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岁老头胡同里卖豆汁

来源 :北京纪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z200909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西安门大街惜薪胡同是个外表破破烂烂不起眼的小胡同,往里走两百米,却有个千把平米的菜市场叫“惜薪长久菜市场”,市场门口,三条胡同交汇处形成了一块小空场。每个星期六的早晨,不少胡同里住的居民都端着锅盆,在这排队等一位卖豆汁和麻豆腐的宋老爷子出现。胡同人吃了好多年老爷子卖的豆汁和麻豆腐,觉得味儿特别好,即使价格比饭馆贵点他们也乐意买。
  
  老爷子卖东西有三奇
  
  这个卖豆汁和麻豆腐的宋汝诚老掌柜,和一般走街串巷的小商小贩还不大一样。有人给总结了,他卖东西有三奇。
  一是年龄奇。宋掌柜今年高寿?连胡同里最老的居民都说不清楚究竟。光看他的样子,精神矍铄,着实有几分仙风道骨,和一般六七十岁的健康老人无异;但有传说宋掌柜今年其实已经90岁了。他耳朵稍有点聋,但身体倍儿棒,思维敏捷,爱和顾客聊天说笑。附近小摊贩都见过,老掌柜每次都推着一辆板车,上面满满两个大号塑料桶:一个装豆汁,一个装麻豆腐——这就是200斤的分量呐。那身板,那精神头,实在让“富贵病”缠身的现代都市人羡慕不已。
  宋掌柜做生意的方式,也算一奇。前面说了,两个大号塑料桶,一桶装豆汁,一桶装麻豆腐。谁要买什么,他随手揭开桶盖,拿马勺就给你盛,也不过秤——压根儿就没秤。但你拿回家一称:嘿,还真挺准!附近居民都说,宋掌柜卖豆汁麻豆腐,童叟无欺,绝不缺斤少两。
  第三奇,就是他的身份了。老爷子出来做生意,常穿一身藏蓝劳动布的干部服、一双布鞋。一身打扮总是干干净净,衣服烫得笔管条直。有人就猜测,说老爷子以前是国家干部,如今每月还拿着单位的退休金,也有人说老先生是知识分子。无论如何,很多人都对老掌柜多年坚持走街串巷卖豆汁啧啧称奇:如此高龄还走街串巷的豆汁铺掌柜,过去从来没见过!
  宋老爷子90岁高龄出来走街串巷卖豆汁,着实让一个人伤了脑筋。谁呀?城管老赵。老赵负责维护惜薪菜市场周边环境秩序,他刚分来菜市场的时候,宋掌柜早就定时定点来这上班了。按理说,宋掌柜的摊子属于无照经营,是法规不允许的。可是北京人最讲究尊敬长辈,90岁的老爷子,让他怎么板起面孔执法啊?
  没办法,每次宋老爷子一“出现”,老赵就凑上去跟他聊天,给讲讲法规什么的;老爷子也爱聊天,一来二去,俩人就混熟了。老赵也买宋老爷子的豆汁、麻豆腐,没想到慢慢就吃顺了口,这习惯还真改不过来了。宋掌柜豆汁的魅力,如此可见一斑。
  
