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从“幸福是什么”、“如何让学生在班级管理中获得幸福”两个方面对伊壁鸠鲁幸福观进行了解读,伊壁鸠鲁的幸福观对于班级管理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关键词】伊壁鸠鲁;幸福观;班级
【中图分类号】G623.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35-0120-01
什么是幸福、如何追求幸福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希腊先贤如梭伦、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等对此发表了不少独到的见解,伊壁鸠鲁是其中一个重要代表人物。对于伊壁鸠鲁的幸福观,国内已经作了不少探讨。就幸福观的内涵而言,毛华萍指出伊壁鸠鲁眼中的幸福主要包括自由、友谊、正义三个方面,胡思胜认为伊壁鸠鲁的伦理学带有明显的快乐主义色彩 。陈韵、廖菊红将其视作伊壁鸠鲁生活方式观的一部分,赵军政认为属自然主义幸福论 。黄哓天、沈国桢、刘荣把伊壁鸠鲁的幸福观归入理性主义幸福观之列,与之相对的是,孔德生、蔡丽、熊哓正、夏思永、吴旻把其归入感性主义幸福观范畴;张青卫取折衷之意,认为在认识论上伊壁鸠鲁坚持感觉论,但把幸福观建立在理性的快乐主义之上 。高尚国、王学先将伊壁鸠鲁与墨子的幸福观进行了对比,视角较为新颖。就笔者目前掌握的资料来看,以往的研究成果更多的是侧重于伊壁鸠鲁幸福观的剖析,缺乏与现实的结合。在对伊壁鸠鲁幸福观的剖析过程中,往往陷入非此则彼——或感性主义或理性主义的思路,显得不够全面。本文试图对伊壁鸠鲁的幸福观进行深入解读,并结合现实,为构建幸福广东提供一点有益的参照。
一、幸福是什么
1.幸福的象征:快乐
伊壁鸠鲁说过,“快乐是幸福生活的开始和目的,因为我们认为幸福生活是我们天生的最高的善,我们的一切取舍都从快乐出发;我们的最终目的乃是得到快乐。 ”伊壁鸠鲁认为,幸福是人生最高的“至善”,而快乐即是幸福,即是善。
在伊壁鸠鲁看来,幸福与痛苦是不能共存的:“快乐增长的上限是所有的痛苦的除去,当快乐存在时,身体就没有痛苦,心灵也没有悲伤,或者二者都不会有。 ”
2.幸福的双重属性:物质性与精神性
长期以来,不少人对伊壁鸠鲁及其学说心存偏见。“令人啼笑皆非的是,直到现在人们还把他的名字与那种放纵吃喝的人联系在一起。 ”那么,伊壁鸠鲁认为的幸福是否仅仅指代感官上的快乐呢?答案是否定的。他曾经特别作出说明:“当我们说快乐是最终目的时,我们并不是指放荡者的快乐或肉体享受的快乐(如有些人所想的那样,这些人或者对我们的意见是无知的,或者是不赞成我们的意见或曲解了我们的意见),而是指身体上无痛苦和灵魂上无纷扰。 ”“正确无误的思考会把一切选择和规避都引向身体的健康和灵魂的无烦恼,既然这是幸福生活的终极目的,我们做的其他一切事情,都是为了这个目的。 ”揭示了幸福感的物质性和精神性两个方面。
黑格尔对此评价道:“……有一点很重要,必须加以注意:如果说伊壁鸠鲁把目的定为快乐,那这只是就享乐这个快乐乃是哲学的后果而言。如果一个人只是一个没有思想的、放荡的人,只是毫无理智地沉溺在享乐之中,过着放纵的生活,决不可以说他是一个伊壁鸠鲁的信徒,也不可以设想伊壁鸠鲁的生活目的在这里就已经得到了实现。 ”黑格尔的话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理解伊壁鸠鲁的幸福观。
二、如何让学生在班级管理中获得幸福?
