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少数民族学生厌学的探究

来源 :今日财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xcl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就读高职的少数民族的同学存在严重的厌学的现象。这种情况引起家长和教师的高度重视,是当下教育需要迫切解决的难题。本文致力于高职院校的少数民族的同学的厌学现象分析,通过他们在学校一系列的表现,分析他们厌学现象的产生原因和解决对策,从而改善当下高职少数名族学生的厌学现象。
  高职少数民族学生受社会风气、学校管理、自身认识等各个因素的影响,在学习中,出现大量厌学的现象,如何帮助他们改善学习状态,解决高职少数民族学生的厌学情况,对少数民族的发展,和改善少数民族的生活环境有重要意义。
  一、厌学的概念
  大学生厌学是指在学习上学习态度不端正,随意应付,在学习中寻找不到一丝乐趣,认为学习是一种负担,学到的知识少了也不认为是坏事,甚至放假不上课更加高兴。不能专心学习,遇到困难轻言放弃。旷课逃课常常发生,作业不按时完成,考试作弊;好逸恶劳,破坏学习规定,没有想学习的欲望,常常因为学习成绩差让教师和家长失望,造成心理负担重,考试发挥失常,出现重读现象,更有甚者逃学,情节严重还可能出现心理疾病。
  二、高职少数民族学生普遍在校状况
  (一)百分之三十以上就读于高职的少数民族的同学不能很好的适应大学生活。
  曾有学者针对少数民族的大一和大二学生进行心理调查。这些学生主要在南北疆职业院校和大学等学校就读。对其进行了个人基本信息,人际关系,朋友相处模式,在学习和生活上的表现,生活习惯,家庭收支情况等领域得调查。调查情况显示百分之六十四的少数民族学生认为大学生活丰富多彩,能跟上学习和生活的节奏。但是百分之三十的少数民族学生感到有压力,还不能很好的适应大学生活和学习的节奏。
  (二)少数民族高职学生在心理这个层面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
  调查结果显示,测试的学生存在如下问题;1、少数民族学生与全国大学生常模相比体力差、强迫症状突出、与人相处容易敏感、常常有焦虑、恐惧外界;2、女生与男生相比身体素质更差、恐惧感更强烈、精神异常因子更多;3、城镇学生与农村相比人际交往受阻、更加缺乏安全感、抑郁情绪更加高涨、对事情的处理方式更加固执;
  年纪不同的学生身体素质差异、与人相处融洽度差异、对陌生人信任感差异、精神压力的差异;处在边疆少数民族学生到内地就读,生活环境的巨大变化、文化背景的巨大差别驱使他们时常感到不安,甚者情绪低落到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困扰。还有少部分少数民族学生与汉族学生相比,处理事情方式上更加固封己见,抑郁情绪更浓。
  三、高职少数民族学生厌学现象出现主要有以下的原因
  (一)学校教学资源贫乏和设备落后
  学校学习资源贫乏,学习需求的硬件设备落后。新疆是我国边疆地区,经济欠发达的城市当中,政府和社会各方对本地院校投入的资金和人力甚少。再加上职业学校一般是由专科院校升级而得名的。并不是国家915重点本科,更不用说是当地的重点本科,所以国家和地方对这类学校的投入人力财力能少则少,若果学校本省再没有来自外界更多的资金投入,那么学校硬件设施完善从何而谈。例如说现代化教室的建设,图书馆藏书品种单一,寥寥无几,构建的计算机机房占所有教室的比例少。导致学生学习能借助的外力缺乏。对于想借助图书自学某方面的知识造成困扰。
  (二)本身基础没打好与经济落后导致厌学
  由于集中在西部地区的少数民族小学幼儿园教育水平较落后,这类地区与内地其他地区相比教学设施更落后。更加缺乏优秀合格的教师。从而驱使这类地区的学生小学基础知识打得不够扎实。政府对来自少数民族聚居区的少数民族学生在高考方面加以照顾,在部分科目可以适当加分,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少数民族学生比内地的学生基础知识水平差。高校内的少数民族学生学习的负担加重。面对的课程更多,这对于没打好基础的少数民族学生来说学习的压力更大和学习上遇到的困难更多,所以时常会有不理解教师所讲的课,课堂节奏慢半拍的情况。少数民族学生运用的学习方法比较单一,特别是在面对大学学习比中学学习难度大的情况下体现更为明显。因为他们没能探索出更加高效率的学习方法。所以常常觉得学习是一种负担,找不到提高学习成绩的方向。因此他们更不想学习,遇到学习上的困难轻言放弃。
  我国少数民族大多数居住在经济落后的地区。很多学生的家庭环境差,家庭收入来源少。大多数家庭经济来源缺乏,甚至有的学生依靠亲朋好友来支援才能勉强交上学费和存够平时的生活费。这让让他们在学校里与经济发达地区的学生相比,吃的更少,穿的不暖。在生活用品和学习用品上也比较缺乏。从而让他们心里认为自己比不上经济发达地区的学生,不敢大胆地与其他人交流,害怕同学看不起,久而久之会产生一些心理困扰。在学习上,学习的欲望和兴趣减退,学习挫败感强烈,学习成绩一落千丈,厌学情绪更强烈。
  这几年来,更多的大学生从走出校门后难以找到合适的工作,第一次就业率急速下降,初次就业的工资越来越来低导致更多的大学生为了工厂里技术含量低的普工争破头,甚至争相应聘听话照做不需要思考的工作。让百分之三十三点三的大学生担忧未来走向社会难以找到糊口的工作。對于就读于高职院校的少数民族的学生来说,没有很好的高学历,语言文化的不同让他们在与其他汉族学生的竞争优势更少,职场更加失意,找好工作就像中六合彩难么难,让他们觉得学习对以后找到好工作帮助不大,没心学习,产生厌学情绪。
