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叫我“国际民工”

来源 :女友·校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jtulzhf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也想当一名“国际民工”——
  1. 关于Working Holiday Visa即打工度假签证,网上相关资料很多,可以搜索豆瓣小组“Working Holiday”,国内WHV元老金钊的博客“金钊的今”,阅读《打工度假,我的gap year》系列博文,以及吴非撰写的《打工旅行》。
  2. 最好申请到2月中至5月的打工期,这是新西兰的夏秋季节,有大量的劳动型工作需要人,所以不用担心找不到工作;6月—9月是冬季,招聘会少很多。
  3. 申请对英语水平要求不高。英语水平不高会影响旅行的深度,但不妨碍你旅行的广度。
  4. 新西兰工作申请看重推荐信,多结交当地的朋友,会对你在接下来的旅途中找工作有帮助。
  5.保持诚实,也保持警惕,应聘时告知对方真实务工时间,不要为得到一份工作而隐瞒自己真实工期。与此同时,一定要与雇佣方签合同,每周查账目,签合同之前调查该公司背景和口碑,避免发生财务纠纷。
  李蕴贤早就知道WHV(Working Holiday Visa,打工度假签证)这回事儿,但直到2008年10月1日,新西蘭才作为第一个国家向中国内地开放签证,大学毕业那一年,李蕴贤把申请WHV作为出路的一个备选,没想到顺利找到了工作,这件事就搁置了一年。
  在媒体做了一年网编之后,李蕴贤觉得时机成熟了,在她看来,作这个决定是件水到渠成的事儿,就像其他人计划攒了多少钱就去买iPhone、去养条小狗一样,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这一年的工作很愉快,不仅让她攒下了机票钱,而且也备下了一年的工作经验,至少她知道,一旦结束旅行的状态,从国外回来,自己也可以继续在这个领域找到工作,顺利生活下去。
  WHV的要求不高,18—30岁,中国内地公民,雅思5.5分,存款4200纽币(约21500元人民币),高中以上学历证明,新西兰每年向中国内地发放1000个名额,2010年的时候,知道打工度假的人还不多,回头想想,李蕴贤当年的申请很容易,这几年随着WHV的名气越来越大,申请的比例大幅提高,还有中介参与进来,很多人并不单纯是去打工旅行,而是借WHV的机会去新西兰转签证甚至移民,李蕴贤认为,每年1000个名额里,真正去新西兰打工度假的人也许只有300—400个。
  到目前为止,中国内地唯一能选择的WHV国家只有新西兰,相对而言,港澳台的选择机会要多许多,包括澳大利亚、日本、德国、爱尔兰等等。有很多类似的故事,都是年轻人一直更换国家打工度假,靠着打工的收入周游世界。以李蕴贤自己的经验,打工得到的收入虽然不多,但足够让年轻人在当地玩得不错,新西兰是农业国家,有大量季节性工作,每年都有很多世界各地的年轻人来做这些活,包括剪枝、选果、采摘、包装等,李蕴贤在农场的工作是蜜柑选果(mandarin thinning),从早上7点工作到下午3点,每天8小时,包装厂的活计要长些,早上8点到下午5点,每天9个小时为苹果包装,每小时大概收入11NZD,15周的工作收入基本能覆盖新西兰半年旅行、生活费用的开销。
  农场里有各个国家的年轻人,亚洲人以韩国、日本以及中国台湾、香港的为主,休息的时候大家常常在一起BBQ、钓鱼,周末大家也会一起去徒步,到附近的国家公园去转转。打工的收入足以支付旅行费用,但对于这群年轻人来讲,能选择的方式也只能是穷游,新西兰有各种极限运动,价格都很高昂,例如sky dive含vedio是500NZD左右,一分钟就花掉一周的工资,南岛的福克斯冰川风光壮丽,但半天游就要99NZD(约500元人民币),相当于她包9小时苹果的收入。
  虽然在国内,WHV这种打工度假看起来很新鲜,但在世界各地,这样出来旅行的年轻人“一抓一大把”,李蕴贤建议申请的年轻人放平心态,也许申请者在国内有地位、有影响力,但到了国外,劳动的过程并没有想象中美好,变成一个打工的普通人,普通得有时候自己都无法接受,也许写书、写博客,也会让国内的朋友羡慕,但实际上,这不过是一种跳脱国人常规思维的旅行,而国外对于这样的打工度假已经完全习以为常了。
