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据统计,我国约有1亿糖尿病患者。他们带回家采血和注射胰岛素的针头,如果处理不好,不仅会污染环境,还会对拾荒者、环卫工人造成误伤。有鉴于此,青年医生胡源成立“爱未来”公益机构,自费定制锐器回收盒,免费发放给糖尿病患者,鼓励他们主动将废弃针头回收。4年时间,从垃圾堆里“抢”回50万个废弃针头。
80后胡源是江蘇人,2009年大学毕业后成为无锡市中医医院的一名内分泌科医生。
多年来,胡源每日里为糖尿病人看诊、开处方和查房,病房报表和急诊室会诊占据了他大部分时间,鲜有精力去思考本职工作之外的东西。
2014年3月的一天,胡源按照惯例前去查房。其间,他随口问了几名患者平时如何处理用过的针头。他们的回答惊人的相似,那就是扔进垃圾堆。
第二天,不甘心的胡源针对回收针头的问题,向病房里的糖尿病人发放调查问卷。问卷收回来时,他傻眼了,50个病人里,只有1个人能做到妥善处理废弃针头。“太麻烦了。”“针头随便扔就可以了。”“这么多年都是直接扔垃圾桶,没有什么问题的。”理由大同小异。
调查的结果令胡源感到不安。在医院里,对废弃针头的监督管理很严格,要用专门的容器收集、处理和焚烧,不能同生活垃圾混在一起。可是,有着巨大安全隐患的废弃针头却被患者轻松地投入生活垃圾中。
当晚,胡源查阅了《医疗废物管理条例》,想从中找到处理废弃针头的途径,但条例对于医疗机构产生的医疗废物处理有着严格的规定,对患者带回家中成为废弃物的针头却没有约束力。
接着,他又翻阅了《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防治法规定,废弃针头属于危险废物,应该按照特殊的方式进行管理,以防止环境受到污染和个人受到伤害。显而易见,病患者因为缺乏相应的法律常识导致乱扔废弃针头行为的发生。
胡源意识到,回收废弃针头已刻不容缓。怎么办?经过慎重考虑,他发起了“爱未来”公益项目,致力于废弃针头的回收,避免造成环境污染和对人的二次伤害。
可是,当胡源邀请同事参与时却碰了壁。同事说,作为内分泌科医生,仅研究如何更加精细地“控糖”,教患者如何有效注射胰岛素,怎样减轻注射的疼痛之类的问题都忙不过来,哪里还有精力追问废弃针头去向这些细枝末节的问题。
“细枝末节”?胡源立即纠正了这种片面认识。他分析说,全国18岁以上患糖尿病的人数近1亿,并且在年轻人群中还有不断扩大的苗头。这就意味着每年数以亿计的采血针和胰岛素注射针头,由患者在家使用并存在随意丢弃的风险。这些废弃的针头,散落在垃圾堆里,暴露在空气中,可能携带着肉眼看不见的病原体,容易造成二次感染。一旦被感染,影响的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家庭的幸福。
听完胡源的分析,同事们都沉默了。后来,在胡源的一再坚持下,几名同事终于加入到“爱未来”的行列中。
如何能让患者自觉地回收废弃针头?胡源苦思良策。2014年7月的一天,胡源去超市购物,路过一个摊位时,那里正在进行“以旧换新补差价”活动。胡源大脑中灵光一闪,一个方案瞬间在脑海中形成。
第二天,胡源自掏腰包,采购来一批收集废弃针头专用的锐器盒,在患者中开展“以旧换新”服务。他向患者承诺,只要攒满一个锐器盒的废弃针头,就可以免费交换一盒新的注射针头。
但效果并不理想,虽然不时有一两个病患来复诊时会讨要锐器盒,但数量毕竟有限。在一间办公室里,装满锐器盒的箱子整整齐齐码放着,发出去不多,收回来的更是屈指可数。胡源做了下统计,发放的锐器盒回收率只有10%左右。
最重要的是,胡源的苦心并没有得到理解。有人抱怨说:“明明交了很多针头,怎么只送一小盒?未免太抠门了。”也有人说:“回收废弃针头肯定有利可图,不然怎么可能好心还送我们新针头?”更有人提出了质疑:“是不是收回去消个毒,又拿来给我们使用?”
