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间接故意与过于自信的过失的区别

来源 :今日湖北·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200803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危险驾驶罪,属于间接故意犯罪,是行为犯,不要求造成事实上他人的人身和财产损失的后果,实际是对他人的人身和财产安全造成严重危险的后果。通过对间接故意和过于自信的过失的分析,确定闹市“飙车”以及因此肇事行为的犯罪性质和罪名,力求做到不枉不纵,准确打击此类严重危害公共安全的故意犯罪,防止和减少此类犯罪行为的发生,构建和谐社会、保障人民群众正常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关键词 驾驶机动车追逐竞驶 间接故意 过于自信的过失 危险驾驶罪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八)》已于2011年5月1日起施行,其中在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后增加一条,作为第一百三十三条之一:“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追逐竞驶,情节恶劣的,或者在道路上醉酒驾驶机动车的,处拘役,并处罚金。有前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追逐竞驶”,也就是平时所说的“飙车”,既然法律明确规定了“飙车”构成犯罪,又规定“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情形,有必要分析“飙车”行为的犯罪性质,是属于间接故意还是过于自信的过失,以及“其他犯罪”的所指。
  间接故意与过于自信的过失存在许多相似之处,如两者都以严重危害结果的发生为构成要件,没有“未遂”的犯罪形态;两者都是预见到了危害结果发生的可能性;两者表现在意志因素方面都是不希望危害结果发生。在定罪量刑中,很容易将两者混淆。刑法总则规定,故意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过失犯罪法律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刑法分则对两者规定的法定刑差距甚大,稍有差错,就会造成刑罚适用中的重罪轻判或者轻罪重判。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四条规定“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的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从这一定义可以看出,构成我国刑法上的故意犯罪,行为人主观上必须具备认识因素和意志因素两个基本特征:认识因素是指行为人对自己实施危害社会行为的性质、行为侵犯的客体、行为将会造成的危害后果以及行为与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等,都必须有明确的认识;意志因素是指行为人在明知自己实施的是危害社会的行为前提下,并决意去实施,决意的形式表现为希望或放任,于是故意犯罪就存在了直接故意犯罪和间接故意犯罪两种形式。将犯罪故意分为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主要是根据故意犯罪的意志因素来决定的。间接故意,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具有两个特征:(1)明知其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2)对这种结果的发生持放任态度。所谓放任,指行为人虽不希望,但又不设法防止某种危害结果的发生,而是采取听之任之的态度。
  在司法实践中,间接故意犯罪中行为人放任某种危害结果的发生,主要表现为以下三种形式:(1)行为人追求某一种犯罪目的而放任某种危害结果的发生;(2)行为人追求一个非犯罪目的,但在行为过程中放任了某种危害结果的发生;(3)在突发性犯罪中,行为人不计后果,放任严重危害后果的发生,具体表现为行为人对自己的行为是否会引起危害社会的结果以及引起什么样的结果,主观上没有明确的认识,同时,对客观上将可能产生的结果也抱着无所谓的态度,这种不计后果的放任行为,以打架斗殴事件中多为发生,在此不做讨论。“飙车”肇事行为在“飙车”入刑之前似属于第2种形式,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八)》施行后,“飙车”肇事行为则应该属于第1种形式,属于“为追求某一种犯罪目的而放任某种危害结果的发生”。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五条第1款规定:“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是过失犯罪。”从这一定义可以看出,构成我国刑法上的过失犯罪,行为人主观上应当具备注意能力和注意义务两个基本要素。这里的注意能力,是指行为人主观上具备对自己行为的社会危害后果的预见力,是过失犯罪成立的主观条件之一,不管是疏忽大意的过失还是过于自信的过失,行为人首先都必须具备主观上的注意能力。过失犯罪分为两种类型,即疏忽大意的过失犯罪和过于自信的过失犯罪。疏忽大意的过失,又称无认识的过失,是指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以致发生了危害结果的心理态度。过于自信的过失,又称认识过失、轻率过失或懈怠过失,是指行为人已经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但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了这种危害结果的心理态度。过于自信的过失是一种有认识的过失,行为人的过失行为是以对行为的性质有所预见为前提的,在行为人的心理中隐含着过失行为的意志因素,所以法律规定以应当避免危害结果的发生而没有避免其发生作为检验这种意志因素的标准。
