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兵镇黔疆

来源 :晚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gqinhui4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明朝,无论从哪个角度讲,在贵州历史上都是一个大转折。
  中央王朝在贵州派驻重兵,便是一个突出例子。
  明太祖朱元璋建国之初,为了确保云南边防的巩固和西南政局的稳定,在三十万征南大军征服云南中,留下二十万之众屯守贵州,贵州境内先后设置了二十九个卫,卫所之多,为西南各省之冠。
  明代全国军队不过二百多万,放在贵州的兵力竟占全国总兵力的十分之一。当时贵州比今贵州省面积小三分之一,占全国总面积不到2%,这就是说,明王朝竟用全国十分之一的兵力布置于全国面积不到2%的贵州。
  清代放在贵州的兵力比明代少,平时大约三四万。但咸同年间,为了镇压农民大起义,清廷调楚勇三万、川军二万、滇桂两省兵一万,加黔军三万,共十万正规军云集贵州。同时,全省还组织团练近十万人,各类练勇七八万人,动用的总兵力达到了二十七八万的空前规模。
  贵州地瘠民贫,是全国第一穷省。“财赋所出,不能当中原一大郡”(见嘉靖《贵州通志·财赋》)。据明弘治十五年(公元1502年)记载,在全国十三个布政司中,贵州田赋夏征秋税仅为全国平均数的0.7%和2.78%(《明会典·赋役》)。财政支出不得不大部分依靠邻省协济。历任贵州总督、巡抚都花很大精力向朝廷和邻省催款催粮。正常年景,尚且如此,一到有战争,沉重的粮饷调拨更成为十万火急的头等大事。
  万历年间平播之役,朝廷为了应急,调广西、福建、湖广、四川、云南几省的银两共五十万两,全部运解贵州。天启二年(公元1622年)奢安之役又起,军饷十万火急,朝廷命四川巡抚坐镇重庆,四川总督兼制湖广四府及陕西汉中一府,总理粮饷火速救黔。贵州封疆大吏的告急奏文,有的几乎是乞求口吻。天启三年(公元1623年)剿灭奢安之役时,贵州总督杨述中在告急折里向皇帝算了细账,说:“用兵二十万,每日给一升,每月该粮六万石,以半年计之,该三十六万石,此计口授粮断不可少者”(《贵州通史》审本二卷)。眼前存粮只剩一万石,而平定叛乱时间“尚未有数”,这个仗怎么打得下去?!看出处境是何等窘迫与危难。
  清代同样是财政入不敷出,严重匮乏。道光后期,全省田赋额征十二三万两,加其他杂赋,全年总共不过二十余万两。而全年支出需要一百万两左右,本省收入仅为支出的五分之一。支出中兵饷就需要粮款五十万两,每年要由外省协济七八十万两。平时如此,遇到战争,财政就更紧张。咸丰初战争期间贵州兵饷和军费每年就要一二百万两,超过常年的二三倍。咸同起义期间,清政府耗费军费近四千万两,军粮百余万石,农村人口锐减,由咸丰元年(1851年)的五百四十三万余丁口,减为同治十一年(1872年)的三百二十九万余丁口(见《贵州六百年经济史》252页)。由于太平天国起义,许多协济贵州的省区自顾不暇,贵州省内赋税也因战事不断,无法征收,以至同治年间全省藩库常常空空如洗。典型的例子是有个叫黎培敬的接任贵州布政使时,藩库存银只剩下八十两。连布政使自身也因领不到廉俸,早餐常吃茶水泡饭充饥(《贵州通史》审本二卷)。光绪、宣统年间,贵州财政支出最多的仍是兵饷,战后虽然几次裁兵,兵饷仍达五十多万两。后来练“新军”,每年又增加兵饷十三万两,全省兵饷总额仍高达六十五万两以上。
  连年战争,给贵州人民生命财产更造成了严重破坏。咸同年间平定农民起义,八十四万石民间存粮毁于战争,八十七万石粮食被官军吃光。贵州绿营兵三万六千人,十之七八为起义军所消灭。在战争中,官军镇压屠杀贵州各族人民不计其数。同治四年(公元1865年)赴任贵州的黎培敬在奏折中描写沿途所见:“一入黔境,满地烽烟,虽山僻小路,房屋均经烧毁,居民多在屯寨山洞逃生,数十里常无人烟”,“及至省城十数里外,民房亦皆成灰烬,自东迄春,大旱数月,道殍相望,人自相食。”到大定府时,看到的是“蓠莱遍地,虎豹横行,数十里常无人烟,大定府城,荒凉残破,考棚系借民房改”(《贵州通史》审本三卷)。真是一片极其悲惨的情景。
  
  下期预告
  进军贵州的那些日子
其他文献
一位哲人曾经说过:“一个百岁老人就是一座图书馆,一个百岁老人就是一部百年史。”  日前,在贵阳市南明区沙冲路玉溪社区,100岁的张淑朝老人面若桃花,面对记者侃侃而谈:“我活了100岁,见证了中国的几个朝代和100年的风雨历程,是国家和社会的财富。”她再一次向记者展示了“一个百岁老人就是一座图书馆”的真谛。  今天,新中国已经成立60周年,在历经了“大跃进”、“文化大革命”等阵痛后,迎来了建设中国特
期刊
