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为什么要课改?课改的出发点究竟是什么?课改在向我们传递着一种什么样的声音?渗透的是一种什么样的思想?
【关键词】现实联姻 思维解放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8-0066-02
恰逢新一轮课程改革之际,作为小学数学教师的我一同担任小学一年级的数学教学工作。一年级数学教材删除了许多以往的内容,同时又增设了许多新的内容,新课程核心理念要求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与过去的提法相比:出发点不变依然是人人、不同的人;有更深的意义和更广的内涵;落脚点是数学教育而不是数学内容;有更强的时代精神和要求:公平的、优质的、均衡的、和谐的教育。透过以上的表面现象,我们始终在探究着、思索着,为什么要课改?课改的出发点究竟是什么?课改在向我们传递着一种什么样的声音?渗透的是一种什么样的思想?我们认为本次课程改革最主要的特征有两点:一是与现实的完美联姻,二是对学生思维的彻底解放。
一、与现实的完美联姻
以往的数学课程严重脱离现实,脱离日常生活,作为高考的主要学科被视为主科。数学作为一门科学在与现实生活割裂的同时被赋予了神秘的色彩。学数学就是为考高分上大学,教材在远离现实生活时变得枯燥、无趣,数学似乎是永远做不完的难题、解不开的方程,许多学生讨厌它、畏惧它。学生成了数学的奴隶,在书山题海中痛苦掙扎。今天的课程改革是教材与现实生活密切相连,“数学”第一次摘下了神秘的面纱,带着微笑来到我们中间,我们可以看到、听到、摸到它,甚至可以感觉到它的呼吸,它是那样的贴近我们,现实中、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它是那样的亲切、生动、有趣。比如说通过对“分类”这一单元的学习,学生掌握了怎样把同类事物放在一起,从而学会了自己收拾房间,自己整理书包。再比如说“比较”这一单元,使学生理解高矮、长短、轻重┄┄,使日常生活中的许多事情迎刃而解。即便是较为枯燥的加减法,也是通过图形、画面把一道道习题变为一个个生动的故事、生活的片断来学习掌握,使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身边,学数学是为了更好、更方便的生活,数学是为人服务的,学生不再是被数学奴役的苦力,而是驾驭数学这門科学的主人,我们坚信今天能驾驭科学的人,明天一定能够主宰世界。
二、对学生思维的彻底解放
自然界赋予了人类最完善、最高级的器官——大脑,只有人才有思维,思维使人类总是对未知的客观世界充满无尽的好奇和想象,没有思维也就没有人类今天高度的文明,而以往的教材却忽视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只注重知识的掌握,概念定义的理解,注重计算的准确,即便有思维训练也只是在标准答案的约束下进行的。今天的教材在联系实际的同时更加注重对学生思维的训练,课程为学生提供了无尽的想象空间,学生的种种奇思妙想令人忍俊不禁,又让人拍案叫绝,可以说课程改革的出发点就在于解放学生的思维。
例如“分类”这一单元,把几种颜色形状的图形分类,按颜色分为红、绿、黑、白四类,按形状分为圆形、三角形、正方形、五角星四类,我们的学生还有另外一种分法,圆形一类,三角形五角星正方形一类,起初我以为学生在乱分,耐着性子问学生为什么这样分?学生回答:有角的是一类,没有角的是一类。分的有理有据、一清二楚。我瞠目结舌,老实说我都没想到还能这样分,为什么上过大学的我没想到的,孩子却能想到,原因就在于人的天性是善于思维,而我受的教育恰恰压制了思维的发展,书读多了思维却僵了、死了,而教材则是对学生的思维给予彻底解放,即便是看图列式计算也不局限答案,只要说出理由就应肯定鼓励,强调思维的发散与多元性。不在与标准答案较劲,从这点意义上说此次课程改革不失为一场教育的革命。
三、教学实践中的思考