伊壁鸠鲁向我们展示了追求幸福的几个途径。
1.思想道德修养与知识文化修养的统一
伊壁鸠鲁对思想道德修养是甚为推崇的。他说过:“各种美德都与愉快的生活共存,愉快的生活是不能与各种美德分开的。 ”在伊壁鸠鲁看来,美德的来源是“明智”。“所有这些的始点及最大的善就是明智,因此明智甚至比哲学更为可贵,其他德行都是从此产生出来的。”
伊壁鸠鲁口中的“明智”很大程度上体现为理性地处理问题。理性对我们意义甚大。“理性能使我们思议肉体的终结和消散,而使我们解脱对未来的畏惧,理性使我们如此完备地得到生命所能得到的一切快乐,以至我们没有必要把永恒纳入我们的欲望之中。 ”“理性找出了一切我们取舍的理由,清除了那些在灵魂中造成最大的纷扰的空洞意见。”
与此同时,伊壁鸠鲁也十分重视知识文化修养。伊壁鸠鲁将知识文化修养与快乐紧密联系起来——“一个人没有自然科学的知识就不能享受无疵的快乐。 ”因此,他牢牢告诫人们必须抓紧学习:“一个人在年青时不要放松对哲学的学习,到老年时也不要对之厌倦,因为对于照顾灵魂的健康来说决不会嫌早或嫌晚……所以我们一定要研究能给我们带来幸福的学说。因为有了它我们就有了一切,要是缺少了它,我们就应当尽一切努力来得到它。”
2.个人成长与集体成长的统一
“贤人论”一卷中,伊壁鸠鲁向人们展示了其心目中贤人的形象:“你还能想得出比这样一个人更好的人吗?——他对神灵有虔诚的看法,对于死亡完全没有恐惧,他正确地思考自然所规定的目的,他领会到主要的善是容易完成并且容易图谋的·····他不信有些人拿来当作万物之主的那个命运,他认为我们拥有决定事變的主要力量。 ”在这里,伊壁鸠鲁呼吁人们以贤人为典范,勇敢摆脱对死亡和神的恐惧,确立独立自由的个体,充分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理性地面对世界。
在鼓励学生完善自我、追求个体幸福的同时,伊壁鸠鲁提醒人们不要忘记与人为善,从而收获友谊,因为“友谊与快乐是分不开的……没有友谊我们就不能安然无惧地生活,也不能快乐地生活” 。伊壁鸠鲁认为,通过建立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营造良好的集体氛围,使得个人与集体相互促进,共同成长,这对于追求幸福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那些最能够获得免除邻人威胁的安全的人,也是那些满怀信任与别人融洽相处的人 ”,反映的就是这个道理。
3.个人自律与班级管理契约的统一
自律是指人依靠理性、信念和良心来约束自己行为,以符合社会规范。伊壁鸠鲁告诫人民:如果做不到自律,那么幸福也会远离他而去。“没有谨慎地、正大光明地、正直地活着的人,也不可能快乐地活着 ”“一个人要想秘密地做违背人们为防范彼此伤害而订的约定,而相信永远不被察觉,乃是不可能的,哪怕他逃避人们的耳目已有一万次之多;因为直到他死,还是不能确定是否不会被发觉。”
在班级管理中,如果仅仅依靠学生个体的自律无法保证顺畅地运转,还要依靠他律。社会学家涂尔干认为,德性的首要要素是纪律精神。 “凡不能相约彼此不侵害的动物,是没有公正或不公正可言的。如果有一些民族不能或不愿有一种尊重相互利益的约定,其结果,也和上述情形是一样。 ”在伊壁鸠鲁看来,社会契约是人获得幸福必不可少的重要条件。因此,他主张个人自律与社会契约的统一。
【关键词】伊壁鸠鲁;幸福观;班级
【中图分类号】G623.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35-0120-01
什么是幸福、如何追求幸福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希腊先贤如梭伦、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等对此发表了不少独到的见解,伊壁鸠鲁是其中一个重要代表人物。对于伊壁鸠鲁的幸福观,国内已经作了不少探讨。就幸福观的内涵而言,毛华萍指出伊壁鸠鲁眼中的幸福主要包括自由、友谊、正义三个方面,胡思胜认为伊壁鸠鲁的伦理学带有明显的快乐主义色彩 。陈韵、廖菊红将其视作伊壁鸠鲁生活方式观的一部分,赵军政认为属自然主义幸福论 。黄哓天、沈国桢、刘荣把伊壁鸠鲁的幸福观归入理性主义幸福观之列,与之相对的是,孔德生、蔡丽、熊哓正、夏思永、吴旻把其归入感性主义幸福观范畴;张青卫取折衷之意,认为在认识论上伊壁鸠鲁坚持感觉论,但把幸福观建立在理性的快乐主义之上 。高尚国、王学先将伊壁鸠鲁与墨子的幸福观进行了对比,视角较为新颖。就笔者目前掌握的资料来看,以往的研究成果更多的是侧重于伊壁鸠鲁幸福观的剖析,缺乏与现实的结合。在对伊壁鸠鲁幸福观的剖析过程中,往往陷入非此则彼——或感性主义或理性主义的思路,显得不够全面。本文试图对伊壁鸠鲁的幸福观进行深入解读,并结合现实,为构建幸福广东提供一点有益的参照。
一、幸福是什么
1.幸福的象征:快乐
伊壁鸠鲁说过,“快乐是幸福生活的开始和目的,因为我们认为幸福生活是我们天生的最高的善,我们的一切取舍都从快乐出发;我们的最终目的乃是得到快乐。 ”伊壁鸠鲁认为,幸福是人生最高的“至善”,而快乐即是幸福,即是善。
在伊壁鸠鲁看来,幸福与痛苦是不能共存的:“快乐增长的上限是所有的痛苦的除去,当快乐存在时,身体就没有痛苦,心灵也没有悲伤,或者二者都不会有。 ”
2.幸福的双重属性:物质性与精神性
长期以来,不少人对伊壁鸠鲁及其学说心存偏见。“令人啼笑皆非的是,直到现在人们还把他的名字与那种放纵吃喝的人联系在一起。 ”那么,伊壁鸠鲁认为的幸福是否仅仅指代感官上的快乐呢?答案是否定的。他曾经特别作出说明:“当我们说快乐是最终目的时,我们并不是指放荡者的快乐或肉体享受的快乐(如有些人所想的那样,这些人或者对我们的意见是无知的,或者是不赞成我们的意见或曲解了我们的意见),而是指身体上无痛苦和灵魂上无纷扰。 ”“正确无误的思考会把一切选择和规避都引向身体的健康和灵魂的无烦恼,既然这是幸福生活的终极目的,我们做的其他一切事情,都是为了这个目的。 ”揭示了幸福感的物质性和精神性两个方面。
黑格尔对此评价道:“……有一点很重要,必须加以注意:如果说伊壁鸠鲁把目的定为快乐,那这只是就享乐这个快乐乃是哲学的后果而言。如果一个人只是一个没有思想的、放荡的人,只是毫无理智地沉溺在享乐之中,过着放纵的生活,决不可以说他是一个伊壁鸠鲁的信徒,也不可以设想伊壁鸠鲁的生活目的在这里就已经得到了实现。 ”黑格尔的话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理解伊壁鸠鲁的幸福观。
二、如何让学生在班级管理中获得幸福?