心灵手巧的罗登志,在方圆几十里,可算是一位名人了。虽然她今年已经102岁了,但是身体硬朗,经常去离家1里地的集市赶集;虽然穿的衣服很普通,却是自己亲手缝制的;虽然现在的日子称不上大富大贵,但也怡然自得、乐享天年。老人笑着说:“这一切都是我运气好啊,赶上了好时候。”    运气好的裁缝      1907年5月28日,罗登志出生在一个大户人家。因为外公在私塾里教书,年幼的罗登志就有了读书、认字的机会
期刊
105岁的寿星张德英有一手绝活,就是编草鞋。几根草绳,一个鞋底,在老人手中飞舞,一会儿功夫,一双草鞋便呈现出来。靠着这个手艺,在极其艰苦的年代,张德英把一大家子、老老少少的生活打理得井井有条。    编织草鞋过生活      在张德英的大儿子只有4个月大的时候,国民党到处抓壮丁,丈夫陈老友被抓走后杳无音讯,至今生死不明。迫于生活的无奈,张德英把孩子留在婆婆家,改嫁王家,开始以打草鞋为生。  因为要
期刊
有情人终成眷属    1899年10月5日,龙天凤出生于晴隆县沙子岭一户普通的农家。因为家境贫苦,她从小接受的便是如何养猪种地、织布刺绣等教育,和村里所有同龄的孩子一样在土坡泥地里摸爬滚打。转眼间,假小子一样的天凤便出落得婷婷玉立,到了出嫁的年龄。    村里一户家境相对殷实的人家差媒人到龙家说亲,其实一般大小的两个孩子,彼此间早就有了好感。偷偷躲在一旁偷听的天凤,得知父母答应了这门亲事,心里乐开
期刊
车子在沿山公路上徐行,丝毫感受不到三伏天的酷热。打开车窗,大口呼吸着山里的清新空气,在徐徐凉风中,尽赏沿途风光。行至山谷深处,才发现这又是另一番景致,苍松翠竹、鸟语花香……这就是百岁老人李月珍居住的村庄——盘水镇文笔村。    吃苦耐劳苦度日      1905年10月2日,李月珍出生在普安县窝沿乡黑石头组,父母都是老实本分的农民,除了每天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辛苦劳作,守着几分薄土过日子,再没有其它的
期刊
在都匀市郊沙包堡的夕阳红托老所,记者见到了终生未娶妻生子的110岁老人——黄登培。  老人现在行动已不太方便,当他一脸安详的坐在记者面前时,好像不需太多言语,记者已从老人满头的银发和沧桑的面容中,读到了老人历经的百年风雨人生。      宁愿孤身也不拖累他人    1942年,黄登培跟随黔桂铁路的修建队伍一同来到都匀,那时老人已经四十多岁,仍然孤身一人。铁路修通后,筑路工人纷纷返乡,老人家中已无亲
期刊
京剧又称平剧、京戏,是中国影响最大的戏曲剧种,分布地以北京为中心,遍及全国。在上世纪90年代,全国的京剧都非常火爆,许多喜欢京剧的人自发组织在一些公共场合唱上几段,但是贵阳的京剧爱好者却没有展示自己的舞台。    1993年,吴秀岚老师和几个京剧爱好者开始筹划让贵阳的京剧也热闹起来。于是他和罗运义、郭魂、姜萍、舒竟仪、罗小平等十几个人开始在黔灵公园唱京剧,后来由于冬天天气太冷的原因,吴老师干脆把活
期刊
陈廷缜      我认为自己的长寿有三个原因。  一是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让我在看待问题时有一个良好的心态和正确处理问题的能力。因为有文化,我又可以从事教育工作,与学生们在一起,能让人心胸开阔,感到自己很年轻。二是讲究卫生的好习惯,即使在过去家境不是很好时,衣服虽然很简朴,但一定是干干净净的;现在年纪大了,每晚仍坚持洗澡洗脚。我觉得这比吃任何补药都有效果。三是和睦的家庭氛围,儿孙孝顺,让我的生活每
期刊
2007年9月17日,在公司的组织下,我作为茅台集团第一批前往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旅游的离退休职工的一员,到新马泰度过了难忘的13天。   在泰国的旅游车上,公司工会原副主席何永霞带领大家唱起了《我们的大中国》等歌曲。因为身在异国他乡,大家都唱得格外动情。我们的歌声深深打动了华裔导游,他情不自禁地说:“我虽然出生在泰国,可我的祖祖辈辈都没有忘记我们的根在中国,我们对中国有着特殊的感情。因此,见到
期刊
年幼丧父    鼓老四出生于黔西南州普安县新店乡细尒村,因在家中排行第四,不识字的父母便用“老四”这个既简单又具代表性的词,取了这个伴随她走过了一个多世纪的名字。    然而,命运似乎总是在与人作对,鼓老四刚满七岁,她的父亲身患重病去世,母亲一个人实在难以养活七八个孩子,便带着他们改嫁了。遗憾的是,继父对他们并不好,不仅常常因为一点小错就对孩子们大打出手,还要罚饿肚子。母亲因为心疼孩子,继父也经常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