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根据重庆交通大学课题组对新型聚合物改性水泥混凝土路面提供的施工方案,结合湖北省西部的特殊气候,根据大量试验,在原来的基础上,指定了一套更适合我项目部的施工方案。
关键词:聚合物改性水泥混凝土 施工 工艺
1 工程概况
沪蓉国道主干线湖北宜昌至恩施高速公路起点接与已建成的湖蓉高速公路宜昌至长阳段终点相连,终点与再建的恩施至利川高速公路相接,路线全长约197公里。沪蓉国道主干线是我国规划的公路主骨架网“五纵七横”中的“一横”,湖北省宜昌至恩施公路是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本项目也是湖北省高等级公路网规划“五纵三横一环”中主要的“一横”,是鄂西南地区必不可缺少的重要运输通道。
2 配合比设计
2.1 碾压砼上基层配合比
2.1.1 原材料,粗骨料采用吉心料厂产13.2mm~31.5mm和4.75~13.2mm石灰岩,两种料的掺配比例为13.2mm~31.5mm石灰岩:4.75~13.2mm石灰岩=60%:40%,细骨料采用吉心料厂产0~4.75mm机制砂,水泥采用华新水泥厂产P.O32.5普通硅酸盐水泥。
2.1.2 碾压砼配合比:粗骨料4.75~31.5mm:细骨料0~4.75mm,掺配比例为63%:37%,水泥剂量为17%,最佳含量为5.6%,最大干密度为2.37g/cm3。
2.2 级配碎石底基层配合比
2.2.1 原材料,粗集了料为两种料,采用吉心料厂产13.2mm~37.5mm和4.75~13.2mm石灰岩,细集料采用吉心料厂产0~4.75mm机制砂。
2.2.2 级配碎石配合比:0~4.75mm:4.75~13.2mm:13.2~37.5mm=40%:35%:25%,最佳含水量为5.0%,最大干密度为2.36g/cm3。
2.3 水泥稳定碎石下基层配合比
2.3.1 原材料,粗集了料为两种料,采用吉心料厂产13.2mm~31.5mm和4.75~13.2mm石灰岩,细集料采用吉心料厂产0~4.75mm机制砂,水泥采用华新水泥厂产P.C32.5普通硅酸盐水泥。
2.3.2 级配碎石配合比:0~4.75mm:4.75~13.2mm:13.2~37.5mm=35%:35%:30%,最佳含水量为5.0%,最大干密度为2.35g/cm3,水泥剂量为4.0%。
2.4 界面粘结层配合比
2.4.1 原材料,乳液采用复配聚合物乳液II,水泥采用华新水泥厂产P.O42.5普通硅酸盐水泥,水为饮用水。
2.4.2 界面粘结层配合比(每平方用量)。复配聚合物乳液II:水泥:水=0.35kg:2.28kg:0.7kg。
2.5 聚合物配合比
2.5.1 原材料,乳液采用复配聚合物乳液I,水泥采用华新水泥厂产P.O42.5普通硅酸盐水泥,水为饮用水,碎石为江苏茅迪产玄武岩。
2.5.2 聚合物配合比(每立方米用量)。复配聚合物乳液II:粗骨料:水泥:水=96kg:1670kg:349kg:32kg。
2.5.3 聚合物配合比(WS500型碎石拌和楼用)。P.O42.5水泥:粗骨料=5.4%:94.6%,复配聚合物乳液II:水=75%:25%,水与乳液的混合液占水泥及碎石的含量为7.2%(外掺)。
2.6 表面处理层配合比
2.6.1 原材料,乳液采用复配聚合物乳液III,水泥采用华新水泥厂产P.O32.5普通硅酸盐白水泥及P.O42.5普通硅酸盐水泥。
2.6.2 匝道及主线正常段表面处理层第一层配合比(每平方米用量):复配聚合物乳液III:水泥:颜料=0.65kg:1.251kg:0.099kg:32kg。备注:水泥为P.O42.5。
2.6.3 匝道及主线正常段表面处理层第二层配合比(每平方米用量):复配聚合物乳液III:颜料=0.24kg:0.012kg。
