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开栏的话:
他们是久经商海沉浮的企业家,也是对发展茶业有着执着追求的茶人。他们的智慧。从茶园、茶厂一直贯穿到销售终端。茶有道,经营管理亦有道。在他们的心目中,企业也是一道茶。究竟如何才能把这道“茶”泡好呢?且听他们如是说。
早春的傍晚,夜幕犹如一张无形的巨网悄悄地笼罩了下来,有些闷热的空气里似乎在酝酿着一丝雨意。车在通往城南小镇的公路上亦步亦趋地行驶着,粘附了几点雨滴的车窗外,城市的嘈杂与灯火正一路悠悠地淡去。
车子拐到胪雷村口,驶进一个颇为逼仄的巷弄,又绕了几个弯,终于在一幢小楼前停了下来。若不是悬挂在厂门上的红色横幅提醒人们这是一家茶厂,在朦胧夜色中怕是会有很多人把它同周边一家家紧挨毗邻着的农户等同视之吧。就在这个古老的村庄中和寻常的巷陌里,曾诞生过一代海军将才和数学天才,也曾花团锦簇地上演过“一担茉莉一钱金”的流彩盛景。疏离斑驳的飞檐青砖目睹着村庄经历的沧桑巨变,也印刻着开到荼靡的花事。繁华落尽后,一片颓靡萧杀中,还潜藏着一股暗香,随风在潮湿的空气里渐渐地飘散开来……
走进闽榕茶厂的会议室,中央摆着一张狭长的会议桌,厂部的管理层人员正围坐在桌前,一边谈笑风生,一边悠哉地喝着茶。桌的后面是一排展示柜,上面摆满了企业产品和企业荣誉,两旁的墙上则是悬挂了多幅董事长王德星与各界名流的合影,让人切身感受到这些无表情的牌匾和有表情的影像背后是种蓬勃向上的生机活力。不一会儿,身着深蓝色笔挺西服的王董风风火火地走了进来,还来不及将脱下的外套放好,见柜上有几块位置摆放得不太合适的牌匾,就忙着叫人调整。由于明天他要赶着去北京参加“两会”,于是他又向各部门主管交代了几句话以后,方才放心地坐下接受采访。
上世纪80年代初,大江南北正吹拂着改革开放的春风,王德星所生活的这个年逾700年历史的茉莉花茶乡也焕发了青春。在国家农业政策的扶持下,城门镇办起了花茶加工厂,刚走出校门的王德星成为了厂里的一名业务员。本着与生俱来对茶的敏感,他练就了对所见茶品品质过目不忘的本领,也积累了一些商海的实战经验。
两年多后,凭着一身敢打敢拼的冲劲,他创办了闽榕茶厂,并把眼光瞄准了花茶的主销区华北市场。一路艰辛,一路汗水,一路摸着石子过河。终于,他摸索出了一条经营之路一团购。在石化、铁道等大型国企里打开了销路,而且直到今天它们还是闽榕亲密无间的老客户。
随着业务范围和销路的扩大,进入上世纪90年代后,王德星便带着一班骨干在胪雷村建设了厂房,开始规模化生产,形成产、供、销一体化的产业链。如今,展现在我们眼前的闽榕茶厂,已不仅仅是一家从事茉莉花茶的龙头企业,更是一家有着强烈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的开拓者。2008年,闽榕的茶产品被作为特许商品送往了北京奥运会新闻中心,2009年又成功地获得了上海世博会福建馆唯一指定用茶……从名不见经传的茶厂发展成为中国茶叶行业百强企业。似乎是许许多多茶企孜孜不倦奋斗的方向。然而,如同每个人有着千人千面的成长史一样,每个茶企亦是有着不尽相同的成长轨迹,这不仅仅是经营管理模式的区别差异,也是领导者个人风格的差异。
为了生存而发展
《海峡茶道》:当初你怎么会想到去做茶?
王德星:茶叶在上世纪80年代前是统购统销的稀缺物资。后来改革开放,将茶叶市场彻底放开,并扶持乡镇办企业。因此,城门镇就办起了福州城门茉莉花茶厂。我原先是学经贸专业的,读完书以后,刚好有个进厂工作的机会,再加上自身很喜欢茶。就选择了做茶。
《海峡茶道》:后来,福州茉莉花产业因为种种因素受到了冲击,而你仍然坚持做下去。就不怕陷入困境?
