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教学“催化剂”的过程中,教师首先要借教材中现有的基础知识,帮助学生明确“催化剂”的定义,再逐渐拓展思路,引导学生按图索骥,自主找寻新的、可供使用的“催化剂”,逐渐灵活掌握这门学科,把握化学学习的工具,解开更广阔的化学世界。
关键词:初中化学;催化剂;化学语言
在化学学习中有很多专属语言,如原子结构式、化学方程式、催化剂等,这些专属语言带领学生闯过一道道化学学习的关卡,是基础也是探究点。其中,“催化剂”又有特别之处,因其具有改变化学速率、催化前后质量不变、参与化学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等特性,导致很多学生不仅难以判断,还常常出现困惑。本文即针对初中化学“催化剂”做以教学思考。
一、化学“催化剂”的特性
在化学学习中,“催化剂”以下三个方面的特性是其重要特征,也是学习化学催化剂相关知识必然要把握的思路:
1.催化剂改变了化学反应速率
这里速率的改变,不仅是加速,也可能是减速,总之是引发了一系列的变化。如过氧化氢溶剂分解氧气时,添加二氧化锰能够明显加快其反应速率。而在相当一部分化学实验中,一些化学催化剂减缓了化学反应速率。因此,催化剂能够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用以对化学反应的速度做以调整。
2.催化剂在参与化学反应前后,其化学性质不变
仍然以前文提及的过氧化氢溶剂分解实验为例,如果在化学反应完成之后,在剩余的溶剂中加入能与二氧化锰反应的试剂,依然能出现相关反应,就印证了二氧化锰在此过程中并没有发生任何性质的变化。
3.催化剂在参加化学反应前后质量不变
如果设置某物质参与化学反应前的质量为m1,参与化学反应后的质量为m2,当m1=m2时,可以初步判定为催化剂。例如,用高锰酸钾参与氯酸钾的化学反应,也会使其发生剧烈的反应,但反应结束之后,高锰酸钾的质量明显发生变化,因此不能属于该反应的催化剂。
二、逐渐带学生熟悉化学用语,过好化学用语关,这对于较高级别的化学术语“催化剂”的教学也有好处
化学本身具有独立的特征,在化学教学中,想要帮助学生熟练掌握“催化剂”这一知识点,教师首先应当从化学语言视角,带学生熟悉化学用语,如较为基础的元素周期表,金属元素的学习中,让学生去记忆“钾钙钠镁铝,铜汞银铂金”等,不仅需要一定的记忆,也会出现错字、别字等情况。如果教师能够换个思路,以顺口溜“加拿大美女,身体细纤轻,总共一百斤”去帮助学生记忆,学生就加速了对知识的记忆,也能激发起浓厚的兴趣。学生对化学语言的熟悉,本身就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去熟悉、了解化学语言,逐渐使化学语言在头脑中形成印象,逐渐跟上教师的教学进度。在当前的化学用语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积极互动,进而找到相应的知识点,以此带动学生学习与思考,指导学生发展,在生活中指导学生的学习。
对于“催化剂”的教学,也要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进行学习。再有牢固的基础知识作为后盾,学生就更容易理解了,也为以后高中甚至大学的學习打好基础并且引发学生对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化学学科素养。
三、指导学生自主探究
对“催化剂”的教学,在学生夯实化学元素基础,了解化学催化剂特性后,教师应当尽可能地为学生预留出自主探究的时间及空间。初中阶段,学生九年级开始接触化学学习,本质上是一个入门阶段,此时化学教学的一大任务是激发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在化学教学中,指导学生自主探究,可以通过翻转课堂、问题情境预设等,帮助学生去熟悉和了解化学学习思路,以此带动学生的学习与发展,帮助学生更好地实现教学工作的突破。当学生基础相对扎实后,不妨指导学生加以思考及判断,为学生的学习带来更多的思考及判断,进而指导学生参与到化学学习中。在课堂中,针对一些可操作的化学实验,则可以鼓励学生在课堂进行操作练习,以此熟练掌握知识。
四、立足教材展开教学工作
初中阶段的学生进入九年级才开始接触化学学习,此时化学的定义为“生活中的化学”,此时的学习内容也相对简单、基础。教师高中和初中教材存在明显的差异,换言之,当初中生进入更高一级阶段学习后,会发现高中化学知识与初中有所不同。那么初中化学教学所承担的责任不仅仅是发挥基础性作用,而是启发、引导学生,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等。以“催化剂”教学为例,立足教材教学,不过分延伸,指导学生了解化学性质的意义,避免盲目延伸教学内容。