  “周游世界是一生的事业”,如果30岁之前,还有其他国家对中国内地开放WHV的话,李蕴贤还是打算要去体验一番,她热爱旅行,但对于现在新兴的旅行价值观,她还是觉得要量力而行,出游确实可以开阔眼界,可以见到无数的牛人,体会发达和发展中国家的巨大差别。对于中国的年轻人而言,她希望大家不要盲目去冲动追风,更多考虑一下家庭和责任,以及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也许在工作一段时间后才开始Gap year会靠谱很多。
其他文献
李冰  曾是某世界五百强外企白领,现在是每日与猫为伴的全职绘本作家,作品具有浪漫主义气质,清新甜美,温馨感人。出版《不想告别的夏天》《幸福的料理箱》《再见,出租屋》及《我不升职记》系列等十余部绘本。喜欢吃橡皮糖和三明治,喜欢阳光下麦田的味道,热衷于美白牙齿,不擅长整理家务,对可爱的杂货没有抗拒力,目标是每日跑步一万米,最不喜欢的事情是分离。
期刊
8月的伦敦喝彩还没完全散去,9月的世界各地马上进入了“后奥运”时代。尽管伦敦的奥运项目已经增加到了26项之多,但90后们最爱玩的还是传统之外的运动项目,“更高、更快、更强”的奥运精神在他们的心里,就像他们所努力做的,希望自己最热爱的运动能早日进入奥运。  美国 * 死飞自行车Fixed Gear  舞动年轻  自行车怎么“死”?其实是把自行车的齿轮直接用螺丝固定在轮轴上(Fixed Gear ),
期刊
有风的夜晚 / 我们把曾经一一检阅 / 或搞怪或甜蜜的容颜  藏在青春的碎片里 / 闪闪发光,惹人垂怜 / 每一个滚烫的小心思  都是温暖彼此的最好见证 / 胜过棉花糖的香甜
期刊
小米的職场囧事
期刊
在外旅行六年之后,骏(郑永骏)已经想不起来第一次真正用厨艺换食宿是什么时候了。  23岁那年他背着大大小小三个包裹和1万块加币(约6万元人民币)只身飞到澳大利亚,这是他环球旅行的第一站。在这里,他用一年时间走遍澳洲,先后从事了四份工作——作为厨师,或者调酒师——这是他用厨艺换食宿的开端。  当时的他想法很简单,“我出国了,然后就到处乱跑。我就是想去接触不一样的美食,学到多一点东西,三年四年后再回家
期刊
不用的设备借给你  陈美和吴东江,是这样开始的——  还是冬天,陈美楼上搬来了新邻居。45岁的甜美阿姨,每天凌晨5点,准时起床,先是穿着硬底拖鞋,拖拉拖拉上厕所,然后哗——瀑布一般冲马桶,接着是绵延不绝的上水声,直到淅淅沥沥地甩出个快要断气似的尾音,才算完。  然后高潮来了,她在客厅里乒乒乓乓地做起运动来。听声音,应该是体感健身操的节奏,还很健康地赤着脚。  陈美在睡梦里,都能感受到波澜壮阔的肥肉
期刊
傍晚,我坐在车里看着外面的车水马龙,立交桥下面一个急匆匆行走的身影让我心中一动,他很像我丢失了很久的一个朋友,于是我花了几分钟时间回想了与那个朋友有关的一些事,很奇怪,我看到的全是自己,我看到我自己十八岁的样子:永远背着双肩背包低着头快步行走,永远不肯穿面料柔软色彩鲜艳的衣裳,不爱笑,也不喜欢跟人结伴而行……因为那样不够酷……我相信所有特别的男生都喜欢酷酷的女生,所以就一直那样走啊走……  这个傍
期刊
最近大家都在讨论毕业旅行,关于这个话题我没有什么发言权。我未曾做过毕业旅行,那个时候经济条件不允许,尽管我从小就有一颗爱飞的心,但却常常因为现实的问题而在陆地上徘徊。  杂志总是喜欢传递一种生活方式,好像如此生活的人就会变得如何优雅,实际上这个世界千姿百态,看你的杂志的人永远是同一类,而这一类以外的人,他们的生活状态未见得就不精彩。就拿毕业旅行来说,不是所有的人都曾有过,也不是所有的人都上过大学,
期刊
如果你有“另一种方式”的勇气,只是苦于没有“另一种方式”的入门技巧的话,那请看看那些勇于用自己来探索的先锋们。他们的故事,是经验,是借鉴,同时,更是一股召唤的力量……  江河十年行的活动在3月中旬,正是香港大学的学期中期,魏翰扬抉择了很久,決定还是把那两周再次花在金沙江上面。  作为香港大学的经济学与金融学双学士,不同于他那些摩拳擦掌准备投入金融界大肆捞金的同学,魏翰扬的三年本科时光中,只把50%
期刊
我也想成为“骑行侠”——  1.户外骑行的必须装备:头盔、手套、修车组合工具、补胎工具、链条油、前后车灯等。  2.旅途中很多事情都是无法预料的,有时候到没有人烟的地方,只能自己生火做饭。所以必须要带足物资,如大米、挂面、压缩饼干等。  3.户外骑行的朋友请注意:安全第一!十次事故九次快。下坡时尽量减速慢行,遇到沙石路面谨慎骑行。应急药品必须带齐。  4.想要做一个合格的旅行作家其实不难,就是要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