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德育过程中的教育者

来源 :科教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wei8308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 教育者与受教育者
  教育过程中的基本要素是教育者、受教育者及教育手段,其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互动以及相处的关系直接影响教育的效果。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角色是由个人在教育活动中所处的地位及需要承担的责任和任务来区分的,不分年龄、性别甚至职业。而决定个人在教育活动中地位的自身因素又是他的相对发展水平。一般说来,在身心发展各方面,或者某些方面,甚至某一方面水平相对较高的一方,就可能成为教育者,另一方则成为受教育者。①由此可见,凡是在教育活动中承担教学的责任及施加教育影响的人都是教育者。而受教育者是指在教育活动中学习和接受教育的人。在教学活动中,教育者通常处于领导的地位,受教育者属于被领导的地位。但这种地位并不是教育效果的可靠保障,其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复杂关系是影响教育效果的重要因素。
  道德教育的过程就是教育者根据一定思想道德观念、政治观点、社会道德规范等思想政治方面的内容,对受教育者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地施加影响,使受教育者具有一定社会及阶级需要的思想品德。可见,德育过程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
  德育过程中的教育者,是按照一定的社会观念对受教育者的思想施加影响的人。道德教育主要有两个途径:一是通过学校的德育教学;二是来自学校外的包括家庭和社会的影响。来自学校外的影响因素有很多,并且还有一部分是潜移默化的影响,其复杂性很难估计。而一个人在学校的时间通常是性格以及价值观养成的阶段,所以,重点加强学校的德育教学过程——思想道德工作,是非常有必要的。
  学校德育教学是根据学校本身的培养目标、任务,对学生有组织、有目的地实施教育的活动,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德育过程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教育学生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正确的人生观、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的过程,是由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的双边活动。在这个过程中,教育者发挥着主导作用,决定着德育过程的优劣。受教育者既是教育的客体又是认识的主体,是德育的出发点和最终目标,决定着德育效果的大小。②
  2 教育者角色的历史转化
  2.1 传统的权威角色
  在传统的道德教育过程中,德育过程被认为是根据国家和社会的需求,对被教育者施加影响,进行社会强制的过程。教师作为社会和受教育者的中介人,代表社会实施教育,是社会权威的代表,对学生有绝对的影响力。③在这种权威的角色中,学生被看成是消极的、具有潜在反教育倾向的教育对象。这就使教育者从防范、限制的角度出发,控制学生的主动性,要学生被动接受一切教育者教导的思想品德内容,不允许学生有反对意见。同时教师往往被看作是掌握了某种文化知识,甚至是真理的人,是有完美的道德的人,是智慧的化身,在学生道德学习的过程中,起着“传道、授业、解惑”的作用。
  这种传统的权威角色地位,忽视了学生的自主性,妨碍了受教育者的独立思考和自由选择。这样不能满足社会对人的道德需求的发展。同时,教育者也是人,也有错误和缺点,过于夸大教育者的地位,往往会给教育者施加过大的压力,也会使德育过于依赖教育者的自身水平,导致因教育者水平不足而影响学生道德水平的发展。
  2.2 中立角色
  这是美国20世纪60年代兴起的一种对教育者扮演的角色的看法。他们认为,在德育过程中,教育者不能将自己的价值观、信仰、个人思考方式等方面强加给受教育者,更不能影响他的教育活动。教育者要充分尊重受教育者的价值与权利,根据设定的价值澄清标准,引入澄清活动,加速澄清过程,对学生的价值判断不介入,做澄清过程的引入者和促进者,学生自己选择价值观点,毋须尊敬任何权威。教育者工作的重点是建立一个接纳的气氛,关注教育对象的反映,耐心地倾听他们的看法。教育者以中立的态度来组织设计活动,通过传授分析方法和技巧来改进教育对象的道德发展。
  在这里,教育者不再被认为是道德典范,在个人生活和个体行为方面享有更大的自由度。同时,受教育者的主动性有了一定的发展空间,学习过程变得更人性化。但中立的价值假设是虚拟的,学生在价值观的形成阶段需要教师正确的引导,而不是完全中立,否则容易导致学生道德观出现混乱,德育的效果不佳,不能为学生提供真正有意义的价值取向。
  2.3 多变的角色
  在现代德育教育中,教育者需要根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教学环境调整自己的角色地位。强调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地位,要帮助学生充分发挥自主性与人格的独立性。教育者要把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传递给受教育者,并在过程中细心指导,使学生拥有优秀的思想道德品质。随着现代知识信息的更新速度不断加快,教育者的认知和道德发展需要不断加强和充实。而受教育者在受到社会、家庭等多方面影响的同时,在很多价值问题上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教师通过与学生交流得到新的信息,师生之间相互学习,平等对话,相互尊重。
  3 教育者是德育过程中的主导性主体
  首先,教育者是德育活动的组织者、实施者、各个环节的调节者。学校的思想政治工作的教学目标是教师根据教学大纲制订的,而学校的教学大纲是根据国家的教育方针、学校的根本要求以及学生的实际状况来确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具体内容、实施方法、途径和步骤是由教育者发挥主观能动性,根据主客观条件以及受教育者的情况来设计并施行的。由此可见,教育者在德育过程中起着主导性的作用。