2.6.4 隧道及桥面表面处理层第一层配合比(每平方米用量):复配聚合物乳液III:水泥:颜料=0.72kg:1.584kg:0.024kg:32kg 备注:水泥为P.O32.5白水泥。
2.6.5 隧道及桥面表面处理层第二层配合比(每平方米用量)复配聚合物乳液III:颜料=0.24kg:0.012kg。
3 新型聚合物改性水泥混凝土施工
3.1 聚合物改性水泥混凝土拌和
3.1.1 乳液配置:聚合物乳液由复配乳液和饮用水组成,经过我项目部铺筑试验路的总结,采用复配乳液:饮用水=3:1的比例进行配置,乳液池有两个,一个为9m3,一个为12m3,将9m3的乳液池打上刻度,根据刻度按3:1的比例配置好以后,搅拌均匀再抽到另一个池子,备用,池子顶上必须覆盖遮雨布,防止下雨往里进水和掉东西。
3.1.2 聚合物砼搅拌:拌和楼应提前标定并按照3.5.3聚合物配合比进行拌和楼设定,水泥和碎石经控制器设定后,由电子称进行计量,乳液由压力表进行控制,一般在试验路确定压力后,拌和楼不得随便动,拌和楼采用两个料仓供碎石,混合料皮带两侧,应有专人检混合料中的水泥块,不得有花白料,發现异常情况时,楼长应马上停楼进行整改,跟路上经常沟通,有问题及时调整。
3.2 界面粘结层施工
3.2.1 界面粘结层的作用是增强界面粘结,以保证面层与下承层共同受力和变形,同时也起到了防水的作用。
3.2.2 严格按照3.4.2进行配制界面粘结层混合液。在确保碾压砼已锯缝并填缝,作好记号,拌和楼、摊铺机已准备就绪,开始配置乳液。
3.2.3 界面粘结层乳液采用人工撒铺,保证均匀,摊铺时处于潮湿,不能影响面层摊铺进度。界面粘结层施工前应向下承层撒水,保证表面潮湿。
3.3 聚合物摊铺
3.3.1 摊铺采用ABG423进行摊铺,聚合物砼摊铺过程中,利用摊铺机自身的夯实功能对面层进行压实,无须碾压。
3.3.2 摊铺方法与沥青混凝土相似,摊铺过程中与匀速前进,保证与拌和楼产量匹配,一般为2-4米/分为宜,尽量避免停顿。
3.3.3 应有专人检查厚度,及时向工长及机手反馈。对于摊铺不到位的地方及离析地方采用人工进行找补。摊铺过后,一切人员不得踩踏刚摊铺的聚合物砼。
3.4 养生
路面摊铺成型后,立即采用薄膜进行覆盖,对于薄膜的宽度不够时,用胶带将两块粘在一起,防止早期雨水进入。养生期根据天气情况定,一般为1-3天。三天后将覆盖的薄膜取掉。
3.5 锯缝
3.5.1 当聚合物砼摊铺结束3-5天后,根据路面设计需要进行分板。应在养护期内对面层进行锯缝处理。
3.5.2 面层锯缝位置应与其下的混凝土基层的锯缝对齐平面不超过2cm,且应将面层锯透,使面层在锯缝处彻底断开,割缝结束后应洗掉锯缝产生的粉尘。
3.6 功能性表面处置施工
3.6.1 表面处理采用专门的设备喷涂特制的聚合物改性水泥浆,厚度为1mm左右,防止路面表面松散、与低粘结失效等病害。
3.6.2 功能性表面处理施工严格按照3.6.1~3.6.5施工配合比进行施工。功能性表面处理施工完毕后,封闭交通,14天后,根据处理后的效果再开放交通。
3.7 验收
弯拉强度不小于3.5MPA,我部结果为5.4MPA。平整度要求为1.2,我部结果为0.98。摩擦系数不小于40BPN,我部结果为51BPN。界面粘结性,采用钻芯法敲击判定,我部无一处粘结不好。彩色效果均匀,无水泥斑。
4 结束语
本文系统阐述了聚合物改性水泥混凝土以及下承层碾压混凝土的施工配合比和施工工艺,根据我单位的大量施工,总结出了一套完成的聚合物改性水泥混凝土施工工艺。
参考文献:
[1]新型聚合物改性水泥混凝土路面实施方案(重庆交通大学).
[2]交通部行业标准JTG E60-2008公路路基路面验收规程.
[3]交通部行业标准JTJE42-2005公路集料试验规程.