关键词:初中化学;催化剂;化学语言
在化学学习中有很多专属语言,如原子结构式、化学方程式、催化剂等,这些专属语言带领学生闯过一道道化学学习的关卡,是基础也是探究点。其中,“催化剂”又有特别之处,因其具有改变化学速率、催化前后质量不变、参与化学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等特性,导致很多学生不仅难以判断,还常常出现困惑。本文即针对初中化学“催化剂”做以教学思考。
一、化学“催化剂”的特性
在化学学习中,“催化剂”以下三个方面的特性是其重要特征,也是学习化学催化剂相关知识必然要把握的思路:
1.催化剂改变了化学反应速率
这里速率的改变,不仅是加速,也可能是减速,总之是引发了一系列的变化。如过氧化氢溶剂分解氧气时,添加二氧化锰能够明显加快其反应速率。而在相当一部分化学实验中,一些化学催化剂减缓了化学反应速率。因此,催化剂能够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用以对化学反应的速度做以调整。
2.催化剂在参与化学反应前后,其化学性质不变
仍然以前文提及的过氧化氢溶剂分解实验为例,如果在化学反应完成之后,在剩余的溶剂中加入能与二氧化锰反应的试剂,依然能出现相关反应,就印证了二氧化锰在此过程中并没有发生任何性质的变化。
3.催化剂在参加化学反应前后质量不变
如果设置某物质参与化学反应前的质量为m1,参与化学反应后的质量为m2,当m1=m2时,可以初步判定为催化剂。例如,用高锰酸钾参与氯酸钾的化学反应,也会使其发生剧烈的反应,但反应结束之后,高锰酸钾的质量明显发生变化,因此不能属于该反应的催化剂。
二、逐渐带学生熟悉化学用语,过好化学用语关,这对于较高级别的化学术语“催化剂”的教学也有好处
化学本身具有独立的特征,在化学教学中,想要帮助学生熟练掌握“催化剂”这一知识点,教师首先应当从化学语言视角,带学生熟悉化学用语,如较为基础的元素周期表,金属元素的学习中,让学生去记忆“钾钙钠镁铝,铜汞银铂金”等,不仅需要一定的记忆,也会出现错字、别字等情况。如果教师能够换个思路,以顺口溜“加拿大美女,身体细纤轻,总共一百斤”去帮助学生记忆,学生就加速了对知识的记忆,也能激发起浓厚的兴趣。学生对化学语言的熟悉,本身就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去熟悉、了解化学语言,逐渐使化学语言在头脑中形成印象,逐渐跟上教师的教学进度。在当前的化学用语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积极互动,进而找到相应的知识点,以此带动学生学习与思考,指导学生发展,在生活中指导学生的学习。
对于“催化剂”的教学,也要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进行学习。再有牢固的基础知识作为后盾,学生就更容易理解了,也为以后高中甚至大学的學习打好基础并且引发学生对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化学学科素养。
三、指导学生自主探究
对“催化剂”的教学,在学生夯实化学元素基础,了解化学催化剂特性后,教师应当尽可能地为学生预留出自主探究的时间及空间。初中阶段,学生九年级开始接触化学学习,本质上是一个入门阶段,此时化学教学的一大任务是激发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在化学教学中,指导学生自主探究,可以通过翻转课堂、问题情境预设等,帮助学生去熟悉和了解化学学习思路,以此带动学生的学习与发展,帮助学生更好地实现教学工作的突破。当学生基础相对扎实后,不妨指导学生加以思考及判断,为学生的学习带来更多的思考及判断,进而指导学生参与到化学学习中。在课堂中,针对一些可操作的化学实验,则可以鼓励学生在课堂进行操作练习,以此熟练掌握知识。
四、立足教材展开教学工作
初中阶段的学生进入九年级才开始接触化学学习,此时化学的定义为“生活中的化学”,此时的学习内容也相对简单、基础。教师高中和初中教材存在明显的差异,换言之,当初中生进入更高一级阶段学习后,会发现高中化学知识与初中有所不同。那么初中化学教学所承担的责任不仅仅是发挥基础性作用,而是启发、引导学生,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等。以“催化剂”教学为例,立足教材教学,不过分延伸,指导学生了解化学性质的意义,避免盲目延伸教学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