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障学生言语交际能力的训练

来源 :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kuaij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听障学生存在听力问题而影响了语言发展,因此提高听障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规范听障学生的口语,使其养成良好的语言习惯,减小与健全人交往的障碍,是摆在特殊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问题。早在2003年9月,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科书在江苏省正式启用。学校选定了一个实验班,所使用的也是这套教材。面对一群在听力上存在障碍的孩子,能否利用这套教材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言语交际能力,这本身就是一项极具挑战的事。然而,教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要求每一名从事特殊教育的教师必须迎难而上。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努力探索出有效提高听障学生言语交际能力的方式和方法。结合自身教学经验,笔者谈谈对语文教学中培养听障学生言语交际能力的几点思考。
  言语交际能力的训练内容
  学会“倾听” 这里所指的“倾听”,是指看手语。听障学生语文学习中的“倾听”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倾听”教师的手语讲课;二是“倾听”同学的手语发言与交流。在“倾听”的过程中,听障学生首先要做好充足的思想准备,全神贯注于所要探索的问题,自己先思考应该如何认识这一问题,然后带着问题来“倾听”。同时,把“倾听”到他人的发言要点仔细地记录下来,等其发言完毕,用手语(以手语来表示自己的赞同或反对)或非手语信号(以交换目光、举目凝视等来传递信息)来与其进行信息交流,充分陈述自己的想法,对他人的意见进行扩充或修正。通过“倾听”,引导听障学生不仅学会合理质疑,而且懂得虚心向他人请教,有不理解或不明白的地方请求对方予以进一步的解释。例如: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笔者在要提问时总会对听障学生提出要求,这时就要使其明确“听”同学回答的问题。当同学回答后,让其他学生复述刚才那位同学的答案,同时向这些学生提出“注意听他说的和你想的一样吗?”“你觉得他说得怎么样?”“你有不同的意见吗?”“他哪些地方说得好?”让听障学生带着目的去倾听别人的发言。
  学会“陈述” “陈述”自己的想法,不仅包括对老师的提问予以回答,还包括与同学进行讨论时充分表达个人的看法。笔者一般要求听障学生在“陈述”之前先想好,充分做好发言的准备,以此来确保在发言时能够做到手势连贯流畅、条理清晰、中心明确。在“陈述”时,要尽可能发出声音,切忌只打手语;小组之间尽量不要互相干扰;回答提问时,有残余听力的学生尽量把字音说准确,辅助采用手势汉语。这样,有助于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在苏教版语文教科书中,每个单元练习中都有一个口语交际方面的内容。笔者便抓好这个有利契机,加大力度进行听障学生“陈述”能力的培养。
  学会“修正” 有效修正他人观点,是一个人言语交际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方面,笔者对听障学生的要求是首先对发言一方的合理部分予以充分肯定,然后,指出存在的问题,表达个人的见解,切忌采用粗暴的方式来修正他人观点。为锻炼学生这方面的能力,在每节语文课中,笔者都先让他们自己来修正同学的发言,这样不仅练出了他们的胆量,而且锻炼了他们的言语交际能力。
  学会“接受” 接受他人意见,既包括接受他人对自己的建议,也包括接受他人对自己的批评。在这方面,意见双方都需保持平等的态度,正确地对待建议和批评。为此,笔者要求学生当别人提出合理化的建议时,要点头表示谢意;即使所提建议不合实际,也要耐心倾听,做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在合适的时候,也可以通过创造机会来让学生进行讨论与分辩,以此来消除分歧,取得共识。
  以上四个“学会”,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信做到这四点,听障学生的言语交际能力一定会有显著的进步。
  根据听障学生的听力损失程度,笔者分两类来阐述这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一类是培养有残余听力学生(听力在80分贝至100分贝之间)的口语交际能力,另一类是培养无残余听力学生(听力大于100分贝)的口语交际能力。
  有残余听力学生口语交际培养
  有残余听力的学生(听力在80分贝至100分贝之间)与听人或听障者进行口语交际,主要是以口语为主,手语为辅。在这一过程中,笔者在课堂内主要是通过以下方面培养听障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的。