面对种种质疑和不理解,胡源意识到仅靠发放锐器盒,并不能真正解决问题。胡源与护士长朱立萍商量后,想出了一个点子。
被针头扎伤,是护士经常遇到的事。而环卫工人和拾荒者与护士一样,都面临着被针头扎伤的危险。护士可以清洗消毒,但环卫工人和拾荒者就没有这样的条件了。
为此,胡源专门制作了一段短视频,讲述的是一名环卫工人在清扫垃圾时,被乱扔的废弃针头误伤,造成二次感染,从而给一家人带来不幸的故事。
制作完成后,胡源通过内设系统在内分泌科的病房里反复播放。胡源告诉他的病人,一个小小的锐器盒,不仅只是为了环保,而且是在保护自己的同时保护他人。
视频播放后,效果非常好,主动前来领取锐器盒的患者多了起来。一位患者说:“每个人都有一颗同情心,以前并不知道自己这种无意中的行为,也许会对他人造成伤害,以后一定会妥善收集废弃针头。”
随着发出去的锐器盒数量的增多,胡源觉得找到了“正确的轨道”。他的心里有了一个想法:能不能向各大医院倡仪,让更多患者主动支持医院回收废弃针头?
立说立行。那一段时间胡源牺牲了所有的休息日,一家家医院去跑,有的医院他最多去了十多趟。终于,在他的努力下,很多医院接受了他的做法。
苏州市中医医院最早响应。这主要得益于黄菲医生的大力宣传。她经常与病人分享自己的体会:每个人都在抱怨环境恶劣,可轮到自己,连收集废弃针头这样举手之劳的事情都做不到,这怎么能行呢?黄菲对患者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你们一定不要随便乱扔针头,这是在做善事。放心带回来换,不用你们出钱。”
随后,无锡市第三、第一、第二人民医院纷纷加入回收针头的队伍。第三人民医院内分泌科还免费向病人发放锐器盒并开展推广活动。接着,南京、连云港等地医院的内分泌科医护人员陆续跟胡源联系,要求加入废弃针头回收阵营。 最令胡源感动的是,有一位80岁高龄的患者,主动提出为医院捐赠锐器盒。因为行走不便,每隔一段时间,他就会托女儿将捐款送来,并不时打来电话,寻问“爱未來”的进展情况。
2018年5月3日,“爱未来”与江南大学设计学院联合发起了一场跨界合作沙龙,让大学生近距离地接触患者、医护人员和病人家属,给患者更多的帮助和关爱。
走进内分泌科,大学生们看到的真实情景显然超出了他们的想象。
在这次活动中,90后大学生颜晨曦第一次听说了Ⅰ型糖尿病。他看到一群罹患Ⅰ型糖尿病的孩子穿着病号服,他们最大的14岁,最小的只有8岁。尽管站得歪歪斜斜,但他们的脸上都洋溢着灿烂的笑容,嘴里还唱着歌。这时,颜晨曦的眼泪掉了下来。
他觉得自己应该为孩子们做点什么。经过观察和思考,颜晨曦专门为孩子们设计了一个工具包。工具包里有一个玩具人体模型,那是供孩子学习打针用的。还配套设计了一款小程序,家长可以定位孩子每天的注射位置,一旦孩子注射完成,家长点击确认,小程序就会给孩子奖励。
用什么作为奖品才合适?为此颜晨曦颇费了一番脑筋。后来他了解到,孩子们打针时会留下针眼,他为此设计了文身贴作为奖品。文身贴不大,一圈一圈地覆盖在皮肤上,最后会连成一个徽章的模样。
有的学生了解到,糖尿病人在出行时,需要带着注射工具等物件,收拾起来非常麻烦,还担心丢失。他就设计出了一款糖尿病人专用旅行包,所有可能用到的工具都可以装在里面,既方便整理,也不容易丢失小件。
而针对护士注射培训工具包各类工具摆放凌乱,不利于收纳的弊病,有一名学生重新设计了一款注射培训工具包,专门辟出消毒片、注射针头、锐器盒等放置区域,使空间最大程度地被合理利用。
胡源没想到一场跨界的活动,会收到那么多的设计作品。他表示一定要让这些作品真正落地,真正能够帮助到那些糖尿病患者。
“爱未来”已经走过四个春秋。一个小小的针头会吸引那么多目光,出乎胡源的意料。如今,他的身后站着众多的支持者,有医护工作者、有大学生志愿者、糖尿病患者、医药公司代表、病患者家属等等。