  年轻时原本是个卖牛奶的
  
  宋掌柜本名叫宋汝诚,山东德州人。1935年,宋汝诚刚满19岁,就离开家乡来到了北京闯世界,在西安门一个老乡开的牛奶厂里当小“力巴儿”(就是小工)。山东人能吃苦,宋汝诚干活特别肯卖力气,为人又爽快大方。他在牛奶厂干了10年,交下不少朋友。
  年轻当小工的时候,一天挣4毛半。钱挣得少,刨去攒钱和日常用度,大小伙子总是吃不饱。那会满大街都是卖豆汁的小摊,他就经常和一群穷哥们儿跑去喝豆汁。豆汁2分钱一碗,咸菜管够,一群大小伙子花不了多少钱就能填个水饱。
  1945年鬼子投降,同年老掌柜死了,牛奶厂也散了,宋汝诚就暂时回了山东老家。山东是解放区,回家一看,乡里正在斗地主、搞运动。宋汝诚成分是中农,倒也没挨斗,但他是在北京开过眼、见过世面的人,在家乡哪里闲得住?歇了段时间,他又回到了北京,靠着朋友帮忙,借钱买了茶叶倒回山东;又从山东倒白布到北京,小赚了一笔。
  手里有钱,宋汝诚有了想法。他和几个老乡、朋友合计,不能一辈子给人当伙计,如今不如自己当掌柜做买卖,也开牛奶厂。一伙子老乡、朋友都挺支持,给钱给物,帮着张罗,他这买卖就做起来了,从此人家就叫他“宋掌柜”了。
  宋掌柜的奶牛厂买卖规模倒是不大,不过坚持许多年干下来也真不容易。北京人喝奶的历史并不长。据史料记载,北京奶业最早是在1860年才有的,到现在不过150年。1860年一位姓金的北京人开办了京城第一家“金氏奶牛场”。不过,他们生产的牛奶不是直接喝,而是用它来做奶酪干、奶卷等奶制品,供宫里的皇上吃和祭用。到1900年福生安记奶牛场建立,才有人喝奶,那会儿全城的奶牛才60头左右,日产奶400多斤,当时喝奶的主要是在京的外国人和知识界。商界人士。到上个世纪30年代,京城的奶牛场有110多家,但规模都不大,有的只有三四头牛,产了奶也不消毒,直接让人背着奶褡子送到用户家里。当时最大的奶牛场养牛也不过一百多头。到北京解放前夕,京城的奶牛场只剩下60多家了。宋掌柜的奶牛场养着六七条牛,虽不发达,但足够一家人的温饱。
  宋汝诚的奶牛场一直开到1956年公私合营,牛奶厂收归国有。买卖没了,但他挺想得开,一切服从国家安排。后来国家给宋汝诚安排了工作,和家人到回龙观人民公社畜牧一队当挤奶工、在农场喂马,一千就是23年。这时候宋汝诚已经有了个大家庭,3个儿子1个女儿,每个月能挣70元——就那个时候来说,这份工资也算不少了。
  
  64岁开始卖豆汁,一干就是26年
  
  1979年12月,宋汝诚老爷子从农场退休。家人让他安享晚年,但他闲不住。那会退休金是一个月52块,家里人多开销大,他就整天琢磨干点什么去给家里分忧。转过年他在西单家门口存车处看车干了一年,每个月没多少钱还净受气,干脆不干了。后来年底一个老乡给他出了主意:“宋掌柜,你干脆骑自行车去东郊弄点豆汁麻豆腐卖吧。”宋老爷子一听,嗯,这主意不错,于是下定了决心。
  出了朝阳门就叫东郊,那会那一带有粉房专门批发生豆汁。头天去,宋老爷子不知道时间去晚了,到了地方人家都卖完准备收摊了。摊主笑话他:老爷子明天早点来吧。宋掌柜听了也不多说什么,第二天4点起床,早早就赶到地方等着。7点开始排队,功夫不负有心人,这次终于买到了两半桶豆汁。
  老爷子心里这个美!拉着两桶稠粥似的豆汁,骑车进了东直门,转进胡同就开始卖。第一次卖豆汁,老爷子不会招呼,也稍微有点磨不开面儿。后来心一横就“随便招呼招呼”,没承想还真有不少人买。2毛钱一斤的豆汁,等他转过德胜门,到八部口附近,快12点了,豆汁卖了一半,挣了4块钱。老爷子一算:好,卖出本来了!等到下午,宋老爷子转到小糖碗胡同,刚一招呼,街坊们都抱着锅出来,一下子把存货都“抢”光了。老爷子心里这个痛快阿,心说这可比给人看车强多了。
  转过了阳历年,宋老爷子就正式干上这份买卖了,天天走街串巷卖豆汁。干到1983年,老爷子添了个大平板车,花了80块钱买了6个大塑料桶(容量600斤),买卖做大了。那时候老爷子60多岁了,每天载着600斤的豆汁爬东直门立交桥跟玩儿似的。生豆汁今天拉来,交给老伴晚上熬,能做出3桶豆汁,100多斤麻豆腐。第二天就蹬着板车转鼓楼、八部口、大石桥、小石桥胡同里卖,一天卖出的钱能顶上看车看一个月了。从1983年到1995年,宋老爷子着实“千了几年好买卖”。山东人重情义,挣些钱都供老家。亲戚,自己倒也没攒起多少。
  