  (三)急于名利双收的思想影响
  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导致人们对同一事物有多样看法,有些人看钱比较重和贪图不劳而获,当然高校里的大学生也不排除有这情况。社会的不良风气和佳通的教育让一些学生潜移默化当中受了影响,让他们认为金钱可以主宰一切,有了钱任何东西都能得到,在他们的价值观当中没想过通过知识武装头脑,提高自身各方面的能力。他们心想父母没读书照样能挣钱养活家人,无论是在家种田,或者是到其他城市打工,都可以照样养活自己和家人,所以导致小孩觉得读书没用,学习不好以后也能生活,让他们认为挣大钱才是好的专业,读书才算有用,认为合格就好能毕业就万岁,但是学习知识需要漫长的过程,普通的大学学习需要钻研三到五年,也就是说三到五年后参加工作才可能把知识转换为财富,这状况与受市场经济急功近利的思想影响下的部分学生想法背道而驰。   四、针对少数民族高职学生厌学的对策研究
  (一)国家政策方面应多帮扶和资金投入
  国家在高考层面上对少数民族增加了部分科目加分、把分数线调低等倾斜政策;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在生活上给予大力扶持,例如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批准的《培养少数民族干部试行方案》中规定,考取高等学校(包括民族高等学校)的少数民族学生,所有的费用由国家资金支持。1952年政务院发出的《关于调整全国高等学校及中等学校学生实行人民助学金的通知》决定,从1952年9月起,全國高等学校学生增加人民助学金奖励制度,在评定助学金奖励等级时,对有实际困难少数民族学生尽量多给予名额。1977年12月,教育部、财政部和国家劳动总局颁发了《关于普通高等学校、中等专业学校和技工校实行人民助学金的办法》,规定高等师范、护士、采煤等专业的学生,统一享受人民助学金;其他学生人民助学金享受比例百分之七十五计算。
  1983年9月起,落实人民助学金和人民奖学金共同存在的新措施,但100%的人民助学金仍然被民族学院的学生享受。1987年9月,高等学校全面落实奖学金制度和学生贷款制度,设立优秀学生奖学金、专业奖学金和定向奖金。报考师范、农林、民族、航海等专业和学校以及立志毕业后到边远地区工作的学生,一旦被录取为民族专业和学校的学生,统一享受专业奖学金,其中3等奖学金一律按照原助学金标准发放。
  (二)学校走进高职少数民族生活,提出解答方案
  高职少数民族学生的个人基本信息应该被学校深入了解、在他们学习中的遇到的困难给予支持和关怀。需要管理学生的领导、辅导员、班主任、甚至任课教师要走进少数民族学生生活当中,融洽地相处, 从各个方面深入了解, 才能管理好学生,有利于开展工作。高职院校里管理学生的相关人员需要从各方面了解少数民族学生个人情况,搜索档案、与师生沟通、与部分学生单谈谈话等措施深入了解学生家庭收入来源和多少、地方风俗、学习进度、思想变化等资料。开展管理工作中重视少数族学生的风俗,避开雷区,不定时开展少数民族学生研讨会,了解他们的生活上的难处和需求,掌握握他们思想变化。再者,在少数民族学生学习中遇到的学习困难时伸出援助之手。让专业老师对在学习上有难题的少数民族学生开展多方面和有针对的扶助措施。在师生尽力的帮助下让他们语言沟通更顺畅和基础课程打下扎实的基础,慢慢地让他们学习主动性更加强烈。让他们意识到自主学习的重要性、努力学习的观点、终生学习的信念,让他们运用知识武装头脑为以后走向社会、在社会立足、提高社会认可度打下扎实基础
  五、结论
  本文致力于高职少数民族学生的厌学现象展开调研,不扎实的基本知识、文化背景认可让少数民族大学生适应性差、急于把知识转化为财富、经济收入低和就业难等因素产生了厌学现象。解读这些因素影响,到后来研究一系列可行的方法,国家在政策层面应多照顾与倾斜政策、就读高职的少数民族学生的状况应被学校了解,度过难关、高职高校让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机会增加、心理教育制度完善和心理疏导制度。有利于在现实层面和理论层面上更好地解答高职少数民族厌学问题。(作者单位: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其他文献
一、引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城镇化水平显著提高,新型城镇化建设已成为推动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重要引擎。金融支持是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条件,新型城镇化建设需要金融资金的支持。因此深入理解新型城镇化的内涵,研究新型城镇化进程中金融支持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完善金融支持机制,对于丰富新型城镇化理论和实现新型城镇化的顺利推进具有重要的理论
期刊