  一是创设宽松、愉悦的环境。创设宽松、愉悦的交际环境,对培养听障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非常重要。在创设环境的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图片、音像、多媒体等手段,以“如临其境”来激发听障孩子说话的欲望。要先从听障孩子熟悉的情境或话题开始,逐渐转向他们不熟悉的、但与他们今后的生活有密切联系的情境或话题,扩大他们运用口语交际的范围。例如:在教学《秋姑娘的信》一课时,笔者让学生展开讨论——“秋姑娘还把信写给了谁?”同学们大胆发言,各抒己见:“秋姑娘把信写给了狗熊。”“秋姑娘把信写给了蜜蜂。”“秋姑娘把信写给了我们。”对于学生们的这些想法,教师既要鼓励他们大胆想象,又要防止他们出现不切实际的空想。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应该给学生充分的想象空间,鼓励他们勇敢表达出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努力为他们创设宽松愉悦的环境。通过这种方式,听障学生的表现欲望会得到极大得增强,口语交际能力也会得到显著提高。
  二是开展有效的小组讨论。小组讨论是提高听障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早在上世纪70年代,苏联、美国就开始探索小组合作的教学模式。通过开展有效的小组讨论,可以强化孩子们的合作意识,提高其言语理解能力,逐渐培养起合作精神。长期以来,有些孩子羞于在大庭广众之下进行表达与交流,这是导致这部分孩子语言表达能力差的重要原因之一。通过和谐、民主、平等的小组讨论,可以有效减轻这部分孩子的心理压力,最大限度地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使其语言表达能力得到明显锻炼和提升。
  三是开展多种活动,激活听障学生的语言情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在语言学习中,要尽可能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来激起听障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让学生尽可能地理解文意,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学习活动可以更好地发展学生们的交际能力,使他们形成良好的伙伴合作关系。例如:在表演《打电话》一课时,通过同学们的对话,笔者引导学生进入自己的内心世界,和其他同学谈学习、生活……通过这种形式,不仅能使学生们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同时也能实现其口语交际能力的显著提高。此外,笔者还积极创造多种活动方式(演讲会、朗诵会、主题班会等)来激发听障学生言语学习的兴趣。比如,通过竞选演讲的方式就收到了很好的效果。经过激烈竞选演讲,班上说有的同学锻炼了自己的口才和胆量,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在平时的班队活动中,笔者也放手让听力障碍学生策划主持,并给予必要的指导和点拨,让他们在自己的主持与老师的指点中不断锻炼自己的口语交际能力,不断发现自我,超越自我。   四是拓宽交往时空,丰富语言源泉。社会生活环境也是儿童语言发展的重要场所。因此,积极拓展听障孩子的交往时空,可以实现语言训练由课内向课外的有效延伸,促使这部分孩子的言语交际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在课堂教学之外,笔者经常带领听障学生去野外“旅行”,通过观察大自然的草木虫鱼、山川河流等,激发他们口语交际的兴趣。在“旅行”的时候,笔者告诉孩子们课本中呈现的就是大自然中各种事物。太阳、树木、花朵、云彩、蝴蝶等,书本中出现的所有事物,我们在大自然中都能找到。在出去“旅行”的时候,笔者会让孩子们把大自然的书读上一页,使他们内心的琴弦之声得到奏响,最大限度地激发他们语言表达的欲望,使其在观察体验中发展和提高自身的口语交际能力。
  无残余听力学生口语交际培养
  无残余听力的学生(听力大于100分贝)也需要交际。在这一过程中,听障学生需要借助手语和手势汉语进行沟通。
  一是与听障者的交际过程。社会上的听障者与学生们交流常使用手语来代替口语进行交际。由于听障者存在听力缺陷,所以他们的手语反应到书面语时,呈现出语句不通顺。因此,笔者让学生们在课间使用手语进行交际,而上课时使用手势汉语进行课堂交流。这样既保留了手语交流的色彩,又不失时机地提高了他们的书面语。
  二是与健听者的交际过程。健全人群与之交流常使用书面语来代替口语进行。在口语交际中,听障学生面临的最大障碍就是沟通困难。在这种情况下,往往需要通过写来进行交流。然而,听障学生只拥有少得可怜的词汇量,进行书面表达非常困难。为此,在开展语文教学的过程中,笔者尽可能为学生们多布置一点阅读和写作功课,帮助他们制定符合个人实际的语言发展记录。同时,利用《拼完识字》《语言使用手册》等工具书来帮助他们学习。此外,定期举办朗诵、作文、摘抄比赛,提高学生们的书面表达能力。
  三是与家人的交际过程。由于听障学生自身缺陷造成了自卑心理,不愿与人交流,把自己封闭在只有听障语言的小环境中,这就影响了他们语言的发展与运用。语言是人与人之间交往的工具,学习语言就是为了更好地运用这个工具,因此,笔者往往每周布置作业让学生们回家与家人或亲戚朋友进行讨论。低年级时讨论自己在课堂上学到的本领;进入中高年级则讨论自己对某些问题的所想所思,然后记录下来。他们通过采用“双语”——聋人手语和文法手语(文法手语包括口语和书面语)的不同交流手段相结合来与家人进行交际。
  结束语
  培养听障孩子的言语交际能力,是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从言语交际能力训练内容到采用多种形式,分别对有残余听力和无残余听力听障学生进行言语交际能力培养,阐述了作者的思考与探索。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开拓各种渠道,创造各种条件,按照语文课标的要求,对听障学生的言语交际能力进行有针对性的全面培养。只有这样,听障学生才能真正到社会上去交往;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打开听障学生语文教学的新天地,才能激发出旺盛的教学活力。
  参考文献
  [1]朱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28-49.