目前,“爱未来”正计划设立一个小规模的资助项目,为困难家庭患者提供每年1000元的药品和监测设备。胡源希望“爱未来”这个队伍能有更多的人加入进来,在专业医护人员、心理咨询师、营养师和患者家庭的共同参与下,给糖尿病患者带来更多的关爱。
职业道德催生忧患意识
80后胡源是江蘇人,2009年大学毕业后成为无锡市中医医院的一名内分泌科医生。
多年来,胡源每日里为糖尿病人看诊、开处方和查房,病房报表和急诊室会诊占据了他大部分时间,鲜有精力去思考本职工作之外的东西。
2014年3月的一天,胡源按照惯例前去查房。其间,他随口问了几名患者平时如何处理用过的针头。他们的回答惊人的相似,那就是扔进垃圾堆。
第二天,不甘心的胡源针对回收针头的问题,向病房里的糖尿病人发放调查问卷。问卷收回来时,他傻眼了,50个病人里,只有1个人能做到妥善处理废弃针头。“太麻烦了。”“针头随便扔就可以了。”“这么多年都是直接扔垃圾桶,没有什么问题的。”理由大同小异。
调查的结果令胡源感到不安。在医院里,对废弃针头的监督管理很严格,要用专门的容器收集、处理和焚烧,不能同生活垃圾混在一起。可是,有着巨大安全隐患的废弃针头却被患者轻松地投入生活垃圾中。
当晚,胡源查阅了《医疗废物管理条例》,想从中找到处理废弃针头的途径,但条例对于医疗机构产生的医疗废物处理有着严格的规定,对患者带回家中成为废弃物的针头却没有约束力。
接着,他又翻阅了《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防治法规定,废弃针头属于危险废物,应该按照特殊的方式进行管理,以防止环境受到污染和个人受到伤害。显而易见,病患者因为缺乏相应的法律常识导致乱扔废弃针头行为的发生。
胡源意识到,回收废弃针头已刻不容缓。怎么办?经过慎重考虑,他发起了“爱未来”公益项目,致力于废弃针头的回收,避免造成环境污染和对人的二次伤害。
可是,当胡源邀请同事参与时却碰了壁。同事说,作为内分泌科医生,仅研究如何更加精细地“控糖”,教患者如何有效注射胰岛素,怎样减轻注射的疼痛之类的问题都忙不过来,哪里还有精力追问废弃针头去向这些细枝末节的问题。
“细枝末节”?胡源立即纠正了这种片面认识。他分析说,全国18岁以上患糖尿病的人数近1亿,并且在年轻人群中还有不断扩大的苗头。这就意味着每年数以亿计的采血针和胰岛素注射针头,由患者在家使用并存在随意丢弃的风险。这些废弃的针头,散落在垃圾堆里,暴露在空气中,可能携带着肉眼看不见的病原体,容易造成二次感染。一旦被感染,影响的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家庭的幸福。
听完胡源的分析,同事们都沉默了。后来,在胡源的一再坚持下,几名同事终于加入到“爱未来”的行列中。
“以旧换新”回收废弃针头
如何能让患者自觉地回收废弃针头?胡源苦思良策。2014年7月的一天,胡源去超市购物,路过一个摊位时,那里正在进行“以旧换新补差价”活动。胡源大脑中灵光一闪,一个方案瞬间在脑海中形成。
第二天,胡源自掏腰包,采购来一批收集废弃针头专用的锐器盒,在患者中开展“以旧换新”服务。他向患者承诺,只要攒满一个锐器盒的废弃针头,就可以免费交换一盒新的注射针头。
但效果并不理想,虽然不时有一两个病患来复诊时会讨要锐器盒,但数量毕竟有限。在一间办公室里,装满锐器盒的箱子整整齐齐码放着,发出去不多,收回来的更是屈指可数。胡源做了下统计,发放的锐器盒回收率只有10%左右。
最重要的是,胡源的苦心并没有得到理解。有人抱怨说:“明明交了很多针头,怎么只送一小盒?未免太抠门了。”也有人说:“回收废弃针头肯定有利可图,不然怎么可能好心还送我们新针头?”更有人提出了质疑:“是不是收回去消个毒,又拿来给我们使用?”