  劳动、喝豆汁:老人家的长寿之道
  
  宋老爷子念叨,当年跟他一块卖豆汁的还有几个老伙伴,都发财了,可如今也都去世了。自己的买卖没发财,但身子骨硬朗,活得高高兴兴没病没灾。如今没事上西安门看看,八十二三的算岁数大的,但没有宋老爷子这么高龄的。
  老人家50岁戒的烟,如今90岁高龄,没吃药,心脏、血压都没问题。除了平时多活动。吃粗食,老爷子觉得跟自己天天喝豆汁也有关系。他说有的商店卖的豆汁使用蚕豆。豌豆熬的,不好;自己的豆汁用绿豆熬,熬的时候还得把上面的水撇去,就专门要底下稠的部分。因此不少老主顾都觉得宋老爷子的豆汁味儿好,也有人吃顺了口,不买别人的。
  宋老爷子如今的买卖,豆汁不用自己去拉,打个电话人家给送到家门口;卖豆汁也不上远处去,平常一个星期就卖一两次,在西四一到八条胡同里转转。老爷子说,卖豆汁不为了挣钱,为的是找点事做,活动活动身体,心里也舒坦。
  编辑/徐欣
其他文献
在这日益变迁的时代,多少时髦词语都像流星,快速升起、璀璨,再陨落,而“安全感”却是一个例外,犹如空气中的微尘,弥漫在现代都市的每个角落,历久不衰,到底安全不安全?其中味道,各自感受。  2006年7月,《南方周末》发布了《中国顶级富豪精神世界调查》报告结果显示,九成富豪高度承认金钱给自己带来“不安全感”。  对于安全感.每个人看重的程度也不一样,那些习惯于漂泊而早已麻木或是豁达开朗的入程度往往较轻
期刊
奥运会举办当即,北京交通早晚高峰依然拥堵不堪。单双号出行、错峰上下班……有没有一种方法可以从根本上解决这个大都市过千万人口的出行问题?将北京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城市作比较,从中寻找对策,不失事半功倍之法。将交通与环境污染统筹加以考虑也不失万全之策。  首先看一看西方城市治理交通污染的对策思路。巴黎并不采取一味扩宽市区马路通过减少交通堵塞从而降低污染的方法,他们认为这不是一种有效的方法,而是将车辆引导到
期刊
“考研上瘾”综合征    刘惠打算向X大学发起第三次进攻。“本来已经放弃了,可我妈妈还是坚持要我考研,另外我自己也一直不甘心。”刘惠目光炯炯,神情坚毅。  2002年,刘惠考入北京A大学英语系。从山西一个偏僻的村庄来到这个繁华都市,自豪和自卑交替滚过她的心头。“在村子里,我是数一数二的优秀生,可到了这儿根本显不出。而且我的英语口音太重了,一切都得推倒重来。”除了心理上的落差,刘惠还不得不面对窘迫的
期刊
第一哭,为自己22年的努力    上世纪80年代后期,李响从吉林空军军医学院临床营养系毕业,被分配到阜外心血管病医院营养科。当时,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营养专业在经济利益方面不能立竿见影。很多同学走上了医药营养代表的道路。勉强留在医疗队伍的,大多抱着“挣这点钱,能应付事儿就行”的心态,浑浑噩噩地打发着光阴。  但是李响,这个在大学时代30门功课门门优秀的女孩,作出了不一样的选择。  营养专业人的
期刊
