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老人购物心理分析
有20%的老年消费者属于习惯型的消费者。他们通过反复购买、使用某种商品,对这种商品形成较为深刻的印象,逐渐成为固定不变的消费习惯和购买习惯,且不会轻易改变这种习惯。
老年人的习惯购买心理还表现在:对于不了解的商品不轻易采用,极少发生冲动性购买。但是,我们可以发现,过去人们常常认为大部分老年人属于习惯性消费者的观念是不正确的。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生活节奏的加快,老年人表现出适应新环境和新事物的能力和愿望,方便使用才是他们真正考虑的因素。
现在的老年消费者已不是我们想象中的那种只求价格便宜的消费者了。他们在购买商品时会考虑各方面的因素,价格只是他们考虑的因素之一。
最好去大超市
食品年货是目前各大卖场人头攒动的地方,很多超市会专设“年货一条街”,以烟熏腊烤制品大礼盒、糖果巧克力大礼盒、礼品酒、奶类制品大礼盒、进口水果大礼盒等为主,同时,果脯、副食等选用也比较多。在大家齐聚精挑细选的过程中,很容易选到物美价廉的实在商品。
不妨用用“替代原则”
尽量选择一些没有经过加工的食品,因为每多一次加工过程便会增加热量以及调味料的使用。因此,可以利用蔬果干、蒟蒻干、海苔、南瓜子、蒟蒻果冻等较低热量的食品取代一般的肉干、鱿鱼干,尽量选择一些没有经过加工的食品。
在采办年货时,干货是最主要的囤积产品,尽量少买腌腊制品,因为腌腊制品中容易含有较多的亚硝酸盐,有致癌作用。可以多买些干的菌类,对提高免疫力很有好处。干的海产品也值得推荐。
谨防电视购物陷阱
因辨识力、判断力下降,以及对商品情况了解不多等原因,会使老年人在电视购物时做出错误的判断、选择,甚至受骗。老年人面对电视购物广告推销活动时,要保持清醒和理性,不要为图方便、贪便宜而轻易相信节目中销售人员的口头宣传、承诺,不要独自进行电视购物活动,在决定购买或参与某项活动时一定要与子女协商或委托子女代买。同时,一旦发现假冒伪劣产品,应及时向相关部门进行投诉、举报,利用新消法中网络购物7天内可退货的规定,为自己挽回损失。
网络购物“网”向老年人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2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50岁以上的中老年网民的数量仅占国内网民总数的3.9%。老年网民数量虽少,但是老年用品在网上交易量却不小。根据国内某知名购物网站统计,2008年该网站的老年服装每月的成交额在200万元左右,而像保健品这一类主要供应给老年人使用的产品,其月成交额在1.5亿元左右。
网络购物最大的吸引力就是能在网上买到各种各样方便且便宜的商品。老年人购物普遍讲究实惠,对价格很敏感,而且实体店销售的老年人商品品种也不多,要买双老人鞋经常得特地跑很远的路。而网络购物恰好能帮助老年人解决方便地购买到便宜的商品这两个问题。
网络便利之余要注意虚假宣传
尽管网购给生活带来诸多便利,但网上也存在不少虚假宣传现象。中老年人在网购时一是要看网店的信用级别,并多多比较,防止假货;二是最好使用支付宝进行网上支付,不要直接从银行汇款,与支付宝相关联的银行卡,最好是不能透支的借记卡,在开通时可设定每次付款的最高限额,以增加安全系数;三是收到货物后要当面打开,如果出现破损要退回,支付宝可以拒绝支付。
同时,网购也应有个度。老人马先生表示刚开始尝到网购甜头时,他只要看到好的就想买,比如一T恤衫,能买三四件不同颜色的,结果,不出4个月,花了近万元。马先生说,“中老年朋友们,虽然网上不少小东西比较便宜,但若一个劲儿地买,也会让您辛辛苦苦攒下的钱不知不觉地溜走。”
保健品市场防推销
不少老年消费者在报纸上看到治疗常见老年病的药物宣传广告或参加社会上非法举办的一些保健品推销讲座后,治病心切,偏听偏信,不惜重金,为了享受到打折赠送等优惠,一次性购买几千元甚至万元不等的药品或保健品。但使用后根本无任何疗效,有的甚至出现很多副作用。回头想找卖药的人讨说法,结果人去楼空,踪影皆无,欲哭无泪、欲诉无门。
卖药组织的所谓“医师”多数无有关医疗部门的认证资质。不具有行医资格,甚至是“江湖医生”凭经验“看人下菜碟”,在这里花大价钱购买的药品其疗效可想而知。
有些老年消费者多数因自身患有慢性疾病,不法人士抓住老年人的去病保安康的心理,片面夸大其产品的药用价值,诱骗老年人花重金购买药品。一些商家组织生产或代销的药品可能非国药准字,也无生产厂商的相关信息,老年人擅自服用不但不会减轻病痛,还有可能增加其他的隐患。