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对民族音乐的弘扬与发展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同时也使得民族音樂文化更好的实现了文化传承。而本文就主要对多元文化音乐教育进行分析,研究这种新型的教育形式对实现民族音乐文化传承、发展的重要性,然后从传播途径、发展基础和创新等方面,探究多元教育对民族音乐传承的作用。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世界文化艺术呈现出交融的状态,其中,民族音乐文化在发展中也呈现出了新的模式,不再被局限于既定的范围中,
期刊
一、薪酬激励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一)激发员工积极性  激发员工工作积极性是多方面的,其中企业管理者以科学的薪酬激励制度提升员工办事积极性,不仅能让员工迅速适应有难度的工作环境,还能帮助员工实现更高的薪资追求,也是员工走向更高工作职位的一种有益渠道。  (二)人力资源管理更加科学  要实现更加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企业有必要重视薪酬激励的执行,由于科学的薪酬激励体制也
期刊
当今时代新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与广泛应用给工会工作带来了深刻的影响。本文尝试从新媒体环境出发,深入工会进行访谈,探究新媒体产生和应用以后给工会带来的影响,总结新媒体时代背景下工会工作存在的不足,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为今后工会任务顺利有序的开展提供参考和借鉴意义。  在新技术、新媒体背景下,面对新时代的更高要求,传统的工会工作任务是否能够紧随新时代的步调,依托新媒体强大的支撑作用,通过新媒体向更多的
期刊
混合所有制企业是由公有资本与非公有制资本共同参股组建形成的企业。不同于国有企业中“坚持党的领导”,又不同于私有企业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混合所有制企业由于资本性质的多样而兼有二者的目标,也存在一些问题。本文阐述混合所有制企业在党建工作上存在的一些问题,并给出针对性对策,从而为混合所有制企业的党建工作做出一些反思和探讨。  2015年9月,国家出台了《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和《关于在深化
期刊
一、课程诊断的内涵  “诊断”这个词,原本是一个医学术语,我们在教学过程中移用这个术语,旨在通过测量者(包括自己)对整个课程教学进行“回头看”,对课程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逐一进行评价,结合教师的执教意图和学生的学习感受,通过理性思考和分析,总结本课程执教老师的教学经验和教学特色,同时发现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诊断的最终结果虽必须对该门课程的教学做出评价,但评价的目的不是为了甄别教师,而是引导教师进
期刊
高校学生干部是学校教育工作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各级党团组织和学生管理部门联系学生的桥梁,在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中发挥着核心作用。但近些年来,受主客观环境的影响,以及思想没有完全成熟,一些学生干部身上,出现了不少值得思考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引言  小赵同学,一年级进入学生会,凭借自己积极主动的工作态度和出色的工作能力,大二担任二级学院学生会主席。同年,小赵同学经班级团组
期刊
通过产业开发扶贫能够带动贫困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以及农民就业结构调整,是帮助农户脱贫的一项重要举措。近年来我国在扶贫工作中就广泛应用到产业开发扶贫这一模式,不仅能够改善贫困农户的生活质量,对于当地的经济发展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自21世纪后,我国进一步加大了对扶贫工作的重视力度,并且积累了非常宝贵的经验,在其它的发展中国家中也有着良好的推广模式。但是因为各发展中国家的体制以及国情不尽相同,其在模
期刊
一、中西生死观的差异   中国人和西方人在生死态度上有一种根本的区别:对待生命----中国人把人生看作是一种义务,而西方人则看作是一种权利;对待死亡----中国人把死亡看作是一种群体生命的过渡,而西方人看作是个体生命以另一种方式延续。  (一)西方人的生死观  古希腊古罗马人的生死观。对待人生,希腊是一个“快乐”的民族,他们都把人生当做一个追求幸福的
期刊
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深入发展提高,当前广大农村已经进入到了以城镇引领乡村,区域企业辐射农业生产的重要变革时期,同时也处于城乡一体化现代特色农业转型关键阶段。因此农业经济管理人才就肩负起服务三农,引领农业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责任。   一、影响农业经济管理人才质量改善的主要因素   通過深入调查发现,影响农业经济人才质量改善的主要因素有以下方面:  (一)农业经济管理人才培养目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