王德星:其实,我是为了生存而发展。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当时,国家颁布了一系列政策,鼓励个人办企业。我想,既然有个这么好的机遇,就要认真地去做。当然,我自己对茉莉花茶的感情非常深厚,而且对各种级别茉莉花茶的外观、香气、滋味等品质,几乎是了然于心。
《海峡茶道》:创业的过程中,想必是遇到了不少的困难。
王德星:不用说,这肯定的了。主要是资金和客户的理解,当然。最大的困难还是资金问题。起初,刚刚创办闽榕茶厂是挂靠在花茶厂的。那时,我年纪还很小,家庭也并不宽裕,根本谈不上有什么积蓄。就凭着几百块钱起家。还好,(城门)花茶厂也给了我很大支持。那时在乡镇企业里,常常有业务员挪用资金的现象。但是。我觉得这么做没必要,一个人只要信念够坚定就会离成功越来越近的,因而我就借了高利货来发展厂子。我也曾背着茶样去北方,到油田、石化、化工、铁道之类的大国企里去推销,因为这些企业资金有保证,不会产生“三角债”。就这样。慢慢地给草创的厂打下了坚实的(资金)基础。到上世纪90年代时,厂的产值就达到了800多万元。
《海峡茶道》:的确如此,我所接触过的一些茶商,他们也曾有过类似的问题,有时还遇到比较不好相处的客户。
王德星:没错,有些客户并不理解我们,认为我们有客户,就拒绝我们的产品进入他们的企业。当然了,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思想和思维方式,对一个企业都有一个了解的过程。我认为,做人、做事、如何在客户群中建立起诚信比盈利来得重要,宁可少赚钱,也不要丧失诚信,用自己一颗真诚的心来对待客户,保证质量,赢得客户的信任,从而保护企业,促进企业的发展。
耕耘在花田茶园里
《海峡茶道》:看来,要经营好一个企业实在是不容易。现在,你经营的闽榕已经在慢慢体现出了自己的特色。你是怎么做的?
王德星:这要从十几年前说起了。上世纪90年代中下期,茶叶全面放开经营,同时原先由政府制定茶叶标准,改成也可由企业自行制定标准。这样一来,在搞活产业的同时,茶叶市场也陷入了一片混乱。再加上福州茉莉花茶产业正在走下坡路,一些企业为了迎合某些客户“物美价廉”的需求,不惜血本,拼命地压低价格。展开恶性竞争。然而。光靠顾客的需求而非品质为导向是万万不能的,品质做不好,顾客需求根本无从谈起。闽榕始终是坚持走以质取胜的道路的。通过建立茶叶生产基地,夯实产品的基础,形成合理的产品结构和产业链条。还有,就是刚才说的集团购买,这是我们在探索过程中形成的经营风格。接下来,改制后,我们还将进一步摸索直营与加盟相结合的连锁经营模式,发展品牌化经营。
《海峡茶道》:去年,我参加了几场福州茉莉花茶主题活动,每场都有闽榕的身影,闽榕在推广茉莉花茶上应该做了不少的工作。
王德星:可以说,除了绿茶以外,茉莉花茶的历史是最悠久的,其制造工艺至今有近千年。福州茉莉花茶,作为平民化的饮料,曾经是茶叶市场上的佼佼者。有多好的绿茶作底坯,就有多好的茉莉花茶与之相配,生产出优质的茉莉花茶。2008-2009年这两年,福州市陈奇副市长、市农业局吴建成局长对农业尤其是茉莉花茶产业都给予了 很高的关注,将福州茉莉花茶申报获批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规范了市场的无序竞争,特别在2009年,苏增添副省长更是加大力度,卓越决策,积极在政策上予以引导和扶持。逐步扩大福州茉莉花茶的影响,使之成为福州的名片之一。然而。2009年。对闽榕来说也是非同寻常的一年,我想这一年可以抵得上其它企业5年的努力,那就是被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确定为产学研合作创新示范基地试点单位和获得“上海世博会福建馆茉莉花茶唯一指定用茶”。我想。这两件事就是最好的例证。
《海峡茶道》:我想,这两件事,如果企业没有一定的实力是无法做到的。
王德星:应该是这样,这至少说明了大家对闽榕有所认可。我们建成产学研合作创新示范基地后,会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以产业化为目标,除了推动产学研结合以外,对我们茶叶品质的提升会起到更大的促进作用。而我们也将通过上海世博会这一国际窗口,向全球展示千年历史名茶福州茉莉花茶“茶之韵·花之香”的殊异魅力。
茶之道,亦是管理、处世之道
《海峡茶道》:我看你身后的墙上挂着张天福题写的“茶道”二字,这两个字你怎么理解?