失之交臂之痛    失之交臂的失不是患得患失的失,那是一种感觉,一种让人牵肠挂肚的挂念。1993年的潘家园旧货市场还没有现在这样的规模,它横跨马路东西两个大院。旧货市场还处于地摊阶段的时候,我就已是那里的常客了。那会子好玩意不少,价钱以当今水平来看那是便宜多了。只是开始不识货,失之交臂者多。  一日,因晚上赶稿子,睡得晚了,早上一睁眼已快10点,跑下楼就奔了潘家园。买旧货赶早不赶晚,晚了就什么也没
期刊
理发不仅能去掉毛发的凌乱枝杈,也能去除心灵的毛杈,获得平和恬淡的内心,是一种超值的意外收获。  在一个明星辈出的地方开一所美发店,一定是个发财的好地方。但是,厉相华的理发屋竟然开得平平淡淡,荣辱不惊。就像店主的脾气,宁静踏实,安分守己。  紧挨着中央戏剧学院日新月异着一条颇有规模的酒吧街。终归是培养明星的摇篮,周围总是会闪动着一些俊美靓丽的身影,总会有一些缭乱心意的喧嚣。随着中戏剧场的散场,夜空里
期刊
逮蜻蜓    夏天,一个不经意的时刻,会有刚刚羽化的蜻蜓,随清风翩然而至。这不像在春天,蜜蜂的翅膀嗡鸣噪动,也不像在秋天,蝴蝶的翅膀炫舞张扬。蜻蜓总是悄然出现,两对平行的透明翅翼,映着天光逡巡空中,带给炎热的夏天一丝冷静从容。  蜻蜓完美的造型和轻巧的飞行,令手中纸折的小飞机黯然失色。一对硕大晶莹的复眼,像足了飞行员头上两只圆圆的防风镜。强化国防教育的背景下,望着这些贸然侵入自己领空的侦察机,和其
期刊
下岗工人变脸艺术匠人  康 康    在大山子798几乎没人不认识王春山,只要一提起“山子”(就是王春山)的名字,游览画廊有解说,逛服装店有折扣,走进艺术家的工作室也能因此受到热情的礼遇。一个艺术布展人,他凭什么有这么大的魅力呢?  “家里安排的,要听家里话。”这就是山子对他最初放弃高收入工作改行当工人的解释,这个决定产生的连锁反应影响了他的生命轨迹。  1985年,在父亲的要求下,山子进了国营工
期刊
“如果你的左脚痛,我的右脚就会痛起来。如果你被生活窒息,我的呼吸同样会停止;如果你对爱的表达出现了黑洞,我也没法在完美的抒情中飞翔;如果你把灵魂出卖给恶魔后,我的胸膛里也会被插上匕首。我们抱在一起,我们存在我们存在着,除此之外,没有别的存在了。”这是西班牙作家乌纳穆诺的爱情,也是他们的爱情——    他与妻    家里空荡荡有什么关系,只要在一起就好;瘫痪了有什么关系,只要你还在那里就好。  照顾
期刊
7月3日一大早,延庆县张山营镇张山营村村委会旁的小舞台前成了欢乐的海洋,彩旗招展,鼓乐喧天,只有逢年过节才出来表演的村文艺队今天披挂整齐,舞龙耍狮,火红的秧歌扭起来,震天的大鼓敲起来,十里八村的乡亲们也都聚集到这里,平时寂静的小山村一片欢腾。市文联举办的“首都文艺家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边村行”活动的启动仪式将要在这里举行,他们在以质朴的热情迎接首都文艺家的光临。  上午9:30,启动仪式正式开始。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