活中只有成功、没有失败。这种教育环境下的孩子,不能面对挫折,更不能面对失败。他们在困难面前容易退缩,缺乏责任心;在集体中经常表现为心胸狭窄、爱嫉妒,搞不好群体关系。
现在,许多课堂上是“好”声一片,有时孩子明明答错了,教师也不否定,还变着法儿夸奖。这样极易使幼儿对所学知识印象模糊,造成不良影响。教师要适当地给予孩子赏识和肯定,还要及时纠正幼儿的错误。比如孩子回答错了,可以说:“虽然回答得不是很准确,但是你爱思考、敢于发言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希望你继续努力。”如果孩子回答不全面,可以说:“你的答案很接近正确答案了,再思考一下就好了。”这样不但没有打消孩子的学习积极性,还会激励他们勇于探索。
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赏识”和“批评”是教育的两翼,我们不能将它们割裂开来,孤立地偏重某一方面。爱孩子,就应当重视他们成长中的缺点和错误,就要对他们的终身发展负责。教师讲究艺术的批评和惩戒有时会激发孩子上进的欲望,会更有助于孩子成长,而一味无原则地肯定和赏识也许会成为孩子前进路上的“绊脚石”或“糖衣炮弹”。
人常说“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没有批评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在对孩子赏识教育的基础上,也应对孩子的一些不良行为习惯和错误的人生观及时予以纠正和引导,让孩子从小学会明辨是非、区分善恶,知道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只有这样,才是对幼儿的健康发展真正负责。
(责 编 晓 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