  其实二者在认识因素和意志因素方面,均有较大区别。在认识因素上,间接故意和过于自信过失的行为人虽然都是预见到行为发生危害结果的可能性,但他们对这种可能性是否会转化为现实,即对实际上发生危害结果的(下转第13页)(上接第11页)主观估计是不一样的。在间接故意的场合下,行为人对其行为可能发生的危害结果有比较清楚的认识,也就是说,间接故意行为人对可能转化为现实性,并未发生错误的认识和估计,不是认为这种可能性不会转化为现实性,而是对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这一点有着明确的认识。行为人主观认识与客观结果之间并未产生错误,主观与客观是一致的。而过于自信的过失心理则不同,具有这种心理者虽然也预见到危害结果发生的可能性,对其行为可能发生的危害结果虽然有一定的认识,但这种认识一般是比较模糊的,行为人在主观上总认为,基于他的身体、能力、技术、经验和某些外部条件,在实施行为时,危害结果发生的可能性不会转化为现实性,即他对可能性转化为现实性的客观事实发生了错误认识。因此,即使发生了危害结果,但行为人的主观认识与危害结果发生的客观实际是不一致的。
  在意志因素上,间接故意与过于自信过失虽然都不希望危害结果的发生,但两者对危害结果的态度仍是不同的。间接故意的行为人虽不希望结果发生,但也并不反对、不排斥危害结果的发生,因而就不会凭借什么条件和采取什么措施,去防止危害结果的发生,而是听之任之,有意放任危害结果的的发生。过于自信的过失的行为人不仅不希望危害结果发生,同时也不放任危害结果的发生,而是希望危害结果不要发生,希望避免危害结果的发生,即认识上和主观心理上都是采取排斥、反对危害结果发生的态度。在过于自信的过失中,行为人在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结果的情况下,仍然自信能够避免危害结果的发生,并因而实施该种行为,他必然是凭借了一定的自认为能够避免危害结果发生的因素,如本人的经验、知识、体力等因素或者其他客观条件、自然力方面的有利因素等。
  在“飙车”行为中,行为人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追逐竞驶,情节恶劣,已构成“危险驾驶罪”,该犯罪属于间接故意犯罪,是行为犯,不要求造成事实上他人的人身和财产损失的后果,实际是对他人的人身和财产安全造成严重危险的后果。造成严重后果的(致人重伤或死亡、财产重大损失等),同时构成交通肇事罪,属于“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例外情形之一,由于交通肇事罪法定刑较危险驾驶罪更重,就应按交通肇事罪处罚。如果在人流和车流量大的道路、广场、校区等人员密集、限速明确的地区和闹市“飙车”以及因此肇事的,就属于“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另一种例外情形,应以“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追究其刑事责任,且系间接故意犯罪。理由就是通过以上在认识因素和意志因素方面的分析,在闹市“飙车”肇事的行为人对其行为可能发生的危害结果有比较清楚的认识,其对造成不特定的人人身危险的可能性有明确的认识,对转化为现实性,也并未发生错误的认识和估计。在闹市“飙车”以及因此肇事的行为人虽不希望和积极追求危害結果的发生,但其心理上并不反对、不排斥危害结果的发生,因而就不会凭借什么条件和采取什么措施,去防止危害结果的发生,而是听之任之,有意放任危害结果的的发生,近年来闹市“飙车”肇事后逃逸的案例屡屡见诸报端,严重危害了人民群众的人身和财产安全,给社会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恐慌,更说明了行为人不排斥危害结果的心理状态和对社会公共安全的极大危害性。此种闹市“飙车”以及因此肇事行为性质为故意犯罪,与交通肇事罪属于过失犯罪不同。
  通过对间接故意和过于自信的过失的分析,确定闹市“飙车”以及因此肇事行为的犯罪性质和罪名,力求做到不枉不纵,准确打击此类严重危害公共安全的故意犯罪,防止和减少此类犯罪行为的发生,构建和谐社会、保障人民群众正常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作者单位:河北经贸大学)
其他文献
【摘要】长期以来,财务会计课程教学质量不尽如意。究其原因,重要因素之一,就是与实践脱节,成了老师空对空的理论讲授、学生空对空的被动接受。既没有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也没有充分调动学生主体的学习积极性。财务会计源于生产实践,为生产实际服务。笔者在财务会计教学实践中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既学得愉快又学得轻松,财务会计课教学质量大幅度大面积提高;毕业生就业竞争能力增强,就业后,发展状况也不错。本文拟探讨
期刊
