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合同管理体系的若干思考

来源 :法制与社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5225993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高校 合同管理体系 合同管理组织 监督体系 管理制度

一、高校合同管理的内涵和重要性


  高校的合同管理,包含了从合同内容的立项、签订、执行以及终止整个过程,高校需要在合同执行的全过程中实施审核和监督。各高校需要重视合同管理工作,加强对合同的监管,有利于高校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完成高校规范管理、依法治校的目标。高校加强合同管理可以预防一些潜在的法律风险,控制纠纷数量,防止造成财产或名誉损失,对于高校自身各方面利益都很有好处。
  与市场企业的合同性质不同,高校的合同关系具备鲜明的校园特点,高校的合同内容主要围绕教学、科研以及基础建设进行。高校经常需要大规模的教学物资采购、教员学生的科研资金支持、高校与企业间的技术研发转让、校园内部建筑建设、房屋的租赁、基础设施的维修等经济活动一般也需要与市场相联系,签订买卖合同、劳动合同、建筑工程合同等。高校与社会企业、市场人员产生了各式各样的权利义务关系,也就是合同关系,高校合同管理主要就是围绕这些合同关系展开工作的。
  高校合同管理的难点在于高校合同管理需要涉及较多的行政部门,需要复杂的程序流程,合同的签订方和执行方很难统一,因此会存在条理不清的可能。比如高校需要为新校区置办一批教学用课桌椅,该采购项目需要由相关单位提出申请、经过领导审核、主管部门制定采购计划、实施招标确定中标人、项目审核、最后由学校法人代表和中标单位签署合同。高校合同管理复杂的原因之一就在于涉及的部门众多,一项课桌椅采购任务需要涉及需求单位如实验室,主管部门如后勤、教务、资产管理部门,学校审计、法务、财务等各部门联合运作。因此高校需要建立起高效、健全的合同管理体系,对合同关系实时动态监督,避免因为合同纠纷给高校带来不良影响。

二、高校合同管理现状浅析


  (一)合同觀念淡薄、缺乏相关管理制度
  由于高校的性质导致高校在改革开放后较晚地参与到社会经济活动中,因此高校在一定程度上缺乏市场经验,没有对合同起到足够的重视,缺乏合同意识。合同一方面可以规定好当事人双方的责任义务,同时可以规避潜在的纠纷。高校管理人员早期没有意识到合同的重要作用,在“象牙塔”待久了缺乏市场活动经验,认为合同的作用不大,自己只需要将项目分配好就可以完成。因此在双方确定合作项目时,校方由于可能有老师参与合同的签订,碍于情面吃了重视经济利益的某些“商人”的亏,没有仔细核实合同条款细则,草率地签订了合同,导致对方在履行合同过程中偷工减料,但又无法根据合同追究对方法律责任,最后给学校带来不良影响和一定的经济损失。而且有一些高校的管理人员缺乏法律意识,使用了原本不具备法律效力的刻章,导致合同本身并不能生效。高校本身才能作为合同主体,下属的机构和单位并不能代替学校签订合同,因此可以体现出一些管理人员缺乏合同观念,没有对合同法律有较为清楚的认识。
  (二)合同签订组织部门混乱、缺乏统一管理
  高校作为一个整体,其下属包含很多分支部门,如教学部门、科研部门、管理部门、后勤部门以及安保部门等,其实高校的内部管理相对复杂,各部门之间相互独立,各部门均可各自与校外企事业单位有社会活动往来,缺乏统一的管理机构。通常来说规模较大的高校会设置法务部门来负责高校法务方面相关事宜,而没有专门设置法务部门的高校也会聘请法律顾问,在一些重大事务上帮忙协调合同的审核。由于学校内各部门很难统一,因此很多学校不会专门设置法务部门来专管合同,各部门各自与校外签订合同,因此一些不具备法人资格的部门为了办事方便也签订了合同。但一旦合同出现了问题以及纠纷,这些签订了合同的部门其实无权处理也没办法承担责任,因此只能由学校法人出面处理。
  合同签订组织部门混乱还会导致合同的资料很难收集。由于各部门都会与社会外界签订合同,因此学校法人的合同关系十分复杂,合同资料分散在学校各部门单位,因此不利于对合同资料进行统一管理,若遇到部门机构重新划分,容易造成资料遗失,材料无法及时归档,因此在学校进行财务清算时会造成账目核对不上的后果。学校也不便于从全局角度处理与校外的合同关系,可能存在一定的隐患。
  (三)缺乏对合同实施全过程的监管
  合同管理需要从合同签订开始到合同执行结束全程,很多高校只重视了合同的签订,在合同关系缔结初始阶段参与监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起到监管作用,而在合同的执行阶段,学校监管部门不便于监管,只有项目负责部门与校外对接,合同实际执行情况无法受学校监督。只有在最后合同内容完成验收阶段,很多问题才显现出来,但变更已成既定事实,不便于更改,只能学校法人承担风险。此类情况在工程建筑项目中情况比较普遍。
  (四)缺乏专业的合同管理人才
  由于一些学校没有专门的法务部门负责合同管理,因此聘用了校外的法律顾问来协助学校进行法律管理,在一些设置有法学院的学校可以由本院教师处理学校的法律事务。不同的情况可能导致不同的后果,高校聘用的校外法律顾问由于不了解本校状况,不了解学校内部部门单位设置,容易影响合同的签订。而那些由本学校法学院教师担任学校法律事务的高校,由于教师需要在本职工作之外完成额外的任务,因此并不一定能够完全胜任高校日常的合同管理工作,因此合同的管理也就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最好的情况还是学校在高校内部成立专门的合同管理机构,在有了熟悉校园情况的内部管理人员基础上可同时聘用有经验的校外法律顾问,来共同完成学校的合同管理工作。

