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众多关于香港回归的报道中,《别了,“不列颠尼亚”》是最别致的一篇,作者没有写交接仪式现场多么庄严,也没有写欢庆回归的人们多么激动,而是选择“英方撤离”这个角度,并且把末代港督乘英国皇家游艇“不列颠尼亚”号撤离香港这一事件放在历史背景中,更加突出了这一事件的历史厚重感。那么,教师教学此文时,如何引领学生走进作者的情感世界,品味含蓄而有韵味的语言,体会那种含而不露的民族自豪感?如何避免课堂上的肤浅乏味?这些都是笔者备课和教学时一直思考的问题。
一、激情导入,创设氛围
从1997年香港回归至今,已有近20年的历史,因为时间和空间的距离,刚上高一的学生很难感受到香港回归那一全民振奋的场景。基于这个学情,笔者在讲课前播放了有关香港回归的视频,创设了激动人心的氛围,让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以便其走进文本之中。
接下来,笔者展示了课件。
本文是一篇特写,特写也称新闻速写、新闻素描.要求用类似于电影的“特写镜头”反映事实.就是作者要深入新闻事件现场.或某些重要和精彩的场面,生动、形象地将所报道的事实再现在读者面前。那么,此文的作者为读者讲述了哪些场景呢?
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合作探究并概括总结答案。教师通过以上环节的设计,就是让学生整体感知全文并梳理作者的思路。
要教学好这一环节,教师必须要知道学生的认知起点在哪里。对于文本,他们懂得哪些,而哪些是基于他们的年龄和人生经历还不太懂的。可见,了解学情,是教师授好课的前提和关键。
二、历史与现实的镜头交替出现,
感悟事件的厚重感
作者在描述现实场景的同时,兼顾历史的回顾,将这两方面有机地融合在一起。
笔者让学生再次浏览全文,并找出文中哪些语句是描写香港历史背景的,同时思考这样写的作用。然后,展开师生互动。
生:文章第4段——彭定康离开港督府的时候.就引入了一些关于港督府历史的背景资料。
师:作者为什么用一整段写港督府?这似乎与香港回归没有太大的联系.可否删去?
生:不能删掉,作者利用对比的手法,讽刺了英政府的贪婪和野心。
师:很好,除了第4段,文章还有哪些语句写到了香港的历史背景?
生:文章的第7段——156年前.一个叫爱德华·贝尔彻的英国舰长,带领士兵占领了香港岛,在这里升起了英国国旗:今天,另一名英国海军士兵在“威尔士亲王”军营旁的这个地方降下了米字旗。
师:很好,找得很准确,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生:156年前,英国占领香港,香港成为英国的殖民地。而1997年7月1日.他们必须滚出中国去,让香港重回祖国的怀抱!
(此生义愤填膺、慷慨陈词,赢得了同学们的一片掌声。)
师:同学们.文中多次提到在军营旁的地方降下了米字旗,这是为什么?
(背景是:军权是一个国家主权的象征,英国想一直在中国保留驻军权,中国与英国的谈判相当坎坷,历经22轮交涉,最终香港主权回归中国。)
接着,笔者用PPT再现了那段精彩的谈判资料。
1982年.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访问中国的时候,坚持三个不平等条约仍然有效,并提出要在中国长期保留驻军权。
面对英国蛮横无理的要求.邓小平斩钉截铁地说:“如果中国在1997年.也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四十八年的时候还不能把香港收回,任何一个中国领导人都不能向全国人民交代.甚至也不能向全世界人民交代!如果不收回.就意味着中国政府是晚清政府,中国领导人是李鸿章!中国在香港主权问题上没有商量的余地!”最终,经过2年共22轮的谈判,香港主权回归中国。
看了上面的资料,学生们心潮澎湃,为日益强大的祖国而骄傲自豪,雷鸣般的掌声响彻教室。
学生们的真情流露,让笔者明白,情感教育需要以情激情、以情换情,而情感的熏陶是无声的,心与心的碰撞可以激起火花、产生共鸣。
这个环节的设计,笔者就是要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完成新课标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学目标,同时也为接下来学生进一步走进文本,鉴赏品味语言奠定基础。
三、鉴赏品昧精彩语句,感悟作者语言魅力
要让活的语言立起来,就必须潜沉到文本中去,从语言层面涵咏咀嚼,揣摩玩味,读出语言的精妙之处,读出字里行间流露出来的情感。
《别了,“不列颠尼亚”》一文的语言看似平实无华,但是值得细细品味的地方很多。那么,教师如何才能让学生看到文字背后的那片天地?基于鉴赏品味语言这一教学目标,笔者设计如下(用PPT展示下面的问题)。
在有关香港回归的报道中.可以说.英方撤离的报道难度最大.既不能只写中方.又要完整反映英方撤离的情况,既不能对英方讽刺挖苦.又要突出英国殖民统治的结束这一象征意义。文中的哪些语句能够体现出作者的这一良苦用心?