王德星:老子不是说过“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嘛。我觉得“道”是一种很深奥的文化,应该是包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茶呢,既是普通老百姓的,也是达官贵人的。说白了,应该是不分贫富贵贱的。通过茶,人感到清净、超脱,甚至可以达到古人所说的“仙境”。通过茶。人们还可以互通感情、交流思想,从而促进社会、促进人类的和谐。我认为,这就是茶道精髓所在。它也渗透在企业管理中。
《海峡茶道》:那你管理企业的“道”是什么?
王德星:茶道的核心思想就是“和”,反映在企业管理上就是“人为本、诚为尚、客为源、质为先”,其中最关键的就是“人为本”, “诚为尚、客为源、质为先”我刚才解释过了。人为本,有两个方面的内涵。第一是人才建设,它是企业发展的重要一环,有人才能扩张,建立和培养起一支高素质人才队伍是当务之急,这里面包括营销、管理、品牌策划和生产精细化人才。第二,要让员工和企业形成一种紧密的合作关系,而非纯粹的雇佣关系。我们企业要做到留住人才并充分发挥人才的作用,就应着眼于人性化管理,通过完善和建立合理公平的薪酬制度和奖惩制度、工会和党支部等一系列设施,让员工深刻感受到浓郁的企业文化氛围,从而渐渐以企业为家,为企业着想,员工的忠诚度就会得以提升。
《海峡茶道》:据说。前不久,闽榕还资助了旅美画家郑发祥在福州举办“梅开两岸春涌中华·情到海西”大型海峡两岸文化交流活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王德星:企业是社会中的一部分,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是和社会息息相关的。企业有了一定的发展,就要回报社会。郑发祥老师的“梅开两岸春涌中华·情到海西”书画展具有重大的意义,它体现了闽台亲密无间、情同手足的关系,通过举办活动,为密切两岸在文化、政治乃至经济的交流以及增进海峡两岸和谐提供了渠道。此外,茶与书法、绘画一样。本身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都是“和”之精神的载体。
他们是久经商海沉浮的企业家,也是对发展茶业有着执着追求的茶人。他们的智慧。从茶园、茶厂一直贯穿到销售终端。茶有道,经营管理亦有道。在他们的心目中,企业也是一道茶。究竟如何才能把这道“茶”泡好呢?且听他们如是说。
早春的傍晚,夜幕犹如一张无形的巨网悄悄地笼罩了下来,有些闷热的空气里似乎在酝酿着一丝雨意。车在通往城南小镇的公路上亦步亦趋地行驶着,粘附了几点雨滴的车窗外,城市的嘈杂与灯火正一路悠悠地淡去。
车子拐到胪雷村口,驶进一个颇为逼仄的巷弄,又绕了几个弯,终于在一幢小楼前停了下来。若不是悬挂在厂门上的红色横幅提醒人们这是一家茶厂,在朦胧夜色中怕是会有很多人把它同周边一家家紧挨毗邻着的农户等同视之吧。就在这个古老的村庄中和寻常的巷陌里,曾诞生过一代海军将才和数学天才,也曾花团锦簇地上演过“一担茉莉一钱金”的流彩盛景。疏离斑驳的飞檐青砖目睹着村庄经历的沧桑巨变,也印刻着开到荼靡的花事。繁华落尽后,一片颓靡萧杀中,还潜藏着一股暗香,随风在潮湿的空气里渐渐地飘散开来……
走进闽榕茶厂的会议室,中央摆着一张狭长的会议桌,厂部的管理层人员正围坐在桌前,一边谈笑风生,一边悠哉地喝着茶。桌的后面是一排展示柜,上面摆满了企业产品和企业荣誉,两旁的墙上则是悬挂了多幅董事长王德星与各界名流的合影,让人切身感受到这些无表情的牌匾和有表情的影像背后是种蓬勃向上的生机活力。不一会儿,身着深蓝色笔挺西服的王董风风火火地走了进来,还来不及将脱下的外套放好,见柜上有几块位置摆放得不太合适的牌匾,就忙着叫人调整。由于明天他要赶着去北京参加“两会”,于是他又向各部门主管交代了几句话以后,方才放心地坐下接受采访。