三、高校合同管理体系完善


  (一)深化校园依法治校观念,完善高校合同管理制度
  高校的管理者必须要从根本上重视高校的合同管理体系,加强法律意识,将合同管理作为一项重要任务完成,才能在全校范围内为高校合同管理体系的开展提供环境,同时对相关的管理人员进行职业培训,提高其合同管理能力。
  高校合同管理体系需要制订成熟完整的管理办法,“依法治校”要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法指国家人大立法,章指高校制定的章程,高校需要制定高效合理的合同管理办法以及合同审核办法、也可以设立授权制度以及合同归档管理办法。高校制订合同管理办法可以给合同管理提供指导方针,对合同签订的整个过程进行规范。合同审核办法可以对将要签订的合同以及已经签署的合同、流程、期限进行专业的全面的审核。授权制度可以更好地简化办事流程,由于只有高校法人才具备能满足成立合同关系的主体,因此学校各单位部门如果想要和校外单位部门签订合同需要得到校长的授权。因此为了保证合同关系的合法性则需要建立完善的授权制度。为了能够更好地完成高校账目的清算,需要及时对学校各项经济活动的记录进行归档,合同作为凭证需要得到重视,高校需要建立明确的合同归档管理办法,方便有关部门进行查阅、审核。   (二)建立多层次的合同管理體系
  为了能够更好地对高校合同进行管理,除了制订高效合理的规章制度,还需要有成型的管理架构,才能很好地执行法律章程。高校可以建立自上而下的管理体系,最上层成立合同管理领导小组,协调校方各管理部门的领导作为组员,由校领导作为组长统领整个管理小组,由各部门领导对合同进行分类整理,最终统一由领导小组进行监管。
  各部门需要明确监管责任,如果高校有足够的法务人员资源,可以单独成立法务办公室进行合同管理,由合同管理领导小组进行监督。一方面专门的法务办公室可以专心于合同管理,同时具有更专业的法务工作人员,可以满足合同管理的专业性,另一方面单独的法务办公室相对独立,可以脱离各分支部门,不涉及自身利益,更好地对其他部门的合同进行监管。如果高校没有足够的法务人员资源,不能够专门成立法务办公室,则可以由审计部门代为管理。审计部门原本就负责高校内部的合同审核,而且各类事项也需要审计部门进行核查、批准。由审计部门对合同进行管理,也可以较为客观的进行审核,并且便于合同文本的归档保存。审计部门相较于其他部门更具备审核管理方面的经验,也较为客观,可以更好地开展合同管理工作。
  (三)构建灵活的合同管理机制
  由于高校合同种类较多,而且涉及的合同金额也从数千元至千万元级别,因此如果事无巨细的采取繁琐的合同管理办法,会导致相关部门任务过重,反而会阻碍合同管理的落实。因此可以根据合同的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不必所有都死板的拘于一格。
  首先可以根据合同金额的不同,采取不同的审核模式。比如如果合同金额在万元数量级,可以由分管的部门负责人签字授权,每周进行一次会签,以一周时间为单位,对合同内容进行审核,并授权。
  合同金额在十万元数量级,可以由分管部门首先撰写可行性报告,由合同管理领导小组召开会议进行会审,对合同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审核,及时修改,并将修改结果及时提交给领导小组重新审核,审核通过后则可以由招投标办公室统一招标。
  合同金额在百万级数则需要专门召开会议进行可行性分析,并经由合同管理领导小组进行审核,征求法务部门或校外法律顾问的意见,最后签订合同。
  通过灵活的合同管理机制可以“抓大放小”,合理利用高校资源,在具备完善管理机制的前提下,将合同签订权限掌握在领导小组内,合同在签订前论证其方案可行性,保证了合同内容的公正,降低了潜在的风险,保障高校的合法权益。

四、建立高校合同管理体系的意义


  通过建立高校合同管理体系,可以规范高校的制度流程,合同管理领导小组负责宏观调控,具体细节则由各分管部门完成,各部门各司其责保障管理体系的完整性。在建立起完善的高校合同管理体系后,合同的相关工作也可以更加有条不紊的展开,树立其校方工作人员的流程管理的观念,统一标准有利于更加高效地处理事务,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五、结语