有20%的老年消费者属于习惯型的消费者。他们通过反复购买、使用某种商品,对这种商品形成较为深刻的印象,逐渐成为固定不变的消费习惯和购买习惯,且不会轻易改变这种习惯。
老年人的习惯购买心理还表现在:对于不了解的商品不轻易采用,极少发生冲动性购买。但是,我们可以发现,过去人们常常认为大部分老年人属于习惯性消费者的观念是不正确的。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生活节奏的加快,老年人表现出适应新环境和新事物的能力和愿望,方便使用才是他们真正考虑的因素。
现在的老年消费者已不是我们想象中的那种只求价格便宜的消费者了。他们在购买商品时会考虑各方面的因素,价格只是他们考虑的因素之一。
最好去大超市
食品年货是目前各大卖场人头攒动的地方,很多超市会专设“年货一条街”,以烟熏腊烤制品大礼盒、糖果巧克力大礼盒、礼品酒、奶类制品大礼盒、进口水果大礼盒等为主,同时,果脯、副食等选用也比较多。在大家齐聚精挑细选的过程中,很容易选到物美价廉的实在商品。
不妨用用“替代原则”
尽量选择一些没有经过加工的食品,因为每多一次加工过程便会增加热量以及调味料的使用。因此,可以利用蔬果干、蒟蒻干、海苔、南瓜子、蒟蒻果冻等较低热量的食品取代一般的肉干、鱿鱼干,尽量选择一些没有经过加工的食品。
在采办年货时,干货是最主要的囤积产品,尽量少买腌腊制品,因为腌腊制品中容易含有较多的亚硝酸盐,有致癌作用。可以多买些干的菌类,对提高免疫力很有好处。干的海产品也值得推荐。
谨防电视购物陷阱
因辨识力、判断力下降,以及对商品情况了解不多等原因,会使老年人在电视购物时做出错误的判断、选择,甚至受骗。老年人面对电视购物广告推销活动时,要保持清醒和理性,不要为图方便、贪便宜而轻易相信节目中销售人员的口头宣传、承诺,不要独自进行电视购物活动,在决定购买或参与某项活动时一定要与子女协商或委托子女代买。同时,一旦发现假冒伪劣产品,应及时向相关部门进行投诉、举报,利用新消法中网络购物7天内可退货的规定,为自己挽回损失。
网络购物“网”向老年人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2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50岁以上的中老年网民的数量仅占国内网民总数的3.9%。老年网民数量虽少,但是老年用品在网上交易量却不小。根据国内某知名购物网站统计,2008年该网站的老年服装每月的成交额在200万元左右,而像保健品这一类主要供应给老年人使用的产品,其月成交额在1.5亿元左右。
网络购物最大的吸引力就是能在网上买到各种各样方便且便宜的商品。老年人购物普遍讲究实惠,对价格很敏感,而且实体店销售的老年人商品品种也不多,要买双老人鞋经常得特地跑很远的路。而网络购物恰好能帮助老年人解决方便地购买到便宜的商品这两个问题。
网络便利之余要注意虚假宣传
尽管网购给生活带来诸多便利,但网上也存在不少虚假宣传现象。中老年人在网购时一是要看网店的信用级别,并多多比较,防止假货;二是最好使用支付宝进行网上支付,不要直接从银行汇款,与支付宝相关联的银行卡,最好是不能透支的借记卡,在开通时可设定每次付款的最高限额,以增加安全系数;三是收到货物后要当面打开,如果出现破损要退回,支付宝可以拒绝支付。
同时,网购也应有个度。老人马先生表示刚开始尝到网购甜头时,他只要看到好的就想买,比如一T恤衫,能买三四件不同颜色的,结果,不出4个月,花了近万元。马先生说,“中老年朋友们,虽然网上不少小东西比较便宜,但若一个劲儿地买,也会让您辛辛苦苦攒下的钱不知不觉地溜走。”
保健品市场防推销
不少老年消费者在报纸上看到治疗常见老年病的药物宣传广告或参加社会上非法举办的一些保健品推销讲座后,治病心切,偏听偏信,不惜重金,为了享受到打折赠送等优惠,一次性购买几千元甚至万元不等的药品或保健品。但使用后根本无任何疗效,有的甚至出现很多副作用。回头想找卖药的人讨说法,结果人去楼空,踪影皆无,欲哭无泪、欲诉无门。
卖药组织的所谓“医师”多数无有关医疗部门的认证资质。不具有行医资格,甚至是“江湖医生”凭经验“看人下菜碟”,在这里花大价钱购买的药品其疗效可想而知。
有些老年消费者多数因自身患有慢性疾病,不法人士抓住老年人的去病保安康的心理,片面夸大其产品的药用价值,诱骗老年人花重金购买药品。一些商家组织生产或代销的药品可能非国药准字,也无生产厂商的相关信息,老年人擅自服用不但不会减轻病痛,还有可能增加其他的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