在谈论的新课程改革中,最多的当属“合作学习”了。“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虽然是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但是在很多人看来已经成为新课程课堂的标志了,似乎无此便不能称之为新课程,因此被广泛应用。我们在很多课中看到,不管什么教学内容、不管什么问题、不管是否有如此展开的必要,教师都分组、交流、讨论、学生想怎么说就怎么说,喜欢哪个就说哪个,而看不到这种合作的必要,合作中的分工与协作,合作究竟给学生带来了什么,感觉不到学生到底在自主什么,教师的作用到底在哪里。于是课堂表现为散乱的活跃。很多课在这样的情形之下,连最起码的知识与技能的目标都不能实现学会独立学习和学会分享同样重要。
建构主义认为协作贯穿于学习过程的始终,而独立学习、倾听、交流是协作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在合作学习中教会学生独立学习。独立学习是现代学习方式的核心特征,它表现为“我能学”。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立性,积极鼓励学生独立学习,并创造各种让学生发挥自己的独立性和培养独立学习能力的空间。独立思考的过程是学生内心感受的过程要经过较为复杂的思维过程,如果没有充裕的时间去独立思考,学生根本无法解决有价值的数学问题。在合作学习中教会学生倾听、交流。倾听别人的意见是交流的前提,交流是合作学习中的重中之重。倾听时不随便打断别人的发言,记住别人发言的要点,听懂别人表达的意思,当与自己的看法发生冲突时,要选择合适的表达方式进行交流。在合作学习中教会学生互助、协作。合作学习的目的之一是解决教学难点,完成学生不能独立完成的任务。学生各自的观察、思考是按照各人的观察能力、观察习惯、思维方式进行的受环境和条件的约束。这样获得的信息有着鲜明的个性色彩但是很可能显得粗疏或片面。为此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要团结、互助。
做为教育工作的我们,面对新一轮课程改革我们必须明了课程改革的初衷,唯有如此才能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工作,才能在课程改革的风云变幻中抢得先机、赢得主动,愿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人士不断探索,不懈追求,摒弃传统观念的束缚,用全新的教育思想、理念武装自己,共同迎接教育的又一个春天。
【关键词】现实联姻 思维解放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8-0066-02
恰逢新一轮课程改革之际,作为小学数学教师的我一同担任小学一年级的数学教学工作。一年级数学教材删除了许多以往的内容,同时又增设了许多新的内容,新课程核心理念要求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与过去的提法相比:出发点不变依然是人人、不同的人;有更深的意义和更广的内涵;落脚点是数学教育而不是数学内容;有更强的时代精神和要求:公平的、优质的、均衡的、和谐的教育。透过以上的表面现象,我们始终在探究着、思索着,为什么要课改?课改的出发点究竟是什么?课改在向我们传递着一种什么样的声音?渗透的是一种什么样的思想?我们认为本次课程改革最主要的特征有两点:一是与现实的完美联姻,二是对学生思维的彻底解放。
一、与现实的完美联姻
以往的数学课程严重脱离现实,脱离日常生活,作为高考的主要学科被视为主科。数学作为一门科学在与现实生活割裂的同时被赋予了神秘的色彩。学数学就是为考高分上大学,教材在远离现实生活时变得枯燥、无趣,数学似乎是永远做不完的难题、解不开的方程,许多学生讨厌它、畏惧它。学生成了数学的奴隶,在书山题海中痛苦掙扎。今天的课程改革是教材与现实生活密切相连,“数学”第一次摘下了神秘的面纱,带着微笑来到我们中间,我们可以看到、听到、摸到它,甚至可以感觉到它的呼吸,它是那样的贴近我们,现实中、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它是那样的亲切、生动、有趣。比如说通过对“分类”这一单元的学习,学生掌握了怎样把同类事物放在一起,从而学会了自己收拾房间,自己整理书包。再比如说“比较”这一单元,使学生理解高矮、长短、轻重┄┄,使日常生活中的许多事情迎刃而解。即便是较为枯燥的加减法,也是通过图形、画面把一道道习题变为一个个生动的故事、生活的片断来学习掌握,使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身边,学数学是为了更好、更方便的生活,数学是为人服务的,学生不再是被数学奴役的苦力,而是驾驭数学这門科学的主人,我们坚信今天能驾驭科学的人,明天一定能够主宰世界。