伊壁鸠鲁向我们展示了追求幸福的几个途径。
1.思想道德修养与知识文化修养的统一
伊壁鸠鲁对思想道德修养是甚为推崇的。他说过:“各种美德都与愉快的生活共存,愉快的生活是不能与各种美德分开的。 ”在伊壁鸠鲁看来,美德的来源是“明智”。“所有这些的始点及最大的善就是明智,因此明智甚至比哲学更为可贵,其他德行都是从此产生出来的。”
伊壁鸠鲁口中的“明智”很大程度上体现为理性地处理问题。理性对我们意义甚大。“理性能使我们思议肉体的终结和消散,而使我们解脱对未来的畏惧,理性使我们如此完备地得到生命所能得到的一切快乐,以至我们没有必要把永恒纳入我们的欲望之中。 ”“理性找出了一切我们取舍的理由,清除了那些在灵魂中造成最大的纷扰的空洞意见。”
与此同时,伊壁鸠鲁也十分重视知识文化修养。伊壁鸠鲁将知识文化修养与快乐紧密联系起来——“一个人没有自然科学的知识就不能享受无疵的快乐。 ”因此,他牢牢告诫人们必须抓紧学习:“一个人在年青时不要放松对哲学的学习,到老年时也不要对之厌倦,因为对于照顾灵魂的健康来说决不会嫌早或嫌晚……所以我们一定要研究能给我们带来幸福的学说。因为有了它我们就有了一切,要是缺少了它,我们就应当尽一切努力来得到它。”
2.个人成长与集体成长的统一
“贤人论”一卷中,伊壁鸠鲁向人们展示了其心目中贤人的形象:“你还能想得出比这样一个人更好的人吗?——他对神灵有虔诚的看法,对于死亡完全没有恐惧,他正确地思考自然所规定的目的,他领会到主要的善是容易完成并且容易图谋的·····他不信有些人拿来当作万物之主的那个命运,他认为我们拥有决定事變的主要力量。 ”在这里,伊壁鸠鲁呼吁人们以贤人为典范,勇敢摆脱对死亡和神的恐惧,确立独立自由的个体,充分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理性地面对世界。
在鼓励学生完善自我、追求个体幸福的同时,伊壁鸠鲁提醒人们不要忘记与人为善,从而收获友谊,因为“友谊与快乐是分不开的……没有友谊我们就不能安然无惧地生活,也不能快乐地生活” 。伊壁鸠鲁认为,通过建立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营造良好的集体氛围,使得个人与集体相互促进,共同成长,这对于追求幸福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那些最能够获得免除邻人威胁的安全的人,也是那些满怀信任与别人融洽相处的人 ”,反映的就是这个道理。
3.个人自律与班级管理契约的统一
自律是指人依靠理性、信念和良心来约束自己行为,以符合社会规范。伊壁鸠鲁告诫人民:如果做不到自律,那么幸福也会远离他而去。“没有谨慎地、正大光明地、正直地活着的人,也不可能快乐地活着 ”“一个人要想秘密地做违背人们为防范彼此伤害而订的约定,而相信永远不被察觉,乃是不可能的,哪怕他逃避人们的耳目已有一万次之多;因为直到他死,还是不能确定是否不会被发觉。”
在班级管理中,如果仅仅依靠学生个体的自律无法保证顺畅地运转,还要依靠他律。社会学家涂尔干认为,德性的首要要素是纪律精神。 “凡不能相约彼此不侵害的动物,是没有公正或不公正可言的。如果有一些民族不能或不愿有一种尊重相互利益的约定,其结果,也和上述情形是一样。 ”在伊壁鸠鲁看来,社会契约是人获得幸福必不可少的重要条件。因此,他主张个人自律与社会契约的统一。