(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合作探究,鉴赏分析,并选出学生代表展示交流成果。)
生: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和邻近大厦上悬挂的巨幅紫荆花图案.恰好构成这个“日落仪式”的背景,本小组觉得“日落仪式”这四个字用得好。
师:说说你们的理由?
生:“不列颠尼亚”号和巨幅紫荆花图案形成鲜明的对比,象征英国在香港的统治即将结束,而作为香港特别行政区象征的紫荆花图案.将在香港上空冉冉升起.香港即将回到祖国的怀抱。
师:非常好,还有哪些句子触动了你们的心灵?
生:大英帝国从海上来,又从海上去。这一句写得好。它运用对比手法,短短十三个字.包含着无穷的意蕴:当年从海上耀武扬威地来.今天却黯然地从海上离去。胜利的自豪之情,溢于言表。
生:本小组认为,标题“别了.不列颠尼亚”挺好,因为它旧题(别了,司徒雷登)新用,意味深长;句式倒装,重在突出、强调……
(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踊跃发言,各抒己见。)
笔者设计这一环节,意在让学生深入文本中,引导学生从浅近中读出深挚,从简约中读出睿智,从诙谐幽默中读出庄重冷峻,挖掘文本语言的魅力。
课后反思整个教学过程,笔者发现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完善和改进。但笔者意识到:语文教学人文情感的渗透,应建立在文质兼美的文本之上。只有教师对文本进行深入解读,才能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为语文加温加热,打造出有温度、有高度、有深度的语文课堂。
一、激情导入,创设氛围
从1997年香港回归至今,已有近20年的历史,因为时间和空间的距离,刚上高一的学生很难感受到香港回归那一全民振奋的场景。基于这个学情,笔者在讲课前播放了有关香港回归的视频,创设了激动人心的氛围,让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以便其走进文本之中。
接下来,笔者展示了课件。
本文是一篇特写,特写也称新闻速写、新闻素描.要求用类似于电影的“特写镜头”反映事实.就是作者要深入新闻事件现场.或某些重要和精彩的场面,生动、形象地将所报道的事实再现在读者面前。那么,此文的作者为读者讲述了哪些场景呢?
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合作探究并概括总结答案。教师通过以上环节的设计,就是让学生整体感知全文并梳理作者的思路。
要教学好这一环节,教师必须要知道学生的认知起点在哪里。对于文本,他们懂得哪些,而哪些是基于他们的年龄和人生经历还不太懂的。可见,了解学情,是教师授好课的前提和关键。
二、历史与现实的镜头交替出现,
感悟事件的厚重感
作者在描述现实场景的同时,兼顾历史的回顾,将这两方面有机地融合在一起。
笔者让学生再次浏览全文,并找出文中哪些语句是描写香港历史背景的,同时思考这样写的作用。然后,展开师生互动。
生:文章第4段——彭定康离开港督府的时候.就引入了一些关于港督府历史的背景资料。
师:作者为什么用一整段写港督府?这似乎与香港回归没有太大的联系.可否删去?
生:不能删掉,作者利用对比的手法,讽刺了英政府的贪婪和野心。
师:很好,除了第4段,文章还有哪些语句写到了香港的历史背景?