【摘要】从传统文学到现代文学之间,并没有一个很明显的时间分界。人们通常都认为,现代文学是对现实主义文学的继承与发展。但实际上,不论从内容还是形式上看,现代文学都是对现实主义文学观的一种颠覆。现代文学变的越来越趋于自我。  【关键词】文学观;传统与现代;逆变    从传统文学到现代文学之间,并没有一个很明显的时间分界。从时间上看,二十世纪的现实主义文学仍然属于传统文学的范畴,而现代文学同样也产生于十
期刊
【摘要】本文从多个角度阐述了目前我国大学生在思想道德建设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就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的必要性和如何加强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以及培养过程中的方式方法提出了一些富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道德建设;方式;方法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塑造大学生人生观与价值观的过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对大学生的能力、思想、品德、观念、情感、态度等多方面的教育提出进一步要求
期刊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员工思想的转变,企业开始走向全球招募自己的员工,进而必然导致企业人才的流动。人才的流失成为一个令管理者头疼的问题,许多企业、学者开始思考研究员工离职的诱因。  【关键词】员工离职;诱因    离职率是反映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员工从一个企业离职投身于另外一个企业,这种趋势愈演愈烈,员工跳槽的频率越来越快,导致员工离职的原因值得管理者深思。其实,导致员工离职的原因无外
期刊
【摘要】在民族地区提高汉语教学质量首先要提高汉语文教师的综合素质,特别是提高师德素质和专业技能素质、提高业务学识水平,培养教师开拓、创新意识,根植现代教育理念。  【关键词】小学;汉语文;教师;素养    目前西藏地区(特别是本地区)的各类小学的汉语文教师中存在着教学方法僵硬、教学思想陈旧、教学能力较低等现象,从而导致了汉语文教学的质量,影响着学校整个教育教学的效率。而小学语文是义务教育中的一门重
期刊
【摘要】现如今在各校园内部也都建立起了局域网,局域网(LAN)通常被定义为一个单独的广播域,但是存在一些不足。最突出的一点就是现在所有的网络节点都处于同一个广播域内,大大增加了网络中所有设备之间的数据流量。随着网络的不断扩充,很有可能出现广播风暴,导致整个网络无法使用。VLAN技术就很好地解决了中小企业网络系统中的广播风暴问题,为网络系统的顺利实施提供了技术支持。  【关键词】VLAN;网络管理;
期刊
【摘要】学生素质教育首先要塑造学生良好的人格,而良好的培养要有以下的特点:一、高尚的道德情操;二、培养学生强烈的生存意识;三、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四、培养学生独立的个性;五、坚定的意志品质。培养学生良好健康的人格意义重大,它关乎教育的成败,更关乎国家的兴衰。因此,人格教育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努力,为社会培养高素质公民。  【关键词】健康;人格教育    美国当代杰出教育家托马斯·立可纳(Th
期刊
【摘要】创新思维能力是提高社会实践能力的基础,是开发人的潜能的需要,也是提高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根本保证。因此,不断增强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对实现知识向能力的转变,能力向素质的转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体育教学;创新思维;培养    如何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笔者认为,要利用体育学科自身的特点激发学生兴趣,激活创新思维;让学生在思考中学习,在探究中学习,在实践中学习
期刊
【摘要】笔者在原绩效预算管理理论研究的基础上,运用一个高职院校二级预算管理改革试点,展开实践研究。探索高职院校内部绩效预算管理与实践的研究。   【关键词】预算管理;实践;研究    一、高职院校内部绩效预算管理与实践研究的意义  高职院校内部绩效预算管理与实践的研究,是按照教高【2006】16号文件精神执行,高职教育是要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合格、优秀人才,也是服务于生产、经营、会管理、会操作的专
期刊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学生的主体也发生着变化,90年代出生的大学生进入大学校园,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也进入了一个新时期?大学生的素质如何直接影响和决定着中国现代化建设,直接影响着他们历史使命的完成和成才目标的实现。本文在分析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对策。  【关键词】当代;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新一代的大学生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