面对种种质疑和不理解,胡源意识到仅靠发放锐器盒,并不能真正解决问题。胡源与护士长朱立萍商量后,想出了一个点子。
被针头扎伤,是护士经常遇到的事。而环卫工人和拾荒者与护士一样,都面临着被针头扎伤的危险。护士可以清洗消毒,但环卫工人和拾荒者就没有这样的条件了。
为此,胡源专门制作了一段短视频,讲述的是一名环卫工人在清扫垃圾时,被乱扔的废弃针头误伤,造成二次感染,从而给一家人带来不幸的故事。
制作完成后,胡源通过内设系统在内分泌科的病房里反复播放。胡源告诉他的病人,一个小小的锐器盒,不仅只是为了环保,而且是在保护自己的同时保护他人。
视频播放后,效果非常好,主动前来领取锐器盒的患者多了起来。一位患者说:“每个人都有一颗同情心,以前并不知道自己这种无意中的行为,也许会对他人造成伤害,以后一定会妥善收集废弃针头。”
随着发出去的锐器盒数量的增多,胡源觉得找到了“正确的轨道”。他的心里有了一个想法:能不能向各大医院倡仪,让更多患者主动支持医院回收废弃针头?
立说立行。那一段时间胡源牺牲了所有的休息日,一家家医院去跑,有的医院他最多去了十多趟。终于,在他的努力下,很多医院接受了他的做法。
苏州市中医医院最早响应。这主要得益于黄菲医生的大力宣传。她经常与病人分享自己的体会:每个人都在抱怨环境恶劣,可轮到自己,连收集废弃针头这样举手之劳的事情都做不到,这怎么能行呢?黄菲对患者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你们一定不要随便乱扔针头,这是在做善事。放心带回来换,不用你们出钱。”
随后,无锡市第三、第一、第二人民医院纷纷加入回收针头的队伍。第三人民医院内分泌科还免费向病人发放锐器盒并开展推广活动。接着,南京、连云港等地医院的内分泌科医护人员陆续跟胡源联系,要求加入废弃针头回收阵营。 最令胡源感动的是,有一位80岁高龄的患者,主动提出为医院捐赠锐器盒。因为行走不便,每隔一段时间,他就会托女儿将捐款送来,并不时打来电话,寻问“爱未來”的进展情况。
创新方式给患者更多关爱
2018年5月3日,“爱未来”与江南大学设计学院联合发起了一场跨界合作沙龙,让大学生近距离地接触患者、医护人员和病人家属,给患者更多的帮助和关爱。
走进内分泌科,大学生们看到的真实情景显然超出了他们的想象。
在这次活动中,90后大学生颜晨曦第一次听说了Ⅰ型糖尿病。他看到一群罹患Ⅰ型糖尿病的孩子穿着病号服,他们最大的14岁,最小的只有8岁。尽管站得歪歪斜斜,但他们的脸上都洋溢着灿烂的笑容,嘴里还唱着歌。这时,颜晨曦的眼泪掉了下来。
他觉得自己应该为孩子们做点什么。经过观察和思考,颜晨曦专门为孩子们设计了一个工具包。工具包里有一个玩具人体模型,那是供孩子学习打针用的。还配套设计了一款小程序,家长可以定位孩子每天的注射位置,一旦孩子注射完成,家长点击确认,小程序就会给孩子奖励。
用什么作为奖品才合适?为此颜晨曦颇费了一番脑筋。后来他了解到,孩子们打针时会留下针眼,他为此设计了文身贴作为奖品。文身贴不大,一圈一圈地覆盖在皮肤上,最后会连成一个徽章的模样。
有的学生了解到,糖尿病人在出行时,需要带着注射工具等物件,收拾起来非常麻烦,还担心丢失。他就设计出了一款糖尿病人专用旅行包,所有可能用到的工具都可以装在里面,既方便整理,也不容易丢失小件。
而针对护士注射培训工具包各类工具摆放凌乱,不利于收纳的弊病,有一名学生重新设计了一款注射培训工具包,专门辟出消毒片、注射针头、锐器盒等放置区域,使空间最大程度地被合理利用。
胡源没想到一场跨界的活动,会收到那么多的设计作品。他表示一定要让这些作品真正落地,真正能够帮助到那些糖尿病患者。
“爱未来”已经走过四个春秋。一个小小的针头会吸引那么多目光,出乎胡源的意料。如今,他的身后站着众多的支持者,有医护工作者、有大学生志愿者、糖尿病患者、医药公司代表、病患者家属等等。
目前,“爱未来”正计划设立一个小规模的资助项目,为困难家庭患者提供每年1000元的药品和监测设备。胡源希望“爱未来”这个队伍能有更多的人加入进来,在专业医护人员、心理咨询师、营养师和患者家庭的共同参与下,给糖尿病患者带来更多的关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