生:文章的第7段——156年前.一个叫爱德华·贝尔彻的英国舰长,带领士兵占领了香港岛,在这里升起了英国国旗:今天,另一名英国海军士兵在“威尔士亲王”军营旁的这个地方降下了米字旗。
师:很好,找得很准确,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生:156年前,英国占领香港,香港成为英国的殖民地。而1997年7月1日.他们必须滚出中国去,让香港重回祖国的怀抱!
(此生义愤填膺、慷慨陈词,赢得了同学们的一片掌声。)
师:同学们.文中多次提到在军营旁的地方降下了米字旗,这是为什么?
(背景是:军权是一个国家主权的象征,英国想一直在中国保留驻军权,中国与英国的谈判相当坎坷,历经22轮交涉,最终香港主权回归中国。)
接着,笔者用PPT再现了那段精彩的谈判资料。
1982年.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访问中国的时候,坚持三个不平等条约仍然有效,并提出要在中国长期保留驻军权。
面对英国蛮横无理的要求.邓小平斩钉截铁地说:“如果中国在1997年.也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四十八年的时候还不能把香港收回,任何一个中国领导人都不能向全国人民交代.甚至也不能向全世界人民交代!如果不收回.就意味着中国政府是晚清政府,中国领导人是李鸿章!中国在香港主权问题上没有商量的余地!”最终,经过2年共22轮的谈判,香港主权回归中国。
看了上面的资料,学生们心潮澎湃,为日益强大的祖国而骄傲自豪,雷鸣般的掌声响彻教室。
学生们的真情流露,让笔者明白,情感教育需要以情激情、以情换情,而情感的熏陶是无声的,心与心的碰撞可以激起火花、产生共鸣。
这个环节的设计,笔者就是要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完成新课标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学目标,同时也为接下来学生进一步走进文本,鉴赏品味语言奠定基础。
三、鉴赏品昧精彩语句,感悟作者语言魅力
要让活的语言立起来,就必须潜沉到文本中去,从语言层面涵咏咀嚼,揣摩玩味,读出语言的精妙之处,读出字里行间流露出来的情感。
《别了,“不列颠尼亚”》一文的语言看似平实无华,但是值得细细品味的地方很多。那么,教师如何才能让学生看到文字背后的那片天地?基于鉴赏品味语言这一教学目标,笔者设计如下(用PPT展示下面的问题)。
在有关香港回归的报道中.可以说.英方撤离的报道难度最大.既不能只写中方.又要完整反映英方撤离的情况,既不能对英方讽刺挖苦.又要突出英国殖民统治的结束这一象征意义。文中的哪些语句能够体现出作者的这一良苦用心?
(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合作探究,鉴赏分析,并选出学生代表展示交流成果。)
生: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和邻近大厦上悬挂的巨幅紫荆花图案.恰好构成这个“日落仪式”的背景,本小组觉得“日落仪式”这四个字用得好。
师:说说你们的理由?
生:“不列颠尼亚”号和巨幅紫荆花图案形成鲜明的对比,象征英国在香港的统治即将结束,而作为香港特别行政区象征的紫荆花图案.将在香港上空冉冉升起.香港即将回到祖国的怀抱。
师:非常好,还有哪些句子触动了你们的心灵?
生:大英帝国从海上来,又从海上去。这一句写得好。它运用对比手法,短短十三个字.包含着无穷的意蕴:当年从海上耀武扬威地来.今天却黯然地从海上离去。胜利的自豪之情,溢于言表。
生:本小组认为,标题“别了.不列颠尼亚”挺好,因为它旧题(别了,司徒雷登)新用,意味深长;句式倒装,重在突出、强调……
(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踊跃发言,各抒己见。)
笔者设计这一环节,意在让学生深入文本中,引导学生从浅近中读出深挚,从简约中读出睿智,从诙谐幽默中读出庄重冷峻,挖掘文本语言的魅力。
课后反思整个教学过程,笔者发现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完善和改进。但笔者意识到:语文教学人文情感的渗透,应建立在文质兼美的文本之上。只有教师对文本进行深入解读,才能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为语文加温加热,打造出有温度、有高度、有深度的语文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