[4]《通用硅酸盐水泥》GB 175-2007.
[5]《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 034-2000.
[6]《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
[7]《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JTG E51—2009).
关键词:聚合物改性水泥混凝土 施工 工艺
1 工程概况
沪蓉国道主干线湖北宜昌至恩施高速公路起点接与已建成的湖蓉高速公路宜昌至长阳段终点相连,终点与再建的恩施至利川高速公路相接,路线全长约197公里。沪蓉国道主干线是我国规划的公路主骨架网“五纵七横”中的“一横”,湖北省宜昌至恩施公路是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本项目也是湖北省高等级公路网规划“五纵三横一环”中主要的“一横”,是鄂西南地区必不可缺少的重要运输通道。
2 配合比设计
2.1 碾压砼上基层配合比
2.1.1 原材料,粗骨料采用吉心料厂产13.2mm~31.5mm和4.75~13.2mm石灰岩,两种料的掺配比例为13.2mm~31.5mm石灰岩:4.75~13.2mm石灰岩=60%:40%,细骨料采用吉心料厂产0~4.75mm机制砂,水泥采用华新水泥厂产P.O32.5普通硅酸盐水泥。
2.1.2 碾压砼配合比:粗骨料4.75~31.5mm:细骨料0~4.75mm,掺配比例为63%:37%,水泥剂量为17%,最佳含量为5.6%,最大干密度为2.37g/cm3。
2.2 级配碎石底基层配合比
2.2.1 原材料,粗集了料为两种料,采用吉心料厂产13.2mm~37.5mm和4.75~13.2mm石灰岩,细集料采用吉心料厂产0~4.75mm机制砂。
2.2.2 级配碎石配合比:0~4.75mm:4.75~13.2mm:13.2~37.5mm=40%:35%:25%,最佳含水量为5.0%,最大干密度为2.36g/cm3。
2.3 水泥稳定碎石下基层配合比
2.3.1 原材料,粗集了料为两种料,采用吉心料厂产13.2mm~31.5mm和4.75~13.2mm石灰岩,细集料采用吉心料厂产0~4.75mm机制砂,水泥采用华新水泥厂产P.C32.5普通硅酸盐水泥。
2.3.2 级配碎石配合比:0~4.75mm:4.75~13.2mm:13.2~37.5mm=35%:35%:30%,最佳含水量为5.0%,最大干密度为2.35g/cm3,水泥剂量为4.0%。
2.4 界面粘结层配合比
2.4.1 原材料,乳液采用复配聚合物乳液II,水泥采用华新水泥厂产P.O42.5普通硅酸盐水泥,水为饮用水。
2.4.2 界面粘结层配合比(每平方用量)。复配聚合物乳液II:水泥:水=0.35kg:2.28kg:0.7kg。
2.5 聚合物配合比
2.5.1 原材料,乳液采用复配聚合物乳液I,水泥采用华新水泥厂产P.O42.5普通硅酸盐水泥,水为饮用水,碎石为江苏茅迪产玄武岩。
2.5.2 聚合物配合比(每立方米用量)。复配聚合物乳液II:粗骨料:水泥:水=96kg:1670kg:349kg:32kg。
2.5.3 聚合物配合比(WS500型碎石拌和楼用)。P.O42.5水泥:粗骨料=5.4%:94.6%,复配聚合物乳液II:水=75%:25%,水与乳液的混合液占水泥及碎石的含量为7.2%(外掺)。
2.6 表面处理层配合比
2.6.1 原材料,乳液采用复配聚合物乳液III,水泥采用华新水泥厂产P.O32.5普通硅酸盐白水泥及P.O42.5普通硅酸盐水泥。
2.6.2 匝道及主线正常段表面处理层第一层配合比(每平方米用量):复配聚合物乳液III:水泥:颜料=0.65kg:1.251kg:0.099kg:32kg。备注:水泥为P.O42.5。
2.6.3 匝道及主线正常段表面处理层第二层配合比(每平方米用量):复配聚合物乳液III:颜料=0.24kg:0.012kg。
2.6.4 隧道及桥面表面处理层第一层配合比(每平方米用量):复配聚合物乳液III:水泥:颜料=0.72kg:1.584kg:0.024kg:32kg 备注:水泥为P.O32.5白水泥。