  其次,教育者自身需要经过系统化的专业培训,具备社会所要求的思想观念和行为规范,具有较高的政治觉悟、思想水平和道德素质,掌握丰富的相关知识,具备一定的思想政治教育技能。④他的思想水平制约着受教育者思想政治素质的发展高度和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主导着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发展变化的方向。可见,教育者的思想道德水平直接影响着德育过程的全部内容及最后的成效。
  再次,教育者是受教育者自我教育积极性的激发者。自我教育的积极性对于德育过程能否顺利进行并且达到预定的目标起着重要的作用。而这种积极性不是自发产生的,它需要在很大程度上依赖教育者的引导和激发,使受教育者接受好的思想道德教育,避免盲从。
  最后,在德育工作中的基本矛盾运动中,教育者处于主导地位。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党和国家对受教育者思想政治素质水平的要求同受教育者现有的思想道德状况之间的矛盾,它贯穿于德育过程的始终,体现在思想政治工作的各个方面。德育的过程就是解决这一基本矛盾的过程。教育者首先要接受党和国家对受教育者思想政治素质的要求并加以消化、理解,然后把这种社会要求教授给受教育者,在这整个过程中,教育者依旧是处于主导地位的。
  在德育过程中,要充分重视教育者的主导性地位,这要求学校着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者的素质。在政治素质方面,思想政治的教育者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党和国家的基本路线以及方针政策,具有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强烈的事业心,坚定的立场。在理论知识方面,教育者要认真学习和掌握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容,也就是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等先进的科学理论,并将理论与实际联系起来,充分指导实践。在文化素质方面,教育者必须不断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掌握科学的教学方法以及沟通技巧。
  4 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
  受教育者在德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是指受教育者是在教育者的引导下自觉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受教育者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虽然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发挥着主导性作用,但受教育者才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思想活动起着引导和促进的作用,而德育的效果也取决于受教育者的认识能力以及学习的自觉性。在接受教育的时候,作为认识的主题,他对来自教育者以及外界的信息是有能力选择的,同时也会对教育者的活动方式产生一定的影响。受教育者的意识会反作用于教育者,制约教育者对教育手段的使用以及教育环境的塑造。
  从哲学的内外因角度来看,思想道德教育通过教育者的传递是外因,思想品德的形成是要通过受教育者的内因产生最终结果的。受教育者的自我教育可以能动地改变自己的思想,受教育者道德素质的提高,最终要通过自身的思想矛盾运动来完成。综上所述,受教育者作为认识主体在德育过程中起着决定作用。
  5 总结
  正确的认识思想道德教育过程中的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地位和作用,有助于德育教学效果的发挥。教育者并不是处于权威角色或完全盲从于受教育者的需求,而是要在德育过程中以一个平等的、有创造性的角色出现在受教育者面前,不断提高学生的参与程度,创造性地帮助学生解决各种道德问题,既是主导的领导者,又是平等的对话者。教育者要着力与受教育者建立一种信任的关系,激发受教育者的潜在能力和参与合作的积极主动性。
  要正确地认识和把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地位,既要重视教育者的主导性作用,也要充分尊重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引导德育教育的过程朝着社会需求的方向发展。
  其次,教育者自身需要经过系统化的专业培训,具备社会所要求的思想观念和行为规范,具有较高的政治觉悟、思想水平和道德素质,掌握丰富的相关知识,具备一定的思想政治教育技能。④他的思想水平制约着受教育者思想政治素质的发展高度和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主导着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发展变化的方向。可见,教育者的思想道德水平直接影响着德育过程的全部内容及最后的成效。
  再次,教育者是受教育者自我教育积极性的激发者。自我教育的积极性对于德育过程能否顺利进行并且达到预定的目标起着重要的作用。而这种积极性不是自发产生的,它需要在很大程度上依赖教育者的引导和激发,使受教育者接受好的思想道德教育,避免盲从。
  最后,在德育工作中的基本矛盾运动中,教育者处于主导地位。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党和国家对受教育者思想政治素质水平的要求同受教育者现有的思想道德状况之间的矛盾,它贯穿于德育过程的始终,体现在思想政治工作的各个方面。德育的过程就是解决这一基本矛盾的过程。教育者首先要接受党和国家对受教育者思想政治素质的要求并加以消化、理解,然后把这种社会要求教授给受教育者,在这整个过程中,教育者依旧是处于主导地位的。
  在德育过程中,要充分重视教育者的主导性地位,这要求学校着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者的素质。在政治素质方面,思想政治的教育者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党和国家的基本路线以及方针政策,具有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强烈的事业心,坚定的立场。在理论知识方面,教育者要认真学习和掌握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容,也就是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等先进的科学理论,并将理论与实际联系起来,充分指导实践。在文化素质方面,教育者必须不断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掌握科学的教学方法以及沟通技巧。