  高校合同管理体系的构建,涉及多方管理部门,最好建立起高校合同管理领导小组,可以更好地协调多方部门,建立完整的合同管理架构。高校的特殊性质,导致高校缺乏市场活动经验,可能要承担更多的风险,因此高校需要重视相关法律问题,构建高校合同管理体系,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更好地融入社会环境,规避合同风险。
其他文献
关键词 社区 独居老人 个案工作  作者简介: 吴帅,河北大学政法学院社会工作专业,硕士研究生。  中图分类号:D66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9.08.065  老年期是人的生命历程中的最后一个阶段,在这一阶段,人身体的各项机能退化,逐渐失去自理能
摘 要 在无产阶级政党的建设过程中,马克思和恩格斯对于政党纲领给予了高度重视,不仅先后起草了《共产党宣言》、《国际工人协会成立宣言》和《国际工人协会共同章程》等纲领性文件,马克思还专门撰写了《哥达纲领批判》,力图纠正德国工人党中的拉萨尔主义错误思想,为无产阶级革命实践提供了指南和引导。两位革命家的思辨理论和激烈言辞,明确强调了无产阶级政党纲领必须坚持历史唯物主义、无产阶级专政以及把最终目标和近期目
摘 要 新生代外出务工人员,希望融入城市,但困难重重,返回家乡,又对传统的农耕生产产生了“陌生”。这一批游走在城乡边缘的群体,并非处在一个两难境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广袤的乡土正在召唤者这些游子,他们在外面打拼过,积累了一定的资金和经验,吃过苦、见过世面也掌握了外面的信
关键词“互联网 ” 创新创业教育 人才培养模式  “互联网 创新创业”得到社会和各大高校的高度重视与密切关注。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形势下,“互联网 创新创业”要充分发挥互联网的引领作用,为创新创业提供强有力保障,将促进创新创业作为重点,推动各类要素资源聚集、开放和共享,为创业者提供创业渠道、简化创业程序、构建创业平台,打造经济发展新引擎。  随着创业企业、创业投资、创业群体迅速扩大,创新创业备
摘 要 环境法治主张法律主治、依法而治,要求全社会成员严格遵守法律,依据法律法规进行的环境保护活动。而生态文明是人“绿色”作用在自然关系之下,形成的新的社会发展形态。从現代发展趋势来看,环境法治正在推动着社会发展,但是生态文明方面的问题却越来越严重,这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法治体系的不健全。随着经济不断发展和壮大,环境污染、资源短缺等问题使可持续发展陷入窘境,因此在加强生态文明的法治建设的过程中,必须结
摘 要 公益林是森林重要组成部分,以发挥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为主,目前的公益林经营是行政强制型模式,缺乏灵活的市场化资金运作机制,管理模式单一。因此,本文基于桐庐县、缙云县公益林实地调查分析,探讨公益林市场化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希望能提出一些法律对策给公益林建设带来一些思路。  关键词 公益林 市场化 法律制度  基金项目:中国计量大学第二十一届学生科研计划项目114号。  作者简介:宋浩,中国计量大
摘 要 随着公安改革的不断深入,公安监所精细化管理已经成为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本文通过实践总结出公安监所精细化管理实施的必备条件即市局党委及上级主管部门的重视是推进精细化管理的关键,建立信息共享、多警联动的机制是推进精细化管理的基础。  关键词 公安监所 精细化 管理 实践 思考  作者简介:白雪,内蒙古乌海市看守所,云南警官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禁毒。  中图分类号:D631 文献标识码:A D
关键词律师接待 律师权利 检察改革 检律关系  当前,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要求要充分保障律师的辩护权,发挥律师的专业监督作用。两高三部印发的《关于依法保障律师执业权利的规定》中明确要求在审查逮捕、审查起诉、诉讼监督等各个检察环节为律师依法行使知情权、会见权、阅卷权、申请收集调取证据权等各项执业权利提供便利,认真听取律师的意见,促进司法公正。本文以S市H区人民检察院2018年度律师接待等情
关键词 司法鉴定 农村房屋 买卖合同  基金项目:2018年江苏师范大学研究生科研与实践创新计划立项(项目编号:2018YXJ119)。  作者简介:丁贺,江苏师范大学研究生。  中图分类号:D920.5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9.08.024  一、討
摘 要 劳动合同解除是劳动合同纠纷的焦点问题,但《劳动合同法》中对劳动合同解除的规定仍存在不足。本文针对竞业禁止保护范围狭窄、用人单位规章制度合理性认定标准不明、用人单位预告解除劳动合同的规定不完善问题,结合《最高人民法院公报》公布的劳动争议案件分析,建议扩大竞业禁止保护范围,增加以合理性为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生效要件,完善用人单位预告解除劳动合同有关规定。  关键词 劳动合同解除 竞业禁止 规章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