上世纪80年代初,大江南北正吹拂着改革开放的春风,王德星所生活的这个年逾700年历史的茉莉花茶乡也焕发了青春。在国家农业政策的扶持下,城门镇办起了花茶加工厂,刚走出校门的王德星成为了厂里的一名业务员。本着与生俱来对茶的敏感,他练就了对所见茶品品质过目不忘的本领,也积累了一些商海的实战经验。
两年多后,凭着一身敢打敢拼的冲劲,他创办了闽榕茶厂,并把眼光瞄准了花茶的主销区华北市场。一路艰辛,一路汗水,一路摸着石子过河。终于,他摸索出了一条经营之路一团购。在石化、铁道等大型国企里打开了销路,而且直到今天它们还是闽榕亲密无间的老客户。
随着业务范围和销路的扩大,进入上世纪90年代后,王德星便带着一班骨干在胪雷村建设了厂房,开始规模化生产,形成产、供、销一体化的产业链。如今,展现在我们眼前的闽榕茶厂,已不仅仅是一家从事茉莉花茶的龙头企业,更是一家有着强烈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的开拓者。2008年,闽榕的茶产品被作为特许商品送往了北京奥运会新闻中心,2009年又成功地获得了上海世博会福建馆唯一指定用茶……从名不见经传的茶厂发展成为中国茶叶行业百强企业。似乎是许许多多茶企孜孜不倦奋斗的方向。然而,如同每个人有着千人千面的成长史一样,每个茶企亦是有着不尽相同的成长轨迹,这不仅仅是经营管理模式的区别差异,也是领导者个人风格的差异。
为了生存而发展
《海峡茶道》:当初你怎么会想到去做茶?
王德星:茶叶在上世纪80年代前是统购统销的稀缺物资。后来改革开放,将茶叶市场彻底放开,并扶持乡镇办企业。因此,城门镇就办起了福州城门茉莉花茶厂。我原先是学经贸专业的,读完书以后,刚好有个进厂工作的机会,再加上自身很喜欢茶。就选择了做茶。
《海峡茶道》:后来,福州茉莉花产业因为种种因素受到了冲击,而你仍然坚持做下去。就不怕陷入困境?
王德星:其实,我是为了生存而发展。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当时,国家颁布了一系列政策,鼓励个人办企业。我想,既然有个这么好的机遇,就要认真地去做。当然,我自己对茉莉花茶的感情非常深厚,而且对各种级别茉莉花茶的外观、香气、滋味等品质,几乎是了然于心。
《海峡茶道》:创业的过程中,想必是遇到了不少的困难。
王德星:不用说,这肯定的了。主要是资金和客户的理解,当然。最大的困难还是资金问题。起初,刚刚创办闽榕茶厂是挂靠在花茶厂的。那时,我年纪还很小,家庭也并不宽裕,根本谈不上有什么积蓄。就凭着几百块钱起家。还好,(城门)花茶厂也给了我很大支持。那时在乡镇企业里,常常有业务员挪用资金的现象。但是。我觉得这么做没必要,一个人只要信念够坚定就会离成功越来越近的,因而我就借了高利货来发展厂子。我也曾背着茶样去北方,到油田、石化、化工、铁道之类的大国企里去推销,因为这些企业资金有保证,不会产生“三角债”。就这样。慢慢地给草创的厂打下了坚实的(资金)基础。到上世纪90年代时,厂的产值就达到了800多万元。
《海峡茶道》:的确如此,我所接触过的一些茶商,他们也曾有过类似的问题,有时还遇到比较不好相处的客户。
王德星:没错,有些客户并不理解我们,认为我们有客户,就拒绝我们的产品进入他们的企业。当然了,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思想和思维方式,对一个企业都有一个了解的过程。我认为,做人、做事、如何在客户群中建立起诚信比盈利来得重要,宁可少赚钱,也不要丧失诚信,用自己一颗真诚的心来对待客户,保证质量,赢得客户的信任,从而保护企业,促进企业的发展。
耕耘在花田茶园里
《海峡茶道》:看来,要经营好一个企业实在是不容易。现在,你经营的闽榕已经在慢慢体现出了自己的特色。你是怎么做的?