  4 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
  受教育者在德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是指受教育者是在教育者的引导下自觉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受教育者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虽然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发挥着主导性作用,但受教育者才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思想活动起着引导和促进的作用,而德育的效果也取决于受教育者的认识能力以及学习的自觉性。在接受教育的时候,作为认识的主题,他对来自教育者以及外界的信息是有能力选择的,同时也会对教育者的活动方式产生一定的影响。受教育者的意识会反作用于教育者,制约教育者对教育手段的使用以及教育环境的塑造。
  从哲学的内外因角度来看,思想道德教育通过教育者的传递是外因,思想品德的形成是要通过受教育者的内因产生最终结果的。受教育者的自我教育可以能动地改变自己的思想,受教育者道德素质的提高,最终要通过自身的思想矛盾运动来完成。综上所述,受教育者作为认识主体在德育过程中起着决定作用。
  5 总结
  正确的认识思想道德教育过程中的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地位和作用,有助于德育教学效果的发挥。教育者并不是处于权威角色或完全盲从于受教育者的需求,而是要在德育过程中以一个平等的、有创造性的角色出现在受教育者面前,不断提高学生的参与程度,创造性地帮助学生解决各种道德问题,既是主导的领导者,又是平等的对话者。教育者要着力与受教育者建立一种信任的关系,激发受教育者的潜在能力和参与合作的积极主动性。
  要正确地认识和把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地位,既要重视教育者的主导性作用,也要充分尊重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引导德育教育的过程朝着社会需求的方向发展。
  
  注释
  ① 申广庆.对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相互关系的思考[J].晋东南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2(1).
  ② 左凯旋.高校德育过程中的教育者与受教育者[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1997(4).
  ③ 杨珉.论德育过程中教育者角色的转换[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S2).
  ④ 徐魁峰.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地位[J].学术论坛,2001(4).
其他文献
社会的进步以及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传统图书馆发展成为了现代图书馆,图书馆的服务方式和服务职能随之发生变化。高校图书馆为适应发展需要,推出了科技查新等新型服
高校学生社团作为学生中的非正式群体,在充实正面教育、发展学生个性、推动学校教育社会化、促进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发挥着正式群体所无法替代的作用.就学生社团功能、发展
新时期,我国经济结构和社会生活等都发生了复杂而深刻的变化,给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带来新情况、新问题。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积极探索新形势下促进高校学生全面
在各大高等院校中,大学计算机基础是一门公共必修课程,该课程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大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以顺应计算机科学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因此,教师在课教学中,应将理论与实
人才培养多样化是知识经济时代人才发展的必然趋势,结合实际工作,建立多种人才培养模式,如跨专业学科辅修,实行弹性学制,开放办学,厂校合作办学,是当前高等教育改革迫切需要
大学阶段是青年学生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形成的重要阶段,也是认知逐渐发展、人格逐渐独立的特殊时期。由于社会转型期新情况、新问题等的多重影响,一些青年学生不同程度地
毛泽东既是伟大的革命家,也是伟大的哲学家。他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不是作出了星星点点的补充,而是从基础哲学与应用哲学,这纵横两个方面把辩证唯物主义的研究和应用提高到一个
全球化的时代背景、本质上与中国文化具有同质性、领先国家拥有话语权等使“韩流”在中国盛行。我们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统领,以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为重点,以青年为本,搞
本文指出女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人生价值观、道德行为总体上是好的,生存状态的主流也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但不利于女大学生健康成长与发展的负性生存状态也以不同方式显
当前,高职毕业生作为高层次短缺人才的市场优势已不复存在。如何采取切实措施实现高职生就业成为目前高职教育的重中之重。本文的立足点在于通过对高职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