二、对学生思维的彻底解放
自然界赋予了人类最完善、最高级的器官——大脑,只有人才有思维,思维使人类总是对未知的客观世界充满无尽的好奇和想象,没有思维也就没有人类今天高度的文明,而以往的教材却忽视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只注重知识的掌握,概念定义的理解,注重计算的准确,即便有思维训练也只是在标准答案的约束下进行的。今天的教材在联系实际的同时更加注重对学生思维的训练,课程为学生提供了无尽的想象空间,学生的种种奇思妙想令人忍俊不禁,又让人拍案叫绝,可以说课程改革的出发点就在于解放学生的思维。
例如“分类”这一单元,把几种颜色形状的图形分类,按颜色分为红、绿、黑、白四类,按形状分为圆形、三角形、正方形、五角星四类,我们的学生还有另外一种分法,圆形一类,三角形五角星正方形一类,起初我以为学生在乱分,耐着性子问学生为什么这样分?学生回答:有角的是一类,没有角的是一类。分的有理有据、一清二楚。我瞠目结舌,老实说我都没想到还能这样分,为什么上过大学的我没想到的,孩子却能想到,原因就在于人的天性是善于思维,而我受的教育恰恰压制了思维的发展,书读多了思维却僵了、死了,而教材则是对学生的思维给予彻底解放,即便是看图列式计算也不局限答案,只要说出理由就应肯定鼓励,强调思维的发散与多元性。不在与标准答案较劲,从这点意义上说此次课程改革不失为一场教育的革命。
三、教学实践中的思考
在谈论的新课程改革中,最多的当属“合作学习”了。“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虽然是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但是在很多人看来已经成为新课程课堂的标志了,似乎无此便不能称之为新课程,因此被广泛应用。我们在很多课中看到,不管什么教学内容、不管什么问题、不管是否有如此展开的必要,教师都分组、交流、讨论、学生想怎么说就怎么说,喜欢哪个就说哪个,而看不到这种合作的必要,合作中的分工与协作,合作究竟给学生带来了什么,感觉不到学生到底在自主什么,教师的作用到底在哪里。于是课堂表现为散乱的活跃。很多课在这样的情形之下,连最起码的知识与技能的目标都不能实现学会独立学习和学会分享同样重要。
建构主义认为协作贯穿于学习过程的始终,而独立学习、倾听、交流是协作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在合作学习中教会学生独立学习。独立学习是现代学习方式的核心特征,它表现为“我能学”。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立性,积极鼓励学生独立学习,并创造各种让学生发挥自己的独立性和培养独立学习能力的空间。独立思考的过程是学生内心感受的过程要经过较为复杂的思维过程,如果没有充裕的时间去独立思考,学生根本无法解决有价值的数学问题。在合作学习中教会学生倾听、交流。倾听别人的意见是交流的前提,交流是合作学习中的重中之重。倾听时不随便打断别人的发言,记住别人发言的要点,听懂别人表达的意思,当与自己的看法发生冲突时,要选择合适的表达方式进行交流。在合作学习中教会学生互助、协作。合作学习的目的之一是解决教学难点,完成学生不能独立完成的任务。学生各自的观察、思考是按照各人的观察能力、观察习惯、思维方式进行的受环境和条件的约束。这样获得的信息有着鲜明的个性色彩但是很可能显得粗疏或片面。为此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要团结、互助。
做为教育工作的我们,面对新一轮课程改革我们必须明了课程改革的初衷,唯有如此才能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工作,才能在课程改革的风云变幻中抢得先机、赢得主动,愿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人士不断探索,不懈追求,摒弃传统观念的束缚,用全新的教育思想、理念武装自己,共同迎接教育的又一个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