王德星:这要从十几年前说起了。上世纪90年代中下期,茶叶全面放开经营,同时原先由政府制定茶叶标准,改成也可由企业自行制定标准。这样一来,在搞活产业的同时,茶叶市场也陷入了一片混乱。再加上福州茉莉花茶产业正在走下坡路,一些企业为了迎合某些客户“物美价廉”的需求,不惜血本,拼命地压低价格。展开恶性竞争。然而。光靠顾客的需求而非品质为导向是万万不能的,品质做不好,顾客需求根本无从谈起。闽榕始终是坚持走以质取胜的道路的。通过建立茶叶生产基地,夯实产品的基础,形成合理的产品结构和产业链条。还有,就是刚才说的集团购买,这是我们在探索过程中形成的经营风格。接下来,改制后,我们还将进一步摸索直营与加盟相结合的连锁经营模式,发展品牌化经营。
《海峡茶道》:去年,我参加了几场福州茉莉花茶主题活动,每场都有闽榕的身影,闽榕在推广茉莉花茶上应该做了不少的工作。
王德星:可以说,除了绿茶以外,茉莉花茶的历史是最悠久的,其制造工艺至今有近千年。福州茉莉花茶,作为平民化的饮料,曾经是茶叶市场上的佼佼者。有多好的绿茶作底坯,就有多好的茉莉花茶与之相配,生产出优质的茉莉花茶。2008-2009年这两年,福州市陈奇副市长、市农业局吴建成局长对农业尤其是茉莉花茶产业都给予了 很高的关注,将福州茉莉花茶申报获批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规范了市场的无序竞争,特别在2009年,苏增添副省长更是加大力度,卓越决策,积极在政策上予以引导和扶持。逐步扩大福州茉莉花茶的影响,使之成为福州的名片之一。然而。2009年。对闽榕来说也是非同寻常的一年,我想这一年可以抵得上其它企业5年的努力,那就是被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确定为产学研合作创新示范基地试点单位和获得“上海世博会福建馆茉莉花茶唯一指定用茶”。我想。这两件事就是最好的例证。
《海峡茶道》:我想,这两件事,如果企业没有一定的实力是无法做到的。
王德星:应该是这样,这至少说明了大家对闽榕有所认可。我们建成产学研合作创新示范基地后,会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以产业化为目标,除了推动产学研结合以外,对我们茶叶品质的提升会起到更大的促进作用。而我们也将通过上海世博会这一国际窗口,向全球展示千年历史名茶福州茉莉花茶“茶之韵·花之香”的殊异魅力。
茶之道,亦是管理、处世之道
《海峡茶道》:我看你身后的墙上挂着张天福题写的“茶道”二字,这两个字你怎么理解?
王德星:老子不是说过“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嘛。我觉得“道”是一种很深奥的文化,应该是包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茶呢,既是普通老百姓的,也是达官贵人的。说白了,应该是不分贫富贵贱的。通过茶,人感到清净、超脱,甚至可以达到古人所说的“仙境”。通过茶。人们还可以互通感情、交流思想,从而促进社会、促进人类的和谐。我认为,这就是茶道精髓所在。它也渗透在企业管理中。
《海峡茶道》:那你管理企业的“道”是什么?
王德星:茶道的核心思想就是“和”,反映在企业管理上就是“人为本、诚为尚、客为源、质为先”,其中最关键的就是“人为本”, “诚为尚、客为源、质为先”我刚才解释过了。人为本,有两个方面的内涵。第一是人才建设,它是企业发展的重要一环,有人才能扩张,建立和培养起一支高素质人才队伍是当务之急,这里面包括营销、管理、品牌策划和生产精细化人才。第二,要让员工和企业形成一种紧密的合作关系,而非纯粹的雇佣关系。我们企业要做到留住人才并充分发挥人才的作用,就应着眼于人性化管理,通过完善和建立合理公平的薪酬制度和奖惩制度、工会和党支部等一系列设施,让员工深刻感受到浓郁的企业文化氛围,从而渐渐以企业为家,为企业着想,员工的忠诚度就会得以提升。
《海峡茶道》:据说。前不久,闽榕还资助了旅美画家郑发祥在福州举办“梅开两岸春涌中华·情到海西”大型海峡两岸文化交流活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王德星:企业是社会中的一部分,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是和社会息息相关的。企业有了一定的发展,就要回报社会。郑发祥老师的“梅开两岸春涌中华·情到海西”书画展具有重大的意义,它体现了闽台亲密无间、情同手足的关系,通过举办活动,为密切两岸在文化、政治乃至经济的交流以及增进海峡两岸和谐提供了渠道。此外,茶与书法、绘画一样。本身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都是“和”之精神的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