  [2]钟启泉,崔允漷,张华主.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 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71-118.
  [3]程宜基等.聋教育入门[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3.
  [4]叶立言.聋校语言教学[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98.
  [5]简栋梁.口语是聋人融入主流社会的催化剂[J].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2003(1).
  [6]吴安安.双语教学:一种聋教育的新思想、新方法、新突破[J].现代特殊教育,1998(4).
  [7]沈玉林.聋校双语教学简述[J].中国特殊教育,1998(4).
  [8]鲍红安.聋生交往手段的调查报告[EB/OL].http://www.spe-edu.net,2002-4-17.
其他文献
高校教务行政部门居于学校枢纽中心。教务管理工作是高校管理的命脉。提高教务管理部门执行力,对深化教学改革,优化教学资源,提高教学质量,增强办学效益,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当前我
2005年4月1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了<中医医院管理评价指南(试行)>(以下简称<指南>,国中医药发[2005]19号).<指南>旨在加强医院管理,科学、客观、准确地评价医院,指导医院
班级是培养学生的一个基本单位,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摇篮。在班级管理中,应注重培养班干部的管理能力,充分调动学生管理班级的积极性。这既能培养学生的管理能力,又能让班主任在以后的工作中省心、省力,还能培养出一批富有创造力全面发展的人才。但是,在日常班级管理中,要想卓有成效地培养出优秀的班干部,又常常是班主任非常头疼的一件事。尤其是高中学生,个体性意识很强,让学生服从班干部的管理,难上加难。笔者在班级管
数学是一门贴近生活、联系实际的学科。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捕捉生活中的数学现象,让生活问题走进数学课堂,使数学教学生活化、生活材料数学化;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只有如此,数学才不再是枯燥的、抽象的,运用课堂上学到的数学知识可以解决很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使数学教学生活化?  结合生活实际,合理组织教材  数学存在于生活中,生活中处处存在着数学思想
老子《道德经》有云:“上善若水。”庄子在《逍遥游》中又云:“大音希声,大爱无痕”。七年来,信义假日名城小学以至善至真的水般滋润,以无形无痕的大爱之光行走在“以人为本,四个善待”适合教育之路上,如润地无声的涓涓细流,如吹面不寒的杨柳和风,给师生、家长们最贴切的关怀,最真挚的情谊。  善待学生  学生是教育服务的直接对象,教学首先要考虑的是对学生的定位。对学生的定位直接决定教育策略和教育方法。为此,笔
“211”自主学习模式是一种以学生为学习主体,学生在课堂上自主合作、自主探索、互动交流、自我提升,积极主动获取知识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这种新的教学模式,要求要有新课程改革的理念,要有精心编写的导学案,要有科学合理的小组建设方案、完善的课堂激励评价机制与构建自上而下的管理评价机制等。它旨在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优化课堂教学模式,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推动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  解决的主要问题  力求解决传
东方医院建院仅3年,领导班子深入分析了医院现状,针对医疗服务管理这一"软件系统"相对薄弱的情况,提出在本院全面推行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标准,推动医院的各项管理工作上一个
摘要:形成性评价相对于传统的终结性评价而言,更关注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它是基于对学生学习全过程的持续观察、记录、反思而做出的发展性评估。它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学生的学情出发,充分发掘、调动学生的学习能力。本文以《浮力》教学为例,谈一谈在物理教学中嵌入形成性评价的策略及改进措施。  关键词:形成性评价;探究;教学目标  教学形成性评价是相对于传统的终结性评价而言的。传统教学注重最终结果,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抑扬顿挫的诵读声,悠扬的韵律……这就是福建省石狮市福民中心小学以“漫步经典 传承文明”为主题的经典诵读系列活动。以经典浸润心灵,在活动中,学生的心灵得到洗涤,文明在经典中得以传承。  编辑教材,走近经典  经典是岁月孕育的精华,中华文明五千年,无数经典作品一个连着一个地精彩呈现:《弟子规》《三字经》《千字文》《论语》,还有那千锤百炼的唐诗宋诗,无一不是值得诵
&#39;公共卫生学&#39;(Public Health)是一门横断学科,该学科的主干课程为流行病学及公共卫生管理.现代医学观认为:医学不仅是一种技能,更是一门艺术、一种文化形态和生活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