2.6.5 隧道及桥面表面处理层第二层配合比(每平方米用量)复配聚合物乳液III:颜料=0.24kg:0.012kg。
3 新型聚合物改性水泥混凝土施工
3.1 聚合物改性水泥混凝土拌和
3.1.1 乳液配置:聚合物乳液由复配乳液和饮用水组成,经过我项目部铺筑试验路的总结,采用复配乳液:饮用水=3:1的比例进行配置,乳液池有两个,一个为9m3,一个为12m3,将9m3的乳液池打上刻度,根据刻度按3:1的比例配置好以后,搅拌均匀再抽到另一个池子,备用,池子顶上必须覆盖遮雨布,防止下雨往里进水和掉东西。
3.1.2 聚合物砼搅拌:拌和楼应提前标定并按照3.5.3聚合物配合比进行拌和楼设定,水泥和碎石经控制器设定后,由电子称进行计量,乳液由压力表进行控制,一般在试验路确定压力后,拌和楼不得随便动,拌和楼采用两个料仓供碎石,混合料皮带两侧,应有专人检混合料中的水泥块,不得有花白料,發现异常情况时,楼长应马上停楼进行整改,跟路上经常沟通,有问题及时调整。
3.2 界面粘结层施工
3.2.1 界面粘结层的作用是增强界面粘结,以保证面层与下承层共同受力和变形,同时也起到了防水的作用。
3.2.2 严格按照3.4.2进行配制界面粘结层混合液。在确保碾压砼已锯缝并填缝,作好记号,拌和楼、摊铺机已准备就绪,开始配置乳液。
3.2.3 界面粘结层乳液采用人工撒铺,保证均匀,摊铺时处于潮湿,不能影响面层摊铺进度。界面粘结层施工前应向下承层撒水,保证表面潮湿。
3.3 聚合物摊铺
3.3.1 摊铺采用ABG423进行摊铺,聚合物砼摊铺过程中,利用摊铺机自身的夯实功能对面层进行压实,无须碾压。
3.3.2 摊铺方法与沥青混凝土相似,摊铺过程中与匀速前进,保证与拌和楼产量匹配,一般为2-4米/分为宜,尽量避免停顿。
3.3.3 应有专人检查厚度,及时向工长及机手反馈。对于摊铺不到位的地方及离析地方采用人工进行找补。摊铺过后,一切人员不得踩踏刚摊铺的聚合物砼。
3.4 养生
路面摊铺成型后,立即采用薄膜进行覆盖,对于薄膜的宽度不够时,用胶带将两块粘在一起,防止早期雨水进入。养生期根据天气情况定,一般为1-3天。三天后将覆盖的薄膜取掉。
3.5 锯缝
3.5.1 当聚合物砼摊铺结束3-5天后,根据路面设计需要进行分板。应在养护期内对面层进行锯缝处理。
3.5.2 面层锯缝位置应与其下的混凝土基层的锯缝对齐平面不超过2cm,且应将面层锯透,使面层在锯缝处彻底断开,割缝结束后应洗掉锯缝产生的粉尘。
3.6 功能性表面处置施工
3.6.1 表面处理采用专门的设备喷涂特制的聚合物改性水泥浆,厚度为1mm左右,防止路面表面松散、与低粘结失效等病害。
3.6.2 功能性表面处理施工严格按照3.6.1~3.6.5施工配合比进行施工。功能性表面处理施工完毕后,封闭交通,14天后,根据处理后的效果再开放交通。
3.7 验收
弯拉强度不小于3.5MPA,我部结果为5.4MPA。平整度要求为1.2,我部结果为0.98。摩擦系数不小于40BPN,我部结果为51BPN。界面粘结性,采用钻芯法敲击判定,我部无一处粘结不好。彩色效果均匀,无水泥斑。
4 结束语
本文系统阐述了聚合物改性水泥混凝土以及下承层碾压混凝土的施工配合比和施工工艺,根据我单位的大量施工,总结出了一套完成的聚合物改性水泥混凝土施工工艺。
参考文献:
[1]新型聚合物改性水泥混凝土路面实施方案(重庆交通大学).
[2]交通部行业标准JTG E60-2008公路路基路面验收规程.
[3]交通部行业标准JTJE42-2005公路集料试验规程.
[4]《通用硅酸盐水泥》GB 175-2007.
[5]《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 034-2000.
[6]《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
